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情境创设初探
2017-08-15陈占芳
陈占芳
摘 要:情境创设是指教师通过为学生创设出合适的情境,将学生的情感与积极性都调动起来,并使其自主地投入到课堂的学习活动中,以提高数学教学有效性的一种手段。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创设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内心对数学知识的探索渴望,并进一步促进学生主体地位的实现。因此,数学教师要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为学生创设出恰当的学习情境,以保证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切实地促进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情境创设
新课程改革提出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将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相结合,这对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学生今后步入社会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在“生本教育”的理念指导下,数学教师要转变以往的教学观念与形式,通过创设恰当的情境来激发学生的探究学习,让学生在合适的情境中进行科学合理的思考,繼而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真正让学生做到学有所获。
一、结合内容创设问题情境
数学学习的过程是不断思考求知的过程,因此,教师可以通过为学生设计一些问题来启发学生的思考,使其在问题情境中积极地探索并收获知识。初中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与分析的能力,面对一个数学问题,他们也会有自己的判断与思考。因此,数学教师要改变以往“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积极地互动,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启发学生去思考分析,以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在教学“一次函数”时,教师就可以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出示几道练习题,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分析写出该函数的表达式。如:“汽车以70km/h的速度匀速行驶,行驶时间为th,行驶路程为skm,那么s与t的关系式是什么样的?”学生在看到这个问题后会积极地思考,并通过实际的分析来找到s与t之间的关系,即s=70t。通过对多个问题的分析,学生会形成一个整体的数学思维。然后教师就可以继续引导启发:“这几个表达式有什么共同点?这些表达式的图像是什么样的呢?”通过描点作图的方式,学生就会直观地感受到这些图像的异同点。接下来教师就可以引入一次函数的概念及其图像教学,从而使整节课的教学流畅自然,让学生的学习效果得到提高。
二、联系实际创设生活情境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那么,借助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来创设情境显然是提高数学教学效率的有效手段。初中数学教材中的内容大多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而且,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主要目的就是应用数学知识解释并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创设生活情境教学不仅可以降低学生内心对数学知识学习的抵触心理,还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有助于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
例如,在教学“多边形的内角和”时,教师就可以先借助多媒体为学生出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图片,如魔方、书柜、地毯上的图案、雨伞、六边形的收纳盒等。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在这些图案中找到熟悉的图形,如三角形、长方形、六边形等,在学生回答过后,教师就可以顺势地引入“多边形”的概念。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联系之前所学过的“三角形的内角和”,通过转化切割等方式来探究四边形、五边形甚至是多边形的内角和,以保证数学教学的效率。通过联系实际生活创设情境的方式可以先营造出一个轻松的氛围,有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堂的活动中,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三、借助故事创设生动情境
大部分的学生都认为数学是一门枯燥乏味的学科,这也就导致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提不起兴趣,并进一步造成学生数学学习质量的下降。要改变这样的学习现状,教师可以引入数学家的故事或者数学史料来设计教学,让学生在故事情境与氛围
中感受到数学知识的人文因素,从而激活学生内心的学习动机
与热情,使其可以积极主动地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为初中数学高效教学的实现奠定基础。
例如,在教学“实数”时,教师就可以先为学生讲述一个数学小故事——为什么说 不是有理数。“公元前6世纪的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一切量都可以用整数或者分数来表示,但是后来希帕索斯发现 不能用这些表示,这也就是说 不是有理数。这个观点使得毕达哥拉斯学派感到不安,并由此引发了第一次数学危机。但是随着认识的深入,毕达哥拉斯学派逐渐承认了这个观点,并给出了证明。”由此可见,数学问题的研究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只有经过多次的研究,善于质疑,并给出科学的依据才能使数学不断完善。教师要让学生认清这一点,从而逐渐地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使其怀着正确的心态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
总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巧妙地创设情境,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学习动机充分地激发出来,从而促使其发挥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真正地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的成长进步。
参考文献:
[1]陈海燕.情境视野下的初中数学教学设计实践与探索[J].理科考试研究,2015.
[2]于江波.反思初中数学课堂情境创设的误区[J].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
编辑 谢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