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地方政府公信力现状和提升路径研究
2017-08-02王琦隋英霞
王琦+隋英霞
摘要:政府公信力显示政府的信用水平也决定着政府的社会号召力及影响力。本文通过了解分析当前地方政府公信力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分析找出原因,从而提出提高地方政府自我认识、建立完善合理的决策机制、推进政府职能的转变,完善信息公开制度等措施来帮助地方政府科学行政,为提升政府公信力提供帮助。
关键词:地方政府;政府公信力;提升路径
政府公信力主要反映的是政府执行政策在社会公众中的影响力和政府自身的权威性[1]。而地方政府作为执政党和政府各项决定、纲领的具体的实施者,它面对的是最直接、最根本的社会公众。地方政府拥有较高的公信力,更加能够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有利于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反之,将会妨碍各项政策措施的贯彻执行。
一、我国地方政府公信力现状
所谓地方政府公信力是地方政府在行政工作中是否得到公众认可和拥护,是社会公众对政府满意程度和信任程度的表现。由于我国地方政府 职能尚未及时转变,与社会公众未能形成良性的互动、存在的不健全的政府权力监督体系更甚至有的地方政府不能很好的履行政府职能等,使人民群众对政府信用的主观评价处于较低水平,我国地方政府公信力显现出的较低的问题,由此,提高地方政府公信力变的越来越重要。我国地方政府公信力现状主要表现为:
(一)政策制定缺乏科学依据,政策执行出现偏差
一些地方政府在制定公共政策的过程中,不能考虑到地方發展的长远问题,导致政策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同时,在政策实施的过程中,也存在政府照搬、敷衍等现象,使得政策不能真正的落实,做到科学依法行政,从而导致政策实施过程中出现达不到预期效果的问题。
(二)部分地方政府政府职能定位不清
政府部门在政府活动中,存在应该管的没人管,不该管的管了,使得各部门之间相互推诿,最后无人问津,问题得不到实质性解决。同时,才在一些地方政府为了政绩,片面追求经济的发展,对于基层社会公众的工作敷衍了事,激化了地方政府与社会公众间的矛盾。
(三)地方政府工作人员行政过程中腐败现象暗中滋生
政府监管体系的不健全等,使得地方政府工作人员有机可乘,信用缺失、钱权交易、滥用职权、滋生贪污腐败现象,使得政府公职人员的道德水准受到公众质疑。
(四)地方政府政务公开制度落实、平台运用不到位
政策实行缺乏公开性和透明性。社会公众没有有效的信息沟通渠道来表达民众的意愿,同时,政府也没有政务公开的意识和途径。
二、地方政府公信力建设问题原因分析
(一)地方政府政策规范程度低
地方政府的决策机制不尽完善,地方政府的决策在大多数情况下仍受到主要领导所左右,这就不可避免的融入了个人的喜好和个人因素。同时也存在地方政府政策制定以及执行人员工作不到位的问题,不管政策如何,政策执行人员素质较低直接影响到政策执行的效果。
(二)地方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
地方政府角色转变不到位,统揽一切,政府职能无限扩张,在相关领域的过多地干预不仅达不到相应的效果,并且会适得其反。
(三)地方政府的监督制约机制不健全以及外部监督由于信息不对称等不能完全的发挥其作用,为腐败的滋生提供了条件
政府各部门以及其公务人员的相关不恰当、失职行为不能受到有效的监督和及时的制约,最终损害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加剧地方政府公信力的缺失。
(四)信息公开制度不完善
社会公众对政府政策实施、执行不甚了解,对于所发生的事关人民群众利益的事情,地方政府也不能准确及时的进行信息的公开,从而加深了公众的猜忌和不信任。
三、当前地方政府公信力提升路径
(一)提高地方政府的自我认识
地方政府要提高公信力,要明确地方政府作为直接面向广大群众的一级政府,转变地方政府的政绩观才能真正将群众的呼声听到心里,有利于在社会公众中树立起良好的形象。并且要认识到在日常的行政过程中难免会出现错误和问题,面对问题,政府能够知错就改,及时的采取措施加以弥补,政府依然会得到社会公众的信任,提升政府的公信力。
(二)建立完善合理的决策机制,提高政府执行力
地方政府要提高其自身的公信力,在制定政策前,应充分的深入了解地方的具体情况,遵从地区发展的长远利益。同时,政策制定的最后的阶段也就是政策的执行阶段,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政策,就必须要坚持的执行下去,并要保证政策的执行效果。其次,要建设责任型政府[2],加强地方政府以及各部门的责任意识,日常的行政过程中要明确的分工,明确各方的责任,确保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的提高。
(三)健全地方政府监督制约机制
首先要形成合理有效的监督制约体系,切实的将各方监督力量结合起来,形成多方的监督体系,充分的利用好群众监督和网络监督。同时加强政府内部的监督,确保行政权力依法正确地行使,做好预防腐败的基础性工作,严格监管地方政府以及工作人员的行政,对知情不报、严重失职、渎职以及查办违法案件不力等要及时并严格的查处、追究责任。
(四)完善信息公开制度,加强地方政府与社会公众的信息沟通
在地方政府的行政过程中可以积极的鼓励社会公众的参与以能够更好让社会公众了解政府工作等过程,使政府权力在阳光下运行[3]。地方政府在日常的行政过程中也要充分的利用好网络的平台,建立政务公开微博、微信公众号等,积极的推送政务民生等信息,通过互动了解社会公众的诉求并对地方公共问题进行讨论。使公众能够真正的行使自己的权力、表达自身的利益诉求,这将有力的提升地方政府的公信力。
【参考文献】
[1]朱光磊,周望.在转变政府职能过程中提高政府公信力[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1(03):120-128.
[2]王巍.公众回应性:服务行政的核心特征——服务型政府回应机制的流程与制度设计[J].行政论坛,2004(05):33.
[3]段朝晖.当前我国地方政府公信力建设状况及对策研究[J].山西行政学院学报,2016(01):36-40.
作者简介:王琦(1994—),女,山东潍坊人,长春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在读,行政管理专业。
指导老师:隋英霞(1977-),女,吉林省长春市人,中共党员,副教授,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当代中国政府管理与公务员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