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比较优势与“中心城市”发展重点选择
——基于湛江构建环北部湾中心城市的思考
2017-08-16张玉梅
张玉梅
(中共湛江市委党校 经济教研室,广东 湛江 524032)
相对比较优势与“中心城市”发展重点选择
——基于湛江构建环北部湾中心城市的思考
张玉梅
(中共湛江市委党校 经济教研室,广东 湛江 524032)
构建形成环北部湾区域性中心城市是一个宏伟目标,它的实现要求湛江在城市发展的定位上、城市功能、重点产业以及城市发展的目标上都应更精准,尤其要充分发挥相对比较优势,做出中心城市发展重点的选择。
相对比较优势 中心城市
一、城市定位及发展目标的现实与可能
国内一些重要城市类似发展目标或许可给我们以启示。比如上海,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和航运中心、国际化大都市。它的城市发展目标是:到2020年,把上海初步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的中心之一,基本确立上海国际经济中心城市地位。又如昆明市将建成面向东南亚、南亚的现代化区域性国际城市;武汉市将建成城乡一体化、开放型、多功能的国际性城市等等。许多城市都根据各自的地理位置、优势,以及我国对外开放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相继提出了国际化城市建设的方向。
湛江要构建形成环北部湾区域的中心城市,这个中心城市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么?很显然,不是。湛江不可能成为环北部湾的政治中心。环北部湾目前是由三个省份的10个城市组成的一个区域,10个城市分属不同的三个省份(广西、广东和海南)管辖,三个省之间和这10个城市之间都是平行关系。而且,当初提出并申请建设环北部湾的是广西,该区域的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也是以广西为主,很显然,南宁作为广西的省会城市,理所当然承担着这一区域的政治中心职能。因此,湛江作为广东省唯一一个环北部湾城市,作为经济强省的广东,赋予湛江新的使命,给予湛江更强大的后盾支持和保障,使得湛江在这一环北部湾区域中茁壮成长为该区域的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则是完全可能和可行的。
二、找准相对比较优势和差距
大卫·李嘉图在1817年出版的代表作《政治经济学及税赋原理》中提出了比较成本贸易理论(后人称为“比较优势贸易理论”)。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生产技术的相对差别(而非绝对差别),以及由此产生的相对成本的差别。每个国家都应根据“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的原则,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其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国际贸易要寻求比较优势,城市发展同样需要发现和明确自身的比较优势,并且用动态的眼光,找准自身的相对比较优势,持续保持下去。
环北部湾的10个城市都在发展,彼此存在竞争。要想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心”,必须在经济上成为核心。其根本就是要形成足够强大的产业竞争力。湛江必须通过对比分析,找出和其他9个城市的相对比较优势,细分市场,锁定目标。
(一)相对比较优势分析
1.天然的深水良港与强大的货物吞吐量优势。湛江天然的深水良港优势发挥突出,是西南出海大通道和华南西南沿海深水大港口,2015年港口吞吐量达到22 036亿吨,远远超过其它城市,是环北部湾首个吞吐量突破2万亿吨的大港,货物运输量也在北部湾城市中名列前茅(见表1)。
表1 2015年环北部湾城市交通物流基本情况
2.“五位一体”的交通运输体系完备。在交通运输体系上看,湛江是北部湾唯一一个拥有铁路、公路、航空、港口以及管道运输的“五位一体”的地级市。完备的交通运输体系给湛江奠定了坚实的运输基础。
1)数据规模大。煤矿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静态和动态数据,特别是包括“水、火、瓦斯、顶板”为主的环境监测、设备及人员监测以及地质测量等在内的动态数据。
