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学储粮,保证西藏储粮不“减量”

2017-07-24杨阳

中国农村科技 2017年7期
关键词:粮库储粮青稞

本刊记者|杨阳

科学储粮,保证西藏储粮不“减量”

本刊记者|杨阳

绿色储粮理念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粮食仓储应对环境的污染减少到最低程度,应对粮食的污染减少到最小程度,应对作业人员的危害减小到最小程度。

在“中国储粮生态系统理论体系”指导下,我国粮食储藏理念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粮食储藏技术正在由传统储粮技术向绿色储粮技术发展,由粗放型管理向精细化管理发展,同时,也为节能减排、环境保护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

位于世界屋脊的西藏,气候恶劣,高寒缺氧,加之农业生产落后,粮食产量低,曾长期依靠内地运粮解决粮食问题。近年来,西藏不断加大支农惠农的财政支持力度,培育青稞、小麦等新品种,同时积极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确保了粮食产量保持稳定,基本实现粮食自给。粮食产量上去了,但是粮食存储问题还需要加以重视。以科学储粮意识、科学储粮方法,减少粮食在储存过程中的损耗,保证粮食丰收后不“减量”。

农户储粮:储粮硬件与软件

粮食增收途径有两种,一是提高粮食产量,二是减少粮食存储过程中的损失。我国农户储粮数量大,其粮食储存量约占我国粮食储存量的50%左右。但由于农户缺乏科学实用储粮装具和技术指导,农户储粮损失严重,约占储粮量8-10%。

据统计,每年粮食收获后,在农户储粮过程中,损失率约8%,年损失量200多亿公斤,相当于陕西、甘肃、青海、宁夏4个西部省全年粮食产量的总和。

在农村,因粮食储藏带来的质量安全问题不容忽视。农户储粮是我国食品安全的源头。霉变的粮食会产生很多毒素,如黄曲霉毒素是强烈致癌的毒素;一只老鼠一年不仅要吃掉25千克粮食,还要产生17500~25000粒粪便,造成250千克粮食的污染。

西藏农户存在储粮装具简陋、存粮条件差、储粮技术落后的问题,储粮条件亟待改善。在拉萨市堆龙德庆区德庆乡邦村,记者随“科技列车西藏行”的专家服务队来到了几位农户家中查看当地农户的储粮条件。这里储存的粮食以青稞为主,多以尼龙袋作为储粮的包装,甚至有用废铁桶做成的储粮仓。

西藏因地理环境,粮食种植以青稞为主。青稞中含有丰富的矿物质 、氨基酸和维生素。在含有的18种氨基酸中,人体必需氨基酸较为齐全,经常食用以青稞为原料加工成的食品,对补充肌体每日必需氨基酸有重要意义。青稞含有独特的高含量疗效纤维,尤其是可溶 性疗效纤维及β-葡聚糖和甘油三脂等均为保健价值很高的营养成分。这些成分具有降低人体血液中的血清胆固醇、防治心脏病和防治结肠癌等功能性作用。

青稞具有耐储性,但易受到虫害。正常的青稞,水分在标准以内(12.5%),在常温下一般储存3~5年或低温(15℃)储藏5~8年,其食用品质无明显变化。青稞是抗虫性差、染虫率较高的粮种,几乎能被所有的储粮害虫侵染,其中以玉米象、麦蛾等危害最严重。

常见农户储粮现状

“科技列车西藏行”发放的科学储粮仓

专家服务队为当地农户进行了现场指导。收获的青稞应降水、降杂后入仓储藏。在入仓前,应将青稞中的麦秸、杂草、泥土、石块等清理干净,充分利用自然条件,日光暴晒将粮食水分降至12.5%以下,并经风扬等方法除去青稞中的杂质、瘪粒、灰尘等,然后入仓储藏。晾晒时场地要干净,不能在公路,尤其不能在柏油路上晾晒。在青稞储藏期间,还需要注意防潮、防霉。储藏期间做好防潮工作,粮仓应具有良好的防潮性,避免青稞再次吸潮而发生霉变。

“青稞储存的要点是三个字:干、饱、净”,专家服务队成员、中储粮成都粮食储藏科学研究所主任严晓平说道,“即干燥、饱满、干净。”

专家服务队在邦村的调研过程中了解到,当地粮食仓储的主要虫害问题是鼠害。在储户家中,专家服务队见到了被老鼠咬开、装有青稞的尼龙袋子。“解决防鼠问题,粮仓(装具)是关键,”严晓平说道。

除了利用粮仓防鼠外,还可以利用器械、化学药物防鼠。可以在储粮间放置鼠夹、鼠笼、鼠胶、驱鼠设备防治鼠害,或是采用国家允许使用的杀鼠药剂治鼠。辣椒素和维生素D3是较好的防鼠杀鼠药剂。同时,也应保证粮仓周围不堆放杂物,保持环境干净、整洁。

为了帮助改善农户储粮条件,“科技列车西藏行”专家服务队为当地农户现场发放150台农户科学储粮仓。科学储粮仓为三节式彩钢板组合仓,仓容量达1000公斤,可以有效防止鼠害。

粮库储粮:绿色储粮技术

绿色储粮是仓储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粮食仓储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国家粮食储备库作为我国粮食储备的主要承担者,是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粮库开展绿色储粮技术集成应用,为我国提供更加优质安全的“放心粮”。

