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智慧校园的高校体育信息平台的构建研究
2017-07-18朱晓鸣
张 斌 訾 向 朱晓鸣 徐 挺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宁波 315012)
基于智慧校园的高校体育信息平台的构建研究
张 斌 訾 向 朱晓鸣 徐 挺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宁波 315012)
目前大学生的体质问题已成为高校体育的一个热点问题。为了让大学生在课余真正锻炼起来,开发出一个适于高校体育的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是必须也是必要的,也是实现校园体育信息化,满足师生对体育教学改革要求的落脚点。可以采用基于Internet的B/S结构,提供不同种类用户在PC终端或移动终端对服务器的访问,并在服务器端采用动态服务器页面技术(ASP)和Web Service技术,结合数据库技术,注重数据库、应用、平台和安全体系的规划和建设,实现对信息的管理、发布。这样的平台使得移动设备终端、服务器终端和pc终端三部分成为一个有机整体;通过教学、社团、课余锻炼、场馆的信息化管理,进而实现对校园体育资源的整合。
智慧校园;高校体育;信息平台APP
1 问题的提出
目前,国内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均认识到我国青年人群中的身体健康问题,尤其是大学生体质普遍下滑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学生运动兴趣不足、学习紧张及校园场地、器材等原因不愿主动进行身体锻炼,忽视了必要的课外体育运动而造成的。为解决这个问题,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动起来,高校都各显神通,进行了各种尝试,已有的常见方法有交卡、刷卡签到、指纹签到等。这些模式都需要相对集中的运动时间和指定的运动场所,还要耗费一定的人力、财力来维持运行,学生无法做到自由安排运动时间、自主选择锻炼方式,不利于在学生中大面积推广。另外,大部分学生在课外运动时,随意性强,由于缺乏专业性指导而导致无法进行科学的锻炼,导致锻炼效果差,也难于持之以恒。因此,很有必要开发出一个适于高校体育的综合信息的服务平台,这是符合时代需求,也是实现校园体育信息化满足师生对体育教学改革的需求。
2 研究方法
2.1 文献资料法
使用宁波市数字图书馆查阅本研究有关文献,以“高校体育”、“信息平台APP”为关键词进行检索,阅读了相关度较高的论文和文献60余篇,了解了高校体育信息平台构建的相关成果,为本研究的顺利进行打下了基础。
2.2 实地考察法
以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为样本,走访了宁波市近10所高校,询问校园体育信息化管理领先的高校相关人员日常操作管理事宜,以及在实际过程中碰到的问题;向计算机中心网络及软件专家对信息平台的功能性和研发建设进行咨询。
2.3 问卷调查法
根据研究需要,编制“智慧校园体育信息化服务平台构建现状、问题及意向调查问卷”,针对宁波市各高校体育教师、学生及信息中心负责人,以及体育教学领域的专家进行问卷发放与回收,对宁波市高校体育信息平台构建的现状、问题及意见建议进行准确把握。
3 宁波市高校体育信息平台基本状况调查分析
3.1 宁波市高校校园体育移动信息服务平台调查分析
经调查,宁波十几所高校都拥有以WAP网站和微信公众号形式的校园移动互联网服务平台,只有宁波大学、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浙大宁波理工学院等3所学校有校园APP服务平台,其他高校的平台集中做学校概况、成绩查询、校历查询、交通查询、住宿管理、校园资讯等方面的内容,校园体育方面的应用相对较少,只有 20%的学校有校园体育方面的模块,关于校园体育移动服务平台的建设就更少了。通过问卷调查结果分析,也在关注近10所大学校园体育微信订阅号后可以发现,宁波市校园体育移动服务平台推送的主要内容为体育竞赛与课外体育活动、大学生体质测试信息、运动会等相关消息,由此可见,宁波市高校校园体育移动服务平台尚处起步阶段,没有形成功能完善的体系,内容和形式相对简单单一,见图1。
图1 宁波市高校现有app界面
3.2 宁波市大学生基于移动互联网获取体育信息情况调查分析
图2 宁波市大学生拥有移动终端设备统计分析
通过图2可以看出大学生智能手机拥有量占移动终端设备首位,几乎人手一部,智能移动终端上网已成为当前大学生的生活方式。随着大学生获取信息方式的改变,校园体育信息平台建设也将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
图3 宁波市大学生获取体育信息途径调查
由图3可以看出,在宁波市大学生体育信息获取渠道中,以智能手机等智能移动设备作为新媒体环境下的代表已经超越传统媒体成为大学生的首要之选。
图4 大学生关注体育信息的目的调查
由图4可以看出,大学生关注体育信息的目的排第一位的是休闲娱乐占58.6%,欣赏体育比赛第二位占51%,了解体育动态第三位占49.2%,增加体育常识第四位占42.9%,提高运动技能第六位占18.1%。所以新媒体环境下体育信息对大学生的体育意识有所改变,在体育行为上应加强引导。
由表1分析来看,宁波市大学生认为基于移动互联网的体育信息对他们参与体育的态度及其对提高自身的运动技能有一定影响,数据集中在影响较大和一般上,由此可见,当前大学生对互联网体育信息是有积极的需求。
表1 移动互联网体育信息对大学生参与体育的影响
综上所述,智能手机已成为当前大学生首位的移动网络客户设备,成为日常生活的常备品,新媒体环境下,社交软件、APP软件成为体育信息传播的有效手段,并对大学生体育意识形态和体育行为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但也同步出现了手机的网瘾问题,所以搭建校园体育信息服务平台,对学生加以引导并适当的干涉,这已是新的教学改革的需要,也是优化各类体育教学资源的迫切需求。
