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山片区乡村生态旅游景观规划研究
——以怀化黄岩景区为例
2017-08-11邱前英周红灿乔思雅彭湘芳
邱前英,周红灿,乔思雅,彭湘芳
(怀化学院风景园林学院,湖南怀化418008)
武陵山片区乡村生态旅游景观规划研究
——以怀化黄岩景区为例
邱前英,周红灿,乔思雅,彭湘芳
(怀化学院风景园林学院,湖南怀化418008)
主持人语:时代发展到当下这个格局,游玩都能够成为一种产业,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巨大福利与福气。旅游成为脱贫致富最愉快的方式,也是乡村社会发展最温和的方式。但我认为忧虑的是前者愉快方式,一旦被资本绑架,一旦被“项目化”,乡村旅游仅仅成为了“城里人”厌倦其都市生活的“异邦”,成为那些企业家生财的逐利场,使乡村变得灰头灰脸,使乡村的发展变得畸形。也正是如此,在学术界开启了对乡村旅游与乡村社会发展的研究。怀化学院学报藉此学风,本期开设这一学科专栏,让学者在这里展现其研究成果与学术思想。
该专栏安排了四篇文章,陈中等“论新农村绿色型社区建设的主要问题与对策”一文,针对乡村绿色发展观念淡薄、生态系统失衡等问题,提出新农村绿色型社区建设理念;而邱前英等“武陵山片区乡村生态旅游景观规划研究—以怀化黄岩景区为例”则是在“体验”黄岩景区的基础上,借助生态旅游的概念,提出规划乡村旅游的新思路;余凌云等“通道县平坦河流域横岭侗寨景观改造设计研究”以通道横岭侗寨为研究对象,在充分挖掘其优美的自然环境等特点基础上,提出了保护性开发设计方案与措施;王青的“农村仪式性人情的异化及其治理”基于相关文献梳理,聚焦农村仪式与人情的研究,通过对人情、面子、关系、报偿等展现出乡村社会的整合机制与乡村文化的风貌。
中国的乡村,不论其大小、历史长短,也不论其结构的复杂程度,都是一个文化共同体,这个文化共同体结合成一个特定的中国社会。然而,由于城市化的迅猛发展,乡村传统文化呈现出消失、濒危、变异、衰退的景象。在这样的场景下,如何在中国乡村将“自下而上”的文化自觉与“自上而下”的国家资源进行对接的社区营造,如何使当地人从对其自身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出发,发挥其文化的能动作用,自主自觉地利用本民族文化资源,以文化自觉为主导推进乡村社会重建,建设文化家园,实现的可持续运行,已成为一个无可回避的现实问题。
栏目主持人:罗康隆教授
在乡村生态旅游概念界定的基础上,对武陵山片区乡村生态旅游的优势及问题进行了论述和探讨,并以怀化市黄岩风景区乡村生态旅游规划为实际案例,归纳总结了三点该类型旅游景区的规划策略:合理布局,集约建设;保护生态,培育特色;完善配套,打造品牌。
武陵山片区;乡村生态旅游;旅游资源;景观规划
一、乡村生态旅游相关概述
生态旅游(Ecotourism)的概念最早由墨西哥学者谢贝洛斯·拉斯喀瑞(Ceballos Lascurain)提出,认为生态旅游是以观赏与考察风景、野生动植物以及发现目的地现有文化现象为目的,到没有污染或人类干扰破坏较少的自然区去旅行的旅游活动[1]。
国内对生态旅游的研究相对较晚,学者们对其定义相对丰富,其内涵主要可概括为两方面:其一,生态旅游地为较原始的自然地区及景观、受人类活动干扰较小,尤其是自然保护区,其目的是更好的享受自然清新的景观环境、放松身心;其二,生态旅游对现存环境的负面影响小,并通过采取一定措施,对旅游地自然环境资源具有保护作用。
乡村生态旅游是在生态理念影响下,以乡村地区为目的地的一种独特的旅游活动,其主要客源为城市居民,以农民为经营主体,依托乡村的自然风景、人文内涵及生活环境,并以生态休闲、观光体验等旅游活动为主体的旅游形式。
二、武陵山片区发展乡村生态旅游的优势及问题
(一)武陵山片区乡村生态旅游发展优势
1.保持较好的乡村原生态
武陵山片区是武陵山及其余脉所在的区域,包括湖北、湖南、重庆、贵州四省市交界的大片区域。片区大部分为乡村,环境优美、生态资源丰富,发展乡村生态旅游的潜力大。武陵山片区地貌复杂,多地势险峻的山丘,区域内乡村地理位置相对偏僻,民居、农田多依地势而建,独具山地特色。且该区域交通闭塞不便,开发相对较晚,城市化程度较低,因而乡村的自然和人文风貌保存较好,原始特征突出。