3.工业龙头产业生产潜能巨大、行业优势明显。钢铁、石化以及造纸三大主导产业在湛江密集布局,尤其是钢铁和石化两大巨无霸产业的战略布局,其强大的中下游产业链以及随之产生的GDP和税收收入、就业等效应强大。此外,家电羽绒等本土产业市场占有率相当高。作为湛江影响力最大的三大龙头企业,钢铁与石化、造纸产值巨大,三大项目全面投产将新增加2 500亿产值,而且三大项目的企业分别在各自行业中科技领先。湛江作为未来的北部湾制造中心城市,其潜力巨大。作为湛江内生的本土优势产业,如家电、羽绒、塑料鞋等行业,均为中国制造基地,产量大,市场占有率高达50%以上。
4.科教资源丰富,优势突出。2014年,湛江有高等院校等7所,在校研究生1 459人,在校生7.64万人;中等职业教育(含技工学校)在校生13.90万人;普通高中在校生19.37万人,初中在校生34.71万人,小学在校生54.95万人,特殊教育在校生585人,幼儿园在园幼儿27.90万人(见表2)。从以上数据来看,湛江的教育总体规模居环北部湾区域城市首位,尤其在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方面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此外,到2015年湛江全市拥有2家院士工作站、9家省级重点实验室、58家市级企业工程中心、各类研发机构达到160家,与中山大学、广东海洋大学等24所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关系。这均为湛江建设“环北部湾科教创新中心”提供了基本条件。
表2 2014年环北部湾城市各类教育在校生情况 (单位:万)
(二)差距
1.经济总量及工业生产规模现状仅排第三。经济总量及工业生产规模是衡量一个城市能否成为区域制造中心的重要指标。就目前而言,湛江经济总量及工业生产规模仅排第三,位居南宁、茂名之后。与北部湾城市中GDP排名第一的南宁市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3 410.09亿元相差1 000多亿元;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上,与排名第一的南宁1 345.66亿元相差437.82多亿元。而且,在这2项指标上,湛江均低于同属广东的茂名市,其中GDP低65个亿,工业增加值比茂名低100多个亿(见表3)。茂名石化炼油改扩建工程完工,原油加工能力达2 000万吨/年。而湛江中科炼化项目仍只是具备全面动工条件。
表3 2015年环北部湾城市GDP及工业生产规模情况
2.整体科技创新能力仅排第三。就目前而言,湛江科技创新能力在北部湾10个城市中仅排第三,位居南宁、茂名之后。2015年,南宁全市高新技术产业总收入达1 430亿元,总产值突破1 250亿元,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34家;2015年科技进步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4%。而湛江创新能力仍然较弱,仅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0家。尤其是湛江本土内生的家电家具、糖业、羽绒、水海产品加工等行业的科技研发创新能力普遍较弱。大多是靠贴牌生产和销售,产品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低,市场竞争力有待加强。
3.湛江产业链不完整,强大的工业生产能力尚未大幅显现。在湛江,目前除了饲料业拥有比较完整地产业链外,其余的包括钢铁、石化、造纸以及家电家具、蔗糖、羽绒制造等产业链都不完整。有的原料市场在外,有的销售市场在外,有的是两头市场均在外。缺乏完整的产业链,导致相当多的企业生产成本高昂,市场竞争力削弱。
4.缺乏密集快捷的高铁、国际航线的物流载体,交通物流条件有待提升。尽管湛江在北部湾城市中,已经拥有“五位一体”的交通体系,但是与南宁、海口等城市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连广西北部湾的一些小城市,如防城港、北海也早已通高铁,而且不止1条。湛江当前突出的表现为缺乏密集快捷的高铁、国际航线的物流载体(见表1)。尽管高铁以及新的湛江国际机场均在建设中,但是离真正投入运行仍有距离。而且,湛江国际航线少,目前仅有一条直通泰国曼谷的国际航线,相比起北部湾的南宁,它已经实现东盟10个国家国际航线的全覆盖,湛江的外向度仍是有限的,这大大影响了湛江物资的大进大出。同时,也必然限制了湛江作为广东省对接东盟的先行区职能定位的发挥。
