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镜手术中的不同充气腔隙CO2吸收情况分析

2017-08-16秦正敏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29期
关键词:腔隙皮下组织气肿

秦正敏

(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江苏 镇江 212002)

腹腔镜手术中的不同充气腔隙CO2吸收情况分析

秦正敏

(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江苏 镇江 212002)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中的不同充气腔隙CO2吸收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6月腹腔镜手术患者80例,按不同充气腔隙分为ABCD四个分组,将22例进行腹腔镜甲状腺腺瘤切除术患者做为A组,使用皮下组织间隙充气方法;将14例进行腹腔镜肝部分切除术患者作为B组,使用上腹部腹腔充气方法;将22例进行腹腔镜子宫全切术患者作为C组,使用下腹部腹腔充气方法;将22例进行腹腔镜疝修补术患者最为D组,使用腹膜外间隙充气方法。全部患者使用麻醉方法一致,使用抗生素类药物种类和使用量一致。结果全部患者充气过程中各时间点较充气前吸收升高,患者血液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患者放气后恢复充气前情况。D组患者在充气过程中各时间点:吸收高于A组、B组及C组患者,较其他三组略低,患者皮下气肿发生率高且拔管时间长,与A组、B组及C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因腹腔镜手术中实际操作方法的不同,患者进行充气腔隙的方法也不同,其中患者腹膜外间隙充气对CO2最高,因此皮下气肿的发生率相对较高。

腹腔镜;手术;不同;充气腔隙;CO2;吸收

临床治疗中,对不同位置进行腹腔手术时所使用的充气腔间隙不尽相同,腹腔镜甲状腺腺瘤切除术采用皮下组织间隙充气,腹腔内部器官进行腹腔镜手术时需提供CO2气腹支持,腹腔镜疝修补时则需要在腹膜外间隙中制造CO2,因各种腹腔镜技术支持,该方式已广泛应用于国内外临床手术中,国外专家学者对于使用该方式对人体机能影响方面也在不断加强研究力度,但是研究角度相对较为单一,结论具有一定局限性。我院通过对比研究四种腹腔镜手术时不同充气间隙对CO2吸收情况,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6月腹腔镜手术患者80例,按充气腔隙不同分为ABCD四个分组,所有患者中,男性患者38例,女性患者42例,年龄30~60岁,并无心血管、心肺及脑部器质性病变,所有患者一般资料有可比性(P>0.05),均知情同意本研究,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全部患者使用麻醉方法相同,使用的抗生类药物种类和使用量一致,患者麻醉起效之后,患者使用不同充气腔隙方法。腔隙方法如下。

1.2.1 A组腹腔镜甲状腺腺瘤切除术患者采用皮下组织间隙充气,采取平卧位并分开两腿,手术位选取在乳沟中间,做切口处理,分离至皮下组织,建立置管通道与手术区域,缓慢放入腔镜,然后将操作区域充入CO2增加操作区域,将压力控制于5 mmHg,然后于左右乳乳晕位置切口处理,经由皮下组织向甲状腺方向置入套管装置,使用超声刀进行甲状腺切除操作[1]。

1.2.2 B组腹腔镜肝部分切除术患者采用上腹部腹腔充气。患者采取平卧位并分开两腿,手术操作人员立于患者两腿间位置,与患者脐部下缘位置切弧形手术口,由脐部进行穿刺建立人工CO2气腹,压力保持在13 mmHg左右,至入腹腔镜,在右肋边缘行手术穿刺点切口,并在腹腔镜辅助下,完成切除手术,然后量患者头部抬高于脚部,向右侧做倾斜处理。

1.2.3 C组腹腔镜子宫全切术患者采用下腹部腹腔充气。患者采取平卧位,脐部下方位置切弧形手术口,由脐部进行穿刺建立人工CO2气腹,压力保持在13 mmHg左右,至入腹腔镜,在截石位走穿刺处理,然后采取头低于脚部高度,依照手术切口做倾斜处理。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统计采用SPSS 18.0进行,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分别用x2检验(%)和t检测(±s),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全部患者发生皮下肿胀情况后对比,气管拔管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B组、C组手术时间较A组、D组明显延长(P<0.05),详见表1。

表1 四组患者吸收情况、皮下气肿发生率和拔管时间(±s)

表1 四组患者吸收情况、皮下气肿发生率和拔管时间(±s)

组别 n 充气时间 皮下气肿 拔管时间A组 22 91.3±24.5 0/6/2/1 41.3±4.7 B组 14 178.6±45.3 1/4/4/1 44.5±8.1 C组 22 167.7±24.6 1/6/2/0 47.2±9.8 D组 22 104.2±23.4 0/4/5/1 45.8±9.7t/x2 / 15.652 5.783 15.843P/ <0.05 >0.05 <0.05

3 结 论

皮下组织间隙充气,因手术空间密闭性差,手术位毛细血管分布密集,吸收相对充足,充气时间明显高于BC两组,上、下腹部腹腔充气患者,皮下气肿高发,主要因产生Pet CO2无法代谢排出体外,对身体产生负面影响,残气量减少时纵膈气肿主要因素之一,C组及D组采取头低脚高位,明显不利于残气排出,全身麻醉是目前保证手术顺利完成重要保障,但是对肺造成重大损伤,易引起肺部并发症状,但是通过研究得出CO2是一种对人体影响较小的手术辅助气体。

综上所述,腹腔镜手术中,因腹腔镜手术中实际操作方法的不同,患者进行充气腔隙的方法也不同,其中患者腹膜外间隙充气对CO2最高,因此皮下气肿的发生率相对较高。

[1]苏利伟,任应娜,李 真.不同通气量配合低压力二氧化碳气腹在后腹腔镜手术中的运用[J].西部医学,2016,28(2):251-253.

[2]黄红莲,莫爱旭.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医药,2016,1(6):113-113.

本文编辑:吴 卫

R656

B

ISSN.2095-8242.2017.029.5601.01

猜你喜欢

腔隙皮下组织气肿
胃肠道或肝胰胆管癌术后病人器官/腔隙手术部位感染的风险预测模型构建与验证
高频超声对带状疱疹早期诊断的临床研究
羊气肿疽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实验室诊断及防治措施
分析眼底动脉硬化分级和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脑血管改变相关因素
羊气肿疽的诊断及防制
前循环血管狭窄与老年患者腔隙或腔隙性脑梗死发生的相关性
自发性纵隔气肿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CT发现腔隙增多是怎么一回事?
腹腔镜治疗急性气肿性胆囊炎1例报告
亚洲梨木栓和皮下组织特性和裂化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