2.丰富的自然生态旅游资源
武陵山片区乡村生态旅游资源丰富,拥有大面积保护较好的森林,生态环境好,是我国当前亚热带森林系统核心区,境内森林覆盖率高达53%,也是长江流域重要的水源涵养区。生物物种多样,素有“华中动植物基因库”之称,科研和观光价值大。
武陵山片区自然遗产资源丰富,至2011年,拥有世界自然遗产3项、世界地质公园1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1处、国家地质公园12家、国家森林公园23个、国家湿地公园3个等[2]。这些旅游资源大多在乡村,发展乡村旅游具有较好的区位优势,同时,现有多数知名度大的景区对乡村生态旅游具有一定的带动作用。
3.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
武陵山片区名族风情浓郁,境内现有土家族、苗族、侗族、瑶族、白族等9个少数民族,且这些少数民族多世代居住,积聚着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3]。多样的民风民俗及民族文化为武陵山片区乡村生态旅游增添特色,这些特色体现在民族建筑、民族服饰、民族歌舞、民族节日及饮食等方方面面。
4.宜人的气候环境
武陵山片区属亚热带向暖温带过度类型气候,热量丰富、雨量充沛,终年气候温暖湿润。且大部分乡村地处武陵山脉山区,依山就势,小气候宜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是观光旅游、休闲疗养、科考探险的理想场地。
(二)武陵山片区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的问题
1.规划问题
乡村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不充分,缺乏科学规划,单个景点品质较高,但资源整合力度不大。目前,乡村生态旅游开发投资经营规模小,分布零散,忽视联合协作,呈现出一种自发为主的状态。现有类似乡村生态旅游的农家乐、休闲山庄等形式及内容多样,但往往忽视精品培育。同类型景区间相互竞争,互相争夺客源,忽视资源共享。
2.基础设施问题
武陵山片区基础设施建设薄弱,信息相对闭塞,这些因素制约着该片区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武陵山片区高铁覆盖率低,现有的三个机场,张家界、芷江和铜仁机场,客运量及班次相对旅游需求存在不足。此外,高速公路路网欠发达,多数县城未通达高速公路。而乡村生态旅游的多数景点,距离主城区较远,可达性较差,对景区的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3.旅游地生态问题
目前,武陵山片区乡村生态旅游多处于无序盲目发展的状态,这将对旅游地的生态产生负面影响。伴随着大量游客和交通工具进入景区,汽车排放的尾气及扬起的尘土,对乡村旅游地的空气质量产生一定影响。此外,旅游区内未统一规划的饭店、餐馆排放的废气及固体垃圾亦会影响景区形象及环境。
三、武陵山片区乡村生态旅游景观规划实践
(一)怀化黄岩景区概况
黄岩风景区位于怀化市东南角部(北纬27°26′31″、东经110°03′55.9″,平均海拔850 m),面积55.86平方公里,具有有利的发展乡村生态旅游的地理位置。
从宏观来看,怀化市黄岩景区位于武陵山片区张家界湘西风情旅游组团,形成大湘西至贵州的旅游空间布局,填补了旅游交通的集散中心怀化市的综合性景点空白。从地区来看,黄岩风景旅游区位于鹤城区南郊海拔1 174 m的凉山之腰,距中心城区21 km,外部交通有杨黄公路(X043)连接着杨村乡和黄岩风景旅游区,水泥路面宽约4 m。从怀化驱车到达黄岩景区仅需40 min。
黄岩风景区属湖南省省级旅游度假区、省级森林公园,规划区主体属典型的喀斯特高山谷地,自然资源保护较好。区内森林植被覆盖率高达80%以上,拥有石林溶洞,高山平湖、险幽的峡谷、广袤的原始次森林、壮观的梯田景观等自然景观,区域内土质较好,也具有集中发展现代农业的潜力。
(二)怀化黄岩景区发展现状问题
