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中官称隐喻的历史背景和认知动因解析
——以《素问·灵兰秘典论》为例
2017-07-20廖正刚赵金宇
廖正刚,赵金宇
(吉林大学公共外语教育学院,吉林 长春 130012)
语言·文化
《黄帝内经》中官称隐喻的历史背景和认知动因解析
——以《素问·灵兰秘典论》为例
廖正刚,赵金宇
(吉林大学公共外语教育学院,吉林 长春 130012)
以认知语言学相关理论为基础,采用内省法和考据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探讨了十二脏腑官称隐喻形成的历史背景和认知动因。研究发现拟人化隐喻、方位性隐喻是构成官称隐喻的基石。官称隐喻的语义迁移是从作为始源域的专制官僚体制中的官称向作为目标域的脏腑映射,形成了“脏腑是官”的概念结构隐喻,该概念结构隐喻贯穿于整个篇章,官称隐喻的语义迁移呈现整体性、系统性和多维度的特征。“心为君主之官,神明出焉”,说明“心”在中国传统医学乃至传统文化中地位显赫,十二官的互相配合是人体机能正常运转的关键所在。对古典文献《黄帝内经》官称隐喻的研究将有助于解析现代汉语基本人体器官词汇构词或成语的认知动因。
黄帝内经;官称;隐喻;历史;认知
引言
萨丕尔(1929:209)指出:“语言强有力地规范着人们的思维,思想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语言决定的,现实世界并不是像人们通常所理解的那样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而是某种特定的语言所构建了的世界,不同语言限制了人们对世界认识的方式,作为一种符号综合体的语言折射出人类生活的整个物理环境和社会环境”。沃尔夫则进一步指出:“语言本身实际上就是观念的塑造者,人们是沿着母语所设定的路径去切分自然界的。一个人如果不遵守约定俗成的语言材料组织和分类法则,他根本就不可能开口说话,同时某一物理证据也不可能使得所有观察者都得到同一宇宙图像,各种概念系统(包括我们自己的)之间的相对性及它们对于语言的依靠是非常明显的”。(沃尔夫:1940)
《黄帝内经》是中医理论的重要基础,蕴含着中华传统思想文化的精髓。该书运用了大量的概念隐喻,这些概念隐喻直接影响着现代汉语的表达,如“肝胆相照”、“魂不守舍”、“忠肝义胆”、“沁人心脾”、“深思熟虑”、“中国魂”以及“好心肠”等。以“好心肠”为例,按照传统中医理论,心和小肠都属于火,它们互为表里,同气相求。
官称隐喻简单地说就是把专制社会的官位称呼语义迁移给了十二脏腑。
在中医界和语言学界官称隐喻均有所提及,如刘臻、卢卫中(2013:126)、马子密、贾春华(2012:2085)等人从认知视角重点探讨了“心”的官称隐喻。李成华、孙慧明、张庆祥(2015:1906)探讨了“心”、“肝”、“胆”和“肺”的官称隐喻。因此,笔者拟在此文中考察十二脏腑官称形成的历史背景,同时解析它们构成的认知动因。
一、研究方法:内省法和考据法的结合
内省法(introspection)是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之一。心理学以及心理语言学的研究通常要求受试者把自己的心理活动报告出来,然后通过分析报告资料得出某种心理学结论。该理论源自于哲学上的“形而上”的研究方法,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都是思辨哲学家。
Fauconnier(1997:36)、Talmy(2000:4-6)、杨忠(2008:3)、金胜昔、林正军(2016:109)等均指出了内省法的不足。内省法的缺点是主观性过多,研究成果的结论往往会遭到质疑。为了弥补内省法的不足,他们主张用实证的方法加以补充,考据法便是实证研究的一种。
姚小平(1999:17)指出:“考据,也叫考证,是研究历史、语言等的一种方法。根据事实的考核和例证的归纳,提供可信的材料,做出一定的结论。考据方法主要是训诂、校勘和资料搜集整理。”《礼记·礼运》就有“以考其信”。明清之际学者顾炎武等主张“通经致用”,推崇汉朝儒家朴实无华的学风,反对宋朝儒家空谈理论,开创了考据学的先河。张之洞在《书目答问》中说:“由小学入经学者则经学可信,由小学入史学者则史学可信”。对于考据学,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中有几句扼要的话:其治学之根本方法,谨遵“实事求是”,强调论据的重要性。能够运用考据法研究传统医学典籍,首推近代最著名的语言文字学家章太炎,“他融考据学、西医学和中医学为一体。”(段晓华2006:42-45)
