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课堂小结艺术的实践与研究

2017-08-05华娣曹灿林

新课程·小学 2017年6期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艺术

华娣+曹灿林

摘 要:课堂小结是一节课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是在較短时间内对所讲授内容作一个简短的系统性、概括性、延伸性的总结。好的小结无疑是对知识的一种深化,对学生思维的一种升华。分析了课堂小结的重要性,列举了小学数学课堂上几种有效的课堂小结模式。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小结;艺术

小结是课堂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对整个课堂教学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导入是始,小结是终,构成了数学课堂和谐教学的整个过程。

一、低段数学课堂小结的价值

(一)理清思路,深化所学知识

在课堂学习中,学生遗留未懂的问题,被忽视的问题,被错误理解的问题,通过课堂小结,可以在其未能形成错误的思维定式之前得到一次改正的机会,有助于学生深化所学知识。

(二)提高注意力,升华学生思维

随着下课时间的临近,学生注意力由高度集中到逐渐分散,课堂小结能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升华学生思维,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使整个教学过程成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交流、合作的过程。

(三)承上启下,为新课作铺垫

数学知识具有很强的知识体系,旧知识是新知识的基础,而新知识尤为以后学习做铺垫。每节课结束适当地进行小结,把本节课内容与前后的知识进行联系,并通过归纳总结,为新课铺垫。

二、低段数学课堂小结的方式

课堂小结的方式、方法是多样的。经过大量资料收集和理论学习,我对数学课堂小结几种有效形式进行了初步罗列。

(一)概括小结法

这是最为常见、最为简单的课堂小结形式。为了使学生对课堂上所学的内容有一个完整而深刻的印象,在一节课要结束时,用简单明了、准确简练的语言和图表等方法,对整堂课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概括出知识的脉络与主线,深化主题,强化重点,明确关键性知识,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形成条理,对学生掌握本节课内容有一锤定音的效果。

例如,“面积”节课时,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加以归纳小结。

1.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认识面积)

2.那么什么是面积呢?(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二)比较小结法

一个知识点到了结尾处,我们可以采取总结、提问、列表等方法,将新学知识的各个部分以及新知识原有知识进行分析比较,明确它们的内在联系或找出它们各自相同或不同的特点,以起到更准确、更深刻理解知识的作用。这种方式的小结一般用于表达形式非常相近、知识结构十分相似或学生容易混淆的概念、规律等。

例如,“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倍的应用题”“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应用题”,可把它们列在一起:找出它们的不同点,注意一些字眼,加以区分。

(三)拓展小结法

拓展小结法就是在概括新知识的基础上,巧妙地引出既与新学知识,又和后续学习有关的新颖问题,让学生意犹未尽,一方面可以使新旧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连贯性;另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新的求知欲望,进一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未知的积极性,为后续教学创设良好的条件。

例如,“面积单位”这一课的课堂小结,我做了如下延伸:这节课我们学习了面积单位,知道了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并且感受了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大小。那么,我们在测量土地面积的时候,用这些单位合适吗?请同学们预习后面的新课,相信大家很快会找到正确的答案。

(四)疑问小结法

问题是思维的核心和载体,推行创新教育更是起始于问题,收获于问题。疑问小结法让学生在质疑和释疑过程中,攀登新的知识台阶。也可以让学生自己提出疑问,鼓励学生自己回答,有利于开启学生的心智,调动学生学习、思考的积极性。

例如,学完“年、月、日”,我提出了这样一个疑问:小明6岁了,可是他才过了两次生日,请问他是几月几日出生的呢?按照一般的推理,6岁就应该过6个生日,可为什么只过了两次呢?这样的疑问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结合今天这节课所学的知识,寻找答案。

(五)活动小结法

1.故事活动小结

故事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文艺形式,它之所以吸引人,则在于它有一定的情节,使人感兴趣,将它引入课堂小结,会收到好的效果。

例如,在教学“表内乘法”时,我引用了西游记的故事来进行小结,孙悟空在太上老君炼丹炉里练了七七四十九天,炼成了火眼金睛;唐僧师徒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取回了真经等。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自然也就把这些乘法口诀牢记于心了。

2.口诀式小结

即结合教学内容,精心编制口诀让学生朗读、记忆的小结方法。这种方法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又能促进知识的牢固记忆。例如,我在教学“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时,我把数的大小比较方法编写成口诀的形式“千以内数比大小,先看位数有多少。位数多的数就大,位数少的数就小。要是位数也相同,最高位上瞧一瞧。最高位上也相同,一位一位往下比。”使学生更容易理解。

让学生在课堂结束时有所思、有所悟、有所动、有所得,这就是课堂小结的作用。它是帮助学生进行反思的重要手段,是一节数学课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猜你喜欢

小学数学课堂艺术
纸的艺术
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师提问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有效预习,助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
对公共艺术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