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本衔接一体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2017-08-16周嘉禾潘雪涛
周嘉禾+潘雪涛
编者按: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和《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按照江苏省教育厅的统一部署和要求,从2012年开始,常州工学院与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等5所中职校合作开展了“中职与普通本科3+4分段培养”项目,与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等3所高职校合作开展了“高职与普通本科3+2分段培养”项目,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与3所中职学校合作开展了“3+3”中高职衔接项目。五年来,以常州工学院等为牵头单位的区域现代职教联合体通过共同组建组织机构、共同完善管理机制、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共同实施教学评价、共同分享教学资源等举措,逐步健全体制机制、完善管理制度、優化培养方案、构建课程体系、加强质量监测,致力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取得了较为丰富的理论与实践成果。本刊从不同层面选编部分成果予以刊登,供读者参考。
摘 要:文章以常州工学院和五所合作中职校开展“中职与普通本科‘3+4分段培养”项目为例,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体系及标准设计、教学组织实施、校企合作推动、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介绍了近五年来“3+4”项目探索与实践的经验。围绕中本衔接一体化的建设目标,对目前该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寻求解决途径,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中本衔接;一体化;“3+4”分段培养
作者简介:周嘉禾(1980-),男,江苏常州人,常州工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潘雪涛(1973-),男,江苏常州人,常州工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测控技术与仪器、教育管理。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课题“中职与普通本科‘3+4分段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研究与实践”(编号:2015JSJG115),主持人:李俊生、潘雪涛。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7)17-0041-05
为认真落实江苏省推进教育现代化暨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会议精神,贯彻执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和《江苏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常州工学院作为牵头院校,从2012年开始陆续与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省溧阳中等专业学校、江阴中等专业学校、宜兴中等专业学校、常州旅游商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等5所学校的7个专业合作开展了“中职与普通本科‘3+4分段培养”项目(以下简称为“3+4”项目)。牵头高校与合作中职校相互配合,通过五年的探索与实践,致力于中本衔接一体化的建设目标,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体系及标准设计、教学组织实施、校企合作推动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一、人才培养方案制定
人才培养方案是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所制定的实施人才培养活动的具体方案,是对专业人才培养的逻辑起点、培养目标与规格、内容与方法、条件与保障等培养过程和方式的描述和设计。在“3+4”项目建设中,学生在中职学校学习3年,达到转段条件后,升入对口高校完成后续4年本科学习,这种培养模式要求中职学校和对口高校整体设计和统筹安排人才培养的无缝衔接[1]。为了实现学历教育和职业资格证书教育的双证融通,合作各方积极组织专业教师与行业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共同开展市场调研,了解各自专业技术领域的发展现状和变化趋势,分析各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结合区域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实际需求,确立了人才培养的服务面向和定位。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本科(学士)+(预备)技师(行业执业资格)”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初步制定了符合各自专业特点的中职+本科7年一贯制人才培养方案。
二、课程体系及标准设计
中本衔接一体化培养的最终落脚点应该是实现课程的无缝衔接。中职和本科两个层次知识和技能如果出现重复或断层,则分段培养必然会出现“两张皮”,因此,课程衔接是中本衔接的实质与核心,是人才培养的关键,做好课程体系和课程标准的设计成为问题的核心。