考据法既是追根溯源、辩清渊源关系的手段,又是一种支撑论据的手段;内省思辨需要有现实依据和专业知识基础,才能鉴别真伪对错。内省思辨不一定需要考据,但考据的过程一定伴随着内省思辨。
二、官称隐喻的历史文化背景
官称隐喻体现了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能够把社会存在的官称语义迁移到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理解上去,反映了当时古人已经具有高度的认知能力。笔者将以《素问·灵兰秘典论》为例逐一考察十二脏腑官称隐喻的历史背景。
例1: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
君主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此职设立最早。天子、诸侯也称“君王”。如《尚书·大禹谟》载:“奄有四海,为天下君”。
在中央集权制的社会里,君主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利,掌控着国家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中医认为心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因此心是君主。《素问·娄论》指出:“心主身之血脉”,《灵枢·九针》认为“心藏神”,《灵枢·邪客》曰:“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心主神明论——中医学认为“神”的一切活动都由心来主宰。《素问·宣明五气》有“五脏所藏: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是谓五脏所藏。”在中医学中“魂”、“魄”、“意”和“志”均属“神”的范畴。“魂”:指在“神”的统领下的一种快速反应的精神活动,常和睡梦有关。“魄”:指与生俱来的一些本能活动和感觉功能。“意”和“志”:指记忆力和记忆力的保存。“五脏藏神”,这在西医中是不可思议的,他们认为人的大脑是人类认知的根本;中医则认为五脏均藏神。
例2: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
在相傅或傅相中,相、傅同义,古时称协助国君或诸侯王的官为相傅、丞相、宰相、相国,该官称为百官之长。战国秦悼武王设左右丞相。这一正式官称始于汉景帝时期,汉景帝五年颁令诸侯王不得治国,改丞相为相,统称傅相。秦朝、汉朝、三国以至南北朝时期时设时废(见:《通典·二十一卷·宰相》)。
明人张景岳说:“肺与心皆居膈上,位高近君,犹之宰辅,故称相辅之官。肺主气,气调则营卫脏腑,无所不治,故曰治节出焉。”由于肺和心同居胸中,其地位和功能相当于宰相辅佐君主。《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肺主鼻”也就是说肺主呼吸,以滋养全身。《素问·经脉别论》有“肺朝百脉”即通调气血,内溉脏腑,外营皮毛。“制节”强调了肺的功能主呼吸和肺朝百脉,由于肺的管理才使全身各脏腑组织器官得以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
例3: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
将军是武官名。春秋时诸侯以卿统军,故称卿为将军。战国以后转为武官之称,加号频繁。
中医界对“肝者,将军之官”的解释,唐人王冰注曰:“勇而能断,故曰将军,潜发未萌,故谋虑出焉”;《素问吴注·卷三》曰:“肝气急而志怒,故为将军之官”。肝不仅有脾气而且还有魄力。“谋虑”是说肝有主思想活动的功能。将军的本质是在于“谋略”。“肝内能调和脏腑气血,外能抵御诸邪,攘外安内,故曰‘将军之官’”。
《灵枢·本神》认为“因思而远谋谓之虑”,“谋”是策划,“虑”指想得非常远,所以,将军最重要的特点是统筹兼顾,运筹帷幄,起到统帅的作用。因此,可感悟到“将军”和“谋略”是指肝的特性和肝的功能活动。“谋略”属于精神和认知范畴,肝的深谋远虑还需胆的配合。
