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绿色创新还是污染转移:环境规制效应文献综述与协同减排理论展望

2017-08-16肖雁飞廖双红

世界地理研究 2017年4期
关键词:环境规制协同创新

肖雁飞 廖双红

摘 要:环境规制下经济发展与节能减排双赢问题一直是政府和学界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从环境规制效应出发梳理绿色创新和污染转移文献,并从中揭示二者之间割裂的原因,提出产业链跨区域协同创新是跨越创新门槛的主要路径。最后,利用演化经济地理理论,提出几点跨区域协同减排研究重点与理论展望,以期为环境规制下跨区域协同减排研究提供理论支持与可行方向。

关键词:环境规制;绿色创新;污染转移;协同创新

中图分类号:F270.1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作为发展中大国,我国经济发展的污染、结构、技术等瓶颈问题日益凸显,并引起国家决策层高度重视,“节能减排”、“结构调整”、“自主创新”等成为新常态首要任务,尤其是减排政策方面,中央连续制定相关文件,2015年更是开始实施史上最严格的《新环境保护法》,“绿色发展”也成为“十三五”规划纲要的五大发展理念之一。在学界,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出现环境保护运动以来,环境规制效应一直是热点争议问题,规制强度应该是严厉还是宽松,国际学界并没有达成统一意见。支持严厉政策者认为,环境规制可以激发创新,抵消环境遵循成本,进而提高企业竞争力(即“波特假说”)[1],因此,严厉政策将带来产业发展与节能减排共赢的局面。然而,各个国家和地区存在经济梯度差异,同样的环境规制强度对地区技术创新激发程度在实证中并不一致,表现出优势地区(产业)具有创新激发效应,而劣势地区(产业)表现出创新抑制效应[2-3],因此,严厉的环境规制政策可能损害发展中地区(产业)的代际发展公平;支持宽松政策者认为,发达地区严厉的环境規制将导致污染产业转移[4],这为其他国家或地区为了竞争新投资和新就业而“环境竞次或逐底竞争”提供机会(即“污染天堂假说”)[5],而且,承接地区由于减排能力欠于转出地区,将导致转移产业污染加重的“泄漏”问题[6]。为了解决环境规制效应差异问题,学者们提出优势地区(产业)必须要与承接区“共同负担”减排责任,即发达国家(地区)实施严厉环境规制的同时,要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先进减排技术。其中,国际碳交易市场是主要协作减排机制[7],但是,由于国际减排缺乏国家层面的协作制度,减排共同责任承担在现实中履行并不理想[8]。随着我国区域产业转移进程不断纵深,环境规制效应差异问题如何在一国内部通过“跨区域协同减排”机制得以消除?这一“跨区域协同减排”实现路径、动力机制及引导模式等如何体现?等等问题,学界并没有形成专题研究。鉴于此,本文以环境规制效应为研究主题,在梳理“污染天堂效应”和“技术创新效应”两个主要研究脉络基础上,探讨环境规制下“技术创新与污染转移”的两难问题,借此提出“环境规制下跨区域协同减排”理论研究意义与重点方向,为未来环境规制研究、跨区域协同创新等领域提供一个新的研究视角。

1 环境规制下“污染天堂假说”与协同减排思想

环境规制的污染效应研究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西方发达国家严厉的环境管制促使国际污染密集型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迁徙[9],导致发展中国家环境急剧恶化。研究主要从污染效应[10]、区位选择[11]、行业选择[12]、国家选择[13]等方面探讨了环境规制是否是国际污染产业转移的主要影响因子,结论并不一致。一种观点认为发展中国家较为宽松的环境管制政策正使其成为“污染避难所”,而政策建议主要从发达国家取消严厉环境规制[2]和发展中国家制定严厉环境规制[4]两个貌似矛盾的方面提出;另一种观点则认为环境规制与污染产业转移并没有显著关系[14],资本和劳动要素密度、产业集聚、产业类型、企业的社会责任等也是影响污染密集型产业转移的因素,因此,环境规制政策需针对具体产业、具体区域、具体制度环境等区别对待[6]。虽然,对于“污染避难所”研究并没有直接提出“跨区域协同减排”路径,但实际上,以“生产者与消费者共同承担”的协作减排机制一直在国际层面上推进,由此相关国际贸易中的“碳交易”、“碳标签”、“环境税”等协作减排制度也不断被提出[7]。但是,由于缺乏国家层面协同的环境约束制度,跨国协作减排推广力度仍显不足。随着我国区域产业转移的不断纵深,中国“污染产业天堂效应”问题得到众多学者的关注,并普遍认为中西部地区正成为沿海产业转移的“污染避难所”[15],因此,关注区际协作减排成为国内学者关注的焦点,但又由于落后地区经济发展需要和技术创新不足,出现“环境规制失灵”[16],尤其是在“地方分权”和跨区域协调机构缺乏情况下,区域合作减排动力尤显不足。事实上,中西部等承接地区一直在探索“经济发展与节能减排”共赢路径,国家产业价值链构建及分工升级是区域产业竞争力提升的重要手段,也被视为减排的根本途径。在研究方法上,环境规制下“污染转移”问题采取了多种方法:

