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视新闻稿件采写技巧研究

2017-07-21张崇利

采写编 2017年3期
关键词:电视新闻问题

张崇利

内容提要:电视新闻稿件作为配合新闻画面播放的文字稿,具备传播新闻讯息的重要功能。不同于其他新闻媒介的写作形式,电视新闻稿件在撰写过程中,记者必须充分考虑视听因素,因此记者应充分掌握电视新闻稿件的采写技巧,从而提高新闻内容的质量。本文正是基于这一视角,以电视新闻报道要点为切入点,分析阐述了目前电视新闻稿件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电视新闻稿的采写原则。

关键词:电视新闻;报道特点;问题;采写原则

随着科技的进步,我国新闻行业取得了快速发展,一方面使电视新闻获得了传播技术的支持,另一方面使传统媒体的地位受到挑战。电视作为传统媒介,为了提高自身节目的竞争力,新闻记者必须提升个人综合素质,使电视新闻内容具有深度性,同时要求新闻记者掌握稿件采写技巧,在发挥电视新闻功能的过程中,实现电视新闻节目的可持续发展。

一、电视新闻报道需注意的要点

(一)叙事目的。不同于其他媒体的新闻报道方式,对于电视新闻而言,其叙事的可视性更强。电视新闻各项要素必须清晰准确,与其他新闻报道一样,电视新闻也必须真实,这是新闻稿件的第一原则,也是新闻媒体必须坚持的职业道德底线。在新闻报道中,记者不能凭想象,对事实不能夸大、也不能缩小。为了提高新闻内容的真实性,记者应尽量避免使用形容词。从叙事的层面来考量,叙事的意图为:向受众传输社会讯息,满足大众对讯息的需求,及时了解社会的环境变化,也是受众接触外界信息的主要窗口。电视新闻的内容具有丰富性的特点,能够反映社会的真实生活内容,揭示社会现象背后的本质,从而引导受众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因此电视新闻工作人员必须具备社会责任感,要对自己采写的新闻的真实性负责。

(二)叙事功能。在叙事方式上,需要掌握灵活的叙事技巧。从叙事的功能层面来考量,其主要作用为:向受众描述真实的新闻事件,使人们了解事件真相,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从而达到其教育效果。

电视新闻由包括语言、文字、画面等多项符号构成,相比其他纸质新闻稿件,具有更强的表现力。电视新闻的叙事方式较为丰富,例如:某些电视新闻在新闻结构上,未把明确的答案呈现给受众,而是留给受众思考的空间。典型例子如:在新闻获奖作品中,某地方政府强制要求当地人民必须购买当地所产的卷烟。在该新聞报道的结尾处,记者提到卖本地烟变成了一项工程,在未来的几年里政府是否会继续执行。这一悬念式结局,给了观众广阔的思考空间。

(三)叙事范畴。对于电视新闻而言,其结构是否具备逻辑性直接关系到新闻的质量。因此,为了提高新闻节目质量,必须重视新闻的内涵与表达。电视新闻报道内容上,其叙事的构成元素较多,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环境特点、叙事主体、情节要素等。新闻的表达方式可以归纳为:新闻标题、叙事、剪辑、声画对位等。相比于摄影图片,电视画面与其性质一样,是空间艺术。在空间艺术中,主要的媒介语言为:视觉形象呈现直观性。为了展现一档新闻节目的实质,记者需要融入社会主流价值观等等。

对于电视新闻的叙事概念而言,其必须具备叙事性,将某主体性话语原则设置在新闻稿件中,新闻稿件中至少含有一个叙事成员。电视新闻的类型主要包括:事件新闻、非事件新闻。对于前者而言,其重点围绕独立的事件展开;对于后者而言,主要是对某阶段的呈现。在当前的电视新闻中,非事件新闻逐渐转型,其新闻形式有了创新。例如:电视新闻节目呈现故事化倾向,收视率不断提高,同时获取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二、当前电视新闻稿写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语言过于书面化。不同于其他载体的新闻稿,电视新闻稿应具备口语化的特点。有的记者在写电视新闻稿时,内容风格过于书面化。在繁忙的生活节奏下,越来越多的人通过选择观看电视新闻的方式来减轻生活的疲劳与压力。电视新闻稿过于书面化,不仅降低了人们的观看兴趣,而且对电视新闻的传播质量带来负面影响。例如:在某新闻片段中,记者采用了“蜿蜒伸展、银龙飞舞、晶莹剔透”等词语,过于华丽的词藻并不适合电视新闻稿。另外,当前电视新闻稿件还存在报道面狭窄的问题。电视新闻不仅具备传递知识的功能,而且承担引导正确舆论的责任。有的电视新闻记者为了提高收视率,不惜采用夸大其词、以偏概全、无中生有等方式,使新闻内容缺乏真实性,长期下去,会对该节目的公信力造成影响,也会败坏社会风气。

