灵活运用教材培养学生数学思维
2017-08-25许碧登
许碧登
摘 要:小学数学新课标指出:培养学生对所学的内容进行初步的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对简单的问题进行判断、推理,同时注意思维的敏捷和灵活。也就是说数学教师都应结合小学数学教学内容、有目的、有计划地认真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思维习惯。
关键词:小学数学 质疑 实践 运用
小学低年级儿童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的思维离不开具体形象的帮助。他们还很难掌握较抽象的概念。因此,促使他们由形象思维转向抽象思维是小学低年级儿童思维发展的任务。本文以一、二年级小学数学为主,探讨利用教材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一、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习惯
巴甫洛夫说:“怀疑是探索的动力,创新的前提。”创造的过程是从发现疑点问题开始,课堂中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好奇的问题、易引起质疑的问题、易错的问题,设置不同层次的疑点问题的情境。例如,在教学租船时,我设置问题说:我们班准备去海洋岛玩,有59人,要坐船去,每条船最多只能坐8人,至少要租几条船?通过讨论列式为59÷8=7(条)……3(人)这时引导学生设疑问:要租7条船吗?租7条船够吗?问题的提出,引起学生争论,让学生在小组讨论,最后在质疑提问讨论中得出了要8条船。课堂中让学生质疑提问,既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又使学生在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养成了敢于质疑的习惯,学生创新意识的萌芽得到了保护。
二、培养实践操作的习惯
“數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助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合作交流等数学活动,从而使学生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策略。在课堂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充分地经历探索事物的数量关系,变化规律的过程。例如:在教学二年级下册的“拨一拨”中,从298一个一个地数,数到302。要学生填的是298、( )、( )、( )、302.很多学生会填第一个空,但第二个空格就有很多学生遇到了难题了。这时,我没有直接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通过计数器拨一拨,进行小组活动。通过拨一拨活动,学生很快会用到在一年级学到的知识:“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这时学生会用同样方法,想到了十位满十又向百位进一。就这样把学生推到了活动的主体地位上,他们纷纷投入到“如何转化”的学习活动中去,热烈地讨论、大胆地尝试、独立地操作、积极地思考……结果,不少学生找到了不同于教材上的转化方法,表现出了学生良好的思维独创性。
三、培养学生思考的习惯
一般的说,小学生思维是由于遇到问题而产生的,他们往往不会想或者想不清楚。因此,要使学生学会思维,教师要在平时教学中对学生各种思维能力的培养。
1.注意培养观察力
观察是信息输入的通道,是思维探索的大门。小学生的观察能力是在学习过程中实现的,在课堂中,怎样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呢?
首先,在观察之前,要给学生提出具体的目的、任务和要求。其次,要在观察中及时指导。比如要指导学生根据观察的对象有顺序地进行观察,选择适当的观察方法,并对观察的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等。例如,在教学二年级找规律中,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比观察,找出其中的规律。如图:
(1)观察比较,引导学生观察时要有顺序,可以从上往下,或从左往右。从上往下看,发现图第一行1个,第二行2个,第三行3个等等(2)观察比较它们的个数由1变3再变6.(3)总结规律列成式是:1+2+3+4=10(个)。这样训练能使学生逐渐学会以前者为参照物,逐一观察,逐一对比,有次序地找出前后观察对象之间的异同点,进而发现其中的规律。
2.注意培养想象力
爱因斯坦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在教学中应深挖教材潜在的因素,创设想象情境,诱发学生的创造性想象。例如,我在一年级数学课教学这道题,让学生独立思考图形中包含几个小木块。大部分学生说五块,但也有一部分学生说四块。这时我让学生拿出学具摆这个图形,说四块的学生通过操作醒悟自己想象中的思维缺陷,即对“躲”起来的一块是想象中的空白。此时教师再出示原图形的视觉转移图,让学生在思维中留下“躲”起来的一块在立体图上表示的清晰图形。通过学生一定的想象才能得出的,学生也在想象中体现创新的内涵。
3.注意培养发散思维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训练学生对同一条件,联想多种结论;改变思维角度,进行变式训练;培养学生个性,鼓励创优创新;加强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思等训练。例如,教学“分类”时,设计了这一个动手操作的环节,让学生亲自动手把一些图片进行分类。在分类时,学生有的按“种类”来分类,有的按“图片的颜色”来分类,把图片分成红色、黄色、蓝色三大类;还有的按“图片的形状”来分类,把图片分成三角形、圆形、正方形和长方形四大类。如图:
4.注意诱发学生的创新灵感
灵感是指创造活动接近突破时出现的心理状态,是创新火花的闪现。在教学中应当应用数形结合、变换角度、类比等方法去诱导学生的数学直觉和灵感,促使学生能直接越过逻辑推理而寻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例如,在教学“四的乘法口诀”时,教师可让学生数一数,后填一填,通过一系列出的数据引导学生发现一个4是4,两个4是8……使学生在思索中,发现了上一句和下一句是相差4个。从而产生顿悟,体会了创新的快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经常会有一些灵感,教师要及时给予鼓励,引导他们去探索他们所提出的问题,这样不仅使学生在认识上有一个飞跃,而且也是他们创新能力的积累。
四、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习惯
实践证明,学习者不实行“再创造”,他对学习的内容就难以真正理解,更谈不上灵活应用了。我根据学生所学的知识,引导学生开展数学比赛,写数学日记等活动,促进学生认知延伸。如学了“元、角、分”后,我让学生到商店调查商品的价钱,或帮大人购物算钱写成数学日记。
总之,小学数学是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基础课程,教师应该不断地分析总结和改进自己的教学,灵活运用教材,探寻开展思维训练的方法与途径,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使学生养成积极钻研的学习习惯,切实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数学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