第一,通过界定和选取污染行业,利用工业排放和影响排放因素的相关指标,构建时间序列数据并建立指标之间的回归、关联等计量模型,间接验证国际和区域产业转移的污染效应,以系数大小反映污染程度[11,16],一般针对所有污染物。

第二,利用国际和区域间投入产出数据,构建国际和区域贸易导致的碳排放转移模型,直接测度行业转移带来的碳转移量,并利用垂直分工指数等,进一步探讨国际产业链分工中我国制造环节隐含的碳排放量,以此要求发达国家共同承担减排责任[6,17]。由于IPCC仅界定了碳排放系数,没有对其他污染物进行界定,因此,相关污染转移量的直接测算集中在碳污染方面,也引发了国际和区域碳交易市场减排机制的讨论。

第三,投入产出数据仅能在量上测算污染量,无法模拟碳税、环境税等环境规制制度效应问题。因此,部分学者在投入产出数据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构建全球和区域间CGE(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7],模拟和验证不同减排政策机制对排放的影响作用,认为碳税和排放权分配机制将有效降低中西部地区“污染天堂”效应并提高其经济增速[18],即环境规制是实现跨区域协同减排的有效手段,但实现的具体路径相关研究并没有进一步深入。

2 环境规制下“波特假说”与协同创新思想

与“污染天堂假说”一样,国内外学者围绕“波特假说”进行了广泛的验证。“波特假说”起源可以追溯到熊彼特(1947)的技术创新理论和希克斯(1932)工资补偿理论[19-20],认为生产因素等外部条件变化时,将导致经济创新响应(creative response),形成创新激发(induced-innovation)。因此,产业竞争力可以通过设计适当的环境规制政策鼓励创新和清洁技术的应用[21]。尽管“波特假说”主要探讨环境规制与创新或竞争力的关系,但同样也被广泛应用到环境规制与企业再区位行为的关系探讨中,并作为与创新、竞争力与生产力等相关的企业区位行为研究结合,形成大量有关环境规制下企业到底是PHH(污染转移)还是PH(绿色创新)等的研究。有关研究也沒有达成共识,普遍认为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影响存在行业、国家和区域等的差异性,其创新强度取决于企业、产业、国家、地区等现阶段的生产力条件,即现有生产率越高,就越具有相对其他经济体的创新比较优势,环境规制的创新激发效应越显著,反之,则可能产生抑制效应,阻碍生产率的提高[22]。因此,立足于中国区域层面,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存在梯度情形下,环境规制创新效应呈现东中西依次递减的空间格局,表现出环境规制在东部地区对技术创新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在落后地区尤其是西部具有明显抑制作用[23],这在现实中将导致落后技术和环境污染由东部向中西部转移。针对技术创新效应的差异性,学者们在政策上偏向于差别化的地区环境规制政策,并提出环境政策协同是解决跨区域协同减排的主要路径[24]。在研究方法上,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第一,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模型)、方向距离函数(SBM)、污染物投入产出等方法测度环境规制效率,分解为技术创新效率和规模效率,由此反映环境规制制度技术创新效率空间差异[25],地理学者更进一步结合空间自相关系数及Tobit模型,探讨环境规制效率空间演变特征、影响因素及驱动机制[26];

第二,通过选择不同国家、不同产业、不同时段内的技术创新、环境规制、企业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变量,构建技术创新生产函数,进行国家、行业和区域层面的面板数据计量分析[21,23],由此判断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效应的影响程度;

第三,针对跨区域环境政策协同效应,部分学者采用专家打分法量化环境政策的力度、措施和目标,并利用协同理论构建了政策措施协同度衡量模型,以此判断我国环境规制政策的协同演变进程[27]。

3 环境规制下“污染转移”还是“绿色创新”:如何跨越创新门槛?

