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FIAS分析模型的新手教师课堂师生互动行为研究
——以中学物理课堂为例

2017-08-02

物理教师 2017年7期
关键词:新手教师

陈 晨

(南京市金陵中学仙林分校中学部,江苏南京 210000)

·教师进修园地·

基于FIAS分析模型的新手教师课堂师生互动行为研究
——以中学物理课堂为例

陈 晨

(南京市金陵中学仙林分校中学部,江苏南京 210000)

本文基于美国学者弗兰德斯的FIAS互动分析系统,从课堂师生语言切入,对新入职的中学物理教师的课堂师生互动行为进行定量研究,通过数据的分析和对比找出新手教师的课堂语言特点以及与学生互动的基本情况,发现其中的不足之处并对其提出指导和建议,从而促进新手教师的快速成长,提高他们的教学能力.关键词:FIAS;PFIAS;新手教师;课堂师生互动行为;中学物理课堂教学

1 引言

在中学教育阶段,每年都会有大量新入职的教师加入教育行业,他们大多毕业于国内师范院校,大多是本科及以上学历,有着深厚的专业知识功底和教育理论基础,为教育界注入了活力.但是相比于成熟教师,他们在教学实践中却稍显稚嫩,缺乏丰富的课堂教学经验和教学技巧,教学语言重复不够精炼.因此对于新手教师而言,首先要提高自己的课堂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定量分析新手教师教学中的课堂语言,找出不足之处,改善教学质量,帮助新手教师快速成长.

2 基于中学物理学科特点的FIAS模型改进

2.1 FIAS简介

调查研究表明,语言行为占整个课堂教学行为的80%,因此评价一堂课的最佳方法是对课堂内的师生语言互动行为进行分析.从某种意义上说,把握了课堂教学中师生的语言行为也就把握了课堂教学的实质.对课堂教学师生语言互动行为的研究一般会采用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学者弗兰德斯(Flanders)提出的互动分析系统(Flanders Interaction Analysis System,简称FIAS).FIAS是一种结构性的、定量的课堂言语行为分析技术,它把课堂中言语互动行为分为“教师语言”、“学生语言”和“沉寂(无有效语言活动)”3类共10种情况,分别用编码1-10表示,如表1所示.

FIAS对观察和记录编码规定如下:(1)课堂观察中,每3s取样一次,对每个3s的课堂语言活动都按编码系统规定的意义赋予一个编码,依次记录,一节课一般会有800个左右的编码.(2)这些编码数据表达着课堂上按时间顺序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将这些编码按照先后顺序连接起来.(3)将每个代码与后一代码组成一个“数组”,除首尾两个代码只用一次外,其余代码都使用两次,如果记录了N个代码,便形成了N-1个“数组”,每一对编码的前一个数字表示行数,后一个数字表示列数,一节课一般会有800个左右的数组.(4)通过统计建立弗兰德斯师生互动分析矩阵.矩阵的行列的意义由表1分类类别所规定,矩阵中每个单元格数据就表示课堂互动行为出现的频次,各行为频次间的比例关系以及它们在矩阵中的分布可以对课堂教学情况作出有意义的分析.[1]

表1 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编码系统

2.2 从FIAS到PFIAS

对于中学物理课堂FIAS的分类有些过于笼统,并不能有效地反映物理课堂师生的互动行为.例如物理课上会有让学生进行分组实验或者教师演示实验,是有意义的课堂行为,但是按照表1的分类标准,会被划为沉寂部分,这样的划分显然不合理.再如对教师的提问划分不够具体.因此本文采用上海市物理特级教师陈珍国改进后的互动分析系统(简称PFIAS),[2]将原来的10个编码扩展为16个,如表2所示.

表2 中学物理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编码系统

续表

扩展后的编码将教师提出的问题分为开放性问题和封闭性问题,将学生应答分为主动应答和被动应答,将沉寂分为静思默学、学生操练、教师示范和无效沉寂或混乱4类.在改进后的编码系统中,教师行为编码9个(XW1—XW8和XW15),学生行为编码6个(XW9—XW14).

