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朗读现状及解决策略
2017-07-17马春侠
摘 要:朗读法一直以来都是我国重要的教学方法之一,国家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对朗读做出了明确界定“朗读,指的是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但在当今的中学语文课堂中朗读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朗读教学无目的性、师生不重视朗读等问题层出不穷,这些问题的出现值得教育工作者反思并找出一些切实可行的解决策略,以此促进中学生听、说、读、写全面发展。
关键词:语文朗读 现状 解决策略
朗读法是我国语文教学中重要的教学方法,是提高学生理解力、思维力的重要途径。在古代,无论是启蒙教育还是太学教育,最重视一个“读”字。朱熹读书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福建师范大学教授孙绍振在《对话语文》中介绍了自己的读书方法:“(那时候)就是背古文,用老法子念,抑扬顿挫,像唱歌似的,很好玩。直到今天,绝大部分我还能背得出。”[1]朗读是学生带着自己的理解进入文本,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与自己对话,是用形象具体的口语表达文本思想情感的手段,是沟通书面语和口语的桥梁,是学生独特的体会,我们必须重视语文课堂的朗读法。但当今的朗读教学现状值得一线教育工作者反思,找出当今朗读教学的正确之路,还语文课堂一片朗朗读书声。
一、当今语文课堂朗读教学出现的问题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要求中小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但长久以来,中学语文教学方面一直存在着朗读不足的问题。1963年张志公先生在其《漫谈语文教育》一书中提到对当时语文教育的担忧“从前,走过私塾、蒙馆的附近,总会听到孩子们呜哩哇啦读书的声音,现在那种声音不大听得见了。”[2]读书声不仅在那个年代不大听得见了,在当今也不大听得见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笔者结合当前的教学实践和考试制度,认为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师生对朗读法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虽重视朗读法,但在具体的语文课堂中,朗读法的地位没有得到贯彻落实。“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这句玩笑话,却真实地反映着当今教学的弊端。教学活动都是围绕着考试这个指挥棒做出调整,师生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必考内容中。在日常考试中,也是以笔试形式为主,关于朗读内容无法考核,即使有所涉及,也无非是一些轻重音、停顿之类的内容。
语文教师“重讲解轻朗读,重提问轻朗读”。新课标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新课标的影响下,“满堂灌”有所减弱,但有些教师片面地解读新课标,“满堂问”随之出现。虽然讲解有利于学生在短时间内占有大量的知识内容,是一种高效的教学方法,但学生是被动的接受知识,“满堂灌”不利于学生创造力的发展。朗读是学生把情感带入文本之中,在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基础上把无声的文字转化为有声有色的画面,读出自己的韵味。关于讲解与朗读之间的关系,有人做过论述“讲解是分析,朗读是综合;讲解是钻进文中,朗读是跃出纸面;讲解是推平、摆开,朗读是融贯、显现;讲解是死的,如同进行解剖,朗读是活的,如同赋予作品生命;讲解只能使人知道,朗读更能使人感受。”朗读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但很少有人关注朗读教学。
提问不是为提问而提问,提问的主要目的是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促进学生的发展,问题过于琐碎或者过于艰涩,都是不利于理解文本的。提出的问题难度适中,始终遵循着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所以不管是讲解还是提问都只是一种教学方法,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具体的教学内容而定,不可一概而论。
(二)朗读内容、目的不明
新课标虽然对朗读有所论述,但哪些内容适合朗读、如何朗读、朗读要达到怎样的效果却没有明确的规定,这就易给师生造成困惑。
诗歌、文言文需要朗读毋庸置疑,小说是否需要朗读则看法不一。有些老师认为小说篇幅过长,朗读影响上课进度,不利于教学。其实不然,小说中的对话片段非常适合学生分角色朗读,以读代讲,把握典型人物性格特征。说明文、议论文内容枯燥费解,很多老师不屑读,读说明文有利于学生把握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简洁性,读议论文要旗帜鲜明,有利于把握文中坚定、客观的色彩和铿锵有力的论证气势。
不少语文教师已开始重视朗读教学,由于朗读教学的目标不清楚,采取不同年级、不同文体都使用同一种朗读方法,不知道“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盲目地希望学生在初读文本时能达到“有感情地朗读”文本,这种过高的期望不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原则,学生不但达不到这种期望,反而会适得其反,学生连最基本的“正确”地朗读文本的要求都达不到。