例4: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
中正之官相当于现代的法官,处理问题不偏不倚。唐人王冰云:“胆刚正果决,故官为中正,直而不疑,故决断出焉。”张景岳云:“胆禀刚果之气,故为中正之官,而决断所出”。《灵枢·本藏》“肝合胆,胆者,筋其应。”肝和胆是互为表里的关系。《素问·奇病》“夫肝者中之将也,取决于胆,咽为之使。”如果某人深谋远虑,但优柔寡断,说明是胆虚。再者肝胆属于木家族,肝属阴,胆属阳。它们共同主目,人的视力模糊是肝没休息好。如果P看成q说明是胆出了问题。
唐人王冰注的《素问·六节藏象论》说:“然胆者中正刚断无私偏,故十一脏取决于胆也”。
明朝的马莳在《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亦道:“《灵兰秘典论》云: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故凡十一脏皆取决于胆耳。盖肝之志为怒,心之志为喜,脾之志为思,肺之志为忧,肾之志为恐。其余六脏,孰非由胆以决断之者乎。”
《史记·淮阴侯列传》:“臣愿披腹心,输肝胆,效愚计,恐足下不能用也。”成语有“肝胆相照”比喻以真心相见,从中医的认知和功能上讲,肝胆之间的关系可以比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密切。
例5: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
臣使之官的作用相当于君主身边的宦官阶层即传达君主意志和命令的官员,它代行君主的命令。
膻中也称为膻中穴,在两乳头的中间第四肋间隙处;膻中的另外一个称呼为心包络,很多人体的气机通过这里表现出来。唐人王冰云:“膻中者,在胸中两乳间,为气之海。”张景岳曰:“膻中、胸中也,肺之所居”。《灵枢·胀论》:“膻中者,心主之宫城也”。
传统文化认为君主不能够把自己的各种状况和情绪展现给他的臣民,他们主要工作和居住在深宫大院,对外保持着某种神秘性,号称天子。他们的喜怒哀乐就是心包来承担的,喜乐是出自于心脏,而非膻中。另外《灵枢·邪客》曰:“故邪气之在于心者,皆在于心之包络。”君王都是真命天子,君权神授,不能展现他的瑕疵,心包这个传令官只好替主受过。
例6: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
仓廪之官相当于古代粮仓总管这个位置。《礼记·月令》云:“谷藏曰仓,米藏曰廪。”胃负责接受和容纳食物,五味指的是酸苦甘辛咸五味。脾胃通过经络联系而互为表里,脾主运化,主升清,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才能输布到全身发挥其营养功能,脾以升为顺;胃主受盛、腐熟,主通降,食物入胃,经胃的腐熟后,进入小肠,才能进一步消化吸收,故胃以降为和(李莉莉2010:29)。中医强调“脾乃后天之本”,古人也强调“民以食为天”。因此,在《素问·灵兰秘典论》中,把脾胃连在一起论述,五脏六腑就是指的十二官。五脏六腑和十二官能指不同,但所指却相同。
《素问·五脏别论》云:“胃者,水谷之海,六府之大源也。五味入口,藏于胃,以养五藏气,气口亦太阴也。是以五脏六府之气味,皆出于胃,变见于气口。”因此,五脏六腑之气味皆处于胃。《素问·太阴阳明论》云:“四支皆禀气于胃,而不得至经,必因于脾,乃得禀也。今脾病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四支不得禀水谷气,气日以衰,脉道不利,筋骨肌肉,皆无气以生,故不用焉”。
例7: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
小肠的职能相当于现代社会食品安全总局的职能。《素问·玉机真藏论篇》言:“五脏者,皆禀气于胃;胃者,五脏之本也”。胃是饮食进行消化的第一站,经过胃初步消化的饮食下传于小肠,小肠接受经胃初步消化的食糜后,进行进一步消化,将食糜转化为水谷精微,并进行分清别浊,将水谷精微上输于脾将剩余的糟粕传之于大肠(弓淑珍,侯丽颖,刘江凯2009:367)。
此处的化物指的是小肠能够将水谷变成精微和糟粕的能力。
例8: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
