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专业共享资源库建设为纽带促进中高职衔接项目融合发展的研究
2017-08-16丁才成李东升李俊生
丁才成+李东升+李俊生
摘 要:文章在分析了目前中高职衔接培养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提出了构建中高职衔接项目专业共享资源库的设想,阐述了其建设的目的、意义和思路,并架设了基于“143”的中高职衔接项目专业共享资源库建设框架,最后详细地介绍了建设内容。
关键词:专业共享资源库;中高职衔接项目;融合发展
作者简介:丁才成(1983-),男,江苏常州人,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中高职衔接教育;李东升(1976-),男,山西阳泉人,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教学管理;李俊生(1968-),男,四川蓬溪人,常州工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信息与通信工程、高等教育管理。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立项课题“中职-高职-应用本科一体化课程体系构建实践研究——以化工技术类专业为例”(编号:2013JSJG292),主持人:李东升、丁敬敏;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课题“中职与普通本科‘3+4分段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研究与实践”(编号:2015JSJG115),主持人:李俊生、潘雪涛;常州大学高职研究院立项课题“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理论的‘3+3中高职衔接一体化课程体系构建研究与实践——以电气自动化专业为例”(编号:CDGZ2015032),主持人:丁才成。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7)17-0050-05
为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关于到2020年形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和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的要求,教育部颁布了《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文中提到要“实施衔接,系统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江苏省作为全国高等职业教育的“高原地区”,于2012正式开始启动现代职教体系试点项目建设,目前试点项目类型有“3+3”中职高职衔接、“3+4”中职本科衔接、“3+2”高职本科衔接、“4+0”高职本科联合培养4种类型。其中“3+3”中高职衔接项目数量最多,占到一半以上。
随着试点项目研究的不断推进,对于中高职衔接一体化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研究也在不断地深入,目前的研究焦点主要集中在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和课程体系的开发上,研究的成果也较为丰富,例如,由徐国庆发表的《课程衔接体系: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基礎》、尹飞鸿发表的《七年融通三螺旋递进衔接的课程体系研究与构建——以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为例》等文章,既有对中高职课程衔接的宏观理论的研究,又有微观的实践案例。但是中高职衔接培养如果仅停留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的开发上,那仅仅是融合培养的开始,真正建立常态化的联合培养运行机制,实现融合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还存在一些实际困难和问题。
一、中高职衔接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合作学校地域分散,缺乏融合培养的地理条件
一个中高职衔接项目往往由一所高职院校和若干所中职学校组成,每所中职学校分布在不同的地级市,例如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化工技术专业试点建设项目,有3所中职校参与建设,分别位于泰兴、南通、常熟,区域分布较为分散,专业课程协助组教师本身都承担学校的教学任务,无法进行常态化的沟通交流和教学研讨,导致教学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得不到及时的改进,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学生之间也缺乏互动交流的平台,缺乏对未来升学学校的感性认知,导致转段升学时学生流失较多。另外,高职院校有丰富的图书、数字资源、实训资源,由于地域分散也无法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1]。因此,《指导意见》中“统筹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重点与节奏,整合资源,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设想目前由于没有找到适合的载体,导致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
(二)教学实施“各自为政”,缺乏融合培养的理念意识
目前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制订后,中高职学校基本处于各自独立培养阶段,缺乏项目的研讨和交流,加之中高职学校往往隶属于不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本质上不存在从属关系,导致高职院校很少到中职学校进行调研和交流,中职学校也没有向高职院校进行教学反馈和汇报的义务[2]。在教学过程中各方还是从“本位主义”出发,因地制宜地实施教学,对衔接培养的教学内容、教学理念贯彻明显不够。
