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做一体化”模式在高职“基础护理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2017-07-20徐涛
徐涛
摘要 现阶段,高职“基础护理技术”教学中存在着教学内容和护理工作衔接性不强、师资队伍不健全等不足之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应用,能够有效弥补以上不足,在教学时,应用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计算机辅助教学法、全真与仿真教学法等多种先进高效的教学方式,既能保证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的基础上,还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关键词 教学一体化 高职 基础护理技术 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7.05.056
对于护理专业的学生而言,“基础护理技术”是一门基础性的必学科目,其中涵盖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常常用到的基础护理技术约40余项,在这一课程的学习中,学生能够学会自己日后工作中所必备的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教学时,老师应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主,开展“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
1“教学做一体化”模式概述
高职院校的教育目标就是为社会提供具备专业理论知识及相关实用性技能的应用型技术人才,所以在“基础护理技术”的教学中,应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核心。在教学时,理论的学习必须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边学边做,一边实践一边探究。“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是目前各高职院校正在积极探索并且逐步推广的一种教学模式,教学场所与实训基地融为一体,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够边操作,让老师进行现场指导。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充分符合高职院校的教育要求,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及实践能力的提升。“基础护理技术”是一门实践性较高的学科,其中涵盖了学生在日后工作时需要应用到的各项基本技能,这一科目的学习水平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护理专业程度,影响到护理专业的教学质量,传统的教学模式无法满足现代化医疗服务的要求,因此必须转变教学模式。教学做一体化,将知识的传授与学生的学习实践结合在一起,既发挥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又保证了教学质量,一举两得。
2高职“基础护理技术”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分析
2.1教学内容和护理工作衔接性不强
在“基础护理技术”的教材中,为了便于学生的学习,各个护理知识点之间都是独立的,但是在实际工作过错中,护理操作其实是相互联系合为整体的。因此,如果老师在教学时,不注重教学内容的结合,一味地按照教材章节进行填鸭式教学,会让学生在面对真实的护理工作环境时不知所措,不明确护理工作的流程。教学内容和护理工作衔接性不强,教学知识点不连贯,是高职院校“基础护理技术”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典型问题,导致学生虽然掌握了各个单项护理操作技能,却无法应对自己的工作。
2.2师资队伍有待健全
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科目,“基础护理技术”的教师必须具备专业的医疗知识和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但是,就目前的教学现状来说,这一科目的任职教师都是医学院本科或硕士毕业的应届生,基本上不具备临床实践经验,“双师型”教师缺乏,师资队伍力量薄弱,无法完全满足“基础护理技术”的教学需求。而有些教师,虽然拥有专业的临床经验,获得过护理技师职称,但是在长期教学过程中,也逐渐脱离了临床护理工作。在医疗水平飞速提高的今天,临床护理的工作流程及技术标准在不断完善,这一类型的教师已然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脚步,无法发挥自己作为“双师型”教师的优势。
2.3实训条件有待改善
在学习“基础护理技术”这一科目时,学生理应在学习理论知识之后进行实操,但是大部分高职院校实训条件仍有待完善,要么是实训基地面积小,要么是教学设备配置不全,完全无法满足学生实训的要求。此外,在简陋的实训条件下,老师由于条件不足,无法要求学生完整地练习所学的护理技能,实训要求也会相对降低,导致学生根本不重视此次实训,没有自己动手操作的兴趣,严重影响到实训教学效果。在医疗机构中,所用的医疗设备等不断更新,作为实训基地,就应该模拟现阶段医疗机构的病房环境和设施配备,这样一来耗资甚大,学校无力承担这一费用,因此实训基地教学设施配置极其不完善,且更新速度缓慢。
3将“教学做一体化”模式应用于高职“基础护理技术”教学的内容确立
3.1确立护理工作流程
