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思维起点 提高教学效率
2017-08-02王冰辉姜丽妍
王冰辉 姜丽妍
(浙江省平湖中学,浙江嘉兴 314200)
降低思维起点 提高教学效率
王冰辉 姜丽妍
(浙江省平湖中学,浙江嘉兴 314200)
教师应该降低思维起点,站在学生的立场,设身处地地揣摩学生的心理状态、思维活动、学习水平等,以与学生同样的好奇心、同样的认知兴趣、同样的思维情境设计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的共鸣,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以达到因势利导、强化教学效果的目的.
降低思维起点;解其惑,释其疑;克其难;纠其错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扮演着双重角色,一方面要扮演“教”的角色,担任学生的指导者和引领者;另一方面要能以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现状、生活实际为前提,以学生的思维和眼光审视新的知识,扮演“学”的角色,与学生一起成为知识、方法、技能的探求者.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更多的习惯于扮演“教”的角色,习惯站在自己的角度考虑问题、设计教学,思维起点很高,脱离学生的认知规律,忽视学生思维活动和思维能力,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教师如果能够多扮演“学”的角色,能够换位思考,有意识地回归与学生相仿的思维势态,把思维的触角延伸到学生的思维领域,用学生的思维方式思考和分析问题,降低教学思维起点,以与学生同样的好奇心、同样的认知兴趣、同样的思维情境设计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的共鸣,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以达到因势利导、强化教学效果的目的.[1]
1 想学生之所想,以利其想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有很多想法,但由于种种原因,学生未必都能暴露出自己的想法和问题,如果学生的隐性问题不能及时暴露和解决,将会大大降低教学效果和学生可持续学习的热情与动力.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在想什么?是怎样想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学生的眼光审视教学内容,思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障碍和问题,洞察学生的心理,及时了解和掌握他们的所思所想,有针对性地提出、设计和讨论这些问题,达到思维“同频”,实现教与学的“共振”.[2]在电表改装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原有的认知是电压表和电流表都是理想电表,因此电压表不能串联在电路中,电流表决不能并联在电路中,基于学生的这种认识教师可以降低思维起点,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进行教学时可以直接提出问题:电流表能否并联在电路中,电压表能否串联在电路中(即电流表能测电压么?电压表能测电流么?).学生回答:“不能.”再问:为什么不能?学生回答:“因为电压表内阻无穷大,测不出电流;电流表内阻为0,如果并联在电路两端会引起短路.电流表和电压表都是理想电表.”再对学生进行追问:“生活中是否存在理想电表?”同样,几乎所有学生都回答:“不存在.”那么,学生发现了这种前后自相矛盾的错误,然后再让学生了解表头的构造,让学生理解和明确表头就是一个电阻的事实.改装后的电流表和电压表在电路中可以看做是一个“电阻”.不过与通常的电阻不同的是,电流表这个“电阻”中的电流是可读的;电压表这个“电阻”两端的电压是可读的.最终让学生理解电压表可以测电流,电流表可以测电压的原理和事实.
2 疑学生之所疑,以释其疑
在课堂教学中,经常会发现学生眉宇凝重,困惑不已,这说明学生思维上遇到了障碍,产生疑惑,如果教师不能及时将这些疑惑排除,势必对后续的教学和学生继续学习带来困难.因此,教师要从学生的思维出发,根据学生可能出现的疑惑来确定教学难点,也可以根据教学需要,故意制造疑惑的思维环境,达到释其疑,解其惑的教学目的.
如在学习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之前,学生对电源的认识停留在理想电源的基础,针对学生的这种认识和已有的电学知识设置如下情景进行教学.
问题1:要想增加小灯泡的亮度可以采用哪些方法?学生头脑中往往有一些调节灯泡变亮的方法,并且一直认为只要改变电源电压就可以改变电路的电流.
学生1:把滑动变阻器的电阻值调小一点.
学生2:再串联一节干电池.
问题2:我们采用这些措施的理论依据是什么呢?
学生的分析有理有据,而且得到全班学生的支持,教师此时应该“顺意”而为鼓励学生用实验来验证自己的这一“伟大”判断.学生分别对两种实验方案实施操作:当把滑动变阻器的电阻值调小一点时发现小灯泡的亮度确实增加了;但当再串联一节干电池(实验室事先准备好的旧电池)后重新实验时小灯泡明显变暗了.学生困惑了,此时教师可以故作疑惑:小灯泡为什么变暗了?是实验操作出错了呢还是事实就是如此?有的学生反复几次实验之后,接受了小灯泡变暗的事实.此时学生自主产生新的问题并顺利进入积极思考状态,学生的这种思考是面对“冲突”自然而然形成的,是破解这一“冲突”的内心需要.心理学认为,凡经过否定性质疑的知识,在学生中才有更高的确信度.[3]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与学生换位思考,从学生的原有知识、经验、经历和思维习惯创设问题情境,设计悬念引起学生认知冲突,激发其主动思考、探究、讨论,教师以此为契机创造条件,帮助学生解决冲突,从而实现引导学生顺利走出原有的认知框架,建构新的知识.
再如,在“超重与失重”的教学中将一细纸条一端置于托盘与重物之间,另一端置于桌面.用手将桌面上纸条部分按住,如图1所示,提出问题:
(1)手握吊绳将托盘慢慢向下移动纸条是否会断裂?
(2)手握吊绳将托盘自由释放纸条是否会断裂?
