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联理论视角下对网络热门词汇“任性”的探析

2016-12-17陈婷

人间 2016年31期
关键词:关联理论任性起源

摘要:近年来,随着网络的盛行,网络流行词汇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化,十分有研究的必要性。本文以网络热门词汇“任性”为例,探析了该词的起源及流行原因并从关联理论角度出发,解释了网络热门词汇“任性”的语用变更。

关键词:关联理论;任性;语用;起源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11-0240-02

网络热门词汇是指以具有一定传播广度和影响力的网络事件为背景而产生的为网民所熟知的一类网络热词。像“小鲜肉”“萌萌哒”“也是醉了”这些网络热词被人们广泛地运用到生活的各个方面。相比较一板一眼的传统汉语,网络热词更加幽默、活泼、新奇、富于情趣和个性化,大大丰富了现代汉语的词汇和表达方式,增强了现代汉语的表现力,同时,它也具有使用不规范的特点。网络热门词汇虽然不具有一定的规范性,但其具有一定的概括性,背后往往有更深刻的含义。它以一种幽默、讽刺的形式来概括一样事物,让人看了常常会心一笑后掩帘深思,因此,颇能吸引眼球。本文主要就“任性”这一网络热词进行分析。

一、任性一词的起源

前一段时间,“有钱就是任性”这句话,频繁出现在微信群和朋友圈中,俨然已是当下最红的网络流行语。起初,这句话被用来嘲讽那些有钱人大手大脚的行事风格,后来逐渐变成了好友间或社交媒体上的调侃用语。随着这句话越来越为人们熟知,“成绩好就是任性”“年轻就是任性”等衍生语同样成了流行语。

追根溯源,“有钱就是任性”源于一则媒体报道:年4月,江西男子老刘网购了一款男性保健品,很快就接到了骗子打来的电话。随后4个月时间里,老刘累计被骗了五十四万余元,这使他他不仅搭进全部积蓄,还找朋友借了十五万元。事实上,老刘在被骗7万元时就已发现被骗,但他继续选择被骗,理由是“想看看骗子究竟能骗走多少”。那句“有钱就是任性”,即是出自这则新闻后的跟帖。

二、网络热门词汇“任性”流行的原因

首先,网络热门词汇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忠实地记录和反映着一定的社会文化。“有钱就是任性”虽是戏谑之言,却能非常恰切地用来评价当今社会一些有钱人令人大跌眼镜的行为。从早年间频频被电影和段子开涮的“煤老板”,到近些年在海外奢侈品店扫货的大妈团,炫富已经成为中国一景。这些人富而不贵,只要高兴就可以挥金如土,“任性”确实是对其花钱风格的生动概括。其次,人们在语言的使用上,常常追求新奇的、陌生化的词语和语言表达方式。从而促使人们不断地创造新词语。“任性”一词满足了求新求异的语言文化心理。同时,“有钱就是任性”与当前社会产生了微妙共振。不断扩大的收入差距鸿沟,映衬了一小部分有钱人的安逸闲适,也让广大人民群众心理失衡。“任性”二字带着几分不浓不淡的娇嗔,听上去极像一位家长对被惯坏的子女的温柔呵斥,让那些没钱的人们俘获了一种奇特的心里快感。再次,“任性”一词的使用可以让人们感觉言简意赅,符合语言简明经济的原则,同时也符合现代人们用最简单的语句表达丰富感情的需要,方便人们记忆和使用,更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最后,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媒介对人类的影响几乎遍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为网络热词“任性”的衍生和繁荣搭建了一个便利的平台,使其能瞬间传于各地,留于异时,一夜间红遍大江南北。

三、网络热门词汇“任性”的语义变更

据资料记载,“任性”一词有三个含义。含义一:听凭本性行事,率真不做作。《东观汉记·马融传》:“涿郡卢植、北海郑元,皆其徒也,善鼓瑟,好吹笛,达生任性,不拘儒者之节。”宋苏轼《寄净慈本长老》诗:“何时杖策相随去,任性逍遥不学禅。”含义二:谓恣意放纵,以求满足自己的欲望或达到自己某种不正当的目标。《后汉书·杨终传》:“终与廖(马廖)交善,以书戒之曰:‘……黄门郎年幼,血气方盛,既无长君退让之风,而要结轻狡无行之客,纵而莫诲,视成任性。”含义三执拗使性,无所顾忌,必欲按自己的愿望或想法行事。《红楼梦》第一一七回:“他两个还不知道宝玉自会那和尚以后,他是欲断尘缘,一则在王夫人跟前不敢任性,已与宝钗袭人等皆不大款洽了。”曹禺《雷雨》第一幕:“周朴园:忽然严厉地)喝了它,不要任性,当着这么大的孩子。”这里所说的任性,是指个人对自己的需要、愿望或要求毫不克制,听凭秉性行事,放纵不约束自己;抗拒、不服从外来的管教;不按照别人的要求去做,或者表面上答应、内心不服!