通过鼓风机为粮库谷物冷却

在拉萨国家粮食储备库,“科技列车西藏行”的专家服务队与粮库的工作人员进行座谈交流。以低温和气调相结合的粮食绿色储粮技术体系,为实现“绿色一条龙战略”和“农产品绿色储运战略”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严晓平为粮库工作人员介绍了绿色储粮技术体系及其具体操作。

机械通风。秋冬季降温通风一般分2~3个阶段完成,缓速降温与快速降温相结合。粮温和目标粮温≤10℃,两阶段通风;大于10℃,宜分三阶段通风。

密闭压盖。尽量减少高温时节外界湿热空气进入仓内,延缓粮温的上升。

排积热。夏季(或春末)高温季节,在夜间相对低温的时间段,利用人工或借助自动控制系统,开启通风窗和轴流风机进行排热换气。定期测定温度和水分,若发现通风死角,应立即采用导风管排除;若发现粮面出现轻微结露,应持续进行通风,酌情翻动粮面散湿;若发现水分下降明显,应暂停通风或立即修正通风参数。

谷物冷却。一般通过谷物冷却机产生的冷源来降低粮温。当粮堆平均温度高于目标值5℃以上时,应开始整仓谷冷控温。高温季节宜于夜间或早晨的低温环境下进行间歇性冷却作业。宜分阶段设置出风口温度参数。粮食水分越高,设定的出风相对湿度就可较高。储粮虫害密度较高时,应首先进行熏蒸杀虫。

空调控温。适用于采用粮面压盖、排积热通风等技术不能达到控温目标,且隔热性能较好的平房仓。能够用轴流风机排积热时,先排积热,再运行空调。当外界大气温度低于18℃或高于43℃时,不宜运行空调制冷。高温季节入库的粮食,先采用谷物冷却技术降低基础粮温。磷化氢熏蒸前,应采取有效措施将空调系统室内机与熏蒸环境隔离。若采用粮面压盖,宜使用散稻壳或包装稻壳压盖。

环流熏蒸。在没有进行氮气气调储藏改造的仓房,磷化氢环流熏蒸是害虫防治的主要手段。

氮气气调。可达到防虫、杀虫、抑霉及保质的效果。

严晓平说:“绿色储粮技术是一个有机整体,仅靠一两项是很难达到安全储粮和保质增效的;每项操作规范化、标准化和精细化,才能达到储粮保质增效的目的。”

在与拉萨国家粮食储备库的工作人员交谈中,专家们了解到目前粮食存储过程中最大的问题是水分保持。由于拉萨市的气候特点,粮食在通风过程中极易失水。

“风肯定要通,但是要换时间,”严晓平说道,“还是在一早一晚进行通风,这个时候气温低。其他气温高的时候,粮库仓房要密闭。”

严晓平在拉萨国家粮食储备仓查看谷物存储状况

交流合作:绿色储粮理念

科学储粮,不仅体现在以科学的方法进行粮食存储,还要以科学的储粮观念对粮食储存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剖析。粮食仓储不仅关乎国家粮食安全,也关乎粮食品质、安全等问题,正与粮食加工业紧密结合。

严晓平说:“要将整个粮堆作为一个生态系统来研究。”以粮库所处的地理位置和环境作为一个大的生态系统,应建立不同生态区域储粮经济运行模式。

储粮技术区域化是我国粮食储藏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以生态储粮理论为指导,因地制宜发展粮食储藏技术,建立不同储粮生态区域储粮最佳经济运行模式。位于拉萨市的拉萨国家粮食储备仓,应根据拉萨当地气候,建立符合当地的绿色储粮技术体系。“做到本地化,”严晓平说道,“一些其他地方的技术体系拿来直接用不一定合适。”

绿色储粮理念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粮食仓储应对环境的污染减少到最低程度,应对粮食的污染减少到最小程度,应对作业人员的危害减小到最小程度。

据严晓平介绍,具有中国特色的绿色储藏技术将得到长足发展。利用自然低温,技术条件已经比较成熟,但是受地域限制;而在南方高温高湿地区,气调储粮技术则显示出其优越性。低温和气调技术不是对立的,而是相互补充。例如,在气温较低的季节采用自然低温,在气温较高的季节采用气调,实现最佳经济效益;通过低温储粮,保持粮食品质,利用二氧化碳进行无公害杀虫,实现粮食储藏的完全绿色化。

西藏地区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保证了粮食储藏的绿色、生态、安全。绿色消费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随着市场和管理的逐步规范,巨大的绿色消费市场将促使绿色仓储认证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成品粮储藏技术将得到快速发展。成品粮将在确保了粮食安全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按照保证15天口粮的标准建设成品粮库和储藏成品粮,在技术上将以低温为主,南方地区辅助气调储藏技术。

座谈的最后,严晓平与粮库工作人员达成长期合作的意向。“我希望大家能来我们所学习,我们也可以经常到你们这里帮助解决问题,距离不算远。我们也希望可以在这里进行粮食储藏示试验示范。”

猜你喜欢

粮库储粮青稞
青稞地里的母亲
大师教你做藏餐《牦牛肉炒青稞》
中储粮湖南分公司全面完成“标准仓、规范库”创建
摄影欣赏
多思才会有多解
这一次我又写到青稞
财经微天下
官仓老鼠大如斗
盗亦有道,非常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