(三)学分积累和互认机制缺失,融合培养的优势未能体现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中指出:要加快构建现代职教体系,建立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推进学习成果互认衔接。目前中高职衔接项目往往按照既定的教学计划开展教学,计划实施“刚性有余、柔性不足”,缺乏学分积累和互认的制度和实施平台,因材施教不够,不能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志趣。
二、中高职衔接专业共享资源库建设的目的和意义
(一)对政府工作要求的及时响应
《指导意见》中提出了“大力开发数字化专业教学资源,建立学生自主学习管理平台,提升学校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水平,促进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拓展学生学习空间”的要求。因此建设中高职衔接专业共享资源库,促建优质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是对政府工作要求的及时响应。
(二)实现中高职融合共生的重要纽带
中高职专业共享资源库的建设,首先,为中高职学校提供了一个资源共享的信息平台[3],解决了中高职学校间存在的地域分散、沟通交流不便的问题,有效地拓展了教学时空。其次,通过专业资源库的建设,学生通过网络课程进行在线学习,教师及时进行辅导答疑,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建立师生之间良好的互动合作关系。再者,通过虚拟仿真实训教学资源的建设,实现优质实训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最后,通过项目组合作共建专业资源库的过程,双方明确合作项目人才培养方案的目标和规格,对课程体系的开发、课程教学内容的选取、课程教学方法的采用、课程资源的建设、学生能力达成度的测评标准达成共识,为后期分段式教学的有序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系统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载体
坚持政、行、企、校、研“五位一体”协同开发专业共享资源库的理念,以深入行业企业进行人才需求和技术需求调研为起点,以建设专业教学标准、制订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为核心,以开发核心课程教学资源为载体,以为师生构建一个“能学辅教、导学助训”的资源平台为目标,注重中高职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教学资源配置上的衔接,是系统化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手段。
(四)落实学分积累和互认提供有益的尝试
通过专业共享资源的建设,中职学生可以在3年中职学习期间,利用在线学习平台,选修高职阶段应学习的课程,通过课程考试,即可获取高职阶段学分,为校际间实现学分的积累和互认提供有益的探索。
三、中高职衔接专业共享资源库建设的目标和思路
(一)总体目标
以适合中高职衔接项目人才培养需求为根本出发点,以体现衔接培养理念为立足点,以满足项目教师、学生学习需求为基本导向,以合作院校间优质教学资源和企业生产实践资源为基础,构建一个资源内容丰富、平台技术先进,体现“以用为本、持续更新”的共享、动态的教学资源库,使之成为中高职合作学校师生“能学辅教、导学助训”的资源平台,成为中高职学校实现校际联盟、互助合作的重要纽带。
(二)具体目标
1.构建“四层级”的专业教学资源库顶层架构。以行业企业信息层资源为建设逻辑起点,以专业层资源建设为龙头,以课程层资源建设为载体,以素材层资源建设为核心,统筹推进专业共享资源库的建设。(1)建设行业企业信息层资源。通过收集行业企业职业标准、技术标准、业务流程、作业规范等内容,构建行业企业信息层资源,为合作项目专业建设提供依据,为学生就业提供支持。(2)建设专业层资源。以满足行业发展需求为目标,深入行业企业调研,形成调研报告,制订中高职合作项目专业标准、人才培养方案、毕业生评价方案等。(3)建设课程层资源。以工作过程系统化理论为指导,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领域课程[4],建设课程标准、课程整体设计、课程说课等课程信息资源;建设单元设计、教学课件、教学录像、测试习题等课程学习资源;建设与企业生产场景、生产设备一致的虚拟仿真等拓展资源。(4)建设素材层资源。素材资源是教与学的重要资源,是专业层资源、课程层资源的素材提供仓库,主要提供以音视频、动画、图片和文本等基于碎片化建设的资源。
2.制订资源标准,汇聚各类优质资源。按照资源库系统构架,结合各类资源的标准和要求,采用自建、共建、引进等多种方式,汇集行业企业、中职学校、高职院校的海量优质资源。
3.坚持以用为本,实现资源定期更新。坚持以专业共享资源库的使用率作为重要的考核评价依据,通过行业企业技术标准、技术要求的变更以及学生教学反馈等信息及时调整改进,定期实现资源更新,每年资源更新率不低于5%。
(三)工作思路
中高职衔接专业共享资源建设的总体思路为:按照顶层架构,确定建设的总体框架,依据相关标准整合各类资源,依托云技术,开发学生自主学习、教师课程建设平台,根据使用效果,进行定期更新。
首先,通过对行业企业深入调研,明晰行业发展背景与趋势、企业的技术需求和人才需求等,对国内不同区域的高职和中职学校开展调研,了解专业建设的水平与人才培养的现状,据此,进一步完善中高職衔接项目专业教学标准,开发人才培养方案。在此基础上,形成“基于一个平台、四层教学资源、三个拓展模块”的总体架构。
接着,整合行业知名企业优质教学、培训资源、行业企业标准、工艺规范、中高职衔接项目合作院校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核心课程资源,以课程开发为载体,以职业能力训练为主线,遵循国际通用资源开发标准(SCORM)、中国国家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委员会学习者模型规范(CELTS)和网络内容属性标准(IMS),参考教育部发布的各类信息化建设和资源建设标准,进行资源整合。
