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教育模式对创造力的影响

2017-08-04耿婕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24期
关键词:创造力大学生

耿婕

【摘要】本研究结合西交利物浦大学和苏州大学的教育模式,采用威廉斯创造力量表对苏州大学学生、西交利物浦大学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西交利物浦学生在创造力的冒险性因子,好奇性因子,挑战性因子的得分以及创造力总分上显著高于苏大学生。这说明高校教育模式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有一定的作用,相比师生系统地传授和学习书本知识的教学模式,教师辅导、学生自我学习的教学模式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关键词】大学生 创造力 高校教育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4-0003-02

一、引言

教育模式改革的推进,各高等学校按照“反思大学理念,变革教育观,重组课程体系,加强文化素质教育”的基本思路,确立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按高校功能可分为研究型大学、研究教学型大学、技能技术型大学;按办学格局分为综合大学或文理学院、单科大学或学院、师范大学或学院;按办学主体分为公办教育、民办教育、中外合作办学教育。教育模式是一种理论性的简化结构,是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桥梁。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探索公办高等学校教育模式及中外合作高等学校教育模式之间的区别。

创造力是新奇、独创的加之有功能上的适用性的想法或回馈。近年来,研究者多从创造性思维、创造性人格和创造性表现能力等方面深入理解创造力。具体包括:(1)对创造力社会性因素的研究;(2)人格特征与创造力关系的研究,包括人格特质与各领域创造活动之间的关系;(3)对创造力潜能激发的研究,包括创造潜能的获得与实现。

二、问题提出

本研究提出假设创造性大学的教育模式是一个整体,学生创造力受高校教育模式的影响。研究致力于探究高等学校教育模式与创作力的关系,结合苏州大学与西交利物浦大学的教学模式,从思想观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分析。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威廉斯创造力量表进行调查,该测量工具由F.E. Williams编制。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介于0.401至0.877之间,重测信度介于0.489至0.81之间,评分者效度介于0.878至0.992之间,效度较好。调查对象共有350名大学生,分别来自于苏州大学和西交利物浦大学,年龄范围在18至22岁。

四、研究结果

1.不同专业學生的创造力比较

不同专业的学生在创造力的冒险性因素,想象力因素和挑战性因素上差异显著,分别为F(4,28)=4.690,P<0.01,F(4,30)=3.411,P<0.05,F(4,30)=3.449,P<0.05。

多重比较发现,在冒险性因子上,文史科学生、艺术科学生得分均高于理工科学生;在想象力因子上,经管科学生、文史科学生、艺术科学生得分均高于理工科学生;在挑战性因子上,文史科学生的得分显著高于理工科学生与经管科学生,艺术科学生的得分显著高于经管科学生。

2.不同年级学生的创造力

研究表明,不同年级的学生在创造力的冒险性因素和挑战性因素上差异显著,分别为F(2,30)=4.531,P<0.05,F(2,32)=4.490,P<0.05。通过多重比较发现,在冒险性因子上,大三学生的得分显著高于大一学生,大三学生的得分显著高于大二学生。在挑战性因子上,大三学生的得分显著高于大二学生。

3.苏州大学与西交利物浦大学学生的创造力比较

研究发现,西交大学生的冒险性因子、好奇性因子、挑战性因子得分均显著高于苏大学生。西交利物浦大学区别于传统教学模式,以“自主学习”为理念展开教学,融合传统中国的教学模式,采用“active leaning”的教学形式进行人才培养,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独立性。作为一所中外合作办学高校,西交利物浦大学认为应重点培养学生的自立能力和主动学习,而并非知识和信息量。

五、讨论

创造力人格包括责任感、牺牲精神的进步的人生态度、肯定的自我意识、强烈的内在动机、创造性认知风格和高情感智慧。分析表明,大学生的创造力受教育模式的积极影响。

苏大实行完全学分制,强调课程之间的关系,具有连贯性、严密性;强调课程模块的有机整合,使学生在知识的宽度和深度上达到平衡。而西交利物浦大学采用“放养型”教育模式,发散型教学,启发鼓励学生进行主动探索学习强调学生主动学习,表面上看是课程、人员、资本、劳务和管理的融合,实质是跨文化的撞击和冲突、融合与吸收。

创造力与教育模式之间存在联系。以学生创造力为培养目标的教育模式能拓展学生思维,开发潜能、提高学生的主动创新意识。学生通过自学完成学习任务、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课堂讨论,相互交流和学习,在自学和讨论基础上的探索与科研。学校需要通过创造性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指导性的教学方式,给学生更多的思维空间,鼓励学生主动学习,追求创造性学习目标。能够进行创造性学习的学生往往表现出好奇、思维灵活、独立行事、喜欢提问、善于探索等特征。

参考文献:

[1] Runco M. Creativity.Annu Rev Psychol.2004:55:657-687.

[2]罗晓路.大学生创造力特点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6,29(1):168-172.

[3] Torrance ,E. P. A longitudinal examination of the fourth-grade slump in creativity. Gifted Child Quarterly ,1968 ,12 :195 -199.

猜你喜欢

创造力大学生
以生成性培养创造力
谁,决定了儿童的创造力
第29届世界大学生 冬季运动会精彩掠影
厚重感
激发你的创造力
激发你的创造力
这才叫指尖上的智慧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