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混龄户外游戏活动的实践探索
2017-08-22邹悦
邹悦
摘要:幼儿混龄户外游戏能弥补独生子女幼儿成长过程中社会性发展的不足,弥补幼儿园活动设施使用安排难以促进幼儿自主发展的不足。组织混龄户外游戏活动,要因地制宜设置活动区域和活动材料,让幼儿自主组织和开展游戏活动、自主选择和更换游戏伙伴。开展混龄户外游戏活动,需要引导幼儿养成良好品质,指导家长转变教育观念。
关键词:混龄;户外游戏活动;幼儿发展;社会性交往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7)07A-0070-03
户外游戏活动主要有两个特点:一是活动在室外进行,包括操场、广场、公园、田野等;二是活动形式以幼儿自主活动为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刘焱认为,户外游戏活动往往仅仅被人们看作是“身体的活动”,事实上,户外游戏活动包含着两种不可分割的、相互关联的学习过程,即“学习运动”和“通过运动学习”。“学习运动”指幼儿在户外游戏活动中促进生长发育,提高身体素质,学会运动的基本技能,发展运动能力。运动促进心肺系统、运动系统的发育与技能的完善,从而促进基本动作和体能的发展。“通过运动学习”则强调的是通过户外游戏活动发展幼儿其他方面的能力,培养幼儿良好的心理品质。维果斯基提出:“游戏创造了幼儿的‘最近发展区。”游戏是幼儿学习的重要方式,而户外游戏活动正是幼儿认识世界、学习知识、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的最直接方式。
一、幼儿混龄户外游戏活动的价值
1.弥补独生子女幼儿成长过程中社会性发展的不足
无锡市正兴幼儿园2016年9月在园幼儿情况统计显示,在园的独生子女幼儿约占60%。大多数独生子女分享、谦让、妥协等品质相对缺乏,大带小、小跟大生活学习方式几乎缺失,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幼儿社会性交往能力的发展。随着城镇化的发展,邻里之间较少互动的城市生活方式也让独自玩耍成为幼儿生活的常态,幼儿缺少与不同家庭、不同年龄同伴交往的机会,这进一步影响到了幼儿社会性交往能力的发展。
长期以来,幼儿园的一日活动基本上是以班级为单位开展的,伙伴相对固定,师幼之间、幼幼之间互动范围相对狭窄。如何在幼儿一日活动中安排一定的空间、时间来弥补多数独生子女幼儿社会性交往缺失?我们发现,相对于教室而言,幼儿户外游戏的空间开阔、开放,易于人員流动,更有利于幼儿社会性交往;而每天2小时以上的活动时间,也让交往时间能够得到保证。因此,幼儿园开启了小、中、大班幼儿混龄户外游戏活动的探索之路。
幼儿园因地制宜规划不同类型的运动区域,提供多样的运动器具,打破幼儿年龄、班级界限,在同一时间内让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在同一个空间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活动方式,自主地在各个区域内参与活动。在活动中,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大带小、小促大”,彼此互让互助、交流学习,从而发展基本动作,满足交往需要,让幼儿充分享受活动的快乐,真正实现自主发展。
2.弥补幼儿园活动设施使用安排难以促进幼儿自主发展的不足
本园户外活动设施设备基本齐全,以前,一般是以班级为单位统一安排轮流使用,27个班级需要近3个星期才轮到一次,幼儿没有选择活动设备和活动方式的机会,不利于幼儿的自主性发展。混龄户外游戏活动设置5大区域,每个区域都提供足够丰富的活动内容和材料,如3号区域有野炊用具、攀登网管、跷跷板、荡桥、山洞、沙坑、球形攀岩墙、梅花桩、野战器材9种游戏材料,可供幼儿选择使用。在每个区域都设置了材料小屋,放置一定数量的适合幼儿游戏的材料,每次活动时由幼儿自行取用,让幼儿在自由、自主的氛围中充分发展,同时也极大提升了材料的使用效率。教师引导幼儿自主制订计划,确定每天的活动区域和材料,争取一周内每种材料都玩到。鼓励幼儿通过“户外游戏进区表”找玩伴,合作开展游戏活动。
二、幼儿混龄户外游戏活动的组织策略