图1
大部分学生认为(1)中纸带会断掉,极少部分学生认为(1)中纸带不会断掉;几乎所有学生一致认为(2)中纸带一定会断掉.学生之所以犯这种错误是因为:学生原有认知认为重物与托盘下落得越快,纸条越容易断,而这与纸条是否断裂与所受摩擦力的大小有关是有本质区别的.两个实验的结果令学生大为惊奇,与学生原有的认知产生强烈“冲突”,这种认知“冲突”会引起学生的好奇,从好奇到质疑,并成为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动力,此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纸带断与不断取决于什么?那么纸带受到哪些力的作用呢?是什么力“拉”断了纸带呢?等一系列问题把学生引入到对问题本质的思考和探讨上,从而化解疑问,重新意义建构,形成科学概念和规律.
3 难学生之所难,以克其难
有些问题在教师看来很容易,但对学生而言确有一定难度,如果教师平铺直叙地讲,轻描淡写地一带而过,学生无法逾越困难的障碍,若教师能够降低思维起点,模拟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式认识学生的难点,明确学生在概念规律理解上的困难,在思路研究中的困难,再与学生一起去探究、钻研,对学生的思维产生指导和激励,从而达到突破难点效果.[4]例如,学生在学习LC振荡电路时学生学习的难点是:电容器充电完毕瞬间,根据I=可知,当q最大时,I也应该最大而不是0.有些学生即使接受了电容器充电完毕瞬间电流为0这一结论,但仍旧无法理解此时线圈中的自感电动势最大这一结论.因为,根据可知此时自感电动势应为0而不是最大.学生之所以犯这种错误,是他们将对的理解迁移到对LC振荡电路理解.学生把LC振荡电路中的电流产生等同于恒定电流中电流的求解,并没有关注到LC振荡电路中的电流大小等于该时刻电容器所带电荷量的变化率,是电流的瞬时值,即表示电流的平均值;LC振荡电路为非纯电阻电路,而只适用于纯电阻电路.教师只有降低思维从学生的立场考虑问题,才能发现学生理解的难点,才会更好地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突破难点.为了让学生能够正确理解LC振荡电路,教学过程中可引导学生将简谐振动中的加速度与LC振荡电路中的进行类比.例如在简谐运动中当v=0时,根据a,此时的加速却最大,当v最大时,根据此时的加速却等于0.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是在某个节点出现思维障碍,教师如果能够降低思维起点与学生换位思考,知其所难,加以引导,学生的困难也会一点就透,一攻就破.
4 错学生之所错,以纠其错
对学生而言,在学习中犯一些知识性错误和方法性错误是在所难免的,教师该如何对待这些错误呢?教师不仅仅要帮助学生发现错误、纠正错误,还要引导学生对错误追根溯源以及达到减少错误,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按照学生的思维方式发生学生常见的典型错误,故意挑起争端,引发冲突,学生间积极争论帮教师纠错.这是利用学生错误资源进行教学的良好策略.例如,在讲解万用表的使用时配以如下例题.
(1)如图2甲所示,在“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中,同组学生已经完成部分导线的连接,请你在实物接线图中完成余下导线的连接.
图2
(2)某学生从标称为“220V 25W”、“220V
300W”、“220V 500W”的3只灯泡中任选一只,正确使用多用电表测量灯泡阻值如图2乙所示.该灯泡的阻值是Ω,标称的额定功率为W.
①测得的电阻值与算出的电阻值是否一致,其差异是否可忽略不计?
②比较其他学生测量结果,分析这一现象是偶然现象还是普遍现象?
③仔细回顾测量和计算过程是否有错误,也可重新测量进行比较.
④分析说明产生这一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学生会对两个相互矛盾的结果产生认知冲突和争论,如果此时教师再以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为提示,多数学生就会给出正确的解释.这样的教学必定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再如,在讲解变压器之后进行课堂训练:如图3所示,在铁芯上、下分别绕有匝数n1=800和n2=200的两个线圈,上线圈两端与u=51sin314t V的交流电源相连,将下线圈两端接交流电压表,则交流电压表的读数可能是
(A)2.0V. (B)9.0V.
(C)12.7V.(D)144.0V.
图3
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呈现两种不同的思路:其一,根据变压器原副线圈两端电压和匝数的关系和U1=51V,得到U2=12.7V,所以答案选择(C)选项;其二,学生根据,得到U2=9.0V,所以答案选择(B)选项.
教师可以先按照学生的第1种思路讲解,引发第2种思路学生的质疑和争论,并在此质疑和争论中可以达到两个教学目的:其一是强化学生交流电路中电表测的是有效值;其二是电压之比可以是有效值也可以是最大值,但要统一.此时绝大部分学生已经对(B)选项深信不疑了,学生出现错误的原因是:绝大部分学生套用了理想变压器的模型,显然学生认同了变压器的理想化模型,教学实践表明,结论记忆得越深刻,理想化模型习题演练的越多,学生犯这种错误的几率就越大.[5]此时,教师可利用可拆变压器通过实验探究线圈两端电压与匝数的关系,让学生认清可拆变压器的漏磁对副线圈电压的影响,从而能够选出(A)选项.学生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更有意义的是对理想化模型建立的条件探究和对生成过程的体验、理解,提高教学效率.
总之,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善于降低思维起点,站在学生的角度,思其所思、惑其所惑、难其所难、错其所错,把课堂变成师生共同探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阵地.教师眼中有学生,教师心中有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围绕学生设计教学,促进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探究活动,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体会物理知识的应用价值,培养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1 刘儒德.教育中的心理效应[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36-37.
2 阎金铎,梁树森.物理学习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156-178.
3 沈金林.探物究理[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
4 孙式武.课堂教学中师生思维同步的实现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8):44-46.
5 沈金林,宋水荣.往事不可追来者尤可鉴——从一个高考题反思物理教学之时弊[J].物理教师,2012(4):14.
2017-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