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策略

2017-08-05韩贵云

新课程·小学 2017年6期
关键词:生活情境教学有效性小学语文

韩贵云

摘 要:教育最根本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更好地生活,教学与生活密不可分,因此无论是哪一学科的教学,教师都应该加入生活化的元素,保证教学的有效性。语文作为小学的基础科目之一,它的教学尤其重要,同时它又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做好语文的教学对学生的日常生活也很有帮助。那么教师应该如何利用生活情境来开展有效的小学语文教学呢?如何保证教学质量呢?

关键词:小学语文;生活情境;教学有效性

所谓生活情境的教学模式指的是教师在小学语文授课的过程中,根据教学的内容以及重点并适当结合自身的教学水平,把生活中的一些场景加入到课堂中来,通过创设一种日常生活的情境来让学生更形象地了解和运用语文知识,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

一、如何创建有效的生活情境

(一)借助教师的语言创建生活化的情境

创建生活情境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借助教师的语言,在进行语文中某一个知识点的教学时,教师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把理论的知识生活化,从而吸引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学习。拿小学识字的教学来举例,中国的汉字文化博大精深,有很多汉字是从生活场景中演变而来的,因此教师在进行汉字教学时,可以通过生活化的情境来进行。拿“坐”字来举例,它是由两个人和一个土组成的,教师在进行“坐”字的教学时可以以“有两个人坐在土堆上聊天”这样的语言来创建生活的情境,让学生一边通过生活场景的联想一边观察“坐”字的结构。这种利用自己的语言来创建生活情境的方式能够带动学生的联想力,同时也能够枯燥的文字教学变得更加形象化,激发了众多学生的兴趣。

(二)利用多媒体来创建教学的情境

现在我国正处于一个信息化的时代,我国的信息技术发展也日趋成熟,信息技术的发展无论是为我们的日常生活还是教学都带来了巨大的改变。它能够利用视频、音频、图片的形式将枯燥的理论知识以更加形象的形式展现出来,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来创建教学的情境。拿课本知识的教学来举例,教师在教学《桂林山水》时,如果只是一味地让学生感受文字“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的魅力,学生可能会觉得比较枯燥,但是如果教师能够在教学之前从网络上搜集一些有关桂林山水的图片并在教学过程中播放给学生,让学生一边感受真实的桂林山水的魅力,一边感受作者所用文字的精妙之处,那么教学效果一定会更好一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肯定也会更高一些。拿古诗的教学来举例,古诗是古代人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形式,但是学生从小接触的就是白话文的教育,他们很难对古诗进行翻译、理解,因此教师在古诗教学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来创建生活的情境,比如,在教学古诗《山行》时,有两句是“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有的学生并没有见过枫叶,所以他们并不能理解这两句古诗究竟表达的是什么意思,但是如果教师在教学之前能够借助多媒体来搜集一些枫叶的图片并播放给学生,不仅学生的兴趣能被激发出来,他们也更能理解“霜叶红于二月花”的含义。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来创建生活的情境,提升教学质量。

(三)把学生带入实际生活中进行情境教学

既然语文的教学与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那么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向社会,利用这种形式来创建生活情境,提升教学效率。拿《柳树醒了》的教学来举例,教师在进行这一篇课文的教学时,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去寻找校园里的柳树,让学生自己观察初春时节柳树有什么变化,有的学生可能会发现“春天来了,柳树开始发芽了,它的小叶子在一点一点往外冒”,而有的学生可能会发现“春天来了之后,柳树上钻出了很多白色的毛,就跟冬天下雪似的”。教师让学生通过实际观察去发现春天柳树的特点,然后再让学生进行课文的学习,引导学生发现课文中描述的柳树的景象与自己实际观察的是否有差异,从而提升课文教学的效率。另外,在进行写作教学时,教师也可以采取这种教学模式,尤其是在进行“风景类”写作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学校的小花园里进行观察,学生一边观察,教师一边讲解在进行风景类写作时有哪些注意事项。这种利用生活实践来开展教学的模式摆脱了课堂的禁锢,让学生一边生活一边感受知识,这对于语文教学有效性的提升起到了重要的帮助作用。

二、利用生活情境开展教学的意义

我们已经探讨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创建生活的情境,那么利用生活情境开展教学的意义是什么呢?

(一)可以吸引学生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要求各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兴趣的开发与培养,因为小学生的自我意识比较强烈,对于他们不感兴趣的知识,教师很难去带领他们进入学习的状态。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迫切需要被改变,而情境教学的模式指的是把学生常见的一些生活中的现象、事物带到课堂上,利用多种形式展现出来,让学生通过故事、图片、视频或者是亲身感受来学习新知识。这种模式不仅能使教学更加形象化,同时也吸引了众多学生的兴趣,提升了学生学習的积极性。

(二)对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积极的意义

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下,学生几乎没有独立学习、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他们整堂课都在忙于记笔记、消化教师让自己记忆的理论知识,教学的氛围枯燥而且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得不到提高。而利用生活情境来教学的模式更侧重于教师创建情境来对学生进行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思考来获取知识,所以这种教学模式更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当教师把学生带出教室、带进大自然的时候,学生的身心都会变得愉悦、放松,当学生的身心全部放松下来的时候,他们的大脑运转会比平时更活跃,自主学习的能力自然也就得到提升了。因此从这一点来看,利用生活情境来开展教学的模式对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积极的意义。

三、利用生活情境开展教学需要注意的事项

我们已经讨论了创建生活情境的方法以及利用生活情境来进行教学的意义,那么在利用生活情境进行教学时教师需要考虑到哪些注意事项呢?首先,教师所选的情境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小学生对社会的认知比较浅显,如果教师在利用生活情境开展教学时总是选取一些学生看不懂的画作、影视内容,学生理解起来肯定难度很大,因此教师一定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因素以及心理特点;其次,教师创建的生活情境一定要真实、切合实际,很多教师习惯用“讲故事”的形式来创建教学情境,但是他们为了创建情境而编制的故事不切合实际,这种创建情境的形式会对学生的认知起到一定的反作用,使教学失去本身具备的生活性。从这两点来看,教师在利用生活情境开展教学时一定要遵循一些原则,切忌滥用。

总之,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加深,如何加强教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保证教学的有效性成为众多教师研究的课题,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如何利用生活情境来保证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呢?在利用生活情境教学时需要遵循哪些原则呢?希望以上几点能够对各位教师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徐雪梅.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与生活情境的优化组合[J].新课程(小学),2016(2).

[2]高强.小学语文教学中创设生活化情境的策略[J].课外语文(下),2016(2):70.

[3]汤艺群.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创设生活化情景[J].都市家教月刊,2015(12).endprint

猜你喜欢

生活情境教学有效性小学语文
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探讨
关于优化教学策略和建立空间观念的实践与思考
例谈打造生活化物理课堂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初中政治课的“激趣”研究
浅析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提高物理校本作业有效性的教学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