1.因地制宜设置活动区域和活动材料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提出:“幼儿园的空间、设施、活动材料和常规要求等应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的游戏和各种探索活动,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与周围环境之间积极的相互作用。”我们通过对幼儿园实地考察、分析及论证,创设了课程实施的保障性条件:校园外围有一条道路,东、南方向有几排整齐、粗大的香樟,西南方向有小土坡、草地、沙水池,还有宽敞的塑胶软地和广场。我们把园内粗大的香樟作为天然的柱子,收集毛竹、绳索、轮胎等常用材料,请来保安师傅和幼儿家长动手编网打结,为幼儿制作了轮胎秋千、攀爬网绳、软梯等。创设了5大环境宜人、功能多样的活动区:欢乐动物园+开心农场,葡萄架游乐园+沙地寻宝探索池,树林野战游击场+大树伞野炊区,安全交通体验带+大自然涂鸦区,大型滑梯攀爬+你来我往树屋。活动区域环绕于教学楼四周,幼儿走出教学楼就能接触到。我们在每个区域内选择合适的地点设置材料小屋,根据场地和器械的特点,把原本集中在体育室的器械分散到各个区域,鼓励幼儿自主选择,创造性地利用材料,养成自己取、放材料的习惯。
活动区域的设计要有情境性、游戏性、故事性,营造有趣、宽松的环境和氛围,以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我们将自行车活动区调整到环园路,一路骑来皆是不同的风景,其中还设置了红绿灯、交通标记、停车场、加油站、车站等,不仅贴近生活,还很有趣味。又如野战区,用轮胎、沙袋、油桶构筑堡垒阵营,幼儿选择迷你头盔、冲击枪、望远镜、沙包等道具,在高低起伏的“山坡丛林”进行对抗性游戏,跑、跳、投掷、躲闪,“受伤”后还有担架和“战地医院”作为保障。
我们根据幼儿的要求,不断调整区域布置。譬如,在玩沙区,我们观察到雨后的积水让幼儿玩出更多创意,就在旁边钻了一口水泵型深井,为幼儿的探索“加码”。再如,发现一片灌木丛里多了几条隐隐约约的路,我们便就着幼儿踩出的小径悄悄做了加工,创设了“走迷宫”活动区域……如此,在不断丰富的游戏区域中,在生动有趣的活动氛围中,师幼关系更密切了,幼儿玩兴更浓了,自主性也变得更强。
2.幼儿自主组织和开展游戏活动
游戏是幼儿自发的运动。混龄加上活动项目的增多,幼儿户外游戏的选择空间大了,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选择活動内容,自由结伴进行游戏。这改变了以往户外游戏的做法,激发了幼儿的主体性。每周五下午,幼儿就迫不及待聚到班级的“户外游戏进区表”,邀请游戏伙伴,在商量和议论中做好下周的个人户外游戏计划。在开放的、生活化的游戏氛围里,幼儿的创造性表现更强了,会灵活地自由组合材料进行活动;自理能力更强了,会考虑活动的顺序性、安全性,会解决同伴之间矛盾冲突;能主动结交游戏新朋友,友好共处。通过动作表现、合作互动,幼儿的运动兴趣和动作技能得到了提高,更在自主活动中获得并积累了经验。多区域的活动使幼儿的动作技能得到了全面发展,极具挑战性的材料更锻炼了幼儿坚强、勇敢、不怕困难、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打破班级、年龄界限的混龄活动还为幼儿提供了更多的交往机会。活动中,幼儿要主动选区、换区,要与教师、同伴交流,要善于表现、表达,要学会适应环境的变化,在潜移默化中促进了自身的社会性发展。
在整个游戏过程中,教师从以前的“牵手”到现在的“放手”,真正认识到幼儿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学习者,具有强大的学习能力。
3.幼儿自由选择和更换游戏伙伴
在混龄户外游戏活动中,幼儿由于是大范围自主游戏,活动时基本上身边的教师不是自己班的,小朋友也不是熟悉的,因此他们渐渐学会了主动解决问题和克服困难,并学着控制、调节自己的行为,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分享合作能力,帮助同伴、乐于助人等优良品质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积累了初步的社会经验。
