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课外阅读拓展方法探析

2017-08-10于树娇�オ�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2017年8期
关键词:阅读指导拓展形象思维

于树娇�オ�

[摘要]课外阅读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可以从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指导学生课外阅读与训练学生形象思维能力三方面,对学生开展有效的课外阅读指导,从而提高阅读教学质量,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关键词]课外阅读;拓展;阅读指导;阅读习惯;形象思维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068(2017)24000702

当今小学生的课外读物多种多样:连环画、小学生报、优秀作文选……可是这些课外读物学生们都不太喜欢,部分学生的课外阅读量甚至为零。他们更热衷于追看电视剧或者玩电脑游戏、上QQ、上微信,他们普遍认为上网、看电视要比阅读更加有趣。很多时候,学生仅仅是为了写作文才去稍微看看作文选,他们很难做到自觉地进行课外阅读。由于学生对阅读缺少兴趣,内心浮躁,不能静下心来看书,再加上阅读方法不当,拿起书来却看不进去,导致他们形成了读书枯燥的观念,这非常不利于他们良好阅读习惯的形成。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探寻有效的课外阅读指导对策,是现今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苏霍姆林斯基在《论智育》中指出:“三十年的经验使我相信,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是否会很好地阅读。”学生不能丢弃书本;学生的健康成长不能舍弃读书;学生要想成才,必须得多读书。因此,开展有效的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十分必要。下面我就如何拓展学生的语文课外阅读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激发阅读兴趣,使学生爱上读书

戏剧大师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大地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为了使学生拥有一双能够支撑飞翔的翅膀,唯有引领他们到书海中畅游。一个人一旦与书交了朋友,他就会越来越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在他面前就会展现出一个宽阔的世界。让学生喜欢读书,享受到阅读的快乐,把学生变成小书迷,这才能使他们得到终身发展。

教师要善于引领学生进入书籍奇妙的世界中,拉近书与学生的距离,让课外阅读给他们带来快乐,从而激发他们对阅读的渴望,并产生兴趣。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只有学生对阅读感兴趣了,他们才会心甘情愿地拿起书去阅读,他们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到阅读当中。所以,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从学生感兴趣的课外读物入手,如影视杂志、卡通漫画等,推荐一些情节性较强的童话寓言,或者世界奇闻、探案小说、科幻小说等惊险刺激类的,又有一定文学性的作品给学生阅读。另外,我们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时要有耐心,要遵循“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慢慢渗透原则,切忌操之过急。在这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中,最终的课外阅读指向应是让学生自由地漫步在中外文学名著之中。阅读名著能够大大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也能引发学生对生活中很多问题的思考,促进他们智力上的发展以及情感上的成熟。学生在名著阅读中滋养身心,健康成长,成为阅读的主人,在阅读中收获乐趣,在快乐中收获成长。

二、加强课外阅读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现在的学生喜欢看电视、玩电脑游戏、上QQ或微信聊天。这些现代的信息媒体更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也使学生用来阅读课外读物的时间逐渐减少,形成对书和文字的漠视。因此,我们应及早引导学生去正确面对丰富多彩的阅读世界,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开拓他们的视野,不断提升他们的整体综合素质,使他们的身心得以健康成长。

为了拓宽学生的阅读面,教师应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并做好跟踪指导。这个过程不能急于求成,应该循序渐进。首先,应分阶段进行。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要求一天读一本连环画;对于中年级的学生,要求一天读一本自己喜欢的有探索性的读物;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可以要求他们阅读小说类的读物。其次,教师可以营造读书氛围,如在教室内设立图书架,每班书架的存书保持在50本左右,还可以提倡学生把自己的课外书带到班中,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换阅读。同时,建议家长尽量为孩子购买一些他们喜欢的课外书,在家设置小书架,尽量抽时间与孩子一起阅读,一起分享阅读的乐趣。

当然,最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最基本的阅读方法。只有学生掌握了阅读的基本方法,他们才能逐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可遵循以下三个步骤:(1)读得懂。最基本的原则是学生能在阅读中了解文章大意,知道文章所叙述的内容。(2)会思考。指导学生对文章中带有哲理性的或抒情性的语句进行反復深入地阅读,指导学生结合自身生活体验去思考,用身心去感受、去体会。(3)读写结合。让学生在阅读课外读物时摘抄好词佳句,这有利于他们积累语文知识;指导学生在阅读时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这有利于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这样要求学生在阅读时随读随记,可以有效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三、训练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提高阅读质量

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并非一朝一夕就能达到,新课标规定小学三个学段的课外阅读总量不低于150万字,这是我们应当努力完成的。作为教师,除了切实抓好课堂教学以外,还应当培养学生自主、独立的阅读能力,并且通过对文学形象思维的训练,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在阅读教学中,我们不仅要重视对课文进行有板有眼的分析,更要注重从直觉、形象、语感、想象、情感等符合中国语文特点的心理因素出发,训练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例如,低年级学生的形象思维比较活跃,教师就要在阅读教学中利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激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在教学中,对于故事情节强,人物形象鲜明的文章,如童话故事,教师应抓住其中最突出的人物特点、故事情节,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力,领会文章所要表达的感情,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对于中心突出,但形象性不明显的文章,如诗歌,教师应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进入作者设定的情境中,发挥想象力,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对于一些小说类的作品,可以让学生续写课文或改写结局,这样既能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课外阅读活动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拓宽学生的视野,对开发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意义重大。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课外阅读,用形象的话来说,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的帆,也是鼓帆前进的风。”课外阅读加深了学生对人生的认识、对生活的理解,并赋予了学生信仰的力量和不断追求的精神。它引导学生获取知识,发展个性,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结构。对于教师来说,想要让所有学生都能真正走进课外阅读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它需要我们长期的、不懈的坚持与努力,需要我们拥有执着的、默默奉献的精神。

[参考文献]

[1]莎士比亚. 莎士比亚文集[M].朱生豪,译.桂林:漓江出版社,2004.

[2]乌申斯基. 乌申斯基教育文选[M].郑文樾,张佩珍,冯天向,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3]苏霍姆林斯基. 给教师的建议[M].杜殿坤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责编刘宇帆)

猜你喜欢

阅读指导拓展形象思维
高中数学形象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浅析高中图书馆的阅读指导措施
高中语文《先秦诸子选读?孟子》课堂拓展
创意也爱“形象”——形象思维法
刍议写景散文阅读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