三、湛江构建环北部湾中心城市的战略选择
通过以上分析对比,笔者认为,湛江从现实和可能来看,还是具备一定的发展优势的,但是存在的差距不容小看,必须高度重视,统筹谋划,循序渐进。具体说来,以下思路供大家参考。
(一)构建形成环北部湾(湛江)经济区,纳入国家发展战略,主动争取国家政策
广东区域性发展的不平衡,尤其突出表现为粤东西北的相对落后。广东要想实现在2018年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目标,必须加大对粤东西北的扶持。湛江具有特殊的战略地位,在环北部湾地区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湛江处于华南经济圈、西南经济圈和东盟经济圈的接合部,东临港澳,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沿海、沿江,是中国最便捷的西南出海大通道,是中国对外开放、走向东盟、走向世界的重要门户和前沿,在中国与东盟、北部湾、泛珠三角、西南六省区协作等国内外区域合作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地位和作用。2013年8月18日在广西广东两省区合作交流座谈会上,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在会上致辞时建议,两广应联手共同打造北部湾经济区。他提出,两广不仅要进行交通领域的对接,还要加强经济发展战略的对接。推进合作,在经济发展战略层面加强对接与融合。去年,粤桂双方签订了推动两广经济一体化发展工作备忘录,我们要以2012年《推动两广经济一体化发展工作备忘录》为基础,加强经济发展战略层面的合作。要立足区域发展战略的需要,争取上升为国家战略,带动沿海地区加快发展。
随着环北部湾经济圈、振兴粤东西北发展战略等政策的实施,大量人力物力资源涌进环北部湾地区。面对大量的资源,环北部湾地区急需建立一个中心来解决经济发展所面临的融资问题。而位于中国大陆最南端、广东省西南部,地处粤桂琼三省(区)交汇处,东接珠三角,西临北部湾,南隔琼州海峡与海南省相望,北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的湛江便成了建立中心的最好城市。广东省在“十三五”发展规划中也明确提出湛江要构建环北部湾中心城市。这一新的历史使命的赋予,需要湛江自身的努力,更需要省委从战略高度,立足于国家以及广东区域发展大局来考虑,进行谋划。笔者认为,湛江要实现成为环北部湾中心城市这一目标,必须借鉴广西经验,在发展战略上寻求突破,至少在广东省层面,要构建形成环北部湾(湛江)经济区,甚至要在国家层面争取新的政策。努力争取国家在有关规划、重大项目布局及项目审批、核准、备案等方面,给予北部湾(湛江)经济区必要的支持,给予行政治理体制、市场体系、土地治理制度等综合配套改革、保税物流体系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建议借鉴广西自治区北部湾办公室的做法,拟设立的环北部湾(湛江)经济区主任由广东省委副书记兼任,负责环北部湾(湛江)经济区的组织、协调工作。
(二)提升城市布局
要按照环北部湾中心城市要求,调整湛江城市规划,扩大城市版图,强化城市功能。进一步确定重点发展区域,促进城市协调发展。湛江十个县(市、区)之前都有各自的城市定位,当下应根据形势需要进一步梳理和提升。明确核心商圈、中央商务区、综合商贸物流中心以及工业区、科教中心所在的区域。此外,要全面提升对外开放水平,主动融入环北部湾经济圈。
为此,湛江市委市政府应抓紧着手起草编制《环北部湾(湛江)经济区发展规划》,并上报广东省委省政府,并尽早于2017年初递交国务院审批。北部湾(湛江)经济区定位于“中国-东盟”开放合作的制造基地、物流基地、商贸金融基地和科教中心,意在成为带动、支撑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高地”和重要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北部湾(湛江)经济区范围应集中于一些特定区域,包括沿海产业带、核心开发区、高速公路交通轴等关键区域。(湛江)经济区应积极参与北部湾区域合作,特别是发挥作为“中国-东盟”前沿的作用,成为湛江北部湾经济区规划国际功能定位的基调。
