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文化背景差异对隐喻的汉英口译策略的影响

2017-07-21刘凯杜虹潘不寒

文教资料 2017年13期
关键词:文化差异隐喻

刘凯+杜虹+潘不寒

(华中农业大学 外国语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0)

摘 要: 隐喻作为一种人类思维方式和认知手段,凝结了具有民族特性的文化因素,有助于形象地传达丰富的语言内涵,在跨语言交际中被大量使用。在口译实践中,有些词语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其含义会有所不同,往往导致口译中隐喻的处理困难。本文旨在对口译中隐喻处理的复杂性、隐喻在翻译中体现的中西文化差异进行深入探讨,举例分析并归纳出跨越文化障碍的隐喻口译策略,从而提高口译质量。

关键词: 隐喻 口译策略 文化差异

一、口译中的隐喻“谜题”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隐喻是语言的本质特征之一,任何言语活动都可能运用不同类型的隐喻。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1980)中,莱考夫和约翰逊曾提到,隐喻除了存在于语言中,还存在于我们的思想和行为中。从根本上说,我们的思想与行为是具有隐喻性质的。口译作为跨文化的交际活动,需要忠实地转达异语双方的交际意图,而隐喻的应用在口译实践中不在少数,口译的质量与译者对源语中隐喻的理解有直接关系,口译员如何“解”出隐喻给出的“谜题”,将直接影响口译的质量。

然而,口译的特点使这一“谜题”难以破除。口译不同于笔译,口译的源语语篇只出现一次,译员必须在短时间内对语篇进行翻译,一旦翻译完成便不可再修改。因此,在口译过程中存在很大的不可掌控性。为了解决隐喻给出的这一“谜题”,口译员首先必须掌握一定的隐喻处理技巧,才能避免在口译过程中“卡壳”。要做到在口译现场清晰地表达源语中隐喻的含义,口译员必须对源语具有的文化内涵有完整的了解。国内学者束定芳曾在《隐喻与转喻研究》(2011)中提出了影响口译过程中的隐喻表达的三种要素,文化模式解释(Explanation of Culture Patterns)作为三要素之一,对口译过程有着重要的影响,如何尽最大可能消除文化障碍带来的影响,是我们“解谜”的一个关键因素。然而,汉英两种语言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在此基础上不同民族的人对同一事物或同一行为可能会产生相同或不同的隐喻意象,口译人员需要在掌握源语和目标语的文化背景的基础上,同时具有很强的类比能力和想象力,只有这样口译员才可能解开口译中隐喻的“谜题”。

二、中西文化背景的差异分析

从整体来说,中西方文化差异巨大,在很多方面都有非常明显的表现。具体来说,与翻译过程密切相关的,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具体表现。

(一)地理环境不同造成的文化差异。一个民族的文化会受到民族生存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的影响,其文化在一定地域环境中与环境相融合打上了地域的烙印,具有独特性。因此,由于中西方的地域环境有着不同的特点,中西民族的人们对相同事物可能持有不同的看法,例如:“东风”与“西风”在中西方文化中有着完全不同的文化意象。由于地理位置和地形条件不同,在欧洲,西风吹来时温暖宜人,东风吹来时则让人感到寒冷刺骨,而在我国则与欧洲截然相反。因此,在我国文学作品中,东风多有着积极、进步、充满希望的意象,西风则多指腐朽、没落的事物。如陈毅《满江红》词:“喜东风浩荡海天宽,西风落”,在此文选中,“东风”暗指新时代的进步势力,而“西风”则指腐朽的旧势力。而在西方文学中,“东风”和“西风”则与我国有着完全相反的意象,如西方著名诗歌《西风颂》,将西风比作横扫旧事物的新势力,而Samuel Butler则将“东风”形容为“biting east winds”,翻译为“刺骨的东风”。可以看出,正是由于中西方地理环境的不同,才造成了相同词汇在中西文化中的含义有所不同,或含义截然相反的情况。

