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教育作用让学生在学习中受益
2017-08-18陈志强
陈志强
【摘 要】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是典型的育人课程,是对学生实施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如何发挥小学思品课的作用,是每位思品课教师应该思考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小学品德与社会 实践 教学媒体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7-0202-01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主要任务是健全学生人格,培养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使学生学会热爱生命、学会关心、学习做人等。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包含的知识面很广、有地理、历史、生物科技、环保等相关知识。对小学生来说,品德与社会课十分重要。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结合达到教学目的?小学阶段是向学生进行教育的起始阶段,也是学生树立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重要阶段,尤其是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更是对小学进行政治思想教育的重要阵地,因此,作为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师要认真学习课标,深入理解教材,结合我校校本课程,上好品德与社会课。重视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对学生的的教育作用,让学生在学习中受益。
一、运用教学媒体,引情激趣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学生获得知识开阔视野的重要动力。因此,在上品德与社会课时,恰当地运用现代先进的教学媒体,不仅能迅速地吸引学生注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而且能为课堂教学营造良好的氛围。如深入学校教学调研时,一位教师教《保护人类的朋友——动物》一课,她首先播放动物世界画面,然后贴出大幅动物王国图,以此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接着教师说:“孩子们,你们喜欢动物吗?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动物王国里了解一下,哪些是有益动物,哪些是珍贵动物,它们为人类做过哪些贡献。”教师说完话后就和学生共同戴上不同动物头饰进行表演。教室里一下子热闹非凡,各小组的同学各自忙着自己头上戴着的动物头饰有针对性地表演。表演结束后,学生兴高采烈地讲述自己所表演的动物对人类的贡献及人类对它们的伤害。通过生动形象的表演及电脑课件的展示,情理交融,理随情出,学生爱护有益动物的情感油然而生。
二、让角色扮演,引发共鸣
近年來,有识之士提出“让学生中在活动中学习思想品德”“思想品德教学体现活动化”等观点。在品德与社会课中,一篇故事完整、情节生动、表象鲜明的课文,可以让学生自己来扮演课文中的人物,表演出整个故事情节。通过一台有血有肉、情节生动的课本剧,学生可从中领悟到课文中的思想内涵。这是一种以社会经验为基础而设计出的教育模式。它使学生如身临其境,增强社会中的角色意识,唤起责任感。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知识更新的速度在不断加快,获取信息的渠道在不断拓展。学校和教师显然已经不是唯一的知识来源,各种超文本的知识信息通过各种媒体充斥着社会各个社会化场所,新的交往形式,例如通过网络与外界的交流,大大地拓宽了一代人的学习和交往空间。在这样一个高度信息化的社会中,一个教师如果不学习,那么他过去所拥有的知识或许就不能成为今天“传道、授业、解惑”的资本。当下有些现代信息,我们的学生比我们老师知道得多,看问题也现实得多。他们提出的有些问题相当敏锐,凭我们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很难令学生满意的接受,把自己当作是一个学习者,在与学生的合作、交流中,共同学习,共同受教育,共同陶冶情操。因为只有当我们把自己看作是与学生共同受教育的学习者,在能够想学生所想,感学生所感的时候,我们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我们的教育也才能真正在学生的心灵深处留下烙印。
三、开展实践,抓住各种教育时机
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应注重课堂明理,课外导行。在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除了课内教学,校内训练,还要有意识地抓住各种教育时机,组织学生主动地、愉快地进行实践活动,从而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有利于知行统一,形成道德评价的能力,促进道德素质的提高。现代儿童大多是独生子女,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很高,“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而大部分家长是只重视智力的开发,忽略了对其他方面的要求,这就造成了部分学生不关注周围的人和事,对他人的劳动无感激之情,觉得一切都是自然的、應该的,逐步养成了惟我独尊、我行我素的行为习惯和心理倾向。
四、在生活中,体验实践
德育教育的核心是培养道德思维能力,促进学生自我教育能力和道德辨析能力水平的提高,这就要求教师在德育课堂教学中,在教学内容的选择、方法的运用、问题的设计上都要重视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当学生的思维被道德情境激活时,要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发挥自己的内在的创新潜能,拓宽认识和思路。老师切忌按自己备课的固定思路去引导学生,应诱导他们从多种角度看问题,同时注意接纳不同的价值观,把握好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尺度。让学生学会灵活运用已有的道德知识去分析所面临的事件或问题,学会在开放的社会现实中灵活解决问题,选择正确的行为方式。学生的一些认识和新的道德观念在生活中是否能得到广泛的认同,这是儿童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实践产生冲突的根本原因。儿童的一些正确的、善良的思想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会遇到各种挫折,这使他们对思品学习产生怀疑。因此,我们的教学所给予学生的不应是一个简单的结论——“该怎么做”,而是要让学生亲自去试一试——“你会怎么做,人们会有什么评价”,从而在生活实践中真正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善恶观,建立起自己的道德标准。
总之,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的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和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教师通过创设丰富的、灵活的、直观的、开放的学习形式,给学生大量动脑、动手、动口的机会,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既强化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又提高了主体参与能力,从而增强了品德与社会课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叶茂:《感恩教育的思考》百花文艺出版社2007.
[2]陶琼:《关于感恩教育的几个问题的探讨》《教育科学》2004.
[3]林栋生:《不跪着教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