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证资源下高中地理课堂探究活动的设计原则

2017-08-04李小霞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24期
关键词:颗粒实验探究

李小霞

【摘要】“倡导探究学习活动”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是新课程标准中的重要理念,实证的资料能够使学生把地理原理与地理实际紧密结合在一起,本文以实验探究“山前洪(冲)积扇的形成”为例,从课堂探究活动的素材选取、问题设置、过程实施、成果与评价等五个方面提出设计的原则。

【关键词】实证资源 地理探究活动 设计原则 山前洪(冲)积扇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4-0137-02

地理课堂探究活动就是指通过教师的指导,在课堂上以个人或小组形式,在地理学习(含解决问题)过程中,学生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实证资料利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搜集材料、分析问题、实验论证、得出结论的过程,是一种开放性的学习活动。实证资源是指通过各种手段把实证的资料(如图片、视频、图表、数据及实证性的高考试题等)引入到地理课堂,或者引导学生走进自然与社会,切身感受现实地理事物与现象的形成、发生与发展过程。很显然,实证的资料能够使学生把地理原理与地理实际紧密结合在一起,使探究成为“有源之水”,避免了地理探究过程与地理现实的脱节,也与新课程标准中“倡导探究学习活动”、“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的重要理念高度吻合。

接下来,笔者根据地理探究活动的一般步骤,结合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第3节的实验探究“山前洪(冲)积扇的形成”来谈谈课堂探究活动的设计原则。该实验通过模拟一个具体、形象的情境来呈现抽象的知识和原理,让学生在形成直观体验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探究性学习活动,全面深入地理解并掌握与冲积扇有关的地理知识,从而突破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加深学生对地理规律及原理认识和理解。

一、探究素材的趣味性与生活性相结合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也是学生学习最大的动力。探究主题只有符合学生的兴趣,学生才会积极参与,不断探究。高中地理教材中许多内容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以学生熟悉或感兴趣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或生活见闻等实证资料为背景设置问题情境,揭示一些与地理有关的问题,让学生分析解决,以引发学生的认知需要,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在开始实验之前,首先在课件上投影《中国国家地理》2011年第07期“我们生活在冲积扇上”中四川雅砻江边、天山南麓、太行山(北段)冲积扇、祁连山冲积扇等地的航拍图,展示真实的情景、美丽的画面,绝大多数学生很感兴趣,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生活中的问题与教学的结合就是学生学习的兴奋点,也是学生的兴趣所在。课堂探究活动适时联系身边的自然现象、生活见闻和社会热点,使学生感到地理知识很有用,这样不仅传授了书本知识,还拓展了教学内容,同时增强了学生观察事物和分析事物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兴趣。

二、探究问题的科学性与层次性相结合

问题设计的目的是把教材中的知识点串在一起,形成一个“知识链”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形成一个知识网络。这样的问题设计引领探究活动,可以使学生明确探究目标,找准思维的方向。首先,问题设计要符合科学性的原则,要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同时基于高中生现有的知识和经验、认知能力和思维水平,考虑学生“最近发展区”的知识。其次,问题设计不能过于笼统,要有层次性和梯度性,能有效地调动不同认知水平学生的参与度,既要达到学习目标又要提升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因此,笔者对课本设问进行改编:(1)思考物质为什么会堆积下来?(2)推测堆积物的颗粒规律?(3)观察堆积物的形状?(4)堆积物的分布规律能反映出实际规律吗?为什么?(5)该实验存在哪些不足?该如何改进?(6)推想河流的什么位置会有类似堆积物?

与原问题相比,改编后问题的设置符合“假想推测——实验论证——不断改进——实际应用”的一般探究规律,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思维水平;同时避免了常问到的“是不是”、“对不对”等无效问题。这些设问层层递进,既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有利于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深层次的认知参与,推动了探究活动的深入。

三、探究过程的主体性与主导性相结合

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要求学生要发挥主体作用,展示主体价值,充分挖掘个性潜力;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驾驭课堂教学,坚持以人为本,增强服务功能。

课堂探究活动的组织形式一般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以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学生在探究活动发表自己的观点,提出问题,探讨问题发生的原因以及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课前预先创设活动情境、设计活动问题;在课堂对学生适时点拨和引导;同时在探究活动中要善于创设各种氛围,由学生充当探究活动的“主角”,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该实验中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方式提出以下问题:(1)为什么形成是锥形而不是扇形?(2)可推斷扇顶颗粒物较粗,扇缘颗粒物较细,但该实验的细沙没有颗粒物大小差异不明显,无法反映不同颗粒沉积物的分布规律,怎么改进?(3)冲积扇是流水的堆积地貌,能否在试验中加入水流?(4)书本倾斜的角度是多少?(5)如何模拟河谷的宽窄和弯曲程度?