4 高校校园移动信息平台建设影响因素分析
由表2可知,影响宁波市高校大学生使用校园移动服务平台的因素中系统安全性是最重要因素,系统的信息更新和系统操作性则分别位于第二位和第三位。除此之外,系统的服务种类和稳定性也是大学生比较看重的因素。[1]
表2 高校校园移动信息平台建设影响因素重要性分析
表3 宁波市高校校园体育移动信息平台发展主要影响因素
从表3调查结果看,影响宁波市高校校园体育移动互联网发展的主要因素从大到小依次是领导重视程度、资金经费投入、专业网络技术人员、缺乏实质性服务、平台信息利用率低,功能不完善、校园体育本身发展滞后、网络基础滞后等。
综上所述,宁波市高校移动信息平台顺应网络发展已成主流趋势,但相关领导部门重视程度仍需加强,应加大资金投入,做好技术人员队伍建设,完善信息平台功能,以提供更具实质性的服务。目前的移动信息服务平台多应用于教务、图书馆、寝室管理等方面的信息查询,体育模块应用较少。
5 智慧校园体育信息平台APP的构建
5.1 智慧校园体育信息平台APP的功能结构设计
针对宁波高校体育信息化建设的发展状况,智慧校园体育信息平台APP将分为9大功能模块,如图5所示,可实现体育教学信息的查询、发布、管理和考核依据等功能,同时借助第三方交流平台,实现实时在线交流、咨询、预定等功能。[2]
图5 智慧校园体育信息平台APP的功能结构图
5.1.1 体育快讯
体育快讯包括全球体育资讯和校园体育信息。全球体育资讯包含视频、数据、个性化订阅、实时观赛提醒、精彩赛事不错过等。在这个版块中,学生可以和全校师生体育迷一起看球、聊体育,并留言评论。校园体育信息则包含校园体育新闻、赛事活动、通知通告、健康讲座报告等,方便学生及时掌握国内外及学校最新的体育信息动态。
5.1.2 校园体育社团
体育社团模块可为校园内各个体育社团提供一个统一的对外开放窗口,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愿申请加入。成员可以在社团讨论圈中分享本人的运动健身的经历,促进学生友情,增强团队意识;同时也方便学校和指导老师对社团的集中管理和指导。这样可以逐步突破单一的强迫式锻炼模式,走向多元化的渴望式锻炼模式,也为校园体育文化和社团文化的建设增添风采。
5.1.3 自主选课及课表的查询
线上自主选课能介绍课程内容和授课教师信息,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与爱好,在APP上选择喜欢的课程或喜欢的老师以及查看所选课程的课程安排,这种方式能较好地解决学生选课的各种繁琐步骤,可以让学生在体育课程中做到“想学什么就学什么”,并且大大地降低了排课的时间成本,以及了解学生对各种体育模块的热爱程度。
5.1.4 体测数据和成绩
管理员可以上传全校学生体育测试的数据,系统自动分析所上传数据,实现每位学生个性化体侧数据报表,并和《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标准》进行对比与分析,让学生了解自己体侧项目的薄弱点的基础上,进而根据系统的建议措施加以改进。
5.1.5 师生互动
师生互动模块设置的目的在于让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帮助学生解答疑惑,从而方便学生在课外进行科学且有效的体育项目练习和身体锻炼。在学生有疑问的时候,教师能适时进行答疑解惑,这种互动无疑可以让教、学、练高效统一。
5.1.6 场馆预约
通过APP无缝连接场馆预约动态实时查看场馆使用状况,较好地解决场馆的管理问题,有效减少人力成本,提高场地使用率。学生使用校园一卡通可打造线上专属个人中心,随时查看场馆空余明细,以及查看实时预约明细,系统定向推送场馆最新动态,满足在校学生不同借用模式的需求。
5.1.7 日行步数监测
学生下载APP进行运动之后,手机接收运动数据反馈给后台数据库,服务器提取学生的运动数据并进行分析汇总。学生可以通过线上专属个人中心查看每天行走的步数或跑步的公里数,同时也可以和其他同学进行运动量的PK或点赞。调查表明,这种显而易见的运动模式鼓励着学生进行锻炼,促使学生运动量的增加,教师也能随时监测每一个学生的运动动态,达到双赢局面。[3]
5.1.8 体育科普
本模块为大学生提供最新的各项运动场地、装备、规则的介绍,如何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科学健身知识,运动处方,运动饮食搭配,运动健身的注意事项以及健身计划等。[4]
5.1.9 体育理论试题库
体育理论考是对学生日常体育基本知识学习掌握的一个检测,通过信息服务APP平台与网上理论考试系统连接,便于学生进行网上学习备考。
5.2 基于Android手机终端的高校体育信息平台APP系统结构设计
从技术层面来看,“智慧校园”体育服务平台分为移动设备终端、服务器终端以及PC机终端三部分,其物理架构图如图6所示,智能手机客户端、PDA等移动设备通过移动信号塔对学校的移动服务器进行访问。其中客户端框架使用HTML5/CSS3和Java技术,使用Apache Http协议进行网络通信,Web服务器采用Java Sevlet响应客户请求,使用JDBC API访问后台的数据库,进行数据的存储管理。
图6 “智慧校园”体育信息平台物理架构图
6 总结与建议
“高校体育信息平台APP”就是移动互联网+高校内与体育有关及其影响辐射到的教学、训练、竞赛、健身、设施等物质活动和文化现象的总和,移动互联网在高校体育中的应用应包括教学、管理、生活、娱乐等方面,应重点关注教学、管理和服务三大核心业务。平台的每个模块都可以融入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进而影响他们对体育的认识,从意识和行为两个层面引起学生对体育锻炼学习的重视。综上所述,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强体育移动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
