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生写作思维训练中课文的有效运用

2017-07-25袁小波

课外语文·下 2017年6期
关键词:高中运用课文

【摘要】在高中阶段的语文课程教学中,写作训练是重要的课程内容,加强学生的作文思维训练对于实现学生的写作能力提升有着重要意义。就当前的高中作文教学来说,其过分注重学生的写作技巧应用,忽视了思维训练的重要性,导致学生的写作水平较低。本文就利用课文实现对学生写作思维训练培养的相关措施进行简要分析。以期为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提供教学参考。

【关键词】高中;写作思维训练;课文;运用

【中图分类号】G243 【文献标识码】A

写作思维本身是指学生在进行写作创作时发生的思维活动。简单来说就是作文立意以及结构建立等方面的思考内容。以上的思维内容对于学生在实际写作过程中的水平提升意义重大,具有较强的实际应用性能。加强对学生写作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就高中阶段的教学来说,积极利用语文课文来实现这一培养目标是十分重要且有效的。

一、在课文教学中实现对学生的立意思维的培养

(一)纵式逻辑思维培养

纵式逻辑思维的培养可从对归纳法的培养开始,这主要是指让学生通过个别课文的特点来进行一般写作特点的总结与应用的立意思维模式。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对相关课文的立意方式分析来实现。例如在进行《劝学》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融入议论文的写作立意教学。就其中“假舆马者”与“假舟楫者”两个劝学论据的提出要求学生进行论据分析。之后再进行立意思维的总结,并就如何实现该立意思维在议论文写作中的合理利用进行探讨。

(二)横式逻辑思维培养

横式逻辑思维的培养可通过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实现由此及彼的能力的培养,其主要是指通过某一事件来进行相关联事件的思考。例如在《素面朝天》一课教学时,就创作者在进行花与树的自然生长变化而引起的人的成长与衰老的思考,最终实现对个人态度的表达这一写作立意方式进行探讨。同时还应当就该方式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的“此”与“彼”的关联性进行灵活把握,避免出现立意走题的情况。

(三)实现创造性的立意思维的培养

创造性思维对于学生的立意能力有着重要影响,其主要是指在立意思考时不仅能就事物本质进行探讨,同时还能更深层次地就新问题进行解决。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首先从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培养做起,其主要是指在立意中灵活运用反向思维的模式来实现问题的解决。例如在课文《奥斯维辛没什么新闻》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就应当引导学生就课文题目中的“没有”一词进行思考,让学生对该新闻稿的价值进行判断并对该方式的立意所能实现的写作效果等进行思考。最后再总结性地阐述这里的“没有”其实是从逆向思维的教学来对最大的“有”进行表示。引导学生在进行写作立意时应当注重从问题的相反角度进行思考。通过全新的立意角度来进行文章创作,往往能实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在课文教学中实现对学生的结构思维的培养

(一)写作的时空顺序结构

要实现学生时空顺序结构思维的有效培养,教师应当积极从以下方面进行教学工作的开展。首先,要实现时间顺序结构的合理运用,这主要是指在进行写作时按照时间发展来进行相关材料的设置。常见的时间顺序结构包括倒叙、顺叙与插叙几种形式。其中就倒叙结构运用进行分析,其可有效实现文章悬念的设定。例如在进行课文《祥林嫂》一文的教学时,教师可就该文章的写作顺序进行分析。即首先进行祥林嫂之死的描写,之后再展开对该事件发生的原因的探索。这样的做法能有效通过悬念设置来读者吸引。

其次,该课通过时空交叉的顺序来进行描写,这样的结构设置可实现事件的层次性建设,有利于文章立体感的建立。例如在进行《荷塘月色》一文的教学时,教师应当就该文章的时空结构进行分析,即作者在不同时间与空间下的不同感受。可更好地对任务的情感变换进行阐述。

(二)写作的逻辑顺序结构

常见的写作逻辑顺序结构包括“总—分—总”、并列结构以及递进结构等多种形式。就常见的“总—分—总”结构进行分析。其主要是指作者在进行文章结构设置时控制开头与结尾的篇幅,同时扩充中间部分的内容。例如在进行《记梁任公先生的最后一次演讲》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教师应当就文章的逻辑结构进行分析,即该课文在开端、中间以及结尾三部分内容中分别阐述了演讲特征、演讲实况以及其个人的演讲魅力三部分。这样的结构选用能充分体现文章的充实感,之后再对学生对该结构形式应用进行指导。还可通过列举文章题目,要求学生利用总分总结构来进行大纲撰写训练。

(三)写作的心理重组顺序结构

一般来说,高中学生在写作中运用的心理重组结构主要包括理性升华与情感波动两种形式。就理性升华结构而言,其主要是通过对所写事物的基本描写来引发自身的观点与情感表达,是主观感悟的一种表现。例如在对课文《游褒禅山记》一文进行教学时,教师可对该课文中的感情升华结构进行分析,即作者在进行褒禅山游玩的过程中首先就褒禅山的自然景观与景象进行描述,紧接着又以一句“于是余有叹焉”,实现承上启下,展开关于人生的感悟与议论。这样的做法可充分实现感情的深化与说服力提升。

三、结语

教师在语文课文教學过程中就学生的写作思维进行培养与训练,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同时还能帮助学生实现写作水平的不断提升。教师在展开教学工作时应当积极挖掘课文中的培养价值,积极从加强学生的立意思维训练以及加强学生的结构思维训练两方面来实现对学生的写作思维培养,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1]郭金梅.高中生议论文写作训练的理论思考与实践[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3.

[2]邸静.利用课文对高中生进行写作思维训练的策略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3.

[3]章永建. 浅谈高中生写作中理性思维的深化[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1(7).

作者简介:袁小波,本科,中学二级教师,研究方向为同课异构。

猜你喜欢

高中运用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