改进后的实验

实验材料:粒径不一的黏土、细沙、中砂等沙土混合物;塑料凹槽;家用手提喷壶;量角器。

实验过程:①塑料凹槽统一倾斜30°;②将沙土混合物自凹槽高处向下缓缓倾倒;③用喷壶在凹槽上方洒水;④观察在凹槽前的堆积体的外形特征。

实验结果:①堆积体基本呈扇形;②扇顶颗粒较粗,扇缘颗粒较细。

实验反思:①个别小组由于洒水的强度或者凹槽倾斜的角度问题,并不能很好地呈现(冲)积扇的外形特征及其沉积规律;②凹槽底部平滑,无法模拟出河谷的起伏状况;③河流出“山口”的过渡地带未考虑。这些问题都有待进一步的改进和验证。

所以,在課堂探究活动的过程中既要突出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和主体性地位,又不可忽略教师的对学生学习方向目标的主导作用。

四、探究成果的共享性与拓展性相结合

在探究活动中,常常需要分组观测和调查,探究成果也是小组成员讨论、争论以后的意见综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看到问题的不同侧面,对自己和他人的观点进行反思或批判,从而建构新的认知,同时增强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1]。例如在实验之前,6个小组中,有4个小组推测“扇顶颗粒会比较粗,扇缘颗粒会比较细”,他们认为流水的搬运能力与速度相关,速度减慢,搬运能力减弱,因此颗粒大的砂石在重力作用下首先沉积在扇顶;而另外有2个小组推测“扇顶颗粒会比较细,扇缘颗粒会比较粗”;他们考虑的是重力搬运物质,颗粒越小的重力作用越弱,应该越早沉积,颗粒越大的,重力作用越强,可以前进得更远;因此黏土应该在扇顶,而砂石应该在扇缘;面对两种意见完全相左的争论,我们只能通过各自小组的实验探究来验证。课堂探究活动的主要环节是学生的自主展示。探究成果是小组共同努力的结晶,各小组展示自己的小组成果和疑问,实际上就是无私的共享精神的体现。

探究活动中学生要通过动脑思考、用心体验,领悟隐藏于表象背后的本质。同时要通过迁移分析和延伸探究推出更多有价值的结论[2]。例如实验中推出流水沉积物的分选规律和成因后,是否可以从流水沉积扩展到风力沉积、海浪沉积以及冰川沉积呢?课后给出以下三个拓展问题,延续课堂的探究。①有观点认为,黄土高原是西北风带来的“礼物”,是“风吹来的高原”,如果是这样黄土高原表面物质的颗粒大小有何分布规律?②海边的沙滩是靠岸的颗粒物更大还是靠海的颗粒物更大呢?②冰川挟带不同大小的物质向下运动,沉积物按颗粒大小分布的规律明显吗?

五、探究评价的客观性与激励性相结合

探究的评价应重在学习过程而不是探究的结果;重在知识、技能的应用而不是知识的数量;重在亲身参与探究活动,获得感悟和体验,而不是被动接受别人的经验[3]。因此对于学生完成的探究任务,教师要客观公正的进行评价,同时要发现学生探究过程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现学生个人以及小组合作中的闪光点,要从不同的角度,看待不同的个体,因为学生的性格和学习基础的差异,在探究活动中的表现和任务的完成会有所不同,教师应该站在不同的角度,肯定学生的优点,不足之处进行详细点评,帮助学生树立自信,享受成功感,鼓励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奋发向上,为以后的活动开展奠定基础。

总之,课堂探究活动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在探究活动中,教师需要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学生实际,营造一个贴近生活的探究情境,在课堂中和课堂外引导学生以合作互助的方式解决探究话题,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活探究思维。

参考文献:

[1]李景霞,王丽虹.以高中地理为例,谈课程开发中探究式活动的设计[J].教育探索,2007,(9).

[2]陈炳飞.地理教材中现有实验的创新利用——以“洪(冲)积扇的形成”模拟实验为例[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4,(6).

[3]凌锋.地理课堂探究学习活动的操作方略[J].教学与管理,2010,( 12).

课题项目:本文是2014年度福建省基础教育课程教学研究课题“实证资源下地理探究与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课题编号:MJYKT2014-042)的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颗粒实验探究
设问引导探究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清洁颗粒也可以环保
声波实验
关于植物的小实验
最酷的太空实验
制何首乌颗粒的质量标准研究
镇咳宁颗粒的质量标准研究
让合作探究走进实验课堂
免费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