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考改革对学校课程规划的影响

2017-07-26

陕西教育·教学 2016年11期
关键词:教学班历史课科目

高考改革必然会带动课程改革,要努力探索“兴趣特长导向”的教育新模式,通过多样化的选修课程和学习体验,让学生发现自己的兴趣,找到自己的发展方向,从而为自己的学习“筑基”,为自己的成长“筑基”,激发学习潜能,提升学习效率,最终实现高质量的学校教育。

面对高考改革,对于学校教学来说,最直接的挑战是如何合理安排课程。显而易见,高中课程需要根据不同学校、不同生源来合理安排,根据在浙江、上海地区的一些走访情况,走班制是最常见的模式,如何结合实际采用适合高考改革需要的走班制,是每所高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学生分类分层和走班教学无疑成为未来高中教育的新常态,也是体现学校课程规划合理性的指标。以率先试点的浙江省为例,能否实现全员选课走班呢?

按照新高考改革方案,除语文、数学、外语之外,学生要从另外7门课程中选取3门作为考试科目,“7选3”理论对应的35种组合全部都可能。因为语文、数学、英语三门学科是必修,所以高中往往对这三门课程不实行走班制,保留了传统的行政班,同时对选修课程实行走班制,出现了行政班和教学班并列运行的情况。如果按分类开课,35种组合的课程设计都要启动起来,很明显有些组合选课人数极少,面对这种情况是否还要开班呢。开班,师资还不够;不開班,又与高考改革的目的有所背离,无法做到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权。考虑到现实和效率的问题,可参考一些中学的成功经验,对于选课学生人数进行限制,即30-50个人之间作为走班原则,编成一个教学班。如果某个组合只有极少数学生选择,达不到开班人数的话,那么在其他组合中通过教学班进行合并,也就是所谓的二次走班。通常情况是一个学生分别对应一个行政班和教学班,进行二次走班的学生就会对应一个行政班和两个教学班,最终学生需要走三个班级。比如A班级是“物理化学历史”组合,B班是“物理政治历史”组合,这两个班级都有学生选择历史,但是选择历史的人数不够的情况下,假如只有20人,开班原则上人数为30-50人之间,这样就需要与其他班级合并。上历史课时候,合并班级的课表也必须联动起来,比如上午第三节课,A班上历史课,B班同样也要上历史课,这样二次走班才能顺利实现。

在高中三年具体的课程结构安排上,通常学校都会开足开齐必修课程和专题课。在高一年级设置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政治、历史等学考科目,保证并开不超过一定数量,严格控制每周课堂教学时间。高二年级开始开设生物、信息和通用技术科目,在保证每位学生每科目均能参加两次学考和选考的机会和学科模块修习课时足够的前提下,适当增加了生物、政治、技术的周课时。高三年级,由于部分学生已完成选考课程,课程变得相对单调,为了缓解高三学习枯燥和紧张情绪,每周增加音乐或美术l课时,开设心理课l课时。

面对新高考方案对选修课程开设带来的冲击,学校在选修课程开设方面强调“融合”。首先,以“学科”为中心的“国家限定选修课程”和“校本知识拓展课程”相互融合。在高二10月到高三10月4个学段均开设拓展类课程10课时以上。既满足学生同时修习3门选考科目,也满足学生选择修习各类学科素养类选修课程,提升其全面的学科素养和综合能力。其次,学校会将职业技能类选修课程与学生生涯规划课程融合,开发和引进,家用电器入门、电子商务、食品营养与检验等系列应用型职业技能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在选修课程过程中了解职业性质、增强职业兴趣和明确职业倾向,最后实现社会实践类选修与科技教育的融合。

(来源:高考改革研究院)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学班历史课科目
浅谈少数民族学生在历史学科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高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几点看法
如果十二星座是语文老师
雅韵·智慧·健康
高考“新科目”
普通高中教学班与行政班管理的分析
加强教学班建设
三十六计第二计:围魏救赵
历史课上等
嫁给谁了
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上)重、难点讲解(unit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