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工学结合”的高职学生职业素质教育探索

2017-08-16张莉

职教论坛 2017年20期
关键词:工学结合探索

摘 要:“工学结合”是当前高职院校改革与发展的方向,是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现实需要,在学生职业素质教育中具有优势作用,使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教育在目标、主体、客体、方法与环境等方面发生了变化。文章从“工学结合”的视角,通过发挥学校与企业共同主体的主导性与协同性,调动学生向“职业人”转变的主动性,开拓多样性的教育方法,提升教育环境的感染力等方面探讨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路径。

关键词:工学结合;职业素质教育;探索

作者简介:张莉(1979-),女,山东青岛人,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读博士生,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思想政治工作专项课题“工学结合视域下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研究”(编号:14JDSZ3036),主持人:張莉;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重点课题“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实施”(编号:YK12-05-06),主持人:张莉。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7)17-0030-03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1]“工学结合”是在教育和生产的双向参与中实现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当前,“工学结合”是高职院校普遍采用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学生职业素质培养提供了真实的情境平台,也是学生职业素质形成的有效途径。基于“工学结合”的视角,构建立体化、多维化的学生职业素质教育体系,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全领域地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对于提升学生的职业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工学结合”是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现实需要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在全球范围内孕育兴起,我国加速了产业转型升级的进程,提出了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战略。“工学结合”是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重要切入点,是当前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与核心。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规划(2014-2020)》等系列政策性文件,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计划,要求同步规划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深化产教融合、坚持“工学结合”,推进校企合作,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以更好地满足经济发展新常态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实现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型。

“工学结合”契合了马克思主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理论,具有“以职业定位为导向、以应用性为基础、以实践性为核心、以开放性为特色”等特征,有利于学生的技能培养和全面发展,充分体现了“知识+能力+素质”的职业教育理念,使学校培养目标与企业需求无缝对接,实现了“学以致用”,能够大大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无论政府还是学校都充分认识到了“工学结合”对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国内外对这种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大量的探索与实践。国外主要有北美国家的“合作”教育、德国的“双元制”、澳大利亚的“新学徒制”、新加坡的“教学工厂”等模式;我国主要有“订单班式”“办校入企”“引企入校”“现代学徒制”等模式。可见,“工学结合”符合职业教育发展的规律,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在“工学结合”视域下,培养具有较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是高职院校融入社会与经济发展,加快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现实需要。如何充分发挥“工学结合”在提高学生职业素质教育上的优势,将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相融合,需要更加深入地进行探讨。

二、“工学结合”在高职学生职业素质教育中的优势与适切性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具有以职业定位为导向、以应用性为基础、以实践性为核心、以开放性为特色等基本特征,这种办学形式充分体现了“知识+能力+素质”的职业教育理念,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工学结合”使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教育在目标、主体、客体、方式与环境等方面发生了变革,使学生能够较快地将知识、能力与工作实际相结合,实现了与岗位的零距离接触,在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教育过程中发挥了优势作用。

(一)教育目标:提高岗位适应度与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旨在通过对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来实现就业的竞争力,把学生职业能力对职业岗位的适应度以及社会、行业和企业满意度作为人才培养的最终评价标准。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素质教育,应当是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的有机融合,应当体现现代企业对新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迫切要求,不仅应该具备“实用型”“应用型”的技术,而且还应该具有较好的敬业精神、诚信品质、团队合作意识等职业素质。

(二)教育主体:校企“双主体”共同育人

在“工学结合”模式下,企业与学校作为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共同主体,企业参与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各个环节,包括:以企业对高职人才的需求为依据,确定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目标;学校与企业共同制订学生职业素质培养方案,实现与岗位需求对接;实行“双证书”制度,实现职业素质培养与职业标准对接;校企共同开发学生职业素质教育课程和教学资源;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做、 训一体”的模式,突出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灵活性、针对性和开放性,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技能等综合职业素质在实际岗位上得到锻炼。

(三)教育客体:学生与员工“双重身份”

在“工学结合”模式下,学生同时具有员工与学生“双重身份”。学生如果仅仅掌握基本技能,将很难出色地、富有创造性地完成岗位工作。而“工学结合”模式下,学生可以在具体企业实践环境下感受到企业的实际情况,身临其境,亲身感受,在学中做,在做中学,在职业过程中体验职业生活,养成责任意识、敬业精神、诚信品质、劳动观念和实践创新的能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四)教育方法:校内学习与企业实习相结合

传统的模式下,对学生职业素质的教育大多只停留在课堂与说教中,关于职业观、职业道德等教育由于理论性强,学生很难在实际中应用与体会,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存在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脱离的现象。在“工学结合”模式下,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内容和方法由校内集中学习转变为校内学习和企业实习相结合,通过优秀的企业精神和文化对学生形成直接的、全方位的影响,实现在实践环境下育人的新机制、新路径。

(五)教育环境:更具开放性与多样性

在“工学结合”模式下,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由封闭的学校教育环境走向更加开放的社会教育环境。高职院校的学生生活和学习的空间也就由较为单纯的课堂、宿舍,过渡到企业和社会,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使得学生职业素质教育更具开放性、多样性,在这种相对动态的情景中,学生较快地了解社会、融入社会,学生对岗位、对社会的认识由模糊转向清晰,提高了学生的责任感;通過实践与锻炼,学生提高了职场环境适应能力,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