首先,“任性”一词的语义经历了很大的变化。含义二和含义三都含有一定的贬义,含义一是褒义的。虽然这个词有也有褒义,但是大部分情况下人们使用“任性”这一词汇来形容一些不好的方面。现在网络上流行的“任性”一词的语义变得比较温和,调侃意味较少。一定程度上讲,对于网络上流行的“任性”的解释更接近含义一,听凭本性,不做作。其次,“任性”一词的语用范围有所改变。一开始人们多用“任性”来形容君子,赞扬他们的潇洒不羁,随性生活。后来慢慢的人们用“任性”一词来形容一些不懂得约束自己,恣意放纵的人。随着时代的变化,人们渐渐弱化了“任性”这一词汇的贬义成分,多用它来形容小孩子的不听话。虽有一点小小的责备,但是也带有家长浓浓的宠溺。随着煤老板以及扫货大妈团等网络事件的发生,“任性”的语用范围又指向了社会上的有钱人。一句“有钱任性”体现了网民对有钱人花钱风格的调侃。而对于“有钱任性”的衍生体“成绩好就是任性”“长得漂亮就是任性”来说,其语用范围由有钱人扩大到了普通群众,其语义也变得更温和更有趣。

(一)关联理论的主要内容及认知环境。

关联理论是一种交际理论,是由斯波伯(Sperber)和威尔逊(D.Wilson)于1986年在其著作《关联性:交际与认知》(Relevance: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提出的。

Sperber 和Wilson 从认知心理的角度研究语言交际,他们指出语言交际是按一定的推理思维规律进行的认知活动,是一个明示--推理的过程。明示和推理是语言交际的两个方面:从说话者的角度,交际是一个明示或者示意的过程,说话者向受话者表明某事的意图;从受话者的角度,交际又是一个推理过程,受话者从说话者提供的话语推导说话者的意图。

根据关联理论,每一个明示--推理交际行为都传递了最大的关联假设,说话者总是提供最大的关联信息,而受话者则选择最大的关联假设推导说话者意图。话语理解通过处理话语提供的假设,找出话语的最佳关联性解释。

关联理论突破传统的语境概念,把语境看成是一个心理结构体 (psychological construct),即存在于听话者大脑中的一系列假设。

关联理论认为,认知语境是在话语理解过程中不断选择的结果,而不是在理解过程之前预先确定的。听话者在处理新信息时需要把它与存在于演绎机制记忆中由一系列假设构成的认知语境相结合。在处理每一个信息时,听话者都有许多可供选择的假设来组成自己的认知语境,但这种选择不是随意的,听话者百科记忆的结构及所从事的心智活动制约着听话者对语境假设的选择[苗兴伟,1997] 。

由于每个人的经历、感知能力、认知能力、推理能力、记忆能力的差异,认知环境也因人而异。但是,认知环境仅为一个人的理解话语提供了潜在的语境。只有听话者和说话者双方的认知环境中显映的事实或假设部分有重叠才能成为双方共同的认知环境(mutual cognitive environment)。听者在理解话语时总是从认知语境中搜索、选择相关的语境,用来处理、理解新信息。关联是假设和语境的关系,而且仅当在一定语境具有语境效果时,这个假设才能在语境中有关联性。

(二)关联理论对词汇语用意义的阐释。

关联理论在其发展过程中,从认知心理学、语言哲学等学科中吸取了诸多的理论长处,因此关联理论对于研究词汇的语用意义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关联理论作为一门跨学科理论,既有认知心理学的特点,又有语用学的特点。可以说,关联理论是以关联性的定义和两条关联原则为基础的认知语用学理论。关联理论包含着两层内容:一是以认知结构为基础,深入探讨人对话语推理过程的影响,从认知与语用相结合角度的高度,提出了关联性的定义,即在同等条件下,语境效果越大,关联性越强;处理信息努力越小,关联性越强;二是从关联原则出发,概括出了一个体现认知与演绎逻辑规则的“显性推理模式”。在认知活动中,人类的认知倾向于使关联最大化(关联的认知原则);在交际活动中,每一明示的语句本身都传递着最佳关联的假设(关联的交际原则)。

为了更好地理解关联性,请看下列公式:

R=CE/PE(R—关联性;CE—语境效果;PE—推理努力)