(二)缺乏深度。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以互联网为载体的微博、微信等网络媒介的受众量越来越多,给传统媒体带来了挑战。电视作为传统新闻媒体之一,为了吸引受众,应树立创新观念,应不断提高人员的综合素质,结合自身新闻节目的特性,提高整体电视新闻节目的水平。传统的新闻编排方式具有模板化、单一化的特点,新闻节目的制作方式与报道形式受到局限,难以满足受众的需求。有的记者受到传统新闻采写模式的影响,文字稿依旧呈现“官腔”特点,与人民群众拉开了距离,报道深度也难有保障。

三、新时期电视新闻记者应具备的素质

电视新闻记者在稿件写作中,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具备强烈的人文关怀意识、良好的书面写作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在电视新闻稿件中,为了提高受众的观感体验,记者应当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突出整条新闻的主旨,从而引导受众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应定期观看同行新闻,多钻研优秀电视新闻稿件,接触到好的语句时,可以记录下来。为了提高记者的综合素质,电视新闻单位应多组织新闻稿件写作培训活动,使记者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高写作水平,拓宽思维广度。一档电视新闻节目为了实现其可持续发展,新闻从业人员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使其新闻内容充分体现人文关怀。在信息化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新媒体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使以电视新闻为主的传统媒体受到冲击。为了提高竞争力,电视新闻工作者采写稿件需要努力创新。

一档新闻节目的收视率说到底,很大程度上还是取决于记者等新闻工作者的综合素质,因此,记者需要不断培养个人的发散思维。例如:电视新闻节目应多关注人民生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在做好党和政府方针政策的宣传报道的同时,应关注当地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这些新闻内容与人民群众有密切联系。为了使新闻内容具有深度,记者应加强思维训练,包括抽象思维、逆向思维、发散性思维等。

由于电视新闻将听觉信息、视觉信息相结合,能够有效提升受众的观看体验,在描述新闻事件时,应少用直观描述性词语,多用细节揭示性词语,从而使新闻报道整体更具备逻辑力量,增强电视新闻的感染力。新闻稿件采写结束后,记者需要加强与编辑人员的沟通,使编辑人员能够参考记者的写作框架,从而提高剪辑新闻作品的流畅性。

四、电视新闻采写应掌握的技巧

(一)把握口语化特征。对于电视新闻而言,其通俗化的内容能够有效提高可看性,电视新闻记者在采写电视新闻稿的过程中,可吸收广播新闻的特点。广播新闻稿缺乏画面,因此其内容必须具备较强的口语性。电视新闻编辑人员应充分借鉴广播新闻稿的特点。当电视新闻稿过于书面化时,古板的新闻风格会影响收视效果。电视新闻稿强调语言凝练简洁,在撰写新闻稿件时,应以口头语言为主,满足受众的基本视听需求。

(二)坚持新闻延展性原则。不同于报纸新闻,电视新闻涵盖图像、声音,电视新闻节目中的每一帧镜头都很重要,为了保障新闻质量,需要重视新闻稿的风格一致性,从而保障剪辑时保持画面与声音的流畅。电视新闻稿撰写方面常犯的毛病有:一篇新闻稿风格前后不一致,导致新闻中后部分突兀,不协调的问题;,稿件内容质量低,存在记流水账的问题;未能抓住重点,不能加深观众对整条新闻事件的印象。不同于报纸和广播,电视新闻难以用画面描述过去时态、未来时态等,为解决这一问题,记者在撰写新闻稿时,应仔细推敲措辞,将难以用画面表达的内容,用语言描述出来,将真实的新闻事件还原,满足观众的了解需求。