这个传导之官有点像现代社会的环保部。大肠的主要功能是传导小肠排下的糟粕,这些糟粕通过肛门排出体外。柴瑞震(2012:940)指出:“小肠和大肠的功能就是,小肠分别清浊(化物),使精华滋养全身各部,水液归膀胱排出为尿,糟粕移于大肠排出为粪。”
例9: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
该官职相当于古代宫廷规划总管。‘作强之官’这个官称在十二官中争议是最大的。 如曲黎敏(2009:8)说“古代打仗时,会有战车,战车上一般站三个人,这个大力士有的时候就会居于中央驾车,古时强调‘左边为尊’,所以君主或者将军一般都立于左侧,而‘作强之官’,即这个大力士,就是保护君主或将军的。他的力量非常强。车掉到沟里大力士要把车抬出来。肾的主要功是保护心脏,如果心脏出了问题,肾就得来救援。”
张明德(1995:61)却认为“强”是“匠”的通假字,成书于战国至秦汉之间,秦朝初期有“匠作府”这一机构,主管“工匠”,阿房宫就是体现“作匠”技巧的例证。唐人王冰注:“强于作用,故曰作强。选化形容,故云伎巧。在女则当其伎巧,在男则正曰作强。”张志聪注:“肾藏志,志立则强于作用,能作用于内,则技巧施于外矣。”明·马莳注:“惟肾为能作强,而男女构精,人物化生,伎巧从是而出”。肾主骨生髓,主人体的生长发育及生儿育女,传宗接代。所以肾气充盈则筋骨强健,动作与思维敏捷,精力旺盛,生殖机能正常,胎孕得以化生。
张卫国、赵丽(2011:1879)认为:“作强:作通‘祚’,祚强,指国祚强盛,源远流长。伎巧:伎通‘技’,指技巧,指推陈出新——在国家和人体,最大的技巧莫过于‘推陈出新’,亦即现代医学所指的新陈代谢。全意为:肾者,乃是掌管国运命脉,使国祚昌盛,源远流长,推陈出新的器官。”
例10: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
三焦之官是古时管理江河之官。“决”是通的意思、“渎”是水道,所有人体营养之物及废弃之物,皆受其管辖。
三焦是六腑之一,分为上焦、中焦和下焦《灵枢·营卫生会》说:“上焦出于胃上口,并咽以上,贯膈而布胸中”;“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下焦者,别回肠,注于膀胱而渗入焉”。
三焦首先是水道:《灵枢·本输》说:“三焦者,中渎之府也,水道出焉,属膀胱,是孤之府”。
其次三焦是人体元气的通道:元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元气根于肾,通过三焦别入十二经脉而达于五脏六腑,故称三焦为元气之别使。《难经·八难》云:“诸十二经脉者,皆系于生气之原。所谓生气之原者,谓十二经之根本也,谓肾间动气也,此五脏六腑之本,十二经脉之根,呼吸之门,三焦之原,一名守邪之神”。
再次三焦为谷气的通道:《素问·五藏别论》称三焦为传化之府,其具有传化水谷的功能;《素问·六节藏象论》说:“三焦…仓廪之本,营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转味而入出者也。”指出三焦具有把水谷的精微变化为营气,以及传化糟粕的作用。
例11:膀光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焉。
根据陈宇、丁娜(2004:3)的考证“州都”之官名最早见于《傅子》,其中提到“魏司空陈群始立九品之制。郡置中正,平次人才之高下,各为辈目。州置都而惚其议”。“州都之官”负责评判人才,掌握着用人的原则,所以他们起着向中央政府推举贤才,向下传达中央政府旨意的作用。明·张景岳注:“膀胱位居最下,三焦水液所归,是同都会之地,故曰州都之官”。与之相应,在人体,“洲都之官”则职司津液的管理,把对人体有用的津液向上输布至全身,无用的津液则向下排出体外。
津液藏于膀胱,达到“出”的目的要依赖膀胱本身的气化还要依靠其他脏腑的气化功能。《素问经脉别论》说:“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依赖于中焦脾气的运化,气还要随肺气而下注,三焦的气化也很重要,三焦只有气化了,才能保持三焦道路的通畅。如果肺气失宣,脾气失运,三焦失于气化,那么津液连到达膀胱的机会都没有。《灵枢决气》说:“谷入气满,淖泽注于骨,骨属屈伸,泽补益脑髓,皮肤润泽,是谓液”。