再者,以中高职衔接项目合作院校的网络设施为基础,利用“集中式服务、分布式部署”的云技术,构建开发基于个性化学习、自主学习[5]、探究式学习、移动学习的资源库平台,将平台建设成学生自主学习的支持平台、教师课程建设的工具平台、职业技能的考核培训平台。
最后,在资源库使用过程中,收集使用者的意见和建议,不断优化完善,改进存在的不足,持续更新教学资源。
四、建设的内容
以中高职衔接项目合作院校学生学习、教师的教学需求为根本出发点,兼顾行业企业培训需求,构建“143”专业共享资源库建设框架,即一个专业共享资源平台、四级教学资源、三个拓展功能模块,在传统电脑端使用的基础上,开发手机端学习平台,提供移动学习服务。
(一)行业企业信息层资源建设
行业企业的发展动态、人才需求信息、职业岗位信息、新技术、新工艺应用、相关标准与规范是确定中高职衔接项目人才培养规格与目标、制订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课程体系开发的依据,是为行业企业精准供给人才的保证,是为毕业生构建畅通就业渠道的保障,通过积极对接行业和企业的发展需要,深入研究产业与行业的构成、核心内涵和发展特色,进一步明确合作项目专业建设的目标、方法和途径。具体建设内容如表1所示。
(二)专业层资源建设
深入行业企业调研,形成中高职衔接合作项目人才培养需求调研报告,依据报告制定合作项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在此基础上形成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一体化专业课程体系,具体建设内容详见表2。
(三)课程层资源建设
以“工作系统化理论”为指导,在对行业企业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组建由中高职学校专业教师、课程开发专家、企业实践专家等共同参与的课程开发小组,以“中高职衔接项目人才培养定位—专业培养目标分析—职业岗位群分析—岗位任务分析—典型工作任务分析—职业行动领域归纳—学习领域课程”为开发主线,形成基于工作过程的专业课程体系,见图2所示。
每门课程资源建设时按照“素材—积件—模块”三层架构思路[6],按照中高职衔接项目人才培养的目标梳理职业岗位群得到的知识点、技能点,将碎片化的素材如文本、图片、动画、音视频、虚拟仿真资源归纳到各知识点、技能点中即形成积件资源,在职业工作的背景下,将共性的知识点、技能点经由教学论、方法论转化为多个“小型”的学习单元或工作任务即形成模块资源。学习者根据自身需要自主选择学习内容,教学者则可根据学生水平、教学习惯来搭建自己的课程,具体建设内容见表3。
(四)素材层资源建设
素材资源是教学与学习资源的仓库,主要提供以音视频、动画、图片、文本等媒体形式展现并可重构的教学资源素材。以覆盖中高职衔接项目专业所有基本知识点和岗位基本技能点为需求,基于生产过程、学生实训、课堂教学、虚拟企业、虚拟场景、虚拟设备以及虚拟实训等项目,建设包含生产工具、生产对象、生产场景、工作原理、工作过程、内部结构、数字化教材、教学课件、习题库、试题库等碎片化基本资源,并随着产业技术和标准的升级不断更新,具体见表4。
(五)拓展功能模块建设
1.自主学习、学分兑换模块。自主学习模块是用于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主要为中高职衔接项目教师、学生提供自主学习服务,通过建设的课程资源,广泛用于学生的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后复习,同时开发移动端应用,用于学生校外的自主学习。学生在中职阶段修习高职阶段的课程,通过课程考试,可以兑换高职阶段对应学分,可以大大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职业培训模块。职业培训模块为中高职衔接专业学生获取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国际知名企业认证证书而专门设置的学习资源,包括职业标准、职业工种培训包、考试资源库、行业企业认证。
3.技能大赛模块。围绕世界职业技能大赛、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收集中高职衔接专业大赛竞赛规程、赛项过程录像、题库、历年竞赛情况、历年作品库等,開发赛项技术难点的讲座、赛项系统的安装调试过程,为中高职院校提供竞赛训练资源,促进中高职贯通培养创新拔尖技能人才。
通过中高职衔接合作项目专业共享资源库的建设,可以促进中高职专业课程教学团队的有机融合,有效拓展教学时空,明确合作项目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规格,开发优质的课程教学资源,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有效学习,为提高合作项目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合作院校间探索学分积累互换、探索衔接贯通培养高技能拔尖人才提供平台支撑。
参考文献:
[1]刘瑞琴,鲁毅.中高职衔接三二分段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南方职业教育学刊,2016(1).
[2]尹惠玲.“三二分段”中高职衔接教学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5(52).
[3]梁振辉,周向军.中高职衔接视野下的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研究[J].成人教育,2014(11).
[4]戴勇.高职院校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核心问题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0(3).
[5]张国民.基于自主学习的专业教学资源库平台构建——以金融专业国家级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4(35).
[6]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项目建设方案[Z].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2014.
责任编辑 韩云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