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朱熹农业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2017-07-21祁琪

文教资料 2017年13期
关键词:现代价值朱熹

祁琪

(湖南科技大学 人文学院,湖南 湘潭 411201)

摘 要: 作為宋代著名的理学家,朱熹在重视经学的同时,对农业发展极其重视,并在长期实践总结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农业思想,主要内容有农业哲理思想、重农思想、法令教化思想、农业科技思想、荒政思想等,发掘其思想内涵对目前农业发展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朱熹 农业思想 现代价值

朱熹(1130—1200年),字元晦,号晦庵,福建尤溪人,儒学的集大成者,世称朱文公,是宋代著名的哲学家、理学家、教育家。作为经世派的他,在先后担任同安主簿、知南康军、浙东常平茶盐公事等职务时,充分认识到在当时南宋捉襟见肘的社会背景下发展农业的重要性。因此,他一直将发展农事、关注民生作为其施政要领的重要方面,并一直躬身于田地,考察民情,撰写出了《劝农文》用以指导民生,在长期实践总结中形成了一套特有的农业思想。

一、朱熹农业思想的主要内容

1.农业哲理思想。朱熹作为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又对其加以发展,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哲学思想。自然观是其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朱熹的自然观是他对自然界的总的认识和看法,主要集中在宇宙观、气象观和天人观。其中,“天人观”蕴含了丰富的农业哲理思想,对指导农业生产发挥着重要作用。朱熹认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一个统一体,其本质都源于理,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就是说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共存的,人类在认识和改造自然时,要尊重自然的客观规律。他认为世间万物都有自己运行的一套规则,有其存在的道理。正如他在《朱子语类·卷十五)中所说:“目前事事物物皆有至理,如一草一木、一禽一兽,皆有理。草木春生秋杀,好生恶死,仲夏斩阳木,仲冬斩阴木,皆有顺阴阳道理。”[1]264在这里,一草、一木、一事、一物皆如此,有着自己运行的自然规律,这就是理。“秧苗既长,便须及时趁早栽插,莫令迟缓,过却时节”[2]4587,“今来春气已中,土膏脉起,正是耕农时节,不可迟缓。仰诸父老教训子弟,递相劝率,浸种下秧,深耕浅种”[2]4625。这些都是朱熹教化百姓在从事农业生产实践的过程中,要顺从作物的生长规律,关注农时,避免“无致因循,自取饥饿”,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

2.重农思想。自古以来,民以食为天。首先,朱熹在其主政期间一直关注农本教育,重视农业的地位,颁布数条劝农条例,晓谕劝农。说:“窃惟民生之本在食,足食之本在农,此自然之理也。”[2]4588“契勘生民之本,足食为先。是以国家务农重谷,使凡州县守卒皆以劝农为职,每岁二月,载酒出郊,延见父老,喻以课督子弟、竭力耕田之意。”[2]4624在这里,朱熹先指出农业是民生的根本,是世间亘古不变的道理,进而强调农业是国家根本大计所在,教育当权者和各级官员要重视农业,发展农业生产,以达到“盖欲吾民衣食足而知荣辱,仓廪实而知礼节,以共趋于富庶仁寿之域”[2]4625。

其次,朱熹十分关注对民众的教育,主张劝农在勤,并以圣贤垂训明示道理,传曰:“民生在勤,勤则不匮。”经曰:“惰农自安,不昏作劳,不服田亩,越其罔有黍稷。”[2]4588告诫百姓生计在于辛勤劳作,勤劳则生活不会出现匮乏,并晓谕百姓“用力勤、趋事速者所得多,不用力、不及时者所得少,此亦自然之理也”[2]4588。他认为用力勤则收获多,反之,亦少,这也是自古以来颠扑不破的道理。

