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关联理论分析请求言语行为的误解

2017-07-28金艳水

青年文学家 2017年21期
关键词:关联理论

摘 要:本文作者运用关联原则,对请求言语的误解现象进行了研究,考察了交际者的理解过程,理解策略和关联语境对实现请求意图的影响。研究的目標并不仅仅是发现误解现象,还要探索这种现象是如何产生的。

关键词:请求言语行为;误解;关联理论;认知语境

作者简介:金艳水(1991-),女,汉族,河南商丘市人,河南大学外语学院文学硕士,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中图分类号]:H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21--02

一.绪论

1.1研究背景

误解是听话者没能准确获得说活人意图的一种交际结果。长期以来误解现象引起各领域学者的关注,以往的研究主要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关于误解现象本身,包括误解的定义,分类,性质以及误解产生的原因。二是误解和刻意曲解之间的对比。三是应用相关理论解释日常交际和文学作品中的误解现象。关联理论使语用学的研究焦点从话语的产生转到话语的理解,把言语交际看做是明示—推理的过程。请求言语是人们经常使用的一种交流方式,存在着很多请求言语意图的误解现象。以往的研究对此现象没有过多的涉及,本文结合关联理论分析请求言语的误解现象。

1.2研究目的和意义

言语误解引起国内外众多学者的关注,不同领域的学者探讨了误解产生的原因和生成机制。本文在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关联理论分析请求言语被误解现象产生的原因。

首先,在关联理论的指导下详细探讨请求的误解现象,再一次证明了关联理论的解释力,也对请求言语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能够丰富关联理论的应用和加深对请求言语的理解,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

其次,大量关于误解的研究从不同方面证明误解是一种不可避免的认知现象。说话者不会直接表达所有事,听话者要在一定的心理假设基础上猜测和推论讲话者的真正意图,即使交流者尽力避免误解,误解也不可能完全得到回避。对误解有系统的理解,人们才能在交流中减少误解的产生,请求言语误解的研究具有广泛的现实意义。

二.文献综述

2.1请求言语

根据Searl的划分,“请求”属于指令类言语行为。指令类的言外之意是说话人试图让听话人去做某一件事情;它的适从向是客观现实适从话语;所表达的心理状态是希望或者愿望。

2.2误解

误解的定义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客观描述交际结果,即“误解是说话人意欲表达的意义和听话人获得的意义不一致或不完全等同的现象”另一类强调听话人的主观作用,即“误解指听话人未能获得说话人意欲表达的意义的现象”误解都以听话人为中心,以言语理解为基础。

2.3误解成因

宗世海(2000)将误解产生的因素归结为两个方面:一是说话人的话语,另一个是听话人的心理。孙亚(2006)总结了误解产生的三方面要素并断定了误解的不可避免性。第一:从交际性质看,“交际需要交际双方的共同参与,交际更多的是推理性质的,这一切使得误解不可避免”。第二:从交际手段看,语言和语言使用的内在不确定性也使得误解不可避免,具体表现在“语言自身的歧义以及语言使用的隐含性和间接性。第三:从交际者看,由于交际者的经验不足,对交际的期待与推理也自然不同。

三.理论框架

3.1关联理论要点

20世纪80- 90年代, Sperber &Wilson(1986/1995)提出了关联理论。该理论结合交际和认知,把会话含义理论发展为一个具体的心理认知模式,提出语言交际是一个生成和解释的认知过程,强调交际过程的动态性。其基本观点有:

1)关联理论的交际观强调信息接受者对交际意图的推理,认为编码与解码是推理的基础。

2)交际是一个涉及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的明示—推理过程。

3)关联理论以关联性作为前提来理解话语意义建立的过程。同等条件下,语境效果越大,关联性就越强。付出的努力越少,话语具有最大的关联,就会因而取得最大的语境效果。关联理论还提出了最佳关联性的概念,即以最小的处理努力得到足够的认知效果。

4)言语交际的成功还在于认知环境的互明。互明认知环境则强调人们在语言交际中随着交际内容的变化,交际双方随时相互知道有关动态语境的所有信息或事实。

3.2关联理论的应用

关联理论在本文的应用:一交际观。交际是一个涉及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的明示—推理过程。请求言语的推理就是根据说话人的请求明示行为,结合语境假设,求得语境效果,从而获知说话人的请求意图。二关联性。关联性也是请求言语的一种特性。要想满足请求言语的交际意图,就要在推理的过程中以最小的处理努力获得对请求意愿最大的认知结果。三语境观。请求言语效果的实现依赖于请求者和被请求者对交际环境的认知和互明。

四、请求言语的误解

4.1请求言语误解的分类

本文研究涉及的“请求”的误解现象分为:1.说话人(S)意欲表达请求,而听话人(H)获得非请求。2.说话人意欲表达请求,H也获得请求,但请求的内容不同。

“请求”误解的第一类常常体现为两种情况:

a. S意欲“请求获得信息” ,而H却以为是“传递信息。

例(1)

1.A: Do you know who's going to that evening party?

2.B: Who?

3.A: I don't know.

4.B: Oh, probably Jane and probably Tom and some of other students.

