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与二十一世纪的教师
2017-08-08陶新华
陶新华
美国积极心理学家泰勒·本-沙哈尔(Tal Ben-Shahar)博士在《幸福的方法》一书中强调:积极心理学虽然是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兴起于西方的心理学流派,但积极心理学中一些核心的思想,却发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哲学思想。笔者接触积极心理学之后就特别兴奋,觉得对解决我国现在的许多教育问题大有帮助。
在中国传统的文化思想中,有很多倡导积极乐观心态的思想,培养优势和美德的理念。“人之初,性本善”的思想,儒家的“知足常乐”的人生态度,提倡“仁、义、礼、智、信”的道德追求,以及儒家提出的关于治理国家的一些思想方法都是积极心理学思想的体现。《中庸》有这样一句话:“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意思是“中”是人人都有的本性,“和”是大家遵循的原则,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在其位了,万物便生长繁育了。道家思想也强调了积极的人格品质。“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体现了诚实、仁慈、勤奋、正直、善良等多种积极的人格品质。
在心理学的发展史上,最初的时候,为了让心理学更好地被证明是科学的,更容易被广泛接受和理解,因而比较多地借鉴了医学发展的经验,参照医学的疾病研究体系建立了以临床心理的问题研究为中心任务的研究体系。这样的好处是很快让人们了解到临床心理学的应用价值,问题是使得心理学在今天更多地趋向生物医學模式,临床心理学只能服务于少数的疾病人群,对于广大健康人群的成长发展的需求和提高生活治疗的需求满足不够。
20世纪后期很多心理学家开始进行研究与探索,德国的诺斯拉特·佩塞斯基安(Nossrat Peseschkian)和美国的马丁·塞利格曼(Martin E.P.Seligman)就是两个重要的代表人物,他们发起的积极心理学研究,是对心理学发展历史中存在的偏颇现象的一个拨正——让心理学更多地服务大众;让心理治疗回归运用来访者自身的资源疗愈自己的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而不是依赖药物或外部力量;让更多人明白开发自己的潜能、发展自己的优势品质,是让生活更加美好的途径和有效方法。
佩塞斯基安的积极心理治疗是动力学和行为疗法结合下的产物,它是一种以跨文化研究为基础、以解决心理冲突为中心、以现实能力发展为导向的心理治疗理论和方法。他认为人生来具有“知”和“爱”的“基本能力”,“知”是教与学的能力,来自每个个体都会试图发展的现实关系;“爱”是爱与被爱的能力,它来自我们每个人生而存在的关系之中。
佩塞斯基安对心理疾病的病理解释是“无病变原则”,即使一种紊乱持续地影响着病人的人格,这种紊乱也不代表病人人格的全部;他认为只有具有神经症症状的人,而没有神经症病人。治疗心理疾病,只要心理咨询师对来访者进行“基本能力”的挖掘和合理充分的利用,就可以达到助人自助的积极目的。佩塞斯基安特别强调文化对人的心理疾病的影响,因此,他的治疗方法中运用了东方文化的元素来激发人的潜意识深处的积极力量,如运用《一千零一夜》中的寓言故事作为一种隐喻,启发来访者,并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以塞利格曼为代表的积极心理学是 20 世纪 90 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个新的心理学思潮或学派,它采用心理学目前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因素,发现了这些因素有促进人的生命更加有意义和蓬勃发展的一面,这是科学心理学产生之初具有的而后来在发展过程中被忽略的目标。在心理学发展史上,相当长的时间内心理学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即对人的心理问题的研究和对人性的积极方面的研究相差巨大。在二战后,主流心理学走向了以心理问题的研究为核心、以有心理问题的人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病理性心理学,这样心理学就偏离了社会主流,意味着庞大的正常人群得不到心理学的关怀。在这种现实的背景下,在1998年,塞利格曼作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发起了一场积极心理学运动,倡导心理学首先要关注人的积极方面。2000年塞利格曼和米哈里·契克森特米哈伊(Mihaly Csikszentmihalyi)在《美国心理学家》上刊登的《积极心理学导论》的文章,正式提出积极心理学这一概念。2002年,斯奈德和洛佩斯主编的《积极心理学手册》正式出版,宣告了积极心理学正式出现。此后,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在美国心理学界引起了广泛兴趣。随着积极心理学理论体系的逐渐完善,许多学校也开设了积极心理学课程。2009年在美国费城召开了首届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这次会议吸引了全球 52个国家的参与,这是积极心理学逐渐成为一种潮流的标志。
