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画于诗的美育渗透教学模式探讨

2017-07-17冯顺波

学周刊·上旬刊 2017年23期
关键词:美育渗透探讨教学

冯顺波

摘 要:诗歌教学,是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部分。“三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是诗歌中本有的美,因而在诗歌教学中做到谈诗必谈画、融画于诗,方能体味诗韵的至高之境,获得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的提升。同时,要摒弃就诗谈诗的教学模式,强化绘画美在诗歌教学中的美育渗透。

关键词:融画于诗;美育渗透;教学;探讨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23-002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23.012

“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情感,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是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语文课标”中明确提出的要求,而语文教学的诗歌教育有助于有效地实现这一目标。下面,就诗歌教学中的绘画美美育渗透,谈谈如何提升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如何融绘画于诗歌教学,如何让学生在诗歌教学活动和自主体会中获得美感,体味诗韵。

苏东坡论唐朝大诗人兼画家王维的《蓝田烟雨图》时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诗曰:‘蓝溪白玉出,玉山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根据此诗中“蓝溪白玉出,玉山红叶稀”,可以画出一幅清奇冷艳的画,但“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却只能靠体会来领略画中的意味与感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并非一时一地作家独具,是诗歌中本有的美。诗歌教学时,画能把诗中抽象的事物形象化、具体化,帮助学生理解。但是诗不是画,诗的韵味只有在诗中体会。让学生在画所描绘的形态中体会画外意,传出诗之韵,正是教师教学时想要的效果,便是所谓的“诗中之诗”了。

一、从诗人入手可知诗歌创作的背景

托物言志,借景抒情,使客观景物作为主观思想的象征;化实景于虚景,创形象于象征,把诗人最高心灵具体化,在物象中表现出来,即是诗人意境的创构。诗人在作诗过程中往往寄像于山川草木,情思起伏,波澜变化,瞬息万千。然而一切美的光亮来自心灵的源泉,诗人的人生历程、爱憎好恶、精神涵养等,都会在活泼的心灵飞跃而又凝神寂照的体验中得到体现,并且因人因地因情因景而不同。正因如此,故有诗之流派、诗之境界,形成诗人不同时间、不同年龄或一个时期的风格,因而从诗人着手可知诗歌创作的背景,有助读者体会诗的意境。

二、抓住诗中关键字词审美

“推敲”典故的由来,大家应该熟悉。古人作诗,“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都说明推敲在古人作诗时讲究的是一字传真意——运用不同的字、词传达不同的含义,描绘不同的意象。一首“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中的“生”字,一作“深”,何字可以传真意?仔细推敲,二字在诗中表达不同的含义,描绘出不同的画面,产生不同的意境,达到截然不同的两种艺术效果。“深”是“深处”,展现的是静态的、死寂的图画,“生”却表现无限的动向,整个画面因一个“生”字而活灵活现,表达出无穷的意蕴。杜牧之所以“停车坐爱枫林晚”,就是经霜的红叶、远处的人家、流动的白云,让人“爱”;而一个“坐”字,不单加重“因为”的意思,还增添几分古雅。再赏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早、新”表现出春的季节,而韵味却在“争”与“啄”,洋溢着一片早春的盎然生机——春天的西湖美景,呈现出无限生机,可谓美到极致,让人流连。诗中关键字词可谓“诗眼”,因而抓住关键字词审美是诗歌教学的必要环节。

三、富诗画于动感的教学模式

人在欣赏美的过程中,不只是凭借直觉欣赏单一的色、味、觉,而是依靠流动、发展的眼光品味经过主体思考、加工、人化了的“第二天性”的自然美、绘画美,才能感知诗意的美。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一句,孤帆在动,长江在流,蓝天白云下,无限苍穹中,帆船远影直至消失,诗人的感情也随滚滚长江水而升华,叹人生一别,不知何时再相见。诗人这时的动,不仅仅是人动、船动、江水动,而是人的知觉、视觉、想象、情感交汇于一体,呈现富于动感的画面,令人体会诗人离别的伤感,但是不同读者,情也不同,相同的可能意象只是“长江天际流”,这就足够了!能从文字里读出“长江流”,这就是读懂了诗意!用同样的方式读“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也能感到诗中画面的动态,映出静态中的动态美,表现出别样的明月景象。这明月景象是自然的国画,又是诗人情感的流露。教学时,让学生去体会诗境的动感,绘之于画,做到神随景动、情随景生,美感享受也会随之倍增,诗意的魅力也就在“流动”中得以体会。这样的流动景观,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表现得尤为明显,这些楼台、烟雨、寺庙、山郭、林木等都是空间自然的美,但通过视觉、听觉等的综合运用,江南之美美不胜收、情感随生。

四、繪于画、韵于诗、味其境

“画是无声的诗,诗是有声的画”,西蒙尼斯的总结道出了画与诗交融的神妙之处。诗歌教学常品谈意境,境为画之象,意为诗之神。画物于境而韵于意,意境不可分,读其诗,绘于画,才能味其诗之境。教材中,往往一篇古诗配有一幅图画,让学生在阅读时直观感受,教学时要让学生绘诗于画,有助于师生理解诗文。但是,书中的画是局部的、有限的,不能全面表现诗的意境。如“黄河入海流”一句,诗人站在黄鹤楼上,是不可能看到入海流的,画也不可能展示其景。教学时,教师引导学生看这样的画,不能是简单的图片相加,也不能是固定的画面,而要做到“诗中有画,而不局限于画”。真正的画,可透过画之实景而韵诗味于大脑,运用诗中的词来组成流动的画面,如张志和《渔歌子》中的西塞山、白鹭、桃花、流水、鳜鱼、斜风、细雨等自然图画,通过读者在大脑中整合,相关图景在流动中的历程中展现,构成宁静闲适之景,韵于诗方可味其“不须归”的诗境。

在诗歌的创作发展历程里,“不仅诗乐同轨,画也是和它们孕于同一母胎的,音乐与国画是诗的姊妹艺术”。诗歌教学,“绘画美”是学生理解诗情画意的有效途径。让学生在学习中明白“诗中有画,而不全是画,画中有诗,而不全是诗”,才是真正寓画于诗的教学,也才能让学生在学习诗歌中提升审美情趣和文化品位。这也正是我们探讨融画于诗的美育渗透教学模式的目的所在。

参考文献:

[1] 朱光潜.朱光潜美学文集(第二卷)[M]. 上海:上海文学出版社,1982.

[2] 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endprint

猜你喜欢

美育渗透探讨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小学古诗词教学的美育渗透策略
小学美术教育不要脱离美育轨道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刍议小学足球教学的训练教学方法
体育旅游产业的特征及发展策略探讨
税收筹划的效应问题
浅析数学教学中的美育渗透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美育渗透的途径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