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上“导、规”的翅膀,让“网事”飞一会儿
2017-08-12程进生�オ�
程进生�オ�
[摘要]少年儿童上网漫天飞舞和谈网色变都不利于少儿的健康成长。学校老师和家长要“长于指导”,学生要“敬于规范”才能趋利避害,进而促使少年儿童健康上网。
[关键词]少年儿童;健康上网;长于指导;敬于规范
[中图分类号]G6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068(2017)27009501
网络给少年儿童的学习、生活和娱乐带来了全新的方式和渠道,为他们开辟了广阔的空间,于是出现“网事”漫天飞舞现象。然而,“网事”亦有不堪回首时,因网成瘾、因网违法的事例屡见不鲜,是故,有部分家长谈网色变,拒绝孩子上网,以致“网事”停行。
“网事”漫天和“网事”停行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极,都不利于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所以,如何能让少年儿童在“网事”中健康地“飞一会儿”是学校老师和家长探寻的课题。结合我校的教育实践,笔者认为“长于指导和敬于规范”的策略就好像给少儿“网事”插上的一对翅膀,能助其健康飞翔。
一、 长于指导
有专家研究发现,经过指导的儿童比没有经过指导的儿童更有自主性,更能熟练地获得和理解信息内容,并且更经常地利用媒介解决现实问题。
1.推介绿色网站,好门户润泽好素养
成人浏览网站,如果点击不明链接,往往都会不明中毒、涉黄等,对于少年儿童更是如此,因此有必要向他们推介或建立一些适合他们自己浏览的绿色网站。开学初,学校可以向低、中、高三个学段的学生分段推介一些适合的门户网站、主题网站。如人民网、新浪网、网易等中的时事类,以及中央集中推荐的中国未成年人网脉网,这些网站是适合未成年人上的门户性网站,无论是家长还是孩子们都应该关注这些网站。主题类网站,如科普类、读书类、益智游戏类等,需要内容丰富,迎合不同年龄的少年儿童的口味,突出怡情性和实用性。学期中,学校再分学段开展绿色上网推介研讨会,让学生说事说理。对于学校自己建立的网站,要适时更新,多汇聚学生的关注、展示来自学生自己的作品,突出实际性和参与性。
2.评荐个人空间,小空间引出大天地
少年儿童上网不限于只浏览网页或娱乐游戏,他们也需要交友聊天,在网络中表情达意,张扬个性。于是他们在拥有自己的QQ、微信、微博或博客空间中书写日志、上传图片、听音乐、写心情或分享有趣有价值的视频信息等。为此,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要建立班级群,通过软件或网页中的“动态”、“发现”等功能及时发现少儿的上网偏好和心理状态,适时给予“点赞”或“评论”。这样的引导更具有时效性、针对性和互动性。
对于学校而言,QQ、微信、微博或博客已是资源整合、公关宣传的重要阵地,因此,班级或学校可以有计划地评选和推荐一些内容丰富健康、带有原创的个人空间,以鼓励他们编辑出更多更优秀的作品。对评荐出的优秀个人空间,学校要充分利用数字化校园平台通过班队会、信息技术课和校园广播等渠道加大宣传、扩大影响,以撑起一片健康上网的大天地。
3.搭建学习平台,微课堂导出高效率
调查发现,少年儿童上网的主要目的,排在第一位的是“娱乐和游戏”。然而,对于处在少年时期的学生来讲,学习更是主要的。学校和教师,在指导学生上网时,务必加强指导,建立或推荐适合各年级段的学习公众网络平台。学校将自己的精品课程分年级挂在校园网上,教师将教学的重难点解析或拓展性提高制成微课挂在班级平台上,学生将疑惑和交流体会放在QQ群上,还可以超时空链接名师课堂等。通过这些具有校园特色的学习平台,可以使学生反复学习所学知识,及时查漏补缺、拓展提高,从而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二、 敬于规范
无规矩不成方圆。少年儿童上网也同样需要循规蹈矩,否则在“网事”中也会出现“公园老虎咬死人”事件。
1.立规树范
因为网络社会的松散性,网络社会往往缺乏有效的法律约束,少年儿童进入网络社会就像脱离了法律的保护。基于学校层面,需大力宣传落实《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多层次开展活动,多讲身边人,多说身边事,特别是邀请司法人员来校现场说案,促使学生敬重文明公约,畏惧违反公约的后果,以增强少儿的网络自律意识,敬畏规则。
2.人机合控
由于少年儿童自控力差,时间观念不强,易辨不清是非,因此家长和教师有必要及时与他们建立平等的对话环境沟通交流,处理出现问题时需赏罚分明。特殊情形下可以定时、定点、定量、定内容上网。必要时还可给电脑等終端设备加装监控软件,设定上网时间和规则,过滤不适内容。人控、机控两手抓,安全防范要做实。
总之,少年儿童上网已是大趋势,上网必将成为他们日常生活和学习的常态。如何对待,套用姜文执导的电影里台词便是:慌什么慌,让“网事”飞一会儿!
(责编韦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