可见,“工学结合”彰显了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特色,使学校、企业和学生形成职业素质教育的共同体,使学生将校内学习与校内外的实践相结合,将职业素质知识与行为对接,将职业素质中内隐的部分显性化。与传统的高职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相比,“工学结合”为高职学生职业素质教育提供了新的平台,创新了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载体,给高职学生职业素质教育带来了新的变化。

三、基于“工学结合”的高职学生职业素质教育体系

新形势下,高职学生职业素质教育应基于“工学结合”的视角,充分发挥学校和企业的主导性,积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不断开创职业素质教育的新内涵和新渠道,积极营造因势利导的教育环境。

(一)发挥教育主体的主导性,学校与企业协同育人

在“工学结合”模式下,校企双方都是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主体,是职业素质教育的发起者、组织者和调节者,对实现职业素质教育的目标起着导向作用,在整个职业素质教育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学校与企业应共同探讨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目标,并发挥各自优势,协同育人、合力育人。校企合作共建“学生职业素质培养委员会”,委员会不断改革完善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将职业素质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委员会的人员由企业或行业的专家、各专业的专家和教师、学生管理人员共同组成,联合开展企业实习、课程教学、活动组织与实施等学生职业素质培养工作。建设“专兼职结合、校内外互补”的职业素质教育队伍,这支队伍由专家委员会、校内师资库、校外导师团组成,负责学生职业素质培养工作的管理策划、教育引导、组织实施。学校聘任来自企业的兼职教师,邀请他们到校内或者在学生实习期间进行指导和管理。学校的教师深入企业生产实践,了解和熟悉企业与行业的需求,增强工作能力获得社会实践经验,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二)调动教育客体的主动性,实现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转化

在职业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学生作为教育客体而存在,其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程度影响着职业素质教育的实效。根据教育的一般规律,职业素质教育也存在“认识-认同-内化-外化”[2]的过程,要引导学生主动获取职业素养培养的信息,主动加强自身成长与行业企业的要求对接,将职业素质的要求“内化”为自身的学习动机。学生要注重与相关职业吻合的职业规范的养成,注重以严谨、规范、务实、公私分明等职业特色教育,有序地参与思想政治与道德修养、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文化艺术、技能训练与科技创新等第二课堂活动,把对职业素质的认识转化为实际,并提高到符合企业要求的标准。要按照企业对员工的标准要求自己,通过感悟、体验,来提升素质,完善自我,自觉地将外在的教育转化为自身内在的职业精神等,养成“职业人”的基本素质,圆满完成从学生到员工的角色转换。

(三)开拓教育介体的多样性,加强教学模式与实践基地建设

介体是职业素质教育的方式方法,是职业素质教育取得实效性的重要环节。“工学结合”模式下,要开拓职业素质教育的多种渠道,着重加强教学模式与实践基地的建设。高职院校应建立符合“工学结合”规律的课程与教学模式,融“教、学、做、训、赛”于一体,倡导行动导向的教学观,按企业工作任务设置程序,以完成岗位工作任务和岗位群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为内容,加强训练和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做到课程标准与职业标准融合、教学内容与行业认证融合、专任教师与技术大师融合。各门课程要围绕提高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教育教学内容要为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综合素质、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学习与自我发展能力服务[3],将职业素质教育寓于能力培养、知识教育和技能训练中。高职院校还应建设校企融合、贴近学生、功能强大的校内、校外职业素质教育基地,为职业素质培养提供载体。校内职业素质教育基地应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按照企业生产和经营模式进行运作,按照真实的工作环境布置实践场所,注重职场氛围的营造。建设校外创新创业实践基地、职业道德教育基地和社会实践基地等,校外实践基地应有固定的场所,由“德技双馨”的能工巧匠作为指导老师,使学生能快速适应企业、职业岗位的需要,不断培育“工匠精神”。

(四)培育教育环境的感染力,加强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

环境对职业素质教育具有熏陶感染、潜移默化以及凝聚教化的功能,“工学结合”模式下,要营造有利于学生职业素质养成的良好环境,为职业素质教育的开展创造相应条件。学校要引入企业文化,凸显高职教育的职业化,将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有效融合,育人与用人并进。要加强校园文化的实践性,在实践中对学生进行职业素质熏陶,学校融合企业的管理理念、制度文化、生产环境、产业技术等内容,营造“理实一体”的校园环境以及实验实训环境,让学生感受安全意识、忠诚意识、服务意识、团队意识、创新意识等职业氛围;引进“5S”(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安全)管理模式,模拟企业环境,加强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开展“优秀企业家讲坛”“优秀企业文化展”“企业文化上墙”等多样化的企业文化进校园活动,邀请优秀毕业生与学生进行交流,帮助学生了解岗位需求及职业发展前景。以营造理实一体、生产性、虚实结合的育人环境。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30.

[2]张霞,邓淑华.论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四个维度[J].毛泽东思想研究,2015(4):152-155.

[3]吉飞.高职院校职业素质教育有效途径探讨[J].教育与职业,2009(8):43-44.

责任编辑 殷新红

猜你喜欢

工学结合探索
工学结合模式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影响
基于工学结合的《仓储岗位实训》学习成效评价体系探究
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工学结合课程开发
在新形势下创新汽车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的初探
创设探索情境,让学生在“探”中“学”
面向小学课堂教学的智能闯关游戏设计思路
社会转型期行政权控制的路径探索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