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内外合用治疗唇风临床分析*

2017-08-24河北省青县中医院口腔科

河北中医药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口唇唇部脾胃

河北省青县中医院口腔科

王 辉 曲维忠△(青县 062650)

中药内外合用治疗唇风临床分析*

河北省青县中医院口腔科

王 辉 曲维忠△(青县 062650)

目的:研究自拟唇风汤和紫归油内外合治对唇风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76名唇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给予维生素B2口服及3% 的硼酸软膏外涂,治疗组46例给予自拟唇风汤内服及紫归油外用,7 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分析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66.67%,治疗组有效率为86.96%。结论:使用自拟唇风汤内服及紫归油外用对唇风疗效确切、显著。

唇风;唇肿;唇疮;驴嘴风;唇炎;紫归油;唇风汤;内外合治;脾胃湿热;气阴两伤

唇风又可称为沈唇、紧唇、唇肿、唇疮(《普济方》)、驴嘴风、驴唇风、唇瞤等,是病人唇部黏膜发生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一般常见于儿童和女性青年。该病常多发于患者下唇,以病人的唇部红肿、疼痛、日久可出现破裂、干燥皲裂、反复脱屑或渗出结痂为主要临床特征,病情反复或经久不能愈合。《黄帝内经》中最早对唇风症状进行了描述,被称为唇槁;明代陈实功在其外科医学著作《外科正宗》中首次提出“唇风”的病名、病机和临床表现:“唇风,阳明胃火上攻,其患下唇发痒作肿,破裂流水,不疼难愈。”中医认为,唇风多由脾胃湿热而生,若同时外感风寒,则易导致风热相博。脾胃积热,循经熏灼口唇而发病。若湿热久留不去,耗气伤阴,则导致气阴两伤,唇失所养,则唇痒、干燥、皲裂、脱屑。[1]目前临床西医多以抗炎和补充维生素治疗为主,但临床疗效不满意。[2]笔者以养阴益胃、化湿运脾、疏风润燥为治疗原则,通过中药内外合治治疗唇风,内服以唇风汤为主、外涂紫归油为辅,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自2010年至2015年于我院就诊的门诊患者中选取了符合 “唇风”诊断标准的76例病人。将 76 例病人随机分成2组,即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 30 例,其中男性11例,女性19例;年龄5~46岁;初次发病的病例有23 例,复发性病例为7 例;病程最短者1周,最长者2个月。治疗组46例,其中男性15例 ,女性31例;年龄在6~47岁之间;初次发病的患者有37例,多次发病的患者有9例;病程最短的有5天,最长者有3个月。2组在年龄、性别、病程等方面差异没有显著性,数据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诊断标准参照了《口腔、皮肤科疾病诊断标准》:(1)反复多次地发作, 有时轻有时重, 表现为慢性的过程;(2)在寒冷、干燥季节或地区易于发病;(3)患者双唇均可发病。患者唇红部轻者有干燥、 脱屑、 灼热或痒感, 重者则表现为唇肿、充血、皲裂、糜烂及结痂, 伴有自发性疼痛。[2]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药物 (1)唇风汤内服:薏苡仁、白鲜皮、地肤子、茯苓、生地黄各15 g,防风、党参、白术、黄连、黄芩、竹叶各10 g,焦山楂、炙甘草、炒莱菔子、木通、栀子各8 g。局部红肿甚者加野菊花、金银花;心烦口渴者加知母、沙参;大便秘结者加大黄、麻仁。水煎服,每日1剂,共取汁约6 00 mL,分早、中、晚3次口服。(2)紫归油外涂:制备,将紫草、当归各100 g和黄芩50 g放到1 500 mL的香油中先浸泡24 h,然后用文火煎煮至药渣呈现微黄色,待药汁冷却之后纱布过滤除去药渣,再加入冰片50 g即可完成。 用于口唇及唇周,多次用药、频繁涂抹。(3)3%鹏酸软膏:3 g硼酸加入97 g融化的医用凡士林中搅拌至冷却而成,每日3次外用;维生素B210 mg口服,每日3次。

2.2 治法与疗程 治疗组患者每次饭后采用温水先清洗患处唇部,内服唇风汤加外涂紫归油,每日3次。对照组每次饭后用温水清洗患处,涂抹3%硼酸软膏。2组病例治疗均7 d为1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

3 疗效观察

3.1 疗效判定标准 据参考文献拟定判定标准。[3-4]治愈:患者口角唇部的异常症状全部消失,唇部的黏膜呈现出正常的色泽和弹性,随访3个月以上未见复发;有效: 患者口角唇部的异常症状基本缓解或大部分症状消失,随访的3个月中患者偶有唇部瘙痒、患处干燥脱屑等症状出现;无效: 患者口角唇部的异常症状无改善或稍有改善,随访的3个月中唇部症状仍反复多次发作。