(二)风俗习惯不同造成的文化差异。风俗习惯是一个民族历代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或规范,是一个民族文化的集中体现。在中西方民族民俗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许多不同习语应运而生。如“拍马屁”一词,指谄媚奉承、讨好别人的行为,而英文用来形容这一行为的短语是“polish the apple”。在汉语中,“拍马屁”一词起源于元朝,源于蒙古族的风俗,蒙古族的一般百姓牵着马相遇时,常要拍拍对方马的屁股,摸摸马膘如何,并附带随口夸上几声“好马”,以博得马主人的欢心,可是相沿很久以后,有的人不管别人的马好坏、强弱,都一味地只说奉承话,把劣马也说成好马。逐渐人们就把对上司的奉承称为“拍马屁”。在英文中,“polish the apple”起源于美国课堂上的一种习惯,在美国,学生表达对老师的喜爱可以有很多形式,但最简单最常见也最容易被接受的就是送给老师一个擦得干干净净闪闪发亮的大苹果,后来这一习俗成了一个典故,逐渐发展为现如今的意思。从这一例子中我们可以总结出社会风俗习惯的不同会导致同一行为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具有不同的习语表达方式。

(三)历史典故不同造成的文化差异。有些习语来源于民族的历史故事,寓言童话或神话传说,有着极高的研究价值。如2014年习近平主席在德国科尔伯基金会上的讲话中提到的:“甚至把中国描绘成一个可怕的墨菲斯托”中的“墨菲斯托”一词,“墨菲斯托”是歌剧作品《浮士德》中的魔鬼,意为破坏者、骗子。而在中文典故中,并没有与之相对应的词语。同样有些来源于中国的历史典故的习语在英文中也无对应,如“鸿门宴”,出自楚汉争霸时期项羽于鸿门设宴款待刘邦时准备将他刺杀但并未成功,现比喻说话或行动表面上虽有正当好听的名目,实质上却别有用心地把矛头针对某人或某事。以上这类习语与各国历史典故联系紧密,若译员不能掌握,可能会造成翻译上的困难。

三、跨越文化障碍的隐喻英译策略

在汉英口译中,文化背景差异是解决隐喻给出的“谜题”的一大障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由于不同民族之间的地理环境、风俗习慣、历史渊源等因素不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各民族思维方式及语言表达方式也会有所不同。因此,在表达相同或相近的含义时,汉英往往采用不同的喻体。

(二)在语言交际过程中,隐喻表达之所以复杂是因为某种事物在某个民族常见并带有一定特殊含义,但在另一个民族,相同事物却不存在或者缺少定义,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文化缺位”现象。“文化缺位”现象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口译中信息传达的准确性。

英国翻译理论家彼得·纽马克(Peter Newmark)在《翻译方法》(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1980)一书中,运用布勒的语言功能理论,在语言功能分类的基础之上,根据文本不同的内容、文体和功能,总结并归纳出翻译的三种基本文本形式,即表达型文本(Expressive text)、信息型文本(Informative text)和号召型文本(Vocative text)。另外,纽马克还指出,文本的划分并非是绝对的,大多数文本都同时具有这三种功能,只是其中一种或两种占据主导地位,并主张译者应根据不同的文本类型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继而进一步提出语义翻译(Semantic translation)和交际翻译(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两大翻译方法。为了探索跨越文化障碍的隐喻英译策略,本文以纽马克提出的文本功能翻译策略为指导,结合后来学者的改进归纳,得出隐喻的一般翻译策略为:直译与意译;归化翻译与异化翻译;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基于纽马克的理论,我们可以把隐喻口译的方法归纳为如下四类:

1.保留源语隐喻形象。虽然不同民族的人们生活在不同的文化和疆域中,但由于人类的思维模式具有相似性,中西民族在地理环境、社会习俗、历史典故等方面存在共同点,因此,在口译过程中可能会存在本体、喻体、喻义完全相同的情况,在口译过程中,我们可以采取直译,保留隐喻形象。例如在2015年在巴基斯坦议会上的演讲中,习主席曾提到“风雨无阻、永远同行”,译者将此译为了“will always move ahead together rain or shine”,“rain or shine”意为“在任何天气状况下,无论如何”,与中文中“风雨”在意义上具有相似性,保留源语隐喻形象,翻译得十分巧妙。

2.改变源语隐喻形象。不同民族在地理环境、社会习俗和历史渊源等方面的不同会造成民族文化的不同,因此可能会出现不同民族文化中有些隐喻形象的喻体不完全相同但有着相同的本体和相似的喻义,口译员可以将原文的喻体转换成目标语文化背景下熟知思的喻体,改变源语隐喻形象,使听众能更轻松地理解和接受。例如2014年习近平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开幕辞上的讲话中提到的:“伙伴意味着一个好汉三个帮,一起做好事、做大事。”译员将其译为了“Partnership means pitching in for common goals and big initiatives.” 。“一个好汉三个帮”是汉语的俗语,指谁都需要别人的帮助。英语里“two heads are better than one”即为此意。译员直接舍弃了源语隐喻的形象,直接跳过这一俗语,虽整体意义上没太大改变,但仍显得稍欠妥,有命令色彩而不是谦和礼让。笔者认为,本句可对源语隐喻形象进行改变,翻译为“Partnership means two heads are better than one,pitching in for common goals and big initiatives”,更易于目标语听者接受。

