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节庆文化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创造性转化研究

2017-07-21杨红梅张晓林

文教资料 2017年13期
关键词:创造性转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杨红梅+张晓林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陕西 杨凌 712100)

摘 要: 节庆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宝贵资源。节庆文化有其特定的社会背景和内涵,深刻挖掘其内涵,赋予其时代精神,在传承与革新中促成节庆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做好节庆文化创造性转化必须有切实可行的路径,节庆文化主题教育活动即是实现创造性转化的根本路径。

关键词: 节庆文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创造性转化 主题教育活动

节庆文化即在节日、节庆过程中所蕴含和体现出来的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的历史传统、风俗礼节、思想情感、精神追求及共同的价值观念等文化现象。它是一个国家或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尤其是我国传统节庆文化,它是在我们民族发展历史长河中逐步集聚和形成的,凝结和体现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民族情感和民族操守,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是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青年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实现青年学生思想转变的宝贵资源。创造性的转化节庆文化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涵,对于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载体、方式,加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节庆文化创造性转化的基本要义

“创造性转化”一词是20世纪80年代海外新儒学派最早提出和使用的一个概念,体现了他们对儒学研究的一种新态度和方法。在我党历史上首次提出和使用“创造性转化”概念,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9月24日召开的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讲话中第一次提出的,指出:“要坚持古为今用、以古鉴今,坚持有鉴别的对待、有扬弃的继承,而不能搞厚古薄今、以古非今,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共同服务以文化人的时代任务。”[1]很显然,习总书记讲“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针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过程中如何发挥好、利用好中华传统文化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服务的问题。它是我们对节庆文化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进行创造性转化的根据。

节庆文化创造型转化即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和实践要求,将节庆文化中蕴含积极正确、合理的思想精神、价值观念、规范体系、表现方式等选出来,通过合理有效的方法和途径对其进行创造性转换、重组和改造,积极深入地挖掘其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使之符合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直接而丰富的重要思想資源[2]。创造型转化的实质是合理有效地利用节庆文化的价值。节庆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必然具有社会历史性,有些思想观念及表现形式带有迂腐、宗教迷信的成分,需要辩证分析,合理利用,即摈弃消极落后的思想观念和低俗化、奢靡享乐的节庆活动方式,弘扬、拓展和谐健康、积极向上的思想精髓、民族精神、价值观和文明内涵,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丰富的、宝贵的精神思想资源。

二、节庆文化转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资源的可能性

节庆文化是体现在节日、节庆活动中的文化现象。所谓节庆,是指围绕各类节日而形成的文化习俗及其他所开展的相关纪念、庆祝等活动的总称[3]。每个节庆都具有特殊的历史渊源和文化背景,都承载着一种民族的精神和情怀,特别是中华民族传统节庆,蕴涵了深厚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即使历经历史演变,但所体现的民族精神和价值追求愈以凸显,例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这些重要节日,其既与我国传统的农耕文明分不开,是四时节气的划分,体现“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和谐、人类活动要遵循自然规律的思想;又在后来的演变中与历史故事、历史人物相联系,从节气演变为节日,从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更多地转向人与人的和谐及社会礼仪规范。如春节、中秋节以喜庆为主,体现的是合家团圆、和谐祥和的精神追求;清明节、端午节既是追思祭祖,又体现了一种家国情怀,对祖辈的感念、对国家的热爱。在民间还有许多节日,如元宵节、腊八节、七夕节等,也都集中体现了老百姓追求健康、幸福、祥和的愿望。不仅节日本身包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价值取向,而且在节庆活动中,往往包含着传统的礼俗,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也往往要求拜祖先、晚辈对长辈行礼节、守规矩、尽孝道,从这些礼俗中体现了敬祖、尊老、爱老、知恩感恩的文明传统和社会伦理道德。在我国传统节庆文化中所体现的这种追求和谐自然、和谐家国、道德文明的价值取向既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又与我们今天所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内在的契合性,既体现了国家层面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追求,又体现了个人层面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要求。包括在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国家设立的许多重大事件纪念日,如五四青年节、国庆节、教师节更集中体现了对自由、民主、科学、进步、国家富强的精神追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在本质上具有一致性。因此,节庆文化以特定的文化内涵和特殊的文化表现形式为我们弘扬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宝贵的资源,如果我们能创造性地将其内涵转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新节日文化表现形式,使青年学生在节日的庆贺中,不忘传统,同时激发起爱党爱国之情、奋进之志,涵养诚信、敬业、友善之品行,那么无疑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必能起到极大的推进作用。