句1.是被误解的话语.A意欲表达的意义是“请求”给予信息(指令类言语行为),而B获得的意义是“传递”信息(阐述类言语行为)。

b. S 意欲请求执行动作,而H理解为传递信息。

例(2)

A:Its so cold here.

B: Yes, it is!

A: Could you please close the window?

B: Of course.

句1. 是被誤解的话语。A意欲表达的是请求执行关窗动作,但“Its so cold here”未能成功实施“请求” 意图,不得不改用句3,最终实现交际成功。

“请求”误解的第二类也表现为两种情况:

a. S请求获得信息,而H却以为是请求执行动作。例如:

例(3)

1A: Do you know where today's paper is?

2B: I'll get it for you.

3A: That's OK. Just tell me where it is. I'll get it.

4B: No, I'll get it.

A用句1意欲表达请求,B也获得请求,但从句3中可看出A意欲请求B传递信息,而B以为是被请求执行动作。

b. S请求执行动作,H却以为是请求获取信息。如例(4):

1A: Waiter, what's this fly doing in my soup?

2B: I believe that's the backstroke.

句1可表达询问,请求和抱怨。A的话语意图可能是: A请求B告诉苍蝇的行为,A向B抱怨汤里有苍蝇,A请求B换汤。作为顾客的A意欲表达的意义最有可能是请求服务员B换汤,而B刻意误解A的意图并提供违背常识的答案,造成交际失败。

4.2请求言语误解产生的原因

4.2.1说话人的明示

“请求”是说话人通过言语使听话人帮助其实现某种目的的言语行为。Brown & Levinson (1978)指出,“请求”本质上是威胁面子的行为。对听话人来说,说话人请求听话人做某事,威胁到听话人的消极面子(不希望别人强加于自己),听话人有权拒绝合作。为了礼貌,降低威胁面子的程度,说话人多数情况下会使用请求的间接策略。间接策略与直接策略相比而言请求意图会更加间接和隐含,其理解需要听话人付出更大的努力,增加了误解的可能。在例(2)中A 采用了非常规间接策略中的温和暗示“Its so cold here”,使请求言语行为更加间接和隐含,导致听话人付出较大努力来理解请求意图,造成了误解。

语言本身的模糊性和非确定性也是造成误解的根本因素之一。模棱两可的明示会给推理过程带来困难,有可能造成误解。例(1)中的疑问结构“do you know……”既可以用来询问信息,也可以作为意欲提供信息的前话。B的理解就是A意欲提供信息而非询问信息,所以才造成第一次对话的误解。

4.2.2听话人的推理

推理模式认为,“受话人理解话语不是解码,而是即时的非实证性推理,遵循演绎推理原则。推理的参与因素是词语信息、逻辑信息和百科知识” (何自然、陈新仁,2004: 39)。根据关联理论,推理的前提条件是基于听话人对说话人话语的各种假设,因此会受到听话人认知心理的影响。为了未来交流的方便,人们倾向于在头脑中建立典型的认知模型,以便较容易的理解与模型类似的事件。听话人的推理就是寻求和典型认知模型相匹配的理解选项。典型的认知模型会为理解新的话语提供较多的便利,但也会忽略具体的交际意图,造成对交际意图的理解偏差。

听话人在推理的过程中倾向于付出较少的努力来达到最大的语境效果,只要推理结果满足了最佳关联的条件,听话人就会结束推理过程。但是,对听者来说,言者意图的理解并不总是最为可及的,就存在发生误解的可能。

五.结论

请求言语误解是说话者的请求意图与听话者的理解之间产生错位造成的。本文在关联理论的框架下,从交际双方的视角,解释了请求言语误解产生的原因。在言语交际的“明示—推理”过程中,“明示”的主体和对象是请求意图实现的条件,明示话语和推理能力是意图实现的基础。造成误解产生的原因在于交际双方对交际意图理解上的偏差。

在研究过程中,由于自身能力有限,并没有把不同的话语形式实现的请求意义论述的更加细致。请求言语的话语形式研究是本文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1]Brown, P. & S. Levinson. (1987). Politeness: Some Universals in Language Us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Stratos, G. A. (1981). Misunderstanding in Conversations between Children and Adults. Unpublished PhD Dissertation.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3]Thomas J. (1995). Meaning in Interaction: An Introduction to Pragmatics. London:Longman.

[4]Weigand, E.(1999). Misunderstanding: The standard case. Journal of Pragmatics 31, 763-785.

[5]孙亚,2006,《误解的认知研究》,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

[6]孙亚,2008,《语用和认知概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7]宗世海,2000,《汉语话语中误解的类型及其因由》,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猜你喜欢

关联理论
关联理论与旅游翻译的关联
隐喻认知的双维理论整合研究
关联理论视角下对网络热门词汇“任性”的探析
《西游记》中幽默语言的英译研究
新高考改革下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运用关联理论解读新闻标题修辞手法
《生活大爆炸》中刻意曲解之关联理论探析
关联视阈下的学习者语用能力发展研究
Pragmatic Analysis of the British TV Series Sherlock
关联理论视角下的汉英隐喻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