首先要取得学校领导的重视,把体育信息化建设作为学校整体信息化建设内容之一。实施体育信息平台APP软件的开发和应用,加强信息网络基础设施的投入,加强各类体育信息数字资源库的建立,加强网管专业人才的培养,为校园体育信息平台建设提供基础保障。
其次要加强学生体育信息素养的养成和正确体育价值观的建立。从进入学校的第一堂体育引导课开始,教师就给学生介绍本校体育课程内容、成绩构成、校园运动场所及开放时间,让每一个学生了解本校体育制度、运动设施,并运用校园体育信息平台APP,规划好属于自己的大学体育生活。
最后要调整体育课课程成绩的构成,采用课内外相结合的方式。除了上课成绩及体质测试外,把课外自主锻炼的情况纳入体育课课程成绩,比如学生参加体育社团、每日步行或跑步情况、体育理论知识掌握程度等,建立相应的评价标准。发挥校园体育信息平台APP的作用,让体育锻炼真正融入到学生日常生活中。
[1]杜景涛,王磊等.河北省高校校园体育移动互联网发展研究[J]. 合作经济与科技,2016,(6):113-115.
[2]董良山,刘冰冰等.高校智慧校园体育移动应用开发的实践研究——以华中师范大学“华大sports”APP 为例[J].中国学校体育,2016,(4):29-31.
[3]陈平,张健等.基于 WLAN与手机 APP的大学生日常跑步锻炼监测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应用研究[J].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6,(8):41-42.
[4]潘晓萍,方小强.基于“互联网+”的校园智慧阳光长跑模式研究与实践——以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 林区教学,2016,(11):97-98.
【责任编辑:黄素华】
Research on Construction of University Sports Information Platform Based on Smart Cam pus Concept
ZHANG Bin ZI Xiang ZHU Xiao-Ming XU Ting
(Zhejiang Business Technology Institute, Ningbo 315012, China)
With the method of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questionnaire, this study explores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a college sports information platform.The study finds that the service platform adopts an internet-based B/S structure,and provides access to the server for different users in the PC terminal or the mobile terminal.In the server terminal,the active server pages technology (ASP)and Web Service technology are applied, combined with database technology, which is focusing on the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of database,application,platform,and security system,which will lead to the implementation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and release.The platform joints the mobile device terminal,the server and the PC terminal into a whole.B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in different stages of teaching, students club,extra-curriculum activities and stadium, an integration of campus sports resources is realized.
the smart campus; college P.E.; information platform APP
G807.4
A
1671-9565(2017)02-084-05
2017-04-29
2015年度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体育专项课题“基于智慧校园的高校体育信息平台的构建”(编号zgt201528)阶段性研究成果。
张斌(1972-),男,浙江仙居人,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方面研究;
訾向(1983-),男,河南商丘人,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助教,主要从事高校体育教学方面研究;
朱晓鸣(1978-),男,浙江象山人,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系统分析师,主要从事办公信息处理技术方面研究;
徐挺(1990-),男,浙江宁波人,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教师,主要从事办公信息处理技术方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