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法在单片机应用技术教学中对比试验的研究

2017-07-19高玉泉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23期
关键词:对比试验课程改革

高玉泉

摘 要: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法是现代职业教育实施课程改革面临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以在单片机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应用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方法和传授式对比试验为例,从不同侧面探索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法的规律、特点和应用方法。

关键词:工学结合一体化 课程改革 单片机应用技术 对比试验

一、研究背景

教学模式如同生产工艺,它不仅决定产品的形状和规则,而且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深入理解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法的规律、特点和应用方法,新的教育模式对职业教育观念的更新、课程改革、教学方式的现代化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实验实施

(一)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法内涵

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岗位需求为依据,从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需要出发,按照实际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和工作情境组织课程,课程中所应用的知识、技能均在任务中体现;在完成工作任务过程中学习知识和技能的一体化教学模式。其特点: 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学生在完成任务中建构知识、技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引导作用。

(二)实验目的

1.探讨两种不同教学模式下学生学习差异的原因。

2.探索工学结合一体化的规律、特点、应用方法。

3.为工学结合一体化的进一步应用提供有力的证据。

(三)实验方法和内容

1.确定研究方法和对象。

采取自然常态的实验方法,按原班规模,通过比较平时成绩、期末成绩,调查问卷、个别座谈、任务量化等方式,对基础成绩、各方面能力、表现等基本一致的电41班和电42班进行实验。

2.控制实验条件,减少非实验变量的干扰。

若两个平行教学班长期在一个班用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法,另一个班不用,学生会有意见,若由此带来对单片机应用技术课的厌倦,将对实验效果产生严重干扰。为此采用疏导、归因等方法做好电41班工作,日常教学中也尽量淡化两班成绩差异。事实上,由于学校教室地理位置以及个别学生自律性差等原因,电41班由于设备、材料等各方面原因,各科均采用传授式教学方法,通过座谈,发现电41班学生对是否用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法教学无所谓,因此也为进行实验研究创造了较好的条件。

3.实验的实施。

教学中保持两班教学进度一致。备课时,准备两个不同教案,根据教材内容确定教学过程和方法,从各知识点、技能点的引入、衔接、过渡、结束、扩展等环节先写好对比班教案,然后,在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法指导下,从岗位情景创设到各任务知识点、技能点确定实验班的教案和导学案,将“工匠精神”和互联网学习平台应用于教学并且发挥多媒体的优势,将任务情景创设、项目方法,甚至练习都用多媒体加以辅助;因有互评环节,实验班时间较紧张,但教学容量两班基本一致,同时应做的课前准备、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都同样做出;教师在这里所起的作用:给学生创造一个丰富的亲身体验环境;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亲身体验,发展探究认知能力,將“被动学习”过程转变为“探索求知”的过程。

(四)效果测量

以平时表现和期末项目成绩为主要检验标志,辅以调查、访谈等方法,同时将平时任务(平时表现及效果,将每次完成任务都进行量化处理)加权与项目成绩进行平均。

项目中实验电42班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这与平时的表现相吻合。另外,实验班学生对单片机应用技术课程学习的兴趣明显提高,在课堂上积极完成项目任务,讨论问题活跃,并且课下仍饶有兴趣讨论问题,而且提出有价值的解决方法,对上单片机应用技术课的企盼值明显高于电41班。究其原因,主要是实验班学生对单片机应用技术课程的兴趣提高,在“工匠精神”和互联网学习平台辅助下,转化为探究动力。

(五)实验报告

对应用过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法的四个班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此次调查共发出调查表163份,收回有效调查表156份。从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教学模式、学习兴趣、综合职业能力开发、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调查。

通过对调查表的分析,绝大多数学生对课程中应用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法的教学效果满意,大多数学生在工学结合一体化模式课堂中对所做的任务感兴趣,认为促进了综合职业能力开发。分析其原因,是由于工学结合一体化式教学模式在单片机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课堂教学由单向灌输逐渐向双向或多向发展,教师角色由“传道、授业、解惑”,转变为以学生知识建构为目标的教学。

三、科研报告

(一)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法促进了教学模式的变革

在实验研究的过程中,发现工学结合一体化式与传授式有很大的区别,对比分析可得出,两种教学模式从教学目标到课程评价等都发生了变革;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的多维互动式的工学结合一体化模式,为每一位学生提供了一个思考、探索、发现和创新个性发展的、开放的空间,使课堂教学过程充满了民主、和谐、个性、乐趣的环境,课堂成为学生求知、答疑、解惑,建构知识、技能及综合职业能力的舞台。以教师为主体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从单学科脱离实际情形孤立模块,到教学整体考虑等,表现出“积极的—创造性的—学习者控制”的思想,是学习理论由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进一步发展到建构主义的改进。

(二)培养“工匠精神”,激发学生学习源动力。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很大原因是学生对未来从事职业模糊,课堂教学不能将未来岗位状况全景呈现给学生,在单片机教学中,在校教师对具体项目任务匮乏,导致学习任务的教学实施趋向简单的“理实一体”;在互联网平台和微课支撑下,学生在现实的职业氛围中获得实践经验:亲身经历市场、技术、经济和社会的变化,学会职业岗位所要求的能力、态度与行为方式。寻找“工”与“学”有效结合点,培养学生“工匠精神”。

(三)“互联网+”学习平台应用,

利用互联网学习平台搜集信息、提供资源、答疑解惑等学习活动,平台不仅是师生交流,而且约请企业一线工人、技师、管理人员将企业信息、产品、技术革新,生产管理情境、心得发送到平台,供师生体会,打破企业和学校距离、时空间隔。并将课程重点、难点、疑点、需要反复强调内容制作成微课件,提供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每个单片机学习产品项目的实施过程均由企业安排对该项产品任务具有丰富经验的技术人员和学院专职教师共同完成。

猜你喜欢

对比试验课程改革
CORE—DS型白光测量机对某叶片的测量与对比
几种农药防治甜菜夜蛾的药效对比试验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基于创意的对口单招色彩课程改革突破点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吉安巨峰葡萄人工控制自然坐果最佳定果时机对比试验
3种有机肥在葡萄上的对比试验总结
体验式教学法在羽毛球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