总体而言,北部湾(湛江)经济区对外主要面向东盟,对内主要服务西南地区广阔腹地。为达成上述重大目标,湛江,乃至广东应主动作为,向中央提交多项功能性政策授权要求,包括在湛江设立保税港区,在湛江东海岛设立保税物流中心,享受出口退税政策,拓展湛江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功能。在金融创新方面,要求国家支持其在北部湾地区设立地方性银行,设立北部湾产业投资基金和风险创业基金,探索组建北部湾区域银行联合体;并允许扩大企业债券发行规模,具备条件时可发行市政建设债券等。
(三)集中力量发挥比较优势,重点打造“三大中心城市”
建设环北部湾中心城市,必须梯度推进,分清主次。在湛江市“十三五”规划中提出了“十大中心”。全面开花发展固然很好,但是不太现实,人力、物力财力以及基础条件都尚不完全具备。应依据湛江当前现实情况、具备的资源、基础条件、产业成熟程度和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所处的阶段,依次展开。当前,可集中精力重点打造“三大中心城市”,即制造中心、航运中心和科教中心。
1.发挥工业领域中的钢铁、石化制造、造纸、家电家具制造、羽绒及农海产品加工等产业优势,集中打造环北部湾制造中心城市。湛江目前的制造业中,具有明显北部湾区域优势和行业优势的是:三大三小,即3个大的工业航母,包括钢铁、石化、造纸;3个小的草根产业,包括家电家具、羽绒、农海产品加工。3大航母由于均为外来产业,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是延长产业链的问题,逐步通过招商引资手段,扩大中下游企业的入驻。而3小草根产业,在行业中的产量大,市场占有率高。因此,3小草根产业当前的主要要解决的问题是产业链前端的研发和末端的市场拓展。因此,从战略上考虑,一是引入战略合作伙伴,建立家电家具、羽绒研发中心。二是发展会展经济,建立“淘湛江”电商平台,借助阿里巴巴等平台,扩大市场销售量。三是以“南方海谷”为核心建立科技创新中心,着重围绕家电家具、羽绒及农海产品加工产业,进行产品创新、工艺创新,提升产品附加值。
2.利用南海舰队总部基地优势,加快军民融合,发展海上运输。同时进一步发挥湛江港深水良港优势,加快发展高铁和国际机场,打造环北部湾航运中心城市。一是加快湛江港口物流建设,增强港航服务功能。环北部湾金融商贸中心城市的打造,深水良港的优势必须进一步发挥和增强,推进“港城互动”。应进一步提高湛江港口专业化水平,巩固湛江作为环北部湾沿海港口群的主枢纽港地位。推进市区港口和航道建设,加快建设湛江港、霞山港区通用码头工程、宝满港区集装箱码头一期扩建工程和东海岛港区公共码头等项目。加强公共锚地规划建设。实施“一县一港”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廉江港区一期、大唐国际雷州电厂配套码头工程,推进华电廉江、京能徐闻、国电吴川和湛江电厂环保迁建等项目配套码头建设。在硬件建设扩大的同时,加强港口服务功能的完善和效率的改善,努力降低港口货运等运营成本。扩大集装箱运输能力。二是推进湛江商贸物流中心建设。商贸物流中心作为商贸金融中心城市而言是重要的载体。为此,湛江应大力培育发展北部湾农产品流通综合示范园、湛江商贸物流城、义乌小商品城、湛江粮食物流园区、南方农产品交易中心、霞山水产品批发市场、广东天惠粮油物流、海田物流产业园、粤西再生产资源产业基地、粤西国际车城等一批专业物流中心和现代物流龙头企业,推进铁矿石、原油、农海产品等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建设。我市商务局等部门应设法打造东盟汇、淘湛江、跨易通等电商交易平台。同时,发展商贸新业态模式,加快推广电子商务,培育经济发展新动力。三是加快湛江国际机场与高铁建设。快捷高效的交通运输能力已经成为一个地方经济腾飞的重要支撑。北部湾不少城市已经进入高铁时代。对于今后担当和扮演环北部湾中心城市的湛江而言,机场建设及高铁发展的滞后已经严重制约湛江经济发展。为此,应加快推进湛江机场迁建、坡头通用机场迁建。提高现有机场运营能力,拓展航空市场,引入廉价航空。开拓国际航班航线,尤其是与环北部湾城市、“一带一路”国家之间的航线,积极争取72小时过境免签和144小时便利签证政策,积极开通辐射华南地区所有省份主要城市新航线。加密湛江至广州、北京等地的航班,加强与北部湾城市的空中合作。加快建设湛江国际机场,在吴川谋划建设空港经济区,发展航空客运、货运、保税物流、机场购物等港区产业,打造综合性物流园区和环北部湾重要航运中心。争取建设低空开放试验区,实施低空空域对商务机开放。加快中信海直直升机场迁建。规划建设连接湛江机场和临港物流园区的高速公路,配套服务湛江国际机场。优化区域铁路网布局,打通连接珠三角、环北部湾的高铁客运通道。规划建设粤西城际轻轨和高铁站连接椹川大道的城市轻轨,形成快速通达环北部湾和珠三角的2小时经济圈。