黄岩风景区处于起步阶段,政府着力打造以黄岩大峡谷及石林花海为特色的生态旅游景点,目前已具一定基础,但尚未形成较成熟的旅游产品。具体表现在:对于原始的旅游资源保护不够充分;现有的旅游基础设施欠完善,不能满足节假日集中人群及大型旅游团体的需求;景区内未形成完整的旅游体系,旅游功能不完善,游客没有明确的旅游路线;游客对旅游的参与性不突出。
(三)怀化黄岩景区景观规划设计
1.规划原则
(1)可持续发展原则
在乡村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应该做到因地制宜,景区的开发与规划不能超越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实现可持续性发展。具体而言,可采取的措施包括乡村旅游的统一规划、保护性开发、因地制宜等,提高当地居民的自然资源及文化价值,不能以发展眼前利益而过度开发利用,实现人口、社会、经济、环境与资源的协调发展模式。
(2)乡土原貌保护原则
乡村生态旅游是以乡村为载体的,具有乡土性,规划设计中体现乡村生态旅游原汁原味的特征。农业是乡村生态旅游的根基,旅游业是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不能单独发展生态旅游业而放弃农业、养殖业。失去农业,乡村生态旅游就没有农田风光、农民经营活动、农村文化资源的依托,发展不会长久,因而乡土原貌的保护尤为重要。
(3)可实施性原则
规划结合乡村现状,提出具体可行的实施措施,从景区现有资源的保护与利用为出发点,以农业生产为特色,寻求最适宜的发展规划方案。
(4)体验参与性
乡村生态旅游不是单一的观光旅游,通常包括休闲、娱乐、民俗等活动,具有较强的参与性与体验性[4]。乡村生态旅游是以实现旅游资源持续利用的目标下,更多的让旅游者在差异化体验和活动参与中追求身心享受。乡村旅游的一个重点即体验,游客旅游同时能够体验乡村的民风民俗、参与农间劳作,体验劳动的乐趣。且在劳作之余,能购买自己参与采摘或加工的农副产品和自己动手制作的民间工艺品。
2.景观规划布局
(1)峡谷度假休闲带
峡谷生态休闲带植物繁多,沿山谷成带状布局,现有天然次生林保存较好,且拥有山间溪涧、瀑布湖泊等景观资源,空气湿度大,含氧率高,景色迷人。规划在保护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有景观资源,将该区域旅游基础设施完善,将现有闲置民居改造其内部设施开发为茶舍、将荒置的梯田种植中草药,形成以生态休闲、养生度假、体验自然为特色的景观带。
图1 黄岩风景区乡村生态旅游景观规划平面图(自绘)
(2)山林生态体验带
该区位于景区西侧,为典型的喀斯特地形山脉,南北山地连绵,石林成片,天然溶洞资源丰富。洞山顶天池水源,常烟雾缭绕。该区规划以生态保护、保育为主,不过多增添除游路外的基础设施,适当开展科普教育、山谷观光以及生态探险等旅游活动。保护泉源湖泊湿地瀑布等自然水体的多样性,在环境影响许可的范围内营造亲水游憩空间。
(3)特色花卉观赏区
该区以现有的石林地貌为载体,以花海景观营造大地艺术,在入口等景观节点突显花卉主题文化,构建以赏花为核心的旅游景观。规划分为石林格桑花海、千亩杜鹃坡、自然花海三个主园区。
格桑花在藏族文化中是象征爱与吉祥的圣洁之花,石林格桑花海主要种植众多影视剧中视为格桑花的波斯菊,其6-8月开放,开花后效果较为热烈壮观,结合黄岩独特的喀斯特石林,效果浪漫奔放。此外,千亩杜鹃坡与自然花海亦是大面积花卉景观营造花海效果,以体现植物群落美为特色。
(4)田园农业观光区
该区主要为农业用地,围绕生态农业建设、依托绿色产品,发展特色经济作物,将该区定位为集生产、观光、休闲、体验、科普、娱乐为一体的生态农业示范基地。规划结合场地现状,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果蔬采摘等体验活动。结合中国传统文化打造各种农事节庆,增添趣味性与文化性。丰富作物总类,突出本土性,并选取2-3种如蓝莓、黄桃等便于采摘的作物,作为主打产品。设置温室大棚,保证瓜果的四季供应。设置休憩阴棚、座椅、科普宣传栏等,增加该区休闲及科普功能。
除种植业外,大力发展养殖业,让游客在欣赏自然景观的之余,可购买绿色生态产品。
3.景观节点规划
黄岩风景区规划是以旅游资源、农副产业综合开发为基础,融合所在区域的地形地貌、农业生产、民俗风情、文化内涵等建设独具特色的旅游景点。
4.交通体系规划