综上所述,环境规制下到底是“绿色创新”还是“污染转移”?一直没有统一的答案,其根本在于环境规制效应存在区域差异。针对中国区域经济而言,国内学者进行了大量实证研究,表明环境规制效应确实存在区域差异,基本与我国区域经济梯度差异一致,呈现出东中西依次递减的空间格局[26],即严厉的环境规制政策将损害中西部地区技术创新效应。因此,落后地区倾向于采取较宽松政策来规避创新抑制作用,这为发达地区污染产业转移提供机会[15],造成“局部减排、整体污染扩散和加重格局”[17]。反过来,落后地区较宽松的环境政策也削弱了发达地区(产业)环境规制遵循的技术创新激发动力。显然,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协同的环境规制政策,是国家减排最终实现的根本,而其中的关键问题是如何解决落后地区利用环境规制跨越技术创新阻碍作用。落后地区过分关注环境规制严厉程度,虽然可以约束污染产业转移与加重现象,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技术创新能力,损害其发展权利,有失代际公平。因此,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如何跨越技术创新门槛成为广大学者讨论的重点问题,普遍认为环境规制对企业影响具有门槛效应,呈现倒U型曲线[28],尤其是在中国区域俱乐部效应(regional hub effect)和地方分权政策环境下,不同企业面对同样环境规制技术创新反应是不同的,表现出大企业就地“绿色创新”、中等规模企业“污染转移”、小企业就此倒闭(going away)的规律[3]。中小企业或落后区域如何跨越创新门槛是应对环境规制变化的关键,也是解决“污染转移”与“绿色创新”矛盾的必然路径。在宏观角度,相关学者模拟了环境规制下区域间技术创新激发差异及协同效应,认为中国环境规制在短期内会造成污染转移和技术创新困难等问题,从长期来看,技术创新效应显著,可以跨越门槛实现经济发展与节能减排共赢[28];在微观层面,相关学者通过对污染产业集群调研,认为环境规制将使污染产业呈现跨区域产业内分工[29],并作为技术创新激发动力迫使承接地生产技术升级,而承接地技术创新来源于转出地母企业的研发环节,这种产业链地域协同分工下的技术协同创新即是跨区域协同减排路径[30]。显然,理论模拟显示中国企业或区域是可以跨越环境规制的技术创新门槛,案例调研则显示这种路径实现来自于区域间产业链协同分工下的协同创新减排效应。在此,环境规制是跨区域协同减排的约束机制,如果没有环境规制,承接地将是污染转移地,同时,环境规制也是减排的技术创新机制,解决了“污染转移”与“绿色创新”的矛盾。随着我国产业区域转移与结构调整进程的推进,研究此种产业链跨区域协同减排机制与模式成为新时期的需要。

在研究方法上,如何跨越环境规制对污染影响的双重效应,呈现出两类不同方法:第一,经济学者更倾向于构建相关模型验证技术创新的门槛效应,如采用差分GMM方法估计技术创新的倒U型曲线是否可以实现以及在何时实现的问题[28];第二,地理学者更倾向于从微观企业调研出发,选择不同类型污染企业转移为对象,设计问卷调查表,更细致地探讨环境规制下何类企业污染转移、倒逼及技术创新问题[3,29-30]。