现代人往往认为膀胱是贮藏尿液的地方,但是《黄帝内经》里讲的膀胱不等同于现代解剖学上的膀胱,《黄帝内经》里的膀胱讲的是功能,中医里有个专门的器官贮藏尿液叫尿脬。《素问·热论》说:“巨阳者,诸阳之属也,其脉连于风府,故为诸阳主气。”足太阳膀胱经,太阳,巨阳也,主一身之阳,主一身之表。《灵枢·本脏》说:“膀胱者,腠理毫毛其应。”膀胱中的津液一部分气化为汗液而排出;膀胱中的津液还通过气化,清者上升而浊者下降。因此“能出矣”应该包括了小便、汗液和血液。
根据石相臣(2007:5-7)对《黄帝内经》的考证,《素问·灵兰秘典论》是对《黄帝内经》的补遗,它的成文时间不早于隋炀帝到唐初这段时间。历代并无仓廪、传道、受盛、作强、决渎之类的官称,在历史上虽有类似的职能部门,但是并没有与之对应的具体官职。笔者认为在《黄帝内经》中,医家能够用官职系统来隐喻人体的脏腑系统已经相当不易。
三、官称隐喻的认知动因
(一)拟人隐喻 按照亚里士多德的解释,实体分为三类,分为具体之物,抽象之物以及使得具体之物和抽象之物成为可能的上帝。中医谈论的五脏六腑实际上指的是第二实体。
《黄帝内经》中独特的“取象比类”思维方式与当今的概念隐喻思维观异曲同工,堪称为“中国式隐喻认知模式”。《黄帝内经》对人类生命现象的阐述是基于对自然物象的审视。石勇、刘毅、黎河(2015:1-3)认为贯穿于其中的一条主线是“人体是自然”的隐喻。这个母隐喻派生出一系列子隐喻系统,与以阴阳五行系统为基础的《黄帝内经》知识体系相对接。笔者认为“人体是自然”这句话只说对了“中国式隐喻认知模式”的一半,实际上《黄帝内经》中还渗透着“万物是人”的基本隐喻。
传统修辞学把拟人(personification)看作一种重要的修辞手段:拟人是指把物(包括物体、动物、思想或抽象概念)拟作人,使其具有人的外表、个性或情感的修辞手段。但认知语言学家把它看成一种隐喻认知方式,是最基本的隐喻形式,这些学者把拟人上升到认知的高度。(莱考夫和约翰逊2003:34;钟小佩2004:488)《素问·灵兰秘典论》中对五脏六腑理解的第一步,是把五脏六腑拟人化,因为只有人才有严密的社会组织结构,这为理解官称隐喻打下了基础。
(二)空间隐喻 空间隐喻以空间域为始源域,将空间域的意象图式结构映射到非空间,抽象域之上使得我们用空间域来理解思考和谈论非空间域。(蓝纯2005:131)社会等级:地位较重为上,地位较次为下,通过这一隐喻上下的意象图式结构被映射到目标域社会等级上。莱考夫和约翰逊(2003:15)指出:管理者和统治者是地位在上的,而受管理者和被统治者社会地位是低下的。
物理基础:一个人的高矮与他的体力相关,格斗中的胜利者往往位于上位。
隐喻实现: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社会地位和权力大小密切相关,地位越高,权力越大,反之亦然。莱考夫和约翰逊(同上)重点分析了上下方位隐喻,而对中心——边缘的隐喻并没有进行深入的分析。《黄帝内经》中最基本的方位词有五个,它们分别是“东”、“西”、“南”、“北”和“中”。根据自建《黄帝内经》语料库的统计,“东”、“西”“南”、“北”和“中”五个基本方位词出现的频次依次为“中”1016次、北“40次、“南”37次、“东”32次以及“西”31次,由此可见中华民族是个重视“中”的民族。
《吕氏春秋》是战国末年秦相吕不韦所作,该书为研究先秦文化和《黄帝内经》的基本思想提供了重要历史和文化依据。《吕氏春秋》以心与中央相配,体现了“心”为“君主”的地位,该书记载的“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在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之日进出东南西北四门,中间是帝王居住和行令之所。
从以上分析得知,两个空间方位隐喻奠定了君主的社会地位。君主的社会地位是最高的,号称天子,君权神授。由于“心”在中医里的重要性,医家认为“心”为人体生命活动的中心所在。“心”的地位也是最高的,因为“心”位于人体的上三焦。这样把君主社会地位和功能语义迁移给了“心”。所以《素问·灵兰秘典论》中有“心为君主之官,神明出焉”之说。
(三)结构隐喻 结构隐喻(structural metaphor)指以一种概念结构来构造另一种概念结构,使两种概念相叠加,将谈论一种概念的各方面的词语用于谈论另一概念。如在汉语中有“时间就是金钱”即为概念结构隐喻。《素问·灵兰秘典论》中也存在着概念结构隐喻:“脏腑是官”,也就是把“官称”作为始源域,把“五脏六腑”作为目标域。(见表1)
表1 “脏腑是官”隐喻表
“心”在人体五脏六腑中处于统治和支配的地位。表1只能展现官称隐喻语义迁移过程中迁移的是属性或功能。杨忠、廖正刚(2003:71-80)根据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推导出隐喻中的语义迁移除属性迁移外,尚有关系迁移。