3.利用湛江国家级、省级、市级科研院所、高校等教育资源密集的优势,加快资源整合,打造形成环北部湾科教中心城市。构建环北部湾区域高校联盟,健全地校合作联席会议制度,支持湛江高校加快发展,力争成为环北部湾区域高等教育高地。以湛江机电学校、湛江财贸中等专业学校、湛江卫生学校、湛江市技师学院、广东省农工商职业技术学校、湛江幼儿师范专科学校为龙头整合已有职业学校资源,建设机电、商贸、医药、技工、农垦、幼教六大职教集团,通过职业学校与行业组织、企事业单位的大联合,促进职业教育的大发展。加快湛江教育基地规模发展。推进湛江名优教育资源建设,建设湛江教育在线学习网,建成人人可享有的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环境和一体化数字化教育资源服务体系,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
[1] 许义生.湛江在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区中定位的思考[J].现代乡镇,2009(5):16.
[2] 叶辅靖.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经济影响和应对策略[J].改革,2003(5):83.
[3] 黄永波.论发展环北部湾经济圈的优势[J].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2007(6):32.
[4] 陈文学.振兴粤东西北,打造广东新优势—论实施“粤东西北加快发展”战略的重大意义[J].广东经济,2013(9):52.
[5] 王德起.试论区域经济学科研究对象及内容体系[J].兰州商学院学报,2007(6):1-7.
[6] 张文韬.“次区域经济合作”相关概念的辨析[J].郑州师范教育,2013(6):42.
[7] 陈群平,吕渭济.关于湛江市临港工业产业集群发展对策的研究[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5(1):96.
[8] 李佳.金融产业集群对经济增长促进作用的实证研究—基于上海市时间序列数据[J].陕西农业学,2011(3):191.
[9] 盛学,张玉梅.大力提升湛江在北部湾经济圈中的战略地位[J].广东经济,2009(4):42.
[10] 杨凌.湛江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中的战略选择[J].广东经济,2013(3):50.
[11] 蔡章华,宁泽慧等.浅析广西北部湾经济区金融发展路径选择[J].当代经济,2010(1):37.
Relative Comparative Advantageand the Selection of Developing Priority“Center City”——based on the construction of Beibu bay center in Zhanjiang City
ZHANGYumei
(Party Schoolof CPC Zhanjiang MunicipalComm ittee,Zhanjiang Guangdong 524032China)
It is a grand goal to build a regional central city surrounding Beibu Bay.Its realization requires accurate planning related to city orientation,function,major industries and city developmentalaim.It is especially important to utilize relativeadvantagesandmakea decision of centralcity construction.
relative comparativeadvantage;center city
F291
A
1009-8445(2017)03-0014-05
(责任编辑:李曙豪)
2016-11-14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地方政府竞争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研究”(14CJL008)
张玉梅(1972-),女,湖北荆门人,湛江市委党校经济教研室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