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丹式幸福经济学
2017-07-24梁冬
梁冬
不丹式幸福经济学
梁冬
有一次,我和一些企业界的朋友一起去了不丹,在那里有个很有趣的体验。朋友帮我约了一个人,不丹的国师格玛乌拉,相当于国王的顾问。
不丹是一个以佛教立国的国家,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以国民幸福指数衡量发展进步水平的国家。在这个过程当中,格玛乌拉参与制定了整个国民幸福指标发展的规划。
同去的朋友都感到非常震撼,想不到这个国家对幸福问题的思考这么细致。他们把整个国民的幸福分成九大维度:国家的经济发展算其中的一部分,大概不超过30%;第二是人民互助的程度,就是在没有利益的前提下人们是否愿意互助,经过定期的市场调查或者国民统计来看变化趋势;第三是国民用于祈祷和冥想的时间,因为不丹是一个受佛教影响很深的国家;第四是人们生气的时间;第五,森林和绿地面积占整个国土的比例。不丹人用这种方式考察一个人在这个国家是否幸福,每年整个国家的政策又围绕着如何提高人们的幸福指数而展开。如果一个不丹人在一年当中生气有26次之多,那他就是一个不幸福的人,就会有人去帮助他。还有一个专门的部门,基于全国人民的幸福状态,包括心理状态、外在状态来展开调研,然后持续地进行改良。
不丹人对于幸福的整个理念,让我们感觉很乌托邦、非常美好;另一方面,我们也有点儿质疑这种幸福是否可持续。格玛乌拉说,人们的快乐其实来自思想深处的满足感。格玛乌拉介绍道,每一个不丹家庭,如果有人没有土地,国王会根据全国人民的花名册,让他在某个指定的区域砍80棵树用来盖房子,其他的土地则用来种粮食。有意思的是,不丹皇家的航空公司只有两架飞机,国王到其他国家出访时也要乘坐。不丹人常常在飞机上碰到国王,还跟国王合影。
不丹经济的发展不太现代化,公主的房子跟一般老百姓的房子大小差不多,装修也差不多。格玛乌拉有三栋独立的房子,在一个院子里。我问他的生活水平怎么样,他说在不丹属于中等。后来,我们又到了很多平常的不丹人家里面,确如他所说,没有太大差别。一般不丹老百姓的家里就是一栋三层的小楼,有点儿像中国藏区的建筑,最下面一层是牛羊,中间一层是人住的,最上面一层是神龛,做礼拜用的。
我们走进普通的不丹人家,他们没有特别的兴奋,他们觉得很正常,好像大家本来就应该认识一样。他们请我们喝茶,随后我们离开,平平淡淡,没有很激动地来,也没有很激动地走。
不丹有很多从各地来朝圣的人,也有很多人在路上磕五体投地的长头。我们问他们的财产有多少,很多人家里面的钱其实很少,如果折合成美元的话,可能就是一两百美元,全家的物质财产也就这样一个数量级。
在西方人看来,财富是跟幸福连在一起的,但到底哪个是主体、哪个是附属,就很值得玩味。有人认为财富是主体,有了钱就有幸福;也有人认为,幸福是主体,财富是一种作料。事实上,很多人都忽略了一点,就是所有财富的增长,都是为了让人民更幸福。
(摘自《无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