《素问·灵兰秘典论》在分别论述完脏腑的功能后,有一句关于十二脏腑彼此关系的话语:“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以此养生则寿,殆世不待。以此为天下大昌。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不通。形乃大伤,以此养生则殃。”这十二官位在宫中不可缺少,身体中也不可或缺。因此君主明则民能安,用此法养生则能长寿,不会因病陷于危险之中。君明则天下必然昌盛,君不明那么十二官也危险,使得流通之道闭塞不通,于是人的身体外形必然萎靡不振,用此养生,人肯定会有大灾。
结构隐喻为心-君主-神明、肺-相傅-制节、肝-将军-谋略、胆-中正-决断、膻中-臣使-喜乐、小肠-受盛-化物、大肠-传导-变化、三焦-决渎-水道、膀胱-州都-津液(气化)。结构隐喻是隐喻中关系迁移的动因。就整体而言,这里存在着系统性关系迁移,每一个器官都与其他脏腑具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如果不考虑组合顺序,两个器官两两相连就有66种关系。
《黄帝内经》认为五脏为贵,六腑为贱。五脏不可以针刺,而六腑却可以针刺。从上表1可以看出“心”、“肺”、“肝”、“胆”的重要功能是参与人类高层次的认知活动,并与人的智慧和心理活动密切相关,而“膻中”这个臣使之官控制人的情感等相对低一点的人类认知。但“脾”除了是后天之本外,还具有“思”的功能,“思”是五志的一种。令人遗憾的是《素问·灵兰秘典论》也没有提到“脾”的高级认知功能。《素问·宣明五气篇》却弥补了这一缺憾:“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也就是说五脏与人的高级认知活动相关,同时《素问·阴阳应向大论》“心在志为喜”、“肝在志为怒”、“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悲”和“肾在志为恐”,而“胃”、“大肠”、“小肠”、“肾”、“三焦”和“膀胱”主要与物质世界打交道。
在五脏六腑当中,权力最大的为君主“心”,以它为主导,形成了严密的人类生理系统和心理系统,不仅主导人的生理机能而且也主导人的精神或心理以及情感。
通过对《黄帝内经·素问·灵兰秘典论》的认知动因研究发现官称隐喻具有如下特点:其一,专制性:“心”具有绝对的领导地位;其二,等级性:“心”的社会地位是最高的,五脏的地位要高于六腑的地位;其三,协调性:十二官互相配合,协调发展,才能保证人体各机能正常运转;其四,统一性:人体各部分是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切分是为了人类理解方便。脏腑的划分是按照一定的原理进行的,具有很强的主观性。在诊治患者时要整体进行把握;其五,平衡性:五脏六腑的功能处于平衡状态人体才能处于健康的状态;其六,选择性:选择性是指把每种官职的主要功能迁移给了五脏六腑,而把与官称相关的臣子的年龄,文化水平,家庭状况等次要成分隐去。
结语
本文通过对官称隐喻形成的历史背景和认知动因研究,发现官称隐喻是中国文化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古人能够用较为复杂的专制官僚体制中的官称来了解人体更为复杂的十二脏腑系统,说明《黄帝内经》成书时,当时的医家认知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高度。《素问·灵兰秘典论》官称隐喻的主要体现方式为拟人化隐喻、空间隐喻以及概念结构隐喻。在官称隐喻的语义迁移过程中不仅具有属性或功能的迁移,而且具有关系迁移,更准确地说是篇章层面的关系迁移,在篇章层面呈现多维度、系统性的关系迁移。“心是君主”是中医乃至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十二官相互配合是人体机能正常运转的规律。十二官词汇的单音节词对现代汉语构词及成语的构成影响较大,双音节词汇影响较小。
[1]Lakoff.G&Johnson.M.Metaphor We live by[M].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2003.