4 环境规制下跨区域协同减排相关研究与理论展望

中国作为异质性地理大国,不同地区资源优势与现地产业发展需求具有差异性,导致区域减排能力存在地区不平衡,这就要求区域间产业“跨区域协同”起来进行减排,否则只要某个企业、某个地区不遵守环境规制或技术创新相对落后,则会产生“短板效应”,影响整个国家的减排能力和效应。近年来,随着中央“京津冀协同发展”、“建设长江经济带”等重大战略实施,“跨区域协同减排”成为政府和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并把其作为“跨区域协同发展先行领域”[31],而其中的“区域产业链构建与分工协作”是跨区域协同发展的重要路径[32]。进入21世纪以来,以产品内分工为特征的新国际分工趋势日益明显,这在我国此轮沿海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过程中,表现为研发、生产、营销等价值链分工环节在空间上分离,为国家价值链分工、重组与跨区域协同创新提供机遇[33],而一国内部跨区域协同机制将比跨国协作更具有操作性,这将有效促进跨区域协同减排。因此,研究产业价值链分工演化规律、机制及保障跨区域协同减排相关政策等成为现实需要。考察到环境规制对产业链分工演化的机制,部分学者关注到佛山陶瓷产业转移过程中,在环境规制约束下,陶瓷这一污染产业呈现出跨区域产品内分工及价值链重组规律[29],即把研发、营销环节留在佛山总部,而把生产环节转移至清远地区,并且部分企业在转移过程中主动寻求高环境规制标准地区,作为提升竞争力的途径,因此,这些企业实现了异地生产环节技术升级,技术支持来自于佛山总部企业[30],显然,这是一种典型的产业链区际分工创新演化下的跨区域协同减排模式。如何促进环境规制对产业链区际分工向创新方向演化?企业、政府、行业组织等推进分工主体如何保障跨区域协同减排机制?不同区域创新环境下其演化的阶段和协同模式又有何不同?等等问题,需要进一步理论阐述与现实表征。

近年来兴起的区域产业转移研究,把产业跨区域整合、价值链重组、产业链构建与分工、集群式产业承接结构升级等作为产业链地域分工与升级的热点问题[33-34],并以此探讨价值链分工网络下的“跨区域协同创新与发展”[35],但这些研究较少把环境规制作为产业链地域分工创新和跨区域协同发展的约束和激励条件。一些学者把环境规制与污染产业结合形成 “污染产业的跨区域分工或产业链式发展”研究[29-30],一些学者把跨区域协同创新理论与低碳经济结合形成了“跨区域低碳技术协同创新”研究[36],这些是关于环境规制下污染产业跨区域分工演化和跨区域协同创新减排的少数成果。显然,学界虽然意识到跨区域协同减排的重要性,但较少有专题研究,仅在考虑区位变换、协同创新时,隐晦地提到协同减排作用,而其中的机制、理论框架和模式等尚未深入研究。我们已知,环境规制将导致污染产业跨区域转移,这为产业链跨区域协同减排提供了可能路径,但是,中国区域经济差异较大,产业链地域分工网络和区域创新环境不尽相同,因此,跨区域协同减排动力、模式必定会有差异,仅从经济统计和模拟模型考量跨区域协同减排效应和机制是不够的,也无法探索环境规制到底是如何作用于跨区域协同减排的机理,而从经济地理演化的角度,通过不同个案调研(如目前较多设立的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探索跨区域协同减排的合作与创新机制将是一个更好解决现实问题的理论和方法。西方经济地理学界新近出现的演化经济地理学派,考虑将经济放在稀缺、竞争和特定的不确定性条件下,人们寻找最优解的过程,尽管人类的创造力和理性影响演化过程的速度、演化方向和性质,但这些不能取代确定的演化过程[37]。

环境规制作为分工创新演化的条件,其强度的差异影响着系统演化过程的速度、性质和演化方向等,但不能取代区际协同减排这一确定的演化目标,并作为企业创新和竞争的微观机制促使分工网络协同创新,如佛山企业选择环境规制高的地区即把其作为创新和竞争动力[30],演化理论认为这是企业在应对系统条件变化时的自组织适应和创新过程。中国特定经济发展环境下产业链地域分工网络的形成受到长期的历史、制度因素影响(如沿海开放政策、中国式地方分权制度、转型经济等),用演化分析方法将更能探究跨区域产业链分工网络形成、演化以及协同创新机制,并在不同区域创新环境下,演化方法也能更好地探索环境规制如何激励产业链协同分工的产生、创新的激发和协同减排的实现,以此揭示跨区域协同创新演化路径和减排模式。结合文献和演化理论,今后将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研究:

第一,加强产业转移示范园区的调研研究。近年来,中国加快产业区域化布局、集群化竞争,大力培育“划地共建”、“园区共建”等产业转移示范园区。立足于微观层面,产业集群从系统的角度就是一种创新系统,从组织的角度就是一种创新网络,从分工的角度就是一种创新产业链,因此,这些产业转移示范园区为产业链地域分工演化和协同减排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微觀区域载体,也能更好地把握环境规制作用于跨区域协同减排的机理。