3.法令教化思想。在古代,通过法令教化百姓、约束官员一直是很好的手段。当时南宋时期,土地兼并严重,赋税沉重,加之灾害频繁,百姓流离失所,田地荒废,经济萧条。朱熹在担任浙东常平茶盐公事时,就曾感慨:“当职久在田园,习知农事,到官日久,目睹斯弊。”[2]4588为此,朱熹颁布了数条法令,以恢复保障农事生产。一是责重官员尽当职守,“当职自今以往,更当时出郊野,巡行察视。有不如教,罚亦必行”[2]4589,让官员体察民情。二是规束富户,“今劝上户有力之家,切须存恤接济本家地客,务令足食,免致流移,将来田土抛荒,公私受弊”[2]4590,使农民不致因灾害而流离,田地荒废。三是保护耕牛,“耕耘之功,全藉牛力,切须照管,及时喂饲,不得辄行宰杀,致妨农务。如有违戾,准勅科决脊杖二十,每头追偿五十贯文,锢身监纳,的无轻恕”[2]4625,进一步保障农事。四是强化治安,“州县旱伤去处,屡有无知村民,不务农业,专事扇惑聚众……以至于劫掠居民财物米谷(此项当司检准律:强盗不得财,徒二年。一疋徒三年,二疋加一等,十疋及伤人者绞,杀人者斩)”[2]4609。通过严刑峻法,保证农业生产正常进行。这些法令的颁布,无疑对保障农业生产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4.农业科技思想。在农业生产方面,朱熹一直强调水利的重要性,认为水利是农业的根本。同时将水利建设作为政令推出,南康军《劝农文》提出“陂塘之利,农事之本,尤当协力兴修。如有怠惰,不趁时工作之人,仰众列状申县,乞行惩戒;如有工力浩瀚去处,私下难以纠集,即仰经县自陈,官为修筑。如县司不为措置,即仰经军,投陈切待,别作行遣”[2]4587。漳州《劝农文》曰:“陂塘之利,农事之本。今仰同用水人叶力兴修,取令多蓄水泉,准备将来灌溉。如是干众,即时闻官,纠率人功,借贷钱本,日下修筑,不管误事。”[2]4625在这里,朱熹看到了水利修建的必要性,尽管困难重重,也要不予余力。

另外,朱熹提倡多种经济作物种植。他认为“种田固是本业,然粟、豆、麻、麦、菜蔬、茄芋之属亦是可食之物,若能种植,青草未交得以接济,不为无补,今仰人户更以余力,广行栽种”[2]4625,鼓励民众不要一味死守,而要充分发挥多余的劳动力,做到“竭力耕种,务尽地力”。

5.荒政思想。荒政即古代遇到灾年时朝廷所采取的措施,在《周礼·地官·大司徒》中就有“荒政十二”[3]的最早记载,用以救荒。宋代是自然灾害频繁的年代,每至灾年,农民本就不易,加之土地兼并,官府严苛税法,导致人户流亡,土地荒废,进而影响国家财政收入。正如朱熹在南康军《劝农文》中所说:“本军日前灾伤,人户多致流移,一离乡土,道路艰辛,往往失所。甚者横有死亡,抛下坟墓、田园、屋宇,便无人为主,一向狼藉,至今遗迹尚有存者。”[2]4588灾荒来临,赈灾已是朝廷的头等大事,朱熹曾多次被派往赈灾,有所成效。其中,赈民、减赋和设立社仓是三大重要举措,以此分别建议朝廷和富户在灾荒之年重视荒民,关注百姓之苦。

首先,赈民是朱熹荒政思想中的重要举措之一,即在荒年来临之际,通过贫富相持,百姓能够安心著业。正如他在《劝谕救荒》中所说:“今劝上户有力之家,切须存恤接济本家地客,务令足食,免致流移,将来田土抛荒,公私受弊。”[2]4590“今劝贫民下户,既是平日仰给于上户,今当此凶荒,又须赖其救济,亦仰各依本分,凡事循理。遇缺食时,只得上门告籴,或乞赊借生谷米。如妄行需索,鼓众作闹,至夺钱米,如有似此人,定当追捉根勘,重行决配远离州军。其尤重者,又当别作行遣。”[2]4591在这里,朱熹分别要求上户须竭尽所能,下户须循理办事,不可扰乱,这样既可解决农民饥饿生存问题,又可缓解阶级矛盾,达到增加国家财政收入的目的。

其次,朱熹一直致力于减赋为举措。他在《庚子应诏封事》中说:“臣尝谓天下国家之大务,莫大于恤民。而恤民之实在于省赋,省赋之实在若夫治军省赋以为恤民之本。”[5]451他从恤民、省赋、治军三者关联出发,提出“恤民”的主张,而“省赋”又是关键所在,教育国家不应该过分索取,巧令名目,加派赋税。特别是在灾荒之年,朱熹认识到“旱灾如此,良由赋敛苛急,民气不和所致”[5],为此,他提出蠲免税钱和整顿赋税名目的措施,上书朝廷削减赋税,以此达到“须一切从民正赋,凡所增各色,一齐除尽,民方始脱净”[1]2713。