在课程体系设计中,牵头高校与合作学校按照“模块化”的思路,设置公共基础课程模块、职业基础能力课程模块、职业核心能力课程模块、职业资格证书与技能鉴定知识模块,体现了课程体系的递进式衔接,初步构建了“融继续学习能力、岗位职业能力、就业竞争与可持续发展能力于一体”的课程体系结构。例如,常州工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与江阴中等专业学校的电子与信息技术专业对接,以“主动对接、双向融合、创新实践”的思路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以能力模块递进衔接的方法构建一体化的课程体系,以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相渗透的途径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实践能力。又如,常州工学院土木工程专业与宜兴中等专业学校的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对接,确立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学士+准技师”的培养要求,确定了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目标。再如,常州工学院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专业与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省溧阳中等专业学校的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对接,以数控操作技能和工程技术应用为主线,以“加大中职阶段文化课和专业理论课比重,加大本科阶段技能培训和实践环节教学比重”的思路,制定了中职与本科课程无缝衔接的课程体系。
在课程标准设计中,“3+4”项目的教学工作,参与培养的学校采用一套课程标准,进行分段实施。课程标准的制定由常州工学院牵头,各合作学校及相关行业企业参与、讨论、修改,最后付诸实施。根据课程标准要求,中职学校主要从事职业基础教育,包括文化基础、专业理论基础和专业实践基础教学,常州工学院在此基础上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包括文化基础的提高、专业理论的加深和专业能力的进一步拓展。为了确保课程标准的落实,保证教学质量,合作双方共同申报课题,共同开展教学改革与研究,常州工学院还定期对“3+4”项目试点班进行教学质量的检查和跟踪。
三、教学组织实施
“3+4”项目运行过程中,合作各方均成立了组织机构,明确了各自的职责,建立了交流互动机制,确保了各项工作有序、规范地向前推进。常州工学院与各合作学校在每年的暑期召开项目工作会议,集中讨论“3+4”项目各专业的转段升学条件和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学大纲、教材选用、教学运行与质量监控等事项;每年的寒假召开项目教学研讨会,进行教研成果汇报与交流。每学期各学校职能管理部门开展互动交流,定时间、定主题,对项目实施进行顶层设计和难点剖析。专业教师也定期进行交流互动,共同下企业调研、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集体备课等。
常州工学院将合作学校培养阶段的教学运行纳入教学质量监控范畴,由教学指导评估中心牵头,通过随堂听课、期中教学检查、学生评教、教师座谈等方式,对专业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大纲执行情况、课堂教学质量、学生学习效果、学生成绩管理等进行评估和监控,评估结果与监控信息及时反馈给合作学校。教学质量评估中心联合教务处、学生工作处和二级学院的项目领导小组主要成员,对“3+4”项目各教学点通过听取汇报、查阅教学资料、随堂听课、巡视实习场地、咨询座谈等方式进行教学巡视。
目前由常州工学院牵头的“3+4”项目中,已有一批学生成功转段进入常州工学院就读。双方学校严格按照当时制订的转段条件,秉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对在读学生进行选拔,并积极做好未能达到转段条件的学生及其家长的思想工作。其余合作专业的学生目前仍然在各合作学校就读,各个学校在培养计划实施、课程体系建设、教学日常管理、素质教育积极推进等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为了让“3+4”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专业,热爱自己的专业,成为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各校都精心策划。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为学生举办专题讲座,组织学生参观大学校园和实验、实训场所,指导学生进行生涯规划。常州旅游商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专门成立由校长任组长,分管教学副校长任副组长,教务处处长、系部主任、系部教学副主任为组员的“3+4”项目教学实施小组,选拔优秀班主任参与学生管理;公共基础课均安排有普通高中或综合高中任教经历的教师担任,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均安排专业实践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担任;定期安排教师到四星级高中进行教研活动,组织教师到常州相关中学学习取经,使备课、学案、教学要求、作业布置等要求与普通高中无缝对接。江阴中等专业学校构建“积极教育”体系,以“积极德育、积极教学、积极拓展”的三维理念来达成人才培养目标;该校依托教务处、督导室,形成专职督导员、兼职督导员、特约督导员和学生信息员组成的督导组织,对教学常规进行督导管理,成立本科教学部,积极打造“卓越课堂”,推广“课外拓展”,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宜兴中等专业学校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制定并完善了各种教学规定,严格执行培养方案,严格规范教学行为,力求做到制度规范化、检查常态化、过程精细化、效果最优化;单独设立本科部,对学制衔接、学籍管理、质量控制加强督导和管理;全力推行多样化教学,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定期召开家长会和学生思想工作会,通报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及时与家长沟通,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校企合作推动
