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悦”读越爱读“悦”学越会学

2017-07-25梁颖妮

课外语文·下 2017年6期
关键词:自主学习

梁颖妮

【摘要】古诗文是孩子成长途中的良师益友,是指引前行的璀璨明灯。悦读越爱读,悦学越爱学。良师引路,雏鹰展翅!相信学生在老师的悉心引领下,会展翅飞向更加广阔的文学天地。稚嫩的雏鹰将会在阅读中快乐成长,理想的翅膀将会在学习中丰盈翱翔!

【关键词】古诗文学习;阅读欣赏;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古诗文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尤其在全球化、信息化与知识时代来临的今天,更是把古诗文教学放在了重要的位置上。当前,基于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能力的教育改革迫在眉睫。这对于学生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品味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内涵,提高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在小学阶段的古诗文教学中,首先应备好教材,激发学生兴趣,启迪学生思维,在积累自身古汉语知识和历史知识的前提下,引导学生进入古诗意境,在理解的基础上熟练背诵古诗词,让学生自然融入学习之中,不断积累知识、技能与方法,理解和尊重中华传统文化艺术的多样性,具有健康的审美价值取向,并能在生活中拓展和升华美。

一、反复诵读 功到自然成

俗语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由此可见诵读古诗尤为重要。小学生所要求掌握的古诗文大多数语言简洁。但是由于时代久远,古诗文给学生的理解带来很大的语言障碍。教师只有引导学生多读,才能克服障碍。读古诗文最基本是读准字音。教师要帮助学生扫清语音上的障碍,特别是与现代汉语中不同的读音。如《泊船瓜洲》中的多音字“泊”“间”“重”,这些看似简单的读音,在不理解詩意的时候是极其容易读错的。开始教学时,教师的范读非常重要,教师要利用范读,把学生带入诗的意境,让学生在优美动听的朗读中,初步领略古诗文的语言美、意境美,让学生产生听觉上的愉悦感、审美感,让学生在美好的艺术享受中激发学习古诗文的浓厚兴趣。其次,引导学生借助注释理解诗意。在有感情的朗读中去体会作者浸入字里行间的真情实感,同时感受古诗文独有的文化魅力,受到艺术熏陶。在尊重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下,把握诗的音律美、意境美,让学生们在熟读后背诵以至默记在心,最终完成语言积累和情感熏陶。

二、适时点拨 融会必贯通

《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科学业质量评价标准》中强调阅读部分特别突出阅读过程与思维的联系,吸收并运用教育学心理学中关于教育目标及思维研究的成果,体现阅读能力与思维层级的关系,将阅读行为、思维品质以及语言形式紧密联系,以引导阅读课堂的教与学,强化阅读过程中的思维活动。此外,特别注意到阅读过程思维与情感态度、方法的渗透,将理解、感知、感悟等知识认知与情感体认相融合,将内隐的思维活动与外显的语言行为相结合,这样既符合语文课程标准对于三维目标的要求,也给教师提供了具体的抓手。阅读部分尤其要考虑到儿童认知的特点,低年级将朗读与阅读相融合;中年段将朗读抽离,侧重默读,更关注阅读中的思维深度与广度;高年级注重中小学语文课程衔接,重视知识的系统化、序列化,便于学生进行知识整理,从而具有以人为本的意识,尊重、维护人的尊严和价值。

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识记生字是必不可少的。“妙记生字”的学习环节能让孩子们纷纷开动脑筋,各出高招:有的孩子通过诗句记字,有的用成语记字,也有编字谜的,能借助歌词记生字的孩子干脆可以即兴高歌几句……对于中、高年级的学生而言,阅读是重中之重。尤其是在阅读的基础上,增加对诗句的理解,包括对字词和文章内容两个方面的理解。古诗文的语言精炼、含蓄优美,如“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寥寥数语,将诗人寄家书时的思想活动和行动细节,非常真切细腻地表达了出来。我们可以让学生想象客居他乡的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但由于离我们生活的年代较久远,学生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如果用逐词逐句牵引,而后串讲诗意的传统式的古诗教学模式,就会剥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制约学生独立思考、发挥想象的空间,破坏古诗的整体性,使学生无法体会到古诗文的意境美。叶圣陶先生指出:“诗歌的讲授重在陶冶情趣,扩展想象力。如果抓住精要之点,增出一两句话,也许就够了。少些枯燥无味的解释,便会多些古诗文教学的生机。”因此,在古诗文教学中,教师在熟悉教材、吃透教材、了解学生的基础上,精心设计处于学生最近发展区的思考题与讨论题,给学生做适时的点拨即可。