在学习这一课程时,首先应该让学生明确护理工作的基本流程,一般情况下,患者到医院就诊,其流程为门诊一住院一出院,也就是说基本的护理工作就是按照这样的顺序開展的。从整体的医疗护理流程,再细化到日常护理工作流程以及特殊护理工作流程中,其中又涉及到不同类型患者的护理需求,这些都是学生需要学习的知识点。
3.2确立工作过程
根据实际的护理工作时间,可以将其工作过程分为以下几个阶段:①护理评估;②护理诊断;⑨护理计划;④护理实施;⑤护理评价。老师应该培养学生养成正确的护理思考路径,严格按照以上过程进行护理实训。
3.3整合护理教学内容
在学习“基础护理技术”这一科目时,其中的知识点都是单一的,但是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这些单项的知识点和技能其实都是一体的。比如说在骨折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就涉及到医院环境及病人出入院护理技术以及多项日常护理技术(比如预防和控制医院内感染、保护具的应用、卧床病人更换床单法等)。护理是一项整体性合格、系统性较强的工作,在确定教学内容时,老师应该适当地整合教学内容,循序渐进设置实训项目。
4将“教学做一体化”模式应用于高职“基础护理技术”教学的策略
4.1项目教学法的应用
项目教学法的应用方式就是将课程的学习划分为一个由学生主导的独立项目,把课程教学的理论学习与实践串联在一起,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理论知识,以团队的形式在课前自学,在课后进行实训。在这一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老师则充当了一个引导者和监督者的角色,在课前,根据这一课时的学习内容,提前布置学习任务,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主学习,在课堂上,由老师评价学生的自学情况,指点迷津,并且为学生展示护理技能的操作过程和操作规范。下课后,学生自行组织到学校的实训基地或者是见习医院进行实训,接受实践的检验,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如有疑问,可采取查阅资料或询问老师的方式,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提高。
4.2案例教学法的应用
案例教学法的应用,旨在提升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帮助学生提升对护理工作的认知,爱上这个工作,端正自己的工作态度,树立正确的护理服务观念。在教学时,老师应该依据课程的教学情况,在学生现学知识的基础上,选取较为经典的教学案例,创设教学情境,将学生分为数个小组,让学生发现这一案例可能会发生的问题,查阅资料解决问题,练习案例中可能需要用到的护理技能。比如说高血压患者的护理,设计到血压的评估及异常时的护理这一章节的理论知识,同时需要用到诸如皮肤卫生、口腔卫生、褥疮预防等基本护理知识的应用。此类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团队中共同完成一个常见护理案例的实践,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变能力,让学生提前体验自己的工作氛围。
4.3计算机辅助教学法的应用
在“基础护理技术”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除了要掌握基本的医学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护理工作中的必备基础技能。在课堂上,一些较为复杂或者是需要医疗器械辅助的护理技能,是无法进行现场演练的,这种情况下,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法。在多媒体上,老师可以播放一些有关护理知识的图片或者是视频,让学生直观清晰地学习护理技能,以便在实训时能够明白自己应该怎样操作。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实现了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和教学内容的丰富化,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多种素材,而且通过声音、视频等多种感官上的刺激,能够让学生提前适应自己的工作环境。比如说,播放重症危急患者的抢救视频,让学生跟着视频在脑海中演练抢救时的护理流程及操作,适应抢救护理工作的危急情境,提高自己的护理操作速度。
4.4全真与仿真教学法的应用
全真与仿真教学法的应用,建立在学生已经掌握理论知识且具备一定技能熟练度的基础上。比如说皮下注射和静脉穿刺,学生在掌握了基本的操作技巧之后,可以在老师的监管下,两两结成小组进行练习,作为同学,彼此有更多的包容,而且能够通过总结对方的错誤提升自己的技巧,同时真切体验到患者的感受,督促自身提升自己的护理技巧。而在学习某些单项技能是,比如说帮助病人更换卧位、冷热疗法等,可以在实训基地进行演练,由实习带教老师对学生进行专业的指导,指出学生的不足之处,同时让学生学习除了护理技能以外的护理技巧,比如说与患者及其家属的语言、行为沟通等,切实提高学生的护理服务素质。
5结语
护理专业是近年来高职院校较为热门的一个专业,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医疗机构的服务水平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应该从学生抓起,切实提高护理专业学生的服务品质和医学素质。“基础护理技术”是护理专业的基础性科目,知识点掌握要求高,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让学生边学边做,既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又提升了其护理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