文化从历史中走来,在育人中传承、发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利用节庆文化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不仅是对历史的一种认知,而且是对历史的一种反思,更是对未来的一种责任。节庆文化是历史的产物,是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体现,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体现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观,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宝贵资源。在今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历史进程中,既迫切需要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传承与革新,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更需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国民心志、提升国民素质。创造性地转化节庆文化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涵,对于促进青年学生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为“中国梦”奋斗的信心和力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节庆文化创造型转化的有效路径

将节庆文化转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资源、实现节庆文化创造性转化需要依托现实的路径,因为无论是节庆文化还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毕竟都是抽象的理性的东西,所以,除了理论的阐释与讲述,让学生理解外,还必须通过具体的实践方式承载和体现,才能入心入脑,更易为学生所认同和接受。就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教育及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要建立和规范一些礼仪制度,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纪念庆典活动,传播主流价值,增强人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4]“要注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使每个人都能感知它、领悟它,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实际行动。”[5]这些重要论述为我们以节庆文化为契机,以开展节庆文化主题教育活动为抓手,创造性转化节庆文化,为青年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指向。利用节庆文化的群众性、传统性、育人性特点,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是节庆文化在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创造性转化的有效路径。

我国历史上及至今各民族传统节日众多,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还设定了许多重大事件纪念日和法定节日,每个节日及庆典日都有历史的渊源和深厚的文化背景、社会意义,深刻挖掘其文化内涵及其所体现的时代精神,特别是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融合,以节庆为契机,组织丰富多彩的节日庆贺及纪念活动,使学生在节日的氛围熏陶及活动的体验中,感悟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美德和伟大的民族精神,在实践活动过程中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我们也进行了积极尝试和探索,从我国优秀传统节日中遴选了10个重要节日:元旦(春节)、清明节、五一劳动节、五四青年节、端午节、七一建党节、中秋节、教师节、重阳节、国庆节,通过对其文化内涵的挖掘与提炼,形成“十大节庆”主题教育活动,即“新年之约、清明之思、劳动之荣、五四之魂、端午之忆、爱党之情、中秋之韵、师恩之念、重阳之孝和爱国之怀”主题教育活動,使学生在一系列节日文化活动中,通过知和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文明与和谐”之风、“爱国与敬业”之风、“奋发图强与文明进步”之风、“民主、自由与平等”之风、“诚信与友善”之风、“公正与法治”之风,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力量推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具体化、规范化、常态化,形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长效机制。

节庆主题教育活动其实质是以节庆作为节点,利用节庆的特点和其所蕴含的教育价值,以丰富多彩的学生教育活动作为载体,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作为统领,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践行、提升,促进学生形成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与自觉践行,树立起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崇高理想,并在日常的行为中自觉提高自身素质,用积极行动为理想实现而拼搏奋斗。由于节庆具有时序性、循环性,活动具有生动性、灵活性、多样性,因此,节庆主题教育活动不仅具有长效性,而且具有更强的实效性和广泛的教育意义,它不仅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而且有利于促进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革新、促进校园文化的繁荣和发展,特别是在当前各种“洋节”不断冲击,青少年对本民族节日及传统文化逐渐淡化的情况下,通过开展节庆主题教育活动,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抢占“洋节”文化阵地,较好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焕发出勃勃生机与无穷魅力,展示出与时代发展相向而行,与国家发展要求一致的价值追求。因此,节庆主题教育活动无疑为实现节庆文化创造性转化、促进传统文化传承与革新,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践行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次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9-24(2).

[2]王易,黄刚.探求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5).

[3]班华.试论学校节庆文化的价值[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4(3).

[4]习近平.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N].人民日报,2014-02-26(1).

[5]习近平.习近平在上海考察是强调:当好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不断提高城市核心竞争力[N].人民日报,2014-05-25(1).

猜你喜欢

创造性转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价值观与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刍论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
传承·扬弃·创新
中华美学精神与传统美学的创造性转化
接续与超越中国新闻法制传统的路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