阅读和欣赏是个人的精神活动,对作品的感悟和阐释往往因人而异。如自主合作学习《木兰诗》等一系列古诗词后,学生逐渐能够正确认识和理解学习的价值,具有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在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基础上,运用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养成了对自己的学习状态进行审视的意识和习惯,根据不同情境和自身实际,选择或调整学习策略和方法,自觉、有效地获取、鉴别、使用外界信息。同学们在阅读、欣赏过程中开动脑筋、探究问题、不断总结、及时反思,从不同角度和层面获得新的体验和认识,主动适用互联网等社会信息化发展趋势,同时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积累,写点评文字和赏析文章,不断提高自己的鉴赏水平和表达能力。

三、拓展延伸 天高任鸟飞

当代教育提倡培养学生的个性,放飞学生的思维。孩子都有各自的性格特点,他们对内容的理解也是有层次的,在课堂中他们会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达。针对这一特点,教师要为学生搭建展示个性的舞台。如学完《秋思》这一课,我让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将古诗的内容表现出来。孩子们有的配乐朗读,有的讲故事,有的画起了画,有的则将古诗的内容唱了出来,有的形象生动地再现诗人“临发又开封”的情景……如学习唐代山水田园诗人孟浩然所写的名诗《春晓》时,读了课题和诗人名后,孩子们纷纷介绍起诗人来。有的介绍诗人的写作特点,有的说起诗人的经历和爱好,也有孩子提到诗人的好朋友。在老师的带动下,孩子们还深入探讨了“孟浩然当官好,还是当诗人好”的有趣话题。当谈起对诗词的感悟时,孩子们不约而同地提到了该诗表现出的生动意境,鸟鸣、风雨、花朵等这些元素构成了孟浩然眼中的春天。而孩子们也因此联想到他们心中感知的多姿多彩的春天。有的孩子通过背诵相关的古诗来认识春天,也有的咏歌一首赞美春天,甚至有同学由此及彼,根据《春晓》改编了《冬晓》和《夏晓》,联想丰富,别具新意……

一次活动课上,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积累,进行一次找寻色彩名句的交流活动。每位学生都要找出符合要求的诗句两句以上,其中必须包括表示色彩的词语。如紫、红: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黄: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红、绿: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白、青: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王维《终南山》)黑: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古为今用,学写歌词,让学生乐不思蜀。专题朗诵表演让学生们成为学习的主人:将所积累的作品重新组合归类,例如归为“自然风光专题”“国计民生专题”“远游怀人专题”“军旅战争专题”……孩子们人人参与,互相观摩,互相评议,兴趣高涨。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课堂更应该是放飞学生思维的舞台,学生在“读”“唱”“画”“演”中,不仅加深对诗文的感悟,而且激发想象,有效提高学习能力,从而进入“教是为了更好地学,教是为了不需要教”的绝妙境界。

可见,在教学中适度拓展学生学习诗文空间,让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习诗文,继承传统,弘扬文化,不仅体现“大语文”的教学思想,也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

综上所述,这三个方面是有机融合的整体,重视诵读是前提,适时点拨是基础,延伸拓展是运用。在教学中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这样,在古诗文教学中就能做到:既培养了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又锻炼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听说能力,还更深刻体会诗文的思想感情,了解作者的写作思想。与此同时,通过自主合作学习,学生们还能正确认识与评估自我,依据自身个性和潜质选择适合的发展方向,形成积极的心理品质,懂得调节和管理自己的情绪,具有抗挫折能力,能够自信自爱、坚韧乐观。

悦读越爱读,悦学越爱学。古诗文是孩子成长途中的良师益友,是指引前行的璀璨明灯。良师引路,雏鹰展翅!相信孩子们在老师的悉心引领下,会展翅飞向更加广阔的文学天地。稚嫩的雏鹰将会在阅读中快乐成长,理想的翅膀将会在学习中丰盈翱翔!

猜你喜欢

自主学习
优化师幼互动,促进幼儿自主学习与发展
创建“自助餐选菜式”自主学习模式
培养初中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尝试
论如何打造高效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
浅议“先学后教”教学模式下的学生自主学习
浅论高中语文写作中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