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文如何美教

2017-08-05姚冬媚

学周刊·上旬刊 2017年26期
关键词:美文信息技术

姚冬媚

摘 要:教育的真谛是传递生活的美,语文教学更应让学生体会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独特魅力,语文教师就要用“心”去传递诗歌的美,用自身的魅力去呵护诗歌的美,用诵读去点燃诗歌的美,用信息技术去激发诗歌的美。试以《春江花月夜》为例,探索教师该如何“以美释美”。

关键词:美文;美教;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26-007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26.047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诗歌就如颗颗珠玑熠熠生辉,美得夺目,美得动人,自然引得古今无数爱美之士争相吟咏。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一个传播文明的使者,该如何去传递美,如何传递诗歌那空灵多彩又独特的美呢?现结合课例《春江花月夜》,来探索如何“以美释美”。

一、用“心”去传递诗歌的美

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的《春江花月夜》,美得出奇,美得令人心颤。在教学中如何才能完美地阐释这份美呢?首先要“用心”去传递诗歌的美。换言之,则是要求老师自己首先要被这首诗的魅力所折服,才能把这份美感传递给学生。毕竟现身说法最有说服力,最能引起共鸣。试想,如果教师只把这首诗当成授课任务,应付了之,那真的是暴殄天物,煮鹤焚琴。

二、用教师自身的魅力去呵护诗歌的美

如何让你的课堂充满诗意,如何让你的学生激情高昂,都离不开教师自身的魅力。教师的魅力可体现在“音”“姿”“容”“脑”四方面。

“音”指的是音调,指的是语调能煽情、抑扬顿挫,时而舒缓徐慢,若行云流水;时而气势磅礴,如飞流直下,富于变化。这样的语调就像一曲心灵交响乐,容易引起共鸣。《春江花月夜》这首气势宏伟、幽美恬静而又不乏流光溢彩的绝美诗篇更需要我们用语调去导航,用激情去演绎。

“姿”指的是教师授课中的肢体语言,教师要想能牵引学生的目光,就要转变自己的角色,从一个“主讲人”向一个“演员”转化,争取用高超的“演技”来征服学生。要想做到这一点就离不开肢体语言。好的肢体语言就像音乐家手里的指挥棒,魅力无穷!在《春江花月夜》的授课中,可以用双手描绘波浪的起伏,明月的东升。用肢体动作再现思妇时而举目孤月,时而驱逐月光,时而徘徊于月下的情形,配合着声情并茂的讲解,争取把学生引入那静谧澄澈的意境,去感受思妇卷不去、拂还来的幽怨、缠绵和痴情。

“容”指的是教师的面部表情,马卡连柯曾经指出,“做教师的决不能没有表情,不善于表情的人就不能做教师。”课堂上,一个眼神,一个表情都是不可替代的无声语言,它时而是一阵清风,拂去学生的睡意;时而是一道彩虹,让学生感受诗意;时而是一道闪电,让学生为之震撼;时而又化为一股暖流,温暖学生的心田……在《春江花月夜》的授课中,教师眼中流露出的对这首诗的喜爱,会影响在座的学生;在讲解思妇怀人部分时,教师眼中流露出的愁绪会感染学生,从而使他们能更好地融入诗境去体会诗人的喜怒哀乐。

“脑”指的是教师的头脑,准确而言,指的是教师的学识,教师的素养。“为有源头活水来”,“音”“姿”“容”三方面均离不开“脑”这个幕后英雄,这个帷幄中的运筹者。只有“腹内有诗书,笔下有华章”的饱学之士才能真正做到授课时滔滔不绝、口若悬河、旁征博引、妙语连珠、挥洒自如!教师只有在平日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注意提高自己理论、知识、艺术、思想等方面的水平,才懂得如何去掌舵课堂,才知道诗歌的美要怎样去传递。教师只有知道要“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的道理,才能使自己不成為一个纯粹的“知识邮递员”,才能开启学生的思维之闸,让学生思绪飞扬!《春江花月夜》这一千古美文,切不可通过简单的翻译诗句,设置问题,讲解答案敷衍了之;更不可局限学生的思维,而要恰当地点拨学生思考,扩大学生的想象空间。因为,能给学生的思想推波助澜的课堂,才是成功的课堂。

三、用诵读去点燃诗歌的美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诵读对诗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中国古典诗歌最初是配乐歌唱的,现今乐曲虽已失传,但诗歌的节奏和韵律还在,“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诗歌的节奏和韵律与其所要表达的情感息息相关,所以我们要因声求气,学会吟咏诗韵,平时读诗一定要读出声,甚至可以摇头晃脑地读。读诗也应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在教授《春江花月夜》时,教师用诵读贯串整节课,首先让学生初读感知,读准字音,读通文义。让学生结合课下注释读懂课文大致内容,把握诗歌的大意,明确情感基调。知道这首诗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描绘了春江花月夜的美景,继而引发了对宇宙、人生的理性思考。第二部分主要是营造了游子思乡、思妇怀人,二者两地相望、相思的浓郁诗境。其次让学生精读涵咏,读出形象,读出情感。让学生知人论世,结合诗人生平及时代环境特点等去品味诗人的情感,体悟一种情、景、理水乳交融的优美深邃的意境。再次让学生结合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去创读体味,读出气势,读出个性。此外,朗读的处理可以是学生个别读-教师点评-教师范读-学生齐读,也可以适当运用小组竞赛形式,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读完再安排一个“品”的环节,让学生畅谈读文之感,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感知能力,品味诗文的美感。

四、用信息技术去激发诗歌的美

与时俱进,巧借信息技术来服务于课堂是时代的潮流,若用得恰当可激发诗歌的美。在上《春江花月夜》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先借助“人人通”平台传送关于《因声求气,吟咏诗韵》的微课及《春江花月夜》的教学实录,让学生在家观看,并借助“问卷星”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收集学生存在的问题,课上引导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并组织学生探究问题。这种翻转课堂模式使得课上能集中进行“读与品”的环节,进而加深学生对诗歌内涵的了解,提升学生对诗歌美的感知,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总之,像《春江花月夜》这样的美文,在教授中要用饱含激情的语调,流畅华美的语言,丰富的表情把学生带入优美的意境。同时,还要借助诵读和信息化手段来辅助学生感知诗歌的美,让学生在想象的海洋中自由遨游,去领略诗歌永恒的魅力!

参考文献:

[1] 潘新和.语文:表现与存在[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876-886

[2] 潘新和.新课程语文教学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202-206endprint

猜你喜欢

美文信息技术
浙江天正思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以信息技术促进学生的美术理解与表现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美文欣赏
美文润声
动漫美文
动漫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