3.保留源语中的隐喻,并释义。有些情况下,为了达到最佳语境效果,使隐喻意义与语境取得最佳关联,口译员往往会保留隐喻形象。但由于文化背景不同,无法做到“基本对应”,因此,为了方便听者理解,口译员会在后面解释隐喻的内涵和交际的意图。例如在2013年总理答记者问中,面对巴基斯坦记者对两国关系的提问时,总理答道:“在中国人民心目中,巴基斯坦始终是可以信赖的‘铁杆朋友。”“铁杆”一词被译者处理为“a friend as solid as iron”,保留了原文“铁”的意象,同时还阐释了“忠实的(trustworthy)、紧密的(solid)”的含义。

4.舍弃源语中的隐喻。在口译中,由于源语与目标语的文化背景不同,可能会出现文化缺位的情况,即源语中的隐喻在目标语中无对应形象或其他代替形象,在此种情况下,口译员只能舍弃源语中的隐喻形象。习近平主席在2013年博鳌论坛上曾提出:“不能这边搭台、那边拆台,而应该相互补台、好戏连台。”译者将此句翻译为:“Rather than undercutting each others efforts, countries should complement each other and work for joint progress.”拆臺出自孙中山《在广东第一女子师范学校校庆纪念会上的演说》:“民国成立以来,不过十三年,为什么被人拆台,就倒了两三次呢?”指实施破坏手段使事情不能顺利进行。“搭台”,“补台”,“好戏连台”均与“拆台”为反义,而在英文中并无这些隐喻形象,此处译者直接舍弃隐喻形象,让听者直接了解源语所要表达的含义。

四、结语

隐喻在人类认知方面既创造出了新意义,又为人们提供了看待事物的新视角。译者除了具有娴熟的英语和汉语基本功,掌握相关的翻译方法外,更要对中西文化存在的差异有全面的理解。在运用隐喻口译处理策略时,译者要尽量在大脑中的“隐喻资源库”进行检索,比较源语和目标语的文化背景,根据本文提到的“保留源语隐喻形象”、“改变源语隐喻形象”、“保留源语中的隐喻,并释义”和“舍弃源语隐喻”四种策略,选取适当方法处理不同场合下的汉英口译。在高强度口译实践中,作为一名优秀的口译员,更需要在“准、顺、快”的基础上,努力实现隐喻的“达、雅”效果,不断提高译文质量,解开汉英口译中的隐喻“谜题”。

参考文献:

[1]Lakoff,George & Mark Johnson. Metaphors We Live by[M]. Chicago:Chicago University Press,1980.

[2]Peter Newmark.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M]. Oxford:Pergamon Press,1980.

[3]仲伟合.口译研究方法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

[4]陈琛,姜莉.口译文化异同的隐喻认知及其翻译策略[J].长春理工大学报,2012,25(8):151-153.

[5]陈琛.从概念隐喻认知角度解析口译中的文化障碍[J].外语研究,2012(3):317-319.

[6]曹丽英.试论口译中隐喻的理解与表达[J].韶关学院报,2005,26(7):106-109.

[7]束定芳.隐喻与转喻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

[8]黄耕.中西方文化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J].南方论刊,2010(3):111-112.

[9]赵峰.中西方文化的价值观差异探析[J].科技信息,2011(29):204-205.

[10]彭晓蓉.从汉英习语学习中了解中西文化差异[J].大众科技,2004(05):51-53.

[11]贾越明.探讨中西文化差异对英语翻译的影响[J].南昌教育学院报,2012,27(6):161-165.

[12]张敏,张宪.试论口译中隐喻的翻译策略[J].时代文学,2010(10):199-200.

基金项目:华中农业大学2016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201610504105),课题为“基于语言生成认知程序的隐喻汉英口译策略研究——以中国政府记者招待会中的交替传译为例”的研究。

猜你喜欢

文化差异隐喻
《活的隐喻》
描写·对照·隐喻——阿来《瞻对》艺术谈
从中日民间故事窥探中日文化差异
从《楚汉骄雄》和《勇敢的心》看中西悲剧英雄形象异同
对《象的失踪》中隐喻的解读
德里达论隐喻与摹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