第二,加强产业链地域分工与协同减排的融合研究。目前文献主要集中在产业层面的污染转移和技术创新效应,而对产业链层面的区域分工和协同创新的研究较少。随着全球化分工的不断深入,分工是以价值链环节分工为主导,其分工演化的结果是形成不同区域尺度的产业链,产业链的形成、延伸、分工、链接等整合模式也成为目前以及未来阶段区域竞争力的主要提升路径。因此,从产业链地域分工考察协同创新升级将更契合目前的新国际分工环境,更能把握区际协同减排的主体构成、路径和实现模式等关键性问题。

第三,加强环境规制的约束和激励融合机制研究。目前很多研究关注了价值链分工下的“产业链分工结构升级”和“跨区域协同创新”等问题,较少与环境规制相结合,但全球和中国产业链分工的发生都是在产业转移背景下推动的,而产业转移的发生条件,尤其是中国沿海产业转移更多的是在环境资源约束下的主动或被动企业行为,环境规制即是产业转移的推动力,也是技术创新的激发力,离开了对环境规制的条件分析,将很难把握产业转移跨区域结构升级、协同减排的根本实现路径。

第四,加强区域差异和空间配置的演化机制研究。目前有关跨区域协同创新研究主要利用经济学和管理学等理论方法,理论研究居多,较少关注区域差异和空间配置问题,因而,研究成果几乎都是协同创新系统正向耦合演进的演绎研究。而从演化经济地理学来看,演化创新过程即是空间合理配置过程,在不同的经济、社会、人文、制度等背景下,产业链地域分工演化过程的阶段、演化方向和自组织创新机制等都是不一样的,因而,跨区域协同创新减排的路径和模式也是不一样的,加强案例调查和对比研究,将更好地把握现实产业链地域分工演化与协同创新减排问题。

第五,加强环境规制对产业链跨区域分工演化的定量分析。目前,有关环境规制下产业跨区域价值链分工和升级理论分析居多,环境规制到底对中国产业链区域分工程度有多深远并没有明确的研究,原因在于区域间贸易数据难以获得,国际分工测算方法如垂直专业化分工指数等难以直接用到区域间投入产业数据。近年来,有学者尝试用改进的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核算中国国家价值链分工程度[38],这为产业链区域分工测度提供了方法。根据这一方法,我们可以通过改进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获得中国区域间产业链分工水平,并与环境规制相关变量构建计量模型,理论上是可以分析环境规制对产业链分工影响程度,这为今后研究提供了方向。

参考文献:

[1] Porter, M.E., Van der Linde, C. Toward a new conception of the environment-competitiveness relationship[J]. Economic Perspect,1995,9(4):97-118.

[2] Costantini, V., Crespi, F.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and the export dynamics of energy technologies[J]. Ecology Economic,2008,66(1):55-65.

[3] Shengjun Zhu, Canfei He, Ying Liu. Going green or going away: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economic geography and firms strategies in Chinas pollution-intensive industries[J]. Geoforum, 2014,55:53-65.

[4] Jeppesen,T., List, J.A., Folmer, H.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s and new plant location decisions: Evidence from a meta-analysis[J]. Regional Science,2002,42(1):19-49.

[5] Copeland, B.R, Taylor, M.S. Trade, growth and the environment[J]. Economic Literature,2004,42(1):7-71.

[6] Sharif H.Panel estimation for C02 emissions, energy consumption, economic growth, trade openness and urbanization of newly industrialized countries[J]. Energy Policy, 2011,(39):6991-6999.

[7] 牛玉静,陈文颖,吴宗鑫. 全球多区域CGE模型的构建及碳泄漏问题模拟分析[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2,(11):34-50.

[8] 樊綱. 国家间应协作减排[N]. 新浪财经,2009-12-08.

[9] Castlleman I. The export of hazardous factories to developing nation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lth Services, 1979(9):569-606.

[10] Mani M, Wheeler D. In search of pollution havens: dirty industry in the world economy, 1960 to 1995[J]. The Journal of Environment & Development, 1998,36(7):215-247.

[11] Derek K.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of the pollution haven effect with strategic environment and trade policy[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2009(78):242-255.

[12] Jaffe B, Peterson R.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and the Competitiveness of US manufacturing: what does the evidence tell us?[J].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1995(33):132-163.

[13] Peter P, Hertwich G. Pollution embodied in trade: The Norwegian case[J].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ge,2006,16(4):379-387.

