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设计在儿童计算思维的作用
2017-08-05向定旭
向定旭
摘 要:在数字时代的今天,计算思维与理论思维、实验思维一起构成了科技创新的三大支柱领域,它们也是人人都需要掌握的技能之一,那么程序设计在儿童领域的计算思维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呢?这是需要重点讨论的问题。
关键词:程序设计;儿童计算思维;作用
说起计算思维,我们首先需要了解一下什么是思维,从广义上说,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那么由此可以推断出,我们所说的计算思维也是指人脑的思维,而不是计算机的思维。它是一种抽象化的物质,一种可以供人们进行想象的思想活动。那么我们的儿童,他们的世界里面是怎样的一种计算思维呢?它们非常类似于数学与工程中的“读”“写”“算”等等。
一、程序设计下的计算思维
根据我们上面所说的推断,计算思维是人们身上存在的一个共性,是我们所有人都具备的一种良好的特质与潜力。然而,对于小学階段的儿童,如何发展他们的计算思维呢?通常来说它是由另一个媒介来实现的,这就是程序设计。在早期的教育中,教师通过对孩子们进行程序设计课程的编排与辅导,逐渐培养起孩子们的计算思维能力,教师选择可视化的、模块化的程序设计软件让学生实现学习的目的。最为简单的是LOGO编程语言,教师可以通过“绘图”的方式让学生学习这种语言,使得孩子们在日常的生活中可以寓教于乐,让丰富多彩的内容一点点地渗透在他们的心灵中。还有一种是BASIC语言的学习,它可以让孩子们在日常学习中不断锻炼自己的计算思维能力。
二、程序设计在儿童计算思维方面的教学现状
首先,由于计算机是西方的产物,我们国家在培养儿童的计算思维能力方面还处于比较缓慢的阶段,儿童对新事物的认知能力与接受能力等都需要运用他们的兴趣点来开启,让原本那些较为抽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进行一些有效的编排,教师不可以一味地“灌”给孩子们,需要他们主动、发自内心地热爱这些具有严谨性的程序设计,从而在不断的学习与研究中,体会到知识的乐趣,渐渐培养起他们心中的那一抹计算思维能力,让原本枯燥无味的程序设计语言具有新的活力。
其次,无论是LOGO语言,还是BASIC语言,都是需要孩子们调遣他们自身主观能动性的,然后在教师有序的带领下进行生动的学习与讨论,让教与学的过程变成一个互动与实践的环节,教师在安排与设计课程上面一定需要用去揣摩孩子们的领悟力与感知力等各方面的程度,然后根据他们的需要酌情进行设计与布置,使得最后孩子们的学习过程是快乐而轻松的,学习的效果是惊人的,这样的程序设计课程才是成功的。
三、培养儿童计算思维的具体措施
那么,为了达到以上我们预期的教学目标,教师就需要用心钻研各种环节的教学内容了。
首先,是在课程的编排与教学目标的实施上,教师需要根据孩子们的需要与理解程度进行有的放矢的考究,让孩子们的大脑充分活跃起来,然后在日渐高涨的学习兴趣下,再开启一天新的知识的讲述,让原本冷冰冰的程序设计课程变得一汪清泉可以流淌出趣味来。
接着,是按照孩子们的学习习惯与学习能力,进行有选择性的教学。通过对LOGO语言的各种学习与领悟,让孩子们在简单的图文中感受到计算思维的巧妙之处,让那些原本抽象的符号语言可以在瞬间被孩子们接受与消化。然后是比较基础的BASIC语言的学习,它是计算机编程语言最为严谨与简单的一种。可以通过不断的归纳与演绎,让孩子们在心底从小树立一种简单的计算思维的方式与方法,让他们在感受与运用各种软件的同时,可以尝试到思维缜密与逻辑能力的释放,其实这也是一种奇妙的乐趣,在各种计算机语言的不断转换中进行有趣味的体会,发现原来学习也是一件乐此不疲的事情,让他们从心中打消对知识的畏难情绪,这是从情感上对孩子们进行良好的引导与教学,让他们可以轻松自如地遨游在知识的海洋里,充分运用科学知识的魅力丰富与历练自己,既开拓了眼界,又锻炼了智力,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综上所述,我们身处数字时代的今天,未来的美妙还需要我们祖国的下一代努力地描绘与建设,那么教师如何在他们的儿童时代就开启与锻炼出具有计算思维能力的新青年呢?这是我们需要运用程序设计课程不断进行挑战与研磨的新课题,也是未来计算机时代数字引领人们走向尖端科技的新潮流,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使命。教师能否进行优质教学与培养人才,是关系到祖国未来命运发展的根本动力所在。所以,充分运用程序设计语言的课程教学是可以实现这一伟大梦想的。它也是代表国家整个经济命脉与振兴的关键,因为人才是我们民族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曹恒来.基于计算思维的小学程序设计教学研究与实践[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6(12).
[2]陈丽娟,戴丽华.以培养计算思维为核心的程序设计实验教学[D].四川大学,20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