3 基于PFIAS的新入职教师课堂师生互动行为研究

3.1 新手教师课堂师生互动行为编码与统计

本文选取了笔者所在学校新入职教师(一年)的一节初中物理新授课《照相机与眼球视力的矫正》为样本,按照PFIAS互动系统每隔3s记录编码,得到了16×16的编码矩阵表,如表3所示.

表3 新教师授课PFIAS互动分析矩阵图

3.2 新手教师课堂师生互动行为统计分析

3.2.1 课堂行为结构

如表4所示,对比常模发现,样本的教师语言比率低于常模,体现了现在的新手教师已经跟以往不同,他们注意到了课堂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尽量减少自己的语言,而不是教师自己的独角戏.但是学生的语言比率相比常模还是较低,反映了课堂依然还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的课堂语言相对较少.在有效、无效比率上,样本还是存在无效沉寂,说明新手教师并未完全掌控课堂,对课堂的驾驭能力还有待加强.总体而言,师生在课堂中的行为比率将近1∶1,这对于新手教师来说已经十分难得,但在学生语言参与和课堂掌控力方面还是有待提高.

表4 课堂行为结构

3.2.2 教师行为结构

根据研究显示,当课堂内容所强调的复杂性层次较高时,开放性问题与封闭性问题的最佳比例是4∶6.[3]而在中学物理课堂教学中,我们的教学内容包括物理概念、定理定律、物理方法等,有一套自己的逻辑框架和思维结构,学生需要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因此它的复杂性属于较高的层次,提问时按照研究的比例分配会有最佳的教学效果.而从表5中第二、三两行的数据来看,样本的开放性问题和封闭性问题的比例为1∶3.6,封闭性问题较多,开放性问题较少,学生被动接受的多,主动思考的少,不利于发散思维的培养.

表5 教师行为结构

对于教师影响,从间接与直接影响比率来看,样本的比例为33.7%,高于常模的30%,说明新手教师并没有直接给学生灌输,而是循循善诱,以鼓励引导的方式让学生自主学习知识.在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比率方面,样本的78.8%,高于常模的42%,这说明经过在高校的学习和教育实践,新手教师非常注意对学生的积极影响,尽量减小指令和命令性的话语(如指定学生回答问题等).

3.2.3 学生行为结构

从表6中我们可以发现,无论是学生行为还是学生语言,学生的主动行为和主动语言的比例都达到了60%,说明新手教师已经意识到学生的课堂主体性,教学观念从过去教师的教转变为现在学生的学,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获取知识.但是在同伴讨论方面,其所占比例非常小,只有3.4%,新手教师未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讨论交流,而生生间的交流有时至关重要,因此新手教师在这一方面还有待加强和提高.3.2.4 课堂师生行为互动对比

表6 学生行为结构

为了研究师生在课堂上的行为特点,笔者以横坐标表示时间(单位为min),纵坐标表示每1min内教师和学生的行为比率(即1min内教师的行为编码数和学生的行为编码数分别除以1min内的总编码数).将样本中教师和学生每分钟的行为比率在坐标图上描出来并连线,得到教师和学生的课堂行为曲线图(如图1所示).

图1 教师—学生行为比率动态曲线比较

从图中我们可以发现,在课堂的前19min时间内,教师的行为比率明显大于学生的行为比率,说明在前15min内教师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学生此时处于被动的接受状态.而到了第21至25min内,学生的行为比率高于教师的行为比率,教师的行为几乎为0,这一阶段学生有持续较长时间的语言.后边的阶段则又变成教师的行为比率高于学生.总体来说,整节课依然是以教师为主导,少量的时间学生行为占据主导,但是持续时间相对较少.

4 启示与建议

4.1 课前精心备课,提高课堂效率

通过上文的分析,笔者发现新手教师的课堂存在无助教学的沉寂状态.虽然比例很低,但是作为中学物理教学的课堂每1分钟都弥足珍贵.之所以出现沉寂状态,主要是因为新手教师教学经验不足,对于课堂出现的问题准备不充分,因此新手教师首先要提高自己的课堂驾驭能力,尽量减少甚至避免无助课堂教学的情况出现,提升自己的教学效率.更重要的是新手教师在课前要精心备课,编排适合一节课的教学内容,设计课中的每一个教学环节,通过教学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学生一旦对学习内容有了兴趣就不会做与课堂无关的内容.在备课中,新手教师应在写作教案前仔细研读课程标准,熟悉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的重难点,然后设计突破重难点的教学方法,在脑海中对整节课有一个大体的结构框架,然后再开始写作教案,建议教案写详案,有利于新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清楚自己的教学流程,不会遗漏某一个教学环节.