3.2 治疗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有效率86.96%,对照组患者的有效率 66.67%,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 4.5,P<0.05),说明治疗组优于对照组。详见表 1。

表1

2组患者临床疗效分析 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4 典型病例

马某,女,19岁,2013年10月22日初诊。患者诉唇部红肿疼痛、起泡,继则破溃糜烂、干裂肿胀。先后求诊于多家医院,服用维生素、抗生素,外用激素类多种膏药,效果均不理想,且反复发作。于2013年10月来我院就诊,症见: 口唇红肿脱屑,上有溃烂及针尖样大小水疱,伴有少量渗液,疼痛,伴轻微瘙痒,查其舌脉象: 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辨证属唇风之脾胃湿热型,中医诊断为“唇风”,西医诊为“剥脱性唇炎”。经服用唇风汤,同时唇部外搽紫归油,2周后皮损明显减轻,连服1月,皮损消失。嘱继用2个疗程,随访3月未复发。

5 讨论

从经络循行来看,人体的口唇部位与脾胃二经循行有关。因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而足阳明胃经, 挟口环唇,若脾胃健运功能正常,则口唇红润光泽;若脾胃功能失司,则唇病易生矣。故中医理论认为口唇疾患,应从脾胃论治。[4]目前唇风病因病机的认识有多种学说,如阳明胃火学说、脾经风热学说、脾胃湿热学说、脾经风燥学说等,这些学说的共同点是均认为唇风发生不离脾胃两脏腑。[5-7]唇风初发湿热为主,日久伤阴,所以其发生及变化主要有以下2种情况:一为风火湿热,外犯唇口导致,其症状为唇红肿痒,破裂流水,灼热疼痛,口渴饮冷,口臭,大便秘结,舌质偏红,脉滑数。根据理法方药一致的原则,本病治疗原则应为疏风散邪,清热利湿。二为阴虚血燥,唇口失养,其症状为唇肿燥裂,流水,甚者流血,痛如火燎,自感如唇部无皮之状,有结痂。鼻息焮热、小便黄赤短涩。舌干而少津,脉搏细数。则应凉血祛风,养阴润燥。在治疗时还应同时注意要表里双解,既要外解肌表之邪,又要内清脾胃之湿热,以免因使用苦寒之品来泻火解毒反而引起在内的火热之邪伏而不出,使病情缠绵而难愈,也应注意祛除湿邪时不要伤阴,滋养阴液而不要留助湿邪,[8]以此治疗方能取效。