为了更好地推动“3+4”项目建设,实现中本衔接一体化目标,近年来,各合作学校深入推动校企合作,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全力培养应用型人才。常州工学院充分利用与地方高新企业间的合作关系,积极开展校企共建实验室,分别建设了融合发展型、紧密合作型、合作型校外实习基地51家、163家、280家。其中与南通四建集团有限公司共建的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为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与新誉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共建的机械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与常州第一建筑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共建的土木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为江苏省高等学校实践教育中心建设点。常州工学院注重引导教师和科研人员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主导产业的关键技术与共性技术的创新进行应用性研究,推进产学研用一体化,加强与社会、企业的对接,主动与企事业单位建立长期稳定的伙伴关系,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努力解决实践中的问题。学校教师和科研人员在从事科研、社会服务过程中,切实提升了“教育力”和“服务力”,反过来促进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各合作学校也非常重视校企合作推动“3+4”项目建设。除了共建校外实训基地,组织学生到企业生产车间参观,感受企业的管理文化以外,还充分利用企业的设备资源,聘用企业技术人员为课程兼职教师,在真实的企业环境中,完成相关课程的教学任务。企业技术人员参与学生的专业入学教育,参与专业核心课程、技能项目的教学,对学生专业素养、诚信意识、团队协作能力等产生了十分积极的作用。
“3+4”項目实施中,常州工学院与各合作学校积极探索校企合作的新模式、新路径,建立由行业、企业、高校、中职校专家组成的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在“3+4”项目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过程中充分听取企业的建议,开发与行业接轨的校本课程,注重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力求实现师资共建、设备共享、责任共担、合作共赢。
五、师资队伍建设
为切实做好“3+4”项目人才培养试点工作,各学校在师资配备和教师培训上都做了大量的工作。各学校成立了专门的课程组,定期开展针对性强的教研活动,邀请校外专家参加教研活动,浓厚教研氛围,提升教研活动质量。各学校定期选派骨干教师出国交流考察,学习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拓宽视野;定期组织部分专业课教师到企业参加实践锻炼,全面提高教师的双师素质,支持教师在职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定期选派教师到对接高校进行访学,加强合作学校的交流学习。
除此以外,常州工学院作为牵头高校,不定期地邀请合作院校的教师参加“名师公开课”、“青年教师公开课”、“资深教师示范课”、“研究性教学示范课”、“学术沙龙”等活动,加强教学研究,打造优质课堂。合作双方学校的专业课教师互相结对,共同申报相关课题,以项目研究为载体,校企合作共同培养“双师型”教师;以合作企业为依托,选派骨干教师挂职锻炼;以产品开发为纽带,推行教师柔性进驻企业政策;以交流服务为推手,实施教师职业培训计划。
六、存在问题
目前,“中职与普通本科‘3+4分段培养”试点建设项目还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供借鉴,牵头高校常州工学院在与其他中职校合作的过程中,充分加强各学校之间的交流和沟通,边实践边总结,希望能够在构建中本衔接一体化、着力培养应用型人才方面作出应有的贡献。从目前“3+4”项目实施情况来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各方在招生政策、日常管理、运行机制等方面均有不同,导致项目实施中会出现政策脱节、管理不到位等问题。比如,“3+4”项目最后的显性目标是“本科+技师”,但高等学校不具备技师职业资格教育培训权限,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融通存在体制障碍。
二是没有形成双方合作学校高度认同的课程体系及标准。“3+4”项目既要分段实施,又要无缝对接;既要保证学生能完成相关专业中职教育的目标要求,顺利拿到中专文凭,又要为后续本科学习提供扎实的理论基础和技能水平。合作各方在文化基础课、专业理论课和专业技能课程的要求不尽相同,因此课程衔接是项目成功的核心和关键。课程体系不合理将导致专业衔接脱节、错位或课程设置重复,影响培养目标的达成度。目前,仍然没有形成双方合作学校高度认同的、完善的“七年一贯制”课程体系,没有形成教学内容深度、广度有效对接的高质量课程标准。
三是本科高校和中职校教师的学术水平、教学方法、教学能力等有较大的差异,有少部分教师对承担试点项目教学的压力存在抱怨,部分学生有“进保险箱”的错觉,学习积极性不强。这些都反映了师生内生动力不足的问题,少数教师缺乏应有的创立一种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路径的历史使命感与责任感,少数学生没有树立自我成才的目标动力。
四是从已经进入本科阶段的学生一年多各科成绩和日常学习习惯来看,“3+4”项目的学生在动手能力、适应新环境的能力、体育运动能力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学习基础较为薄弱,部分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七、对策建议