4.2 加强互动讨论环节,凸显学生学习主体性

新课改以来,中学教育理念逐步从过去教师的教转变为现在学生的学.作为教学主阵地的课堂理应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课堂不是教师的一家之言,应该是学生和教师对于所讲内容交换想法、畅所欲言的场所.学生通过积极地思考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参与课堂讨论,甚至可以向教师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疑惑,真正做到教学相长.然而通过上述分析笔者却发现在这一点上新手教师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学生的语言比率非常小,换句话说,新手教师并没有给予学生充分的语言交流时间(样本中学生语言比率仅为16.4%),其中同伴讨论时间就更少,样本中只有3.4%,而学生向教师提问几乎为0.教师在一节课中不可能对每一个学生面面俱到,因此同伴互动讨论显得至关重要,学生之间不经意的一句话很可能就会对其他学生有重要的影响,而且通过同伴之间的讨论还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和热情.学生有疑惑向教师提问,教师及时解决问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发散他们思维的同时增强他们学习物理的信心和兴趣.

4.3 提高教师提问质量,通过问题串引领教学

课堂教学中问题式教学能够有效促进师生的行为互动.教师在课堂中抛出问题,并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方法进行解决,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和技能,因此课堂中问题的设置至关重要.通过分析样本笔者发现学生语言行为比例较低,即回答问题的次数少,以被动地听为主.其次,新手教师提出的问题中,封闭性问题比例较大(占总数的76.5%),而开放性问题比例较小(占总数的23.5%),封闭性问题可以提高课堂效率,但是不利于学生的思维发散.一般一节课中要有10到15个问题,而且这些问题是相互联系的,要紧紧围绕教学内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向学生提出.在一个大问题下可以设计小的问题串,逐步引导学生解决问题,体现逻辑和思维性.此外,新手教师还应该注意课堂生成,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回答有针对性地提问.例如在上文提到的“照相机与眼球视力的矫正”这一节课中,授课教师提出了一个问题“眼睛是一架什么样的照相机”,教师的预设是可以调节晶状体焦距的照相机,结果一个学生的回答是“一架神奇的照相机”,教师此时并没有急于纠正,而是追问“神奇在哪”,学生想了一下回答“可以调节焦距”,教师又追问“调节谁的焦距”学生此时意识到回答不规范应该是“可以调节晶状体的焦距”,最后教师又让学生完整地复述了一遍.这样的处理方式要比直接告诉学生答案更加合理,让学生自己说出答案,加深学习印象,更加牢固地掌握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

1 宁虹,武金红.建立数量结构与意义理解的联系——弗兰德互动分析技术的改进运用[J].教育研究,2003(5):23-24.

2 陈珍国,邓志文,于广瀛,李晟.基于FIAS分析模型的翻转课堂师生互动行为研究——以中学物理课堂为例[J].全球教育展望,2014(9):21-33.

3 [美]加里·D·鲍里奇.有效教学方法[M].易东平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213.

4 焦彩珍,武小鹏.FIAS在课堂教学评价中的应用研究[J].课程与教学,2014(9):34-38.

5 唐卫海,韩维莹,仝文.专家教师与新手教师教学行为的比较[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77-80.

2017-02-11)

猜你喜欢

新手教师
论高职理工科新手教师人文素质的提高
在新教师职后培训中有效提升师幼互动的质量
新型集体备课对新手教师专业成长的影响
师生互动在小学新手教师语文课堂的应用
例析中小学信息技术新手教师的不当教学行为
语文新手教师课堂不良行为及自我矫正策略
新手与经验教师伦理推理之案例分析
新手教师的“生气”情绪及其调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