为增强幼儿的合作意识,教师会提醒幼儿在制订计划时先找好玩伴,鼓励他们自由搭伴。一进入游戏状态,伙伴们便玩得不亦乐乎;而在开放的活动环境中,幼儿还会不断遇见新伙伴。幼儿善于模仿,别人能玩的,他也想试试,并渴望成功;与同伴发生争执,他们会互相商量,逐步形成规则。大小幼儿间的互动游戏场景随处可见,大小幼儿脸上都洋溢着欢快的笑容。
混龄户外游戏活动的开展,使得不同年龄、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都有了锻炼、提高的机会,不仅提高了幼儿的运动能力,也挖掘、发挥着幼儿的优势潜能,幼儿在身体发展的同时,自然地、愉快地促进了心理的健康发展。
三、混龄户外游戏活动中的问题与应对策略
混龄户外游戏活动的实施给幼儿园带来了新的气象,也引发了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去积极探索,寻找应对策略。
1.幼儿良好品质的养成需要引导
刚开始开展混龄户外游戏活动时,幼儿的表现不容乐观,出现的突出问题是:(1)自我意识强。碰到自己喜欢玩的器材抢先取用,特别是大班幼儿,动作迅速,往往可以抢占先机,面对不熟悉的教师和同伴时表现冷漠,不愿意分享和谦让。(2)合作意识弱。在游戏中,幼儿虽然玩在一起,但各玩各的,因为陌生而很少交流。小班的幼儿习惯性跟在自己的老师身旁,不懂得自主选择。(3)易发生冲突。幼儿处于自由状态,脱离了班级教师的照顾和管理,再加上沟通能力不够,时常发生冲突。
面对这些情况,区域内定点负责指导的保教人员及时调整了观察重点,关注幼儿社会性交往方面的表现,现场尽量不插手干预,让幼儿自主解决矛盾。教师及时拍摄活动影像,发掘问题所蕴含的教育价值,通过讨论、评价、表彰等方式引导幼儿学会正确的问题处理方法。
2.家长教育观念的转变需要指导
在混龄户外游戏活动中,难免有磕磕碰碰的小事故发生,大部分家长能理性对待,但有个别家长较为极端,总觉得自己的孩子不能受一点委屈。还有一些家长担心孩子脱离了班级教师的看管,会受到其他幼儿的欺负,会出现意外。
对此,幼儿园通过家长学校、微信公众平台、半日活动观摩等形式宣传课程游戏化的相关理念,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儿童观,尽可能实现家园教育理念同步。同时,通过园本培训对保教人员开展安全教育,通过课程教学提升幼儿的安全意识与能力,并积极做好“四查”(查幼儿人数、查幼儿穿戴、查场地、查器材)工作,尽可能消除安全隐患。
责任编辑:杨孝如
Practical Exploration of Mixed-Age Childrens Outdoor Games
ZOU Yue
(Wuxi Zhengxing Kindergarten, Wuxi 214194, China)
Abstract: Mixed-age childrens outdoor games can compensate for only-childs deficiencies of social development in their growth and also for the difficulties in promoting their autonomous development. Organization of mixed-age outdoor activities needs to set up activity areas and materials according to the local conditions so that they can autonomously organize and carry out games and select or change their partners. Carrying out outdoor activities needs to lead children to form good qualities and guide parents to convert their educational ideas.
Key words: mixed age; outdoor game; child development; social commun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