(三)挖掘报道深度。新闻的功能是及时传递社会讯息,但有的记者过于追求节目效果,使新闻消息具有模板化的特点,呈现千篇一律的特征。比如,在某些会议新闻中,常常将报道内容设置为会议名称+受邀人物+新闻主体等,对于电视新闻而言,需要向受众传播的讯息不仅包括内容本身,还应涉及事件本质,这是电视新闻舆论引导责任使然。受众对新闻事件的了解常常停留在事物表面。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新闻报道中就要加强文字功底,用文字语言来弥补电视画面的不足,使对新闻事件的分析更加深入。例如:在播报有关环境保护的题材时,可先指出造成环境污染的几个原因,在新闻结尾处阐述引人深思的问题,使受众在看完新闻后,唤起其环保意识。

记者在撰写电视新闻稿件时,首先应选择一个好的切入点,使新闻事件全貌能够呈现在受众眼中。值得注意的是,为了提高新闻节目的收视率,不应简单报道其他节目已经报道过的新闻,应该对该新闻进行深度挖掘。一个新闻事件,其关注点较多时,对新闻记者的洞察能力就提出了更高要求。当记者对新闻高度敏感时,其能够了解受众的讯息需求,会使采访更具科学性。在报道某些重大会议时,记者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提前准备与该会议相关的信息内容,例如:会议召开地点、时间、受邀人员、采访问题等,做好充足的准备后,整个采访流程会更加顺利。为了提高新闻稿件的价值,在采访受邀人员过程中,应深度挖掘新鲜讯息、重要讯息,从而提高新闻节目的价值和收视率。

(四)明确对文章内容的要求。为了准确提炼出电视新闻主题,记者必须提前明确新闻事件的信息内容。新闻稿篇幅不应过长,除了深度报道外,每条新闻字数需要限制在400字以内。记者在采访新闻对象时,需要尽可能地了解更多信息,在繁杂的信息中,要做好取舍,不需要把所有采访内容呈现在新闻稿件中。当采访结束后,记者应询问采访对象的联系方式,以便在后期新闻稿撰写时核对采访具体内容是否准确。新闻稿应避免使用宣传用语,否则新闻内容就具有广告嫌疑,或者炒作嫌疑。

(五)提炼新闻主题。新闻主题蕴含在整篇新闻报道中,是整条新闻内容的核心部分,记者要对新闻信息进行深度挖掘,更好地呈现主题。记者必须具备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避免出现“用词不当、虚构事实”等问题。在新闻提炼过程中,可以运用诸如对比分析等等技巧。

一条好的新闻标题能够充分吸引受众的注意力,使之从多条新闻中脱颖而出。因此,记者在标题制作上,应结合新闻内容,使标题具有新颖性。值得注意的是,某些记者一味追求新闻标题的新颖性,忽略了新闻内容的关联度,导致新闻内容出现离题问题。因此记者在设置新颖的新闻标題时,必须明确新闻角度。在撰写新闻稿件时,应充分掌握新闻题材的写作方式、框架结构等,结合实际的新闻情况展开描写。

(六)采写工作独立性原则。记者在采写新闻时,应独立思考,能够对新闻事件产生独到的见解,明确新闻的本质,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念,充分发挥新闻稿件的优势,使该新闻发挥其价值。这要求记者在新闻采写内容、报道方式上,必须有侧重点。

另外,由于电视新闻的特点在画面,良好的画面能够提高整个新闻内容的质量,因此,电视新闻单位应加强硬件设施建设。在拍摄画面时,记者必须明确拍摄内容,当拍摄的目的性明确后,就能显著提高拍摄效率。在新闻采写环节,记者应了解较多的信息内容。在新闻采访结束后,应立即整理文字资料信息,并提炼新闻报道的主体内容。电视新闻时长有限制,记者应突出新闻稿件的重点,避免时间过长而导致观众在观看新闻时产生疲惫心理。

综上所述,在信息化时代,人们对电视新闻节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视新闻稿件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新闻节目的报道效果和收视率,因此记者在新闻采写中必须了解受众的心理需求,掌握采写新闻技巧,深挖内容深度,提高新闻稿件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嘎索.如何提高电视新闻节目的时效性[J].西部广播电视,2014(17).

[2]卢倩倩.电视节目“编排艺术手法”探析—以电视新闻节目为例[J].东北师范大学,2011.

(作者系浙江长征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处处长、副教授)

猜你喜欢

电视新闻问题
从功能语用角度解析电视新闻采访的提问策略
壮语电视新闻制作创新探析
电视新闻慎用“谐音”词
避开“问题”银行股
试论电视新闻的娱乐化现象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电视新闻也要有可“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