从该公式可以看出,语境效果是关联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语境效果愈大,听者推理过程中付出的努力愈小,关联性愈强;相反,语境效果愈小,听者所需消耗的脑力越大,则关联性愈弱。

根据关联原则,辨识词汇的语用意义首先要看语用意义和语境的关联。用词语来表达的客观世界是复杂多变的,原词的义项不足以展示外部世界和人的内心世界为客体,语言运用者在一定的语境下,为实现一定的语用目的往往需要赋予原有词新的意义,即词的语用意义。词的语用意义依附于原词的词义,但不是词汇意义的延伸。语用意义的根本特征就是有别于词汇意义[赵彦春;1999]。这种区别主要体现在语言运用者的交际意图、语境等语用因素对原词的映射上。除了区别词汇意义和语用意义外,在识别词的语用意义过程中,更重要的是参照语用意义同语境的关联。

四、关联理论对网络热门词汇“任性”语义变更的解释

关联理论认为对于网络热门词汇“任性”的理解不仅是一个编码和解码的过程,它还是一个明示-推理的过程。说话者发出一个明示信息来表达某种含义,而听话者要推理出听话者的真正意图。为了达成成功的交际,双方都要对所处的认知环境非常了解。但是即使是这样,也不能保证交际的成功。因为人类交际是以关联为目的的,对最佳关联的追求才能保证交际的最后成功。

“任性”这一词有很多含义,要理解其具体含义,首先说话者和听话者必须处于同一个认知环境,根据关联原则,辨识词汇的语用意义首先要看语用意义和语境的关联。用词语来表达的客观世界是复杂多变的,当原词的义项不足以展示外部世界和人的内心世界为客体,语言运用者在一定的语境下,为实现一定的语用目的往往需要赋予原有词新的意义,即词的语用意义[冉永平,薛媛;1998]。词的语用意义依附于原词的词义,但不是词汇意义的延伸。从起源讲“有钱就是任性”这一流行语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在中国社会,早就有类似的结构“有钱就是爷”。但是“有钱就是爷”是一种嚣张跋扈、令人反感的恃财傲物而“有钱就是任性”则适用于旁观者表达。就语境而言上文中提到的被骗男子明知道被骗还选择继续,用“任性”形容这一行为,不仅贴切而且含有淡淡的戏谑的意味,有一种家长对被惯坏的小孩子的娇嗔,使人们更容易接受。其次,会话双方要尽可能的寻找最佳关联性。根据关联语用论,关联性是输入到认知过程中信息的一种特性,它是根据认知付出和正面认知效果进行衡量的。正面认知效果是听话人根据语境假设对输入信息的处理结果,比如产生新的语境含意、改变或加强现有的语境假设等;认知付出就是产生认知效果所付出的努力,比如调用百科信息、推理等。在同等条件下,某一话语或信息产生的正面认知效果越大,其关联性就越强;反之,关联性就越小。此外,人类的认知系统是是一直存在的,在面对输入信息时,人们的感知机制会自动选择具有潜在关联性的信息,记忆提取机制也会自动选择具有关联性的语境假设,同时推理系统也会对这些信息进行有效处理。也就是说,“任性”的所有含义都存在于人们的认知系统,当人们要理解这一词汇时,人们会根据语境所提供的关联性不断地进行选择和提取自己储备的知识。同时,在理解“任性”这一词时,说话人等交际主体便可在一定程度上进行预测:听话人会关注什么信息、可能利用哪些认知语境假设进行处理与推导,并会得出什么结论。而听话人一般会认为说话人提供的信息是与理解“任性”这一词语关联的。双方在寻找关联性的过程中对“任性”的含义达到一个共识,就能形成交流的成功。

五、结论

网络热门词汇“任性”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更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满足了大众求新求异的语言文化心理。关联理论认为对于网络热门词汇“任性”的理解不仅是一个编码和解码的过程,它还是一个明示推理的过程。说话者和听话者必须处在同一个认知环境下,寻找最佳关联才能实现交流的成功。

参考文献:

[1]苗兴伟.关联理论与认知语境[J].外语学刊,1997年04期.

[2]冉永平,薛媛.关联理论与语用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1998年第4期.

[3]赵彦春.关联理论对翻译的解释力[J].现代外语,1999年03期.

作者简介:陈婷(1989)女,汉,河北省张家口市,学历硕士,研究方向:二语习得。

猜你喜欢

关联理论任性起源
圣诞节的起源
奥运会的起源
清明节的起源
千万别任性
万物起源
任性者的搞笑
《生活大爆炸》中刻意曲解之关联理论探析
关联视阈下的学习者语用能力发展研究
有才任性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