[2]Spair,E.The Status of Linguistics as a Science[J].Language,1929,5(04):207-214.
[3]Tamly,L.Toward a Cognitive Semantics[M].Cambridge,Mass:A Bradford Book,2000.
[4]Whorf B.1940.Science and Language[J].Technological Review:1940(42):229-231.
[5]柴瑞震.柴浩然讲解《素问·灵兰秘典论》[J].中医学报,2012(08):940.
[6]陈 宇,丁 娜.浅谈“州都之官”[J].吉林中医药,2004(11):3.
[7]金胜昔,林正军.《概念之源:整合、创造力和人类的思维火花》介评[J].中国外语,2015(06):109.
[8]蓝 纯.认知语言学与隐喻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9]李莉莉.浅析中医脾胃之说[J].中医学,2010(01):79-80.
[10]刘 臻,卢卫中.《黄帝内经》中的概念隐喻[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3(01):126.
[11]马子密,贾春华.取象比类——中国式隐喻认知模式[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2(05):2086.
[12]曲黎敏.灵兰秘典论的五脏解读(五):肾为作强之官[J].家庭医学,2009(02):37-39.
[13]姚小平.考据学与科学语言学——梁启超、胡适论中国传统语言研究方法[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02):17.
[14]石相臣.从古代官制看《灵兰秘典论》的著作时间[J].中医文献杂志,2007(03):5-7.
[15]石 勇,刘 毅,黎 河.《黄帝内经》多元隐喻系统的语义表达研究[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5(03):1-3.
[16]杨 忠.英汉语义认知基础对比研究的框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8(11):3.
[17]杨 忠,廖正刚.隐喻中的语义迁移及其体现[A].杨忠.张绍杰主编.语篇功能认知[C].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71-80.
[18]张明德.“强”乍“匠”解,诸疑可释[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1995(01):61.
[19]张卫国,赵 丽.“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新解[J].中医杂志,2011(21):83-85.
[20]钟小佩.从认知的角度看汉英“世界是人”的隐喻概念[A].语言的认知研究[C].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A Study of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and the Cognitive Motivation of the Official Title Metaphor in Yellow Emperor Bible——Take“Plain Questions Linlan Secret Colde”as an Example
LIAO-Zheng-gang,ZHAO Jin-yu
(School of Publie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Jilin University,Changchun Jilin,130012)
In this paper,based on the theory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using the introspection research method combining with the method of textual research,the paper explores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and the cognitive motivation of twelve official title metaphor.The personification metaphor and orientation metaphor are the cornerstone of the official title metaphor.The semantic transference of official title metaphor is from the title of the autocratic bureaucracies to the internal organs forming the conceptual structural metaphor:“Internal organs are official titles”.The conceptual structure metaphor runs through the whole paper.The semantic transference of official titles metaphor presents the holistic,systematic and multidimensional characteristics.“The heart is the king,the spirits coming out from it”.The heart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traditional culture stands for the most important social status.The regular running of the twelve official organs of the human body cooperating with each other is the key of the main function of human mechanism.The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 of official title metaphor in Yellow Emperor Bible helps people with interpreting the cognition of the formation of modern Chinese words or idioms.
Yellow Emperor;the official title;metaphor;history;cognition
G112
A
〔责任编辑 冯喜梅〕
1674-0882(2017)02-0084-07
2016-12-25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意义进化视角的英汉语法隐喻研究”(12BYY008)、国家留学基金委项目“国际区域问题研究及外语高级人才培养项目”(201406170197)、吉林省社科规划项目“《黄帝内经》基本等级词汇跨范畴问题研究”(2014WY29)
廖正刚(1964-),男,吉林长春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
赵金宇(1977-),女,吉林四平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