塞利格曼认为,心理学的一个更加重要的使命应是让普通人生活得更有意义和更幸福,过分关注“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而忽视人类自身所拥有的积极力量和品质,会使得心理学不能真正发挥出它的价值。由此,心理学的关注焦点应当从“心理疾病”转向“人类的积极品质”,通过大力提倡积极心理来帮助人类真正拥有幸福。
积极心理学的核心思想强调人本身拥有的积极因素,强调人的价值,主要研究人的美德和潜力,以帮助所有的人获得幸福为目标。积极心理学致力于对人的积极认知过程、积极情绪体验、积极人格特点、创造力与人才培养等问题的研究,致力于探索人类美好的生活以及获得美好生活的途径与方法。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主观水平上的积极情绪体验研究;个人水平上的积极人格特质研究;群体水平上的积极组织系统研究。积极情绪体验指主观幸福感、快乐、爱等。
在积极的人格特质中,目前对乐观的研究较多。塞利格曼认为乐观是可习得的,并且乐观对我们的身心健康和工作成就都有益。良好的环境可以促进个体积极人格特质的形成,而良好的环境需要积极的组织系统去创造。积极心理学把积极的组织系统分为两类:积极的社会大系统,如建立使公民有责任感、有职业道德的国家法律法规;积极的小系统,包括健康的家庭、关系良好的社区、有效能的学校、有社会责任感的媒体等。
塞利格曼及其团队在全世界范围内50多个国家进行调查研究,获取了超大样本,得出了人类共同拥有的24种积极的性格优势,这24种性格优势又分别属于六大美德。这六大美德主要是:智慧、勇气、仁爱、正义、节制、升华。而这些性格优势和美德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追求真、善、美、勇、仁、礼、智的思想理念很相似。
塞利格曼在《持续的幸福》一书中提出了幸福2.0理论,提出幸福由5个元素决定——积极情绪、投入地工作和生活、目标和意义、和谐的人际关系、成就感。积极情绪就是我们愉悦、狂喜、入迷和舒适等感受。投入与心流概念相关,指完全沉浸在一项吸引人的活动中,时间似乎停滞,自我意识也消失了。目标和意义是拥有明确的人生目标、清晰的对人生意义的理解,这意味着归属于某些超越你自身的东西,并为之奋斗。幸福的第四个元素是人际和谐,人是社会性、群居性动物,在和他人友好相处时,我们常感到真正的快乐。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我们人生低谷时的一剂良药。第五个元素是成就感,“追求成就人生的人们经常会完全投入到他们的工作当中,也常如饥似渴地追求快乐,并在胜利时感到積极情绪,还有可能为更大的目标而继续努力”。
他还指出人类追求的终极目标就是幸福人生,这与中国古代儒家思想“天下大同”的理想也有不谋而合之处。积极心理学找到了天下大同的心理基础——我们人类共同拥有的积极品质,也发现了人类共同追求的目标——幸福。这种积极品质、这种幸福是人类战胜各种挑战和疾病的重要力量。笔者相信阅读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和各种文献会让老师们兴奋不已,积极心理学必将为建设人类更加美好的幸福生活发挥应有的作用。
无论是佩塞斯基安的积极心理治疗,还是以塞利格曼为代表的积极心理学思想,在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都把他们的思想和方法与认知行为治疗相结合,努力追求科学性和实效性。因此,积极心理学的思想和方法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能让教师们在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和方法的指导下创新发展,过一种崭新的教育生活。
积极心理学的基本假设和人本主义心理学是一脉相承的,它认为人的美好和卓越,与疾病、混乱和悲痛同样都是真实存在的,是构成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获得幸福和成就的基础。我们中小学教师有着特殊的使命,对学生的人生和未来有重大影响。因为儿童期和青少年期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期,是自我概念、自我价值观等人生重要课题的形成发展期,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直接影响着学生人生未来的发展方向。今天的学校教育需要培养的学生不应是考试的机器,而是有个性、有灵魂的独立个体。不管是学生还是教师都应追求过一种“幸福完整”的人生。
今天的教师们遇到了比从前更多的挑战,积极心理学给了我们新的视野和方法,我们一定可以从中获得推动教育发展的力量。积极心理学告诉我们,当我们聚焦于消极面的时候,我们看到的都是问题和失望;当我们聚焦于积极面的时候,我们就看到了进步和希望。任何一个民族的希望都是在下一代人身上,积极心理学的人才观认为,所有的人才都是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优势才取得了成就、为社会做出贡献而得到了社会认可。因此当教师遇到越来越难教的学生的时候,需要反思,有没有以新的眼光和视野来看待这些现象和问题?只有努力学习积极心理学的最新成果,开启新思维新方法,并运用于实践,才能创新,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
面对全新的时代,教师自身也面临诸多的问题:职业怠倦、生涯迷茫、对学生问题的束手无策、师生关系紧张……如果教师不能解决好自身的问题,就没法适应时代的发展,也不能满足新一代学生成长的需要。所有这些问题在积极心理学等科学研究范畴中都是可以找到有效的解决办法的,积极心理学能够助力我们教师走向未来,适应新时代的新要求,享受幸福的教育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