黄岩景区交通可分为景区内部道路体系和对外道路。内部交通主要规划缆车道、绿道、步行道和交通集散点,各景点间的道路以非机动车为主,辅以步行道。步行道设置尽可能减少道路硬化,以木栈道、天然石铺道为主,以减少对景区环境的破坏。而对外交通主要为外部车行道,仅到达景区入口区域。道路系统尽量利用现有道路,将其整合为整体,突出道路休闲性,满足游客的观赏体验需求。
表1 黄岩乡村生态旅游景点规划一览表
四、规划策略总结
合理布局,集约建设。制订乡村生态旅游总体规划,并以政府和研究机构为引导根据本土特色特点,计划具体的实施方案。合理设计旅游路线,将各旅游景点以游线的方式组织形成体系。
保护生态,培育特色。保护现有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充分挖掘黄岩及周边优势资源和优质农副产品,构建自我的旅游产品体系。巩固突出自然观光产品,持续开发休闲度假产品,并以乡村田园、生态体验为特色,将单一的观光旅游发展为综合性休闲度假旅游。
完善配套,打造品牌。树立“田园山水,黄岩魅力”的旅游品牌形象,充分发挥黄岩景区的交通区位优势,依靠科学的促销手段扩大知名度,提升乡村生态旅游经营者的品牌意识,加大营销力度,并与怀化市、吉首市、张家界市等湘西片区旅行社合作营销、区域带动,建立自己的旅游网站进行网络营销。
[1]Ceballos Lascurain H.The Future of Ecotourism[J].Mexico Journal,1987(1):13-14.
[2]孙志国,刘之杨,钟儒刚,等.武陵山片区自然遗产资源的保护与生态旅游开发[J].江西农业学报,2012,24(11):169-172.
[3]孙志国,钟儒刚,刘之杨,等.武陵山片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J].重庆与世界(学术版),2012(9):10-15.
[4]陆素洁.如何开发乡村旅游[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7:46.
Study on Rural Eco-tourism Planning in Wuling Mountain Area——A Case Study of Huangyan Scenic Spot in Huaihua City
QIU Qian-ying,ZHOU Hong-can,QIAO Si-ya,PENG Xiang-fang
(College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Huaihua University,Huaihua,Hunan 418008)
On the basis of defining the conceptof rural eco-tourism,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advantages and problems of rural eco-tourism in Wuling mountain area.Taking the rural eco-tourism planning of Huangyan scenic spot in Huaihua city as the actual case,this paper Summed up the three planning strategies for that type of tourist area:reasonable layout,intensive construction;protection of ecological,enhance the characteristics;improve the facilities,build brand.
Wuling mountain area;rural eco-tourism;travel resources;landscape planning
TU98
A
1671-9743(2017)06-0021-05
2017-04-13
怀化学院科研项目(HHUY2016-15)。
邱前英,1990年生,女,湖南怀化人,助教,硕士,研究方向:风景园林规划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