中医学众多医藉对唇风的病因记载,如《外科正宗·唇风 》书中有记载:“阳明胃火上攻, 其患下唇发痒作肿、 破裂流水、不疼难愈。”《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书中有记载:“唇风多在下唇生, 阳明胃经风火攻, 初起发痒色红肿,久裂流水火燎疼。”《诸病源候论》 书中云:“ 脾胃有热, 气发于唇, 则唇生疮。”“脾与胃合足阳明之经,胃之脉也,其经起于鼻,环于唇,其支脉入络于脾,脾胃有风热邪气乘之,而肿发于唇。”《外科证治全书》中认为唇风由“脾经血燥”导致。《严氏济生方·口齿门》书中云:“唇者,脾之所主……盖风胜则动,寒胜则揭,燥胜则干,热胜则裂,气郁则生疮,血少则沉而无色。治之之法,内则当理其脾,外则当敷以药,无不效者矣。”笔者结合中医学众多医藉对唇风的病因记载和临床实际认为,唇风的病位在于脾胃中焦, 脾胃湿热内生为其主要病机,外又兼感风热, 使风火相搏,引动体内湿热,循经上蒸,湿热之邪蕴结于口唇,化腐生疮发为唇疮,日久则耗伤阴血,阴虚血燥,唇失所养。据此,笔者多年来应用自拟唇风汤,以内治为主,外治为辅的方法治疗唇风而获佳效。唇风汤中黄连、黄芩清脾胃之火热并燥湿,《珍珠囊》言黄连“其用有六:泻心脏火一也,去中焦湿热二也,诸疮必用三也,去风湿四也,治赤眼暴发五也,止中部见血六也”。《本草经疏》载黄芩“其性清肃,所以除邪:味苦所以燥湿;阴寒所以胜热,故主诸热。诸热者,邪热与遍热也,黄疸、肠僻、泄痢,皆湿热胜之病也,析其本,则诸病自瘳矣。苦寒能除湿热,所以小肠利而水自逐,源清则流洁也”,二者合用清上中焦湿热共为君药。栀子能清热利尿泻心火,兼能清三焦之热,《神农本草经》言栀子“主五内邪气,胃中热气,……白癞赤癞疮疡”;木通、竹叶上可治心火上炎之口舌生疮,下可疗心移热于小肠之小便短赤涩痛,位高之处惟风可到,口唇之于人体而言位置较高,且唇风发作时,痒痛明显,故应用地肤子、白鲜皮清热利湿,祛风止痒;防风疏散肌表之风邪,风邪去则口唇自安。六药可协助君药黄芩黄连发挥清湿热、止痒痛作用而发挥臣药之功。白术利水燥湿,且健脾胃;茯苓、党参健脾补气;薏苡仁健脾利湿、清热排脓,四药合用,健脾利湿,杜绝湿热产生之源以从根本上防止复发而为佐药。莱菔子、山楂理气活血,消食除胀,一方面可防白术党参等补气健脾之壅滞,使补而不滞,另一方面有利于唇风局部的气血流通解除瘀滞化热,使通散而不留滞;故二者共同发挥佐助作用;生地黄甘寒而润,凉血滋阴,敛疮润燥,《本经逢原》中载干地黄“内专凉血滋阴,外润皮肤荣泽,病人虚而有热者宜加用之”,生地黄养阴血润燥,与君药黄芩黄连联用,祛湿不伤阴,养阴不助湿为佐制药;甘草清热解毒,调和诸药,可防诸药寒凉伤胃而为使药。紫归油中,紫草甘咸寒, 具有清热凉血、解毒透疹的功效;当归辛甘温, 活血化瘀 , 生肌止痒;临床常以当归配伍紫草, 活血化瘀 ,美容养颜。黄芩可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冰片为透皮剂 ,兼能散热止痛;麻油具有润肤、敛疮之功效。[8]内服与外治并举,全身与局部兼顾,相得益彰,以达热清、风散、湿祛、瘀消、益胃、运脾之功效,则唇风自愈。

防病胜于治病,内外合治的同时,为巩固疗效,避免复发,还应做好以下相应的预防调护措施:(1)养成良好的口腔习惯,纠正不良生活习惯,切勿舔唇、咬唇或揭唇部皮屑,以防引起口唇外皮损伤。(2)养成良好正确的生活习惯,防止生活中的湿热内侵,减少烟酒刺激,少食辛辣厚腻之品,避免烈日暴晒。(3)坚持治疗,药食兼顾,切勿症状稍有改善就中断治疗,越迁延日久越不易根治;日常饮食宜常服健脾利湿清热之品,如薏苡仁、芡实、荸荠、赤小豆等煎汤饮祛除体内湿浊之气,以防湿热上侵口唇。(4)适当地使用唇膏护唇,具有清热利湿、祛风止痒作用的花香花宜润唇精华液和多效修复霜以修复养护口唇部;切不可使用质地稠厚的普通润唇膏和/或唇彩。(5)不宜使用激素药膏,以免依赖继而产生激素依赖性皮炎。

[1]唐林,孟静岩.唇风的中医辨证治疗[J].吉林中医药,2013,33(3):250-251

[2]刘代红.唇风汤治疗唇风32例[J].中医杂志,2009,50(增刊):201-202

[3]雷志蕊,杨祥,李佳瑜,等.中药内服外用治疗慢性唇炎的疗效观察[J].现代中医临床,2014,21(6):26-28

[4]万晓春,庄田畋.内外合治唇风 26 例疗效观察[J].四川中医,2006,24(6):90-96

[5]苗凌娜.益气养阴润燥汤治疗慢性唇风28例疗效观察[J].四川中医,2011,29(10):111-112

[6]孙凯,徐翠宏,蒋伟文.唇风中医研究进展[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15,31(6):382-384

[7]罗冬青,刘挺立,孙萍.紫花油治疗唇风 68例[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1997,21(6):446

[8]张金华.紫归油膏合四物消风饮内外合治唇风 65 例[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4,38(8):31-32

(2017-06-13 收稿)

R276.8

A

1007-5615(2017)04-0034-03

△河北中医学院(石家庄 050091)

猜你喜欢

口唇唇部脾胃
好脾胃 养出来
脾胃失调该如何调理
脾胃不和的人,夏季饮食应该注意什么?
皮肤镜在鉴别口唇静脉湖和口唇黑子中的应用
冰糖葫芦
脾胃气滞多因肝胃不和
唇部美人计
冬季护唇小窍门
蓝,另一种蓝
中国美貌汉族女性口唇特征的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