[14] Henrik H. The burden of proof in trade disputes and the environment[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2011(62):15-29.

[15] 董琨,白彬. 中国区域间产业转移的污染天堂效应检验[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25(11):46-50.

[16] 罗良文,雷鹏飞,孟科学.企业环境寻求、污染密集型生产区际转移与环境监管[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6,26(1):113-120.

[17] 肖雁飞,万子捷,刘红光. 我国区域产业转移中“碳排放转移”及“碳泄漏”实证研究[J]. 财经研究,2014,40(2):75-84.

[18] 汤维祺,吴力波,钱浩祺. 从“污染天堂”到绿色增长——区域间高耗能产业转移的调控机制研究[J]. 经济研究,2016,(6):58-70.

[19] Schumpeter,J.A. The creative response in economic history[J]. Economic History,1947,7(2):149-159.

[20] Hicks, J.R. The Theory of Wages[M]. London: Macmillan,1932.

[21] Kumar, S. Managi, S. Win-win opportunities and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test of the Porter hypothesis. In:Managi, S., Kumar, S.,(Eds). The Economic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 Case of India. Springer, US, New York,2009:157-166.

[22] Frank, C,K.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technological diversity, and the dynamics of technological change[J]. Journal of Economic Dynamics & Control,2011,35:528-544.

[23] 王國印,王动.波特假说、环境规制与企业技术创新——对中东部地区的比较分析[J]. 中国软科学,2011,(1):100-112.

[24] 张国兴,高秀林,汪应洛,等.我国节能减排政策协同的有效性研究:1997-2011[J]. 管理评论,2015,27(12):3-17.

[25] 王群伟,周鹏,周德群.我国二氧化碳绩效的动态变化、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J]. 中国工业经济,2010,(1):46-54.

[26] 程钰,任建兰,陈延斌,等.中国环境规制效率空间格局动态演变及其驱动机制[J]. 地理研究,2016,35(1):123-136.

[27] 张国兴,高秀林,汪应洛,等.中国节能减排政策的测量、协同与演变[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24(12):62-73.

[28] 张华,魏晓平.绿色悖论抑或倒逼机制——环境规制对碳排放影响的双重效应[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24(9):21-29.

[29] 李松志. 基于集群理论的佛山禅城陶瓷产业转移时空演替机理研究[J]. 人文地理,2009,24(1):58-62.

[30] 沈静,魏成. 环境管制影响下的佛山陶瓷产业区位变动机制[J]. 地理学报,2012,67(4): 467-478.

[31] 习近平. 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七点要求[N]. 新华网,2014-02-18.

[32] 孙久文,姚鹏. 京津冀产业空间转移、地区专业化与协同发展[J].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81-89.

[33] 刘友金,胡黎明. 产品内分工、价值链重组与产业转移—兼论产业转移过程中的大国战略[J]. 中国软科学,2011,(3):149-159.

[34] 程李梅,庄晋财,李楚,等.产业链空间演化与西部承接产业转移的“陷阱”突破[J]. 中国工业经济,2013,(8):135-147.

[35] 高伟,缪协兴,吕涛,等. 基于区际产业联动的协同创新过程研究[J]. 科学学研究,2012,30(2):175-185,212.

[36] 余晓钟,辜穗. 跨区域低碳技术协同创新管理机制研究[J]. 科学管理研究,2014,32(6):56-59.

[37] 米罗斯拉夫,著,安虎森,等,译. 演化经济地理学——生产区位与欧盟[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

[38] 黎峰. 增加值视角下的中国国家价值链分工——基于改进的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J]. 中国工业经济,2016(3):52-67.

Abstract: The win-win situation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energy conservation under the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has been the focus of attention of the government and academia. From the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effect of combing green innovation and pollution transfer literature, this paper reveal the reason for the split between the two from that proposed by the industry chain cross regional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is across the main path of the threshold of innovation. Finally, using evolutionary economic geography theory proposed some points cross domain collaborative reduction research focus and prospect theory.

Key words: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green innovation; pollution transfer;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猜你喜欢

环境规制协同创新
我国工业部门节能政策效应研究
中国企业的环保投入与企业效益分析
环境规制下外资引进对环境治理的利弊分析及影响因素研究
高职院校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的保障措施研究
云服务环境下的高校协同创新研究
校企联合培养卓越工程师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建设研究
高校脑科学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对雾霾的环境规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