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课堂“动”起来。让学生“静”下来
2017-07-26吴涓
吴涓
“凡诸艺业,未有学而不得者,病在心力懈怠,不能专精耳。”中国古代就有《唐书》强调了注意力对于学习的重要性,国外则有切列巴霍夫认为:“天才——首先是不知疲劳的、目标明确的劳动,在一定事物上集中注意力的能力。”他们共同的观点在于“高度的注意力”是学习者掌握知识的关键因素,甚至是成为天才的条件之一。这为我们的教学工作带来启示,教师应善于在课堂唤起、强化进而保持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在丰富的活动与恰当的互动中静下心来,全神贯注地参与到教学中,通过自己的探索收获知识。在小学语文高年级的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适应成长转变,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由兴趣轉化为专注,也是教师应该重点关注的。本文专注于小学高段语文教学中学生注意力的唤起与培养,尝试从故事设置悬念、阅读搭配活动、思辨激发讨论三个角度,展开探究,并分享了自己在探索过程中的一些看法,希望专注能成为学生们学习语文过程中的好伴侣。
一、故事设置悬念。唤起学生注意力
“好奇的目光常常可以看到比他所希望看到的东西更多。”兴趣来源于好奇,而好奇又来自于对未知的渴望,学生往往对不了解的事情更有探索的欲望,因此在深度学习一篇文章时,我们通常通过设置悬念吊足学生胃口,让他们主动去寻找自己想要的答案。以结果为导向,学生总是思维专注,手脑并用,专心致志。
在学习小学六年级上册《山中访友》这一单元时,由于文章的篇幅较长,很多学生在课前预习时向我反映,学习难度很大。当意识到学生的这一情绪时,考虑到这篇文章的描写性很强,我索性卖起了“关子”,设置悬念,让学生自由阅读,探寻出作者口中指出的“友”到底是谁?这篇文章运用了拟人、比喻、想象等手法来抒发情感。当学生阅读第三自然段时,播放优美的配乐朗诵,他们渐渐进人幽静玄妙的山林之中,此时描写的老桥景色与深情表白,无不体现出作者对老桥任劳任怨的赞美和对它的深厚情谊,此时学生恍然大悟,原来这就是“拟人”的修辞手法,作者口中的“友”就是这座老桥。
二、阅读搭配活动,强化学生注意力
当我们用设置悬念激发出学生的注意力时,创设出一个学生乐于学习的课堂氛围,进而强化他们的注意力,是极其关键的。倘若随后的教学内容枯燥无味、教学形式呆板陈旧,学生会像“泄了气的皮球”,既提不起精神,又降低了对教师的信任感。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的难度逐渐提升,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与初中语文作衔接与过渡,因此课堂活动的设置是提升学生阅读兴趣与信心的有效方法之一。
同样也是在小学六年级上册《山中访友》这一单元,经过第一课时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部分修辞手法,但对于作者与大自然亲密接触及热爱之情并没有深刻体会,当阅读后续文章时我发现有些同学精神涣散。这时候我们开展了角色扮演活动,由学生自告奋勇扮演各种植物、景物等,由我来扮演作者,一个学生为我配音,三名学生负责制作音效。相互配合中学生兴趣大增,为了更好地表现出作者的感情,学生们十分专注地阅读文章,有的在文章旁边作起了标注,有的通过自己的理解给表演者提出了中肯的建议。这样一个动态的过程,反而促使了学生静下心来学习。
三、思辨激发讨论。保持学生注意力
进入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心理变化逐渐明显,他们对于好恶的选择趋于自主,也对自己的想法是否被采纳看得更重。这对于我们的教学其实是一个优势,我们可以多组织小组活动、团队合作、辩论赛等形式去满足学生表达的诉求。为了能够更好地与他人交流,学生的自觉性会提高。
当学习完《山中访友》一课时,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她认为作者将自己的感情写得太夸张,不过就是描写了一些风景而已。这时候,其他学生就提出了反对意见,抒发了自己曾经去某某风景区时也曾有这样的感悟,只有真正热爱大自然并深刻体会才能拥有这样的感受。学生出现分歧我并没有制止。而是将“《山中访友》的作者是夸大感情还是真情流露?”作为一个趣辩题,让同学分组辩论并举证说明,学生的积极性与参与度非常喜人。
培养学生的注意力,是开启学生知识之门的钥匙,一味地要求与强制倒不如“以动制静”,让学生自己爱上学习。
编辑 张晓楠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