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例谈微课在高中物理复习中的应用

2017-08-02

物理教师 2017年7期
关键词:滑环概念笔者

沈 磊

(江苏省苏州第一中学校,江苏苏州 215000)

例谈微课在高中物理复习中的应用

沈 磊

(江苏省苏州第一中学校,江苏苏州 215000)

科技在发展,教学方式也在不断更新.“微课”作为教育领域里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突破了传统教育模式的时空限制,具有教学时间短、教学内容针对性强、教学资源最大化等特点.物理复习教学中,在课堂导入、物理实验、知识点突破等环节,恰当运用“微课”,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针对性的答疑解惑,从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微课;复习课;自主学习

高中物理复习课,因为江苏新课程的改革,尤其在新的高考政策的影响下,在校课时往往很少,高三最多每周6课时,到后期减课时甚至只有3课时,时间紧、任务重,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要提高学生的复习效率就显得尤为重要.针对这种情况,笔者使用了微课这一手段,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在实际使用微课过程中,笔者发现不同层次的学生使用的内容针对性还不能完全相同,使用方法也略有区别,为此根据不同的学情做了相应的调整.

下面笔者就最近两年所教授的不同层次班级的不同情况,分以下3个方面举例说明.

1 课前预习

在2015届学生高三第二轮复习时,发现所教班级的学生虽然总体很优秀,但是在讲课的过程中,尤其是在讲解一些涉及概念的选择题时,学生的反应往往会处于停顿状态.课后与学生交流后得知,学生对部分知识点的概念理解不很透彻,有些可以说是完全陌生.由于对物理概念的认知度不够,造成在解题时遇到了困难,而当概念讲解了一遍之后,很多学生都还是能够掌握的.这充分说明了这些学生是属于基础不够扎实,但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只要在有限的时间里补足相应的漏洞,还是能够弥补缺陷的.考虑到课堂时间有限,第二轮复习量又很大,课堂上能够给学生讲解基础知识的时间几乎没有,于是笔者就想利用微课这一手段.在制作微课时,考虑到只需要帮助学生巩固概念为主,举例为辅,通常只选1~2个有针对性的概念型的选择题,帮助学生做到有效预习.而做好的微课给学生共享,学生可以放在手机里,利用空余时间进行观看,甚至只需要听,就可以做到复习相关的概念,提高了预习的效率.

而在高二的班级中,虽然制作微课的目的也是能够让学生做到课前预习,可是难度和内容就不能按照高考冲刺的要求来做了.笔者将知识概念做成视频模式,简短的书面语言,加上简单的解释,这就是复习课之前预习的微课,内容不多,每次尽可能不超过2min,就像背书一样让学生记忆.

例如,在高二期末复习选修3-1“电场”一章中,由于这一章节是高一时学的,学生已经几乎没有印象,而这章本身的概念、公式又很多,学生对于这些已经无法辨别,经常把电和磁的概念混淆,往往在前期讲恒定电流或磁场等知识内容时张冠李戴.由于每次都是短短的几句话加文字的组合(如图1、表1所示),有些学生倒也乐意在没事的时候听听,逐渐的就养成了无声的预习习惯.

图1 电场知识结构图表

表1

同样,针对即将参加学业水平测试的文科班的学生们来说,这种方法也适用,只是述说的知识点是配合小高考的学案来的,学生就像在课堂上听写概念一样动了一下笔,这种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效果较好.

2 课堂运用

微课不仅可以在课前帮助学生预习,课堂中同样可以大放光彩.高三第二轮复习的课堂上,利用微课穿插在概念讲解和小专题中,大幅度提高了课堂的效率.

例如在讲解实验中涉及到纸带计算瞬时速度和加速度时,学生虽然从高一开始就接触到了这个实验,但是总会有人出错,而且出的错总是雷同,不是公式代错就是有效数字的问题.为此笔者从实验操作开始一个步骤一个步骤的进行演示讲解,将实验在视频中展示,再将视频搬到教室的荧屏,使学生加深了印象,减少了不必要的错误.

同样在高二复习的课堂上,也使用了不少的简易微课,虽然这些微课制作相对比较粗糙,内容很浅显,只是把一些公式、定理、定律的内容重复了一遍,或者将重点实验作为简单的例题,将解法通过微课呈现.例如电表的改装(如图2、图3所示),先以电压表改装的例题出现,一步步呈现解题思路,配以电路图,将解题过程一步步展示,当有学生不明白或疑惑的地方马上暂停,现场补充.虽然制作微课时费了点力,但课堂上省时省力,学生也乐于接受这种教学模式.

图2

图3

3 课后巩固

面临高考的第二轮复习题,有相当部分都是综合性的小专题,而一个小专题要讲透往往不是简单的三言两语,笔者将这些小专题后面的课堂上来不及讲的重点题型或者学生不容易自己解决的问题做成微课向学生展示.

图4 “等时圆”自制实验教具

例如:针对“等时圆”问题,笔者利用组内自制教具(如图4所示),做了一个关于等时圆的微课,通过几个典型情况的实验一一证明了其中的关系.

“等时圆”(如图5所示),ad、bd、cd是竖直面内三根固定的光滑细杆,a、b、c、d位于同一圆周上,a点为圆周的最高点,d点为最低点.每根杆上都套有一个小滑环(图中未画出),3个滑环分别从a、b、c处释放(初速为0),用t1、t2、t3依次表示各滑环到达d所用的时间,则

(A)t1<t2<t3.

(B)t1>t2>t3.

(C)t3>t1>t2.

(D)t1=t2=t3.

解析:选任一杆上的环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并建立坐标如图5所示,设圆半径为R,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cosθ=ma.再由几何关系,细杆长度L=2Rcosθ.设下滑时间为t,则

图5

可见下滑时间与细杆倾角无关,所以选项(D)正确.由此题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结论:物体沿着位于同一竖直圆上的所有光滑弦由静止下滑,到达圆周最低点的时间相等.

推论:若将图5倒置成图6的形式,同样可以证明物体从最高点由静止开始沿不同的光滑细杆到圆周上各点所用的时间相等.

学生通过这一微课了解到运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一些特殊情况的特例,小有收获.

总之,微课可以将课前、课堂、课后进行有机结合,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真正做到了提高复习效率.

图6

1 谢瑾,张军朋.谈谈微课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物理教师,2015(08):14-17.

2017-01-09)

猜你喜欢

滑环概念笔者
Birdie Cup Coffee丰盛里概念店
某油田内转塔式单点注水滑环改造技术方案研究
老师,别走……
华锐风机滑环以及滑环日常维护
幾樣概念店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一种无触点能量及信号传输的滑环设计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学习集合概念『四步走』
聚焦集合的概念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