最后,朱熹建议朝廷应设立社仓参与赈济。两宋以来,仓储的种类、数量和分布相比前代均有扩大。北宋时期,仓储以常平仓和义仓为主,多数集中在城市,用于灾年救济。每遇荒年,官府开仓赈济,但远在乡村的荒民依旧饥苦难耐,更有甚者,部分官员贪污腐化,相互勾结,将赈灾钱粮化为己有,导致赈灾效果华而不实,百姓颠沛流离。南宋以来,官府赈济依旧如此。为此,朱熹在担任浙东常平茶盐公事时,于淳熙八年(公元1181年)上奏南宋孝宗皇帝批准在乡村建立社仓,并认为“穷谓其法可以推广,行之他处”[2]4600。同年,皇帝下诏准许。以后社仓在全国推行并为后代所沿用,这就是后人所说的“朱子社仓”。相比于义仓只用于荒年赈济所用,朱熹创办的社仓则大为不同,其制定的《社仓事目》规定:“丰年如遇人户请贷,即开两仓。存留一仓。若遇饥歉,则开第三仓,专赈贷深山穷谷耕田之民,庶几丰荒赈贷有节。”[2]4597不管丰年还是灾年都借贷于民,保障农民的基本生活,免于流离失所,田地荒废。同时,在百姓借贷方面,社仓之法也有所优惠,“人户所贷官米,至冬纳还”[2]4597,“每石量收息米二斗,自后逐年依次敛散。或遇小歉,即蠲其息半年;大饥,即尽蠲之”[2]4601。这样农民既可免于高利贷剥削,又可用夏粮还贷,以解决生存问题。

二、朱熹农业思想的现代价值

相比于哲学思想,朱熹的农业思想或许在当时关注度不大,但对后世产生极其重大的影响,“恤民”、“省赋”、“重农务谷”、“关注水利”等主张都是其农业思想体系中的精华所在,也是现代社会的精神食粮。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农业、农村、农民三农问题依旧是国家关注的重中之重,是政府施政的关键所在,因此,我们有必要取其精华、去除糟粕,借鉴其农业思想体系中的精华部分,挖掘其思想内涵,使传统文化更好地与当今社会相结合,服务于社会。

1.重农务谷。中国是人口大国也是农业大国,农业是国家的经济命脉,同样关乎农民的切身利益。在当今农村中,在农民多种收入来源中,农业收入是占绝大多数的,可以说农业收成和农民生活息息相关。同时,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6年中国农村还有7000多万贫苦人口,有的贫困农民连温饱都难以解决,到2020年全面步入小康社会,如期脱贫,困难依旧重重。朱熹说:“窃惟民生之本在食,足食之本在农,此自然之理也。”[2]4588其“民本”“重农”教育思想,对我们认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意义重大,同时有利于进一步推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保障国家粮食与安全。

2.尊重自然客观规律,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不断取得进步,经济突飞猛进,农村经济不断得到发展。但农村问题依然存在,某些人在利益的驱动下,给农村带来的是生态环境遭到极大破坏,大气污染嚴重,湖泊面积萎缩,耕地面积不断减小,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极大的消极影响。因此,我们要借鉴朱熹的农业思想,正确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到“地力之生物有大数,人力之成物有大限,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取之无度,用之无节,则常不足”[4],尊重自然的客观规律,不违背常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更好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3.多样化种植。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经过近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农业经济、农民生活、农村面貌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长足进步,用占全世界7%的耕地养活占全世界20%的人口,创造了奇迹。然而,当下农村产业结构单一,农民种植结构多数以粮食作物为主,农民年收入比较低,农业依然相当落后。这就要求我们充分吸取朱熹“多样化种植”的农业思想,不断调整农业结构,改革农业供给侧结构,变单一种植结构为多样,优化供给结构,因地制宜,多种一些经济作物,与市场经济相结合,提高农民收入,进一步促进农业健康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黎靖德.朱子语类[M].北京:中华书局,2004.

[2]朱熹.朱子全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3]杨天宇.周礼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4]司马光.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2007.

[5]朱熹.朱熹集[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6.

猜你喜欢

现代价值朱熹
YAU’S UNIFORMIZATION CONJECTURE FOR MANIFOLDS WITH NON-MAXIMAL VOLUME GROWTH∗
EnglishReadingTeachingBasedonSchemaTheory
中国传统道德的现代价值
论朱熹诗歌的冲雅之风
先秦儒家“德福”思想的当代价值
儒家廉政思想对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启示
全球化背景下中原华商文化的现代价值
“朱子深衣”与朱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