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纳不完美,才有真教育
2017-08-08孙祖易
孙祖易
去年暑假,我们一家人回到乡村剥洋芋果果。洗,煮,剥,削,晒,一家人通力协作,忙来忙去,其乐融融,别有一番情趣。
在剥、晒洋芋果果的制作过程中,作为一名乡村教师,我感悟颇深,今写下这段文字与大家分享和共勉。
当洋芋与玉米、红薯一起被叫作巫山的“三大坨”时,没少遭人白眼。然而巫山人从不向贫穷服软低头,用勤劳的双手对“三大坨”做精细的深加工。如今“三大坨”都成了远近驰名的巫山土特产——官渡苞谷酒、大溪苕粉和洋芋果果。它们不仅拥有不错的商业市场,还是巫山待客的珍品,礼轻情意重,乡愁在其中。
洋芋果果不需要任何现代化机器加工,农村妇女将收挖回来的洋芋选个头差不多的洗干净,而后削皮,放入开水锅内煮至七成熟,去掉麻质杂味,再削成片,晾在竹筐里曝晒三日,晒成之后,表皮微皱,金黄的色泽甚是诱人。也有将没削皮的洋芋放入锅里焖至七成熟,再剥皮晒制而成的。条条大路通罗马,种种方法晒洋芋,晒出来的,都是巫山人餐桌上的佳肴、舌尖上的美味。
不过,不是所有品种的洋芋都可以做成洋芋果果。一般来说,新品种淀粉含量高的洋芋晒的洋芋果果煮了容易变成一锅糊糊。种地的人都知道,5号和8号洋芋、米老洋芋都不利于晒洋芋果果或洋芋片。而老品种洋芋则不然,淀粉质较低,如马尔科、哈儿洋芋,它们都有一颗坚实的“心”,无论熬煮多久,都干脆利落,充满嚼劲儿。
精心制成的洋芋果果怎么个吃法,也是有讲究的。腊排骨、腊猪蹄或半肥半瘦的腊猪肉都是洋芋果果的好伴侣。腊味炖洋芋是巫山有名的风味小吃,特别是夏天高山地区的农家乐都把这道菜作为特色主菜。首先必须用温开水将洋芋果果浸泡20—30分钟,然后滤在一边准备好;再将洗净的腊肉放入高压锅内,添加佐料煮至七成熟后排气揭盖放入泡好了的洋芋果果,再敞开锅煮5—10分钟,撒上一点小葱就可食用了。
热气腾腾的汤锅端上桌子,客人的一双筷子往往都不夹肉吃,反而挑食洋芋果果,其香浓,其味醇,虽不能带来惊艳的味蕾刺激,但是绵长质朴的饱足感却是独一无二的。
我也是极钟爱洋芋果果的食客之一。家里常年储存着一大袋洋芋果果,每当天气好,要拿到阳台上再晾晒一番,傍晚再收回袋里。一来二去,我跟每一个洋芋果果好像都有了不一样的感情,我熟悉它们的形状轻重,它们也知道我的手的大小温度。就像老朋友一样,我常常对着它们,联想着自己的终身事业——教书育人之道。
孔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了因材施教。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没有两个相同的洋芋果果,也没有两个相同的人。我们育人的对象从来不是整齐划一的,有的学生天赋聪颖,也有资质稍差一点的;有家庭条件好的(父母能辅导的),也有家庭条件稍差一些的(父母无力辅导或在外打工)……然而无论他们本来的样貌如何,只要教师们能像农村主妇那样对手中的洋芋不夸饰不嫌弃,拿捏在手中,思考在心里,根据不同的形状,耐心细致地打磨,然后放进锅里高温历练,去其糟粕取其精华,那么,每一个洋芋都可以变成美味的洋芋果果,每一个学生都能走出适合自己的成长轨道。
我儿时资质平平,呆头呆脑,皮肤黝黑,尖下巴,长长的脸蛋,性格孤僻,当然不招人喜欢,让人瞧不起。只有我的老师说我虽内向,但为人诚实,勤奋好学,希望我不懈努力,定有成果。后来,我总是把老师的话当作至理名言,笨一点,就多花时间努力一点,搞不懂,就态度谦逊多问多请教。所以后来我这个呆头呆脑的孩子也多次拿到过第一名。老师的肯定,改变了我的命运。
我还想到我的儿子,小学在乡村就读。因为望子成龙之心,到了初中,我想尽一切办法让他在县城就读。殊不知三年之后初中毕业,他竟然考了一个“大红包”分数——333分,名落孙山。一气之下,我把他锁在房内写反思,他有一句话这样写道:“爸爸,不是每个人的孩子都有读书的天赋,但每个人都要生存生活。”而后,我問他你还想读不读,在哪里读。他肯定地回答:“读。”我们父子经过仔细分析选择了职中建筑班。我对他说:“孩子,我们走慢了,要想读大学,就得努力,把初中落下的补回来,别人玩,我们不能玩,因为我们没有别人聪明,更没有走捷径的资本,唯有勤奋刻苦,方能有成果。”经历了失败的儿子也似乎懂事了,孜孜不倦地学习,努力冲刺,每次考试都在年级名列前茅。加之在学校老师的耐心辅导,我经常的鼓励下,最后儿子以总分625分的成绩跨进大学之门。
我们父子,从天资来看,也许都是最不起眼的“洋芋”,老师教导再加上自强不息,终究也成了一盘“菜”。兴许,这对那些因孩子成绩不好而气馁的父母,有一定的借鉴、鼓励和帮助。
再回过头来看看洋芋。普普通通的洋芋,经过洗、削、煮和晒加工后就成了有滋有味的洋芋果果,成为一道有独特风味的特色主菜。教书育人亦是如此。乡村的孩子相比城市的孩子,学习条件是要差一点,但只要我们老师对待孩子像乡亲们对待普普通通的洋芋一样,细心打磨,耐心教育,我相信每一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