(一)提供政策保障,加强制度管理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合作各方要确保各项政策制度的有效落实,建立交流互动机制,明确各自职责,加强监督管理,确保各项工作有序、规范地向前推进。在中职入学招生宣传方面,合作双方可根据有关政策共同制定招生章程,各中职校积极做好招生宣传和新生录取工作。通过召开初中学校校长座谈会、媒体报导、专门印制宣传手册等方式广泛宣传“3+4”项目相关政策,使生源学校和广大家长对“3+4”项目的专业性质、招生流程、转段要求有充分的了解。招生宣传过程中,特别向考生和家长介绍试点项目的发展前景、政策细则、教学方式、转段升学、考核评价等焦点问题。在日常管理和教学运行上,要严格按照双方学校共同达成的协议,本着合作、共享、多赢的思想共同努力,任何单打独斗、敷衍了事的做法都会影响到中本衔接一体化目标的实现。在转段升学上,牵头高校和各合作中职校可根据省教育厅的要求,预先制定当年各专业入学学生的转段条件。为了能够更好地开展人才培养工作,确保更多的“3+4”项目学生顺利转段,新生进校后,合作双方学校的专业负责人要共同做好新生入学教育、专业情况介绍、转段升学要求等工作。当学生完成前段专业的学习后,对接高校严格按照当年制定的转段条件进行考核,以顺利实现中本一体化衔接。当然,由于大量牵头高校不具备技师职业资格教育培训权限,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融通存在体制障碍,这就需要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门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
(二)优化课程体系,完善课程标准
课程衔接是中本衔接的实质与核心,是人才培养的关键,中本衔接一体化培养的最终落脚点是实现课程的无缝衔接,而优化课程体系、完善课程标准是核心内容。“七年一贯制”课程体系的完善应从人才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出发,通过人才理念更新、培养模式创新和系统化课程设计,解决中职学生文化基础薄弱、中职本科段课程重叠、教学内容重复、课程体系和实训体系之间存在明显的系统性缺陷等问题[2]。只有充分利用中职学校技能训练的优势,发挥高校人才科技的优势,取长补短,才能最终体现“3+4”项目人才培养整体协同和分步实施的特点。目前,试点院校按照“模块化”的思路,设置公共基础课程模块、职业基础能力课程模块、职业核心能力课程模块、职业资格证书与技能鉴定知识模块,体现了课程体系的递进式衔接。同样,为了提高课程标准的科学性,其制定和完善也应由高校牵头,各合作学校及相关行业、企业共同参与、讨论、修改,最后付诸实施。
(三)加强师资培训,积极引导学生
师资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中本衔接一体化目标的实现,相关学校应该从各方面入手,利用多种形式加强师资培训。如定期开展针对性强的教研活动,定期组织部分专业课教师到企业参加实践锻炼,定期选派教师到对接高校进行访学等。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只有双方教师经常交流互动、取长补短,才能达到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理想状态。除此以外,“3+4”项目因为有其特殊性,一些学生以为只要考进中职,就能顺利进入本科高校就读。这种“进保险箱”的错觉,使得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相关中职校应该采取措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强化转段条件,积极引导学生,消除学生的错觉,让学生时刻保持高昂的学习热情,确立目标,顺利转段,继续本科阶段的深造。
(四)加强学业指导,实行因材施教
从“3+4”项目的学生进入本科高校就讀情况来看,他们与普通本科班学生相比,在动手能力、适应环境能力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尤其是动手能力较强。但他们学习基础较为薄弱,主要体现在公共基础课程和职业核心能力课程两个模块。同时,少数“3+4”项目的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在本科阶段的学习中与普通本科班学生相比就显得相形见绌。为了达成中本衔接一体化的目标,实现“七年一贯制”的人才培养,必须加强对这类学生的学业指导,实行因材施教。本科高校要定期将“3+4”项目学生的学习状况与普通本科班学生进行对比,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中职与普通本科‘3+4分段培养”项目是新时期应用型本科多样化人才培养的产物,作为江苏省首批项目建设试点单位,牵头高校常州工学院与五所合作中职校经过五年的探索和实践,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中本衔接一体化的培养模式必将造就一批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高学历、高技能的复合型人才,解决职业教育框架结构陈旧、教育层次偏低、人才培养质量不高等问题[3]。这顺应了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趋势,符合多样化人才培养的要求,更是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
参考文献:
[1]蔡厚平,李明霞.基于中高职一体化的船舶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实践探索[J].职教论坛,2015(29):62-66.
[2]尹飞鸿,肖华星,黄小璜.七年融通三螺旋递进衔接的课程体系研究与构建——以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为例[J].职教论坛,2016(17):39-42.
[3]顾坤华.“层次”之痛困扰高等职业教育发展[N].中国教育报,2013-12-10.
责任编辑 韩云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