窦桂梅老师在执教《秋天的怀念》开篇时把课文朗读的目标明确地告诉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但在执教过程中学生对“有感情”的理解出现了偏差,评点同一位学生的朗读,有的学生认为读得感情充沛,有的学生则认为读得没有情感。面对学生的困惑,窦老师告诉学生因为每个人的情感体验和表达方式不同,所以读出的情感也有所不同,只要读出自己的韵味就可以了。课堂上并不是每一位老师都明确朗读目标,所以导致学生“滥读”现象显著。
(三)教师诵读能力参差不齐,轻视范读
教师讲课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学生的模仿能力强,会在不知不觉中模仿教师的言行,有些老师普通话发音不标准,甚至有的在课堂上使用方言,在朗读教学过程不仅不能起到指导作用,反而会误导学生,学会错误的发音。有些语文教师不重视范读,在需要教师朗读的时候直接以机代读,恰当地使用多媒体能使课堂增添生机,但滥用多媒体不利于学生朗读能力的提高,也不利于学生听说读写综合能力的发展。
二、朗读教学的策略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说的就是朗读重要性,张志公先生用形象的比喻来说明朗读的重要性“忽视口、耳,只注意手、眼,这是砍掉植物的根不希望它开花的办法。充其量这像插瓶,也许能开两朵花,然而开不多,也开不久。”[3]在现代语文教育中,我們必须重视朗读教学。
(一)立足教材,精选适宜的朗读材料和方法
教材中的选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作品,但不是所有的文章都适合朗读,而且局限于教材,学生的朗读面相对狭窄。语文教师要立足教材,广泛搜集适合朗读的材料,让学生大量朗读。于永正老师在谈自己的朗读观时说过,学生要大量朗读,朗读有利于学生语感的培养,而且在他从教的这些年里,他的学生每天没有书面作业,但必须完成朗读作业,每天必须完成半小时的朗读。无疑,他的学生是幸福的,于老师认识到朗读的重要性,还精选朗读材料让学生广泛地朗读。
朗读的形式纷繁多样,但各种形式的朗读有各自适用的范围,比如教师的范读只能起到“示范启发”的作用,重点在于學生的情感体验,所以一节课中范读在于精不在于多,尽可能让学生开口读。对于戏剧作品和小说中关于对话描写的语段适合采用分角色朗读的方式,一个人朗读一个角色的对话,通过分角色朗读,学生既能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体会人物的价值观,又能体现人物矛盾冲突的发展变化。如《雷雨》采用分角色朗读,可以让学生置身其中,体会人物内心的复杂情感和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
这些都是讲解、提问、小组讨论无法达到的高度,选择适宜的朗读材料和朗读方法,能让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确立明确的朗读目标
学生朗读能力的提升是一个逐步提高的过程,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张志公曾说过,朗读应有基本要求,进一步要求,较高要求……中学语文课程标准对朗读有个总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这我们可以看出,“正确”“流利”“有感情”是一个逐步达到的过程,先是读准字音、字词,这是学生初读文本的目标;其次流利地朗读文本,做到不多一个字,不少一个字;最后才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具体包含怎样的感情,教师在备课时要做到心中有数,要根据年级、文体、学生实际情况去备课文的朗读目标,但也不能备了朗读目标就草草了事,语文教师也要根据自己所备的朗读目标备读,看自己是否能达到这个朗读目标。
给学生明确的朗读目标,就好比航船有了方向。余映潮老师在执教《狼》这篇文言故事时有一个环节是“诵读课文,品析课文”,在这个环节中,余老师明确地告诉学生怎样诵读课文,主要从三个角度诵读:一、从屠户的角度评点段的内容;二、从狼的角度评点段的内容;三、从语言的角度评点段的内容。这就给了学生明确的朗读目标,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做到了心中有数。
(三)教师提高朗读能力,重视范读
在语文阅读课堂上,需要朗读时许多老师以机代读,美其名曰充分利用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不可否认,多媒体教学越来越广泛,但多媒体中录音的朗读无法代替教师的范读,它只是一种辅助性手段。
教师的范读,更能激起学生的朗读兴趣。教师范读时不仅仅是声音的传递,老师的表情、眼神都是学生揣摩的对象。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把书本上无声的文字转化为有声有色的画面,使学生在感受语言文字的基础上,置身文中所描述的情境之中,有利于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与想象,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文章的内容。教师范读时,有利于学生闻其声、观其人,感受着文中的句子在教师的范读下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用自身的情感感染学生,从而使学生和老师对朗读内容产生共鸣,这种作用是播放录音无法比拟的。
语文教师要提高自身的朗读能力,不仅能增加教师的个人魅力,也有利于语文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
朗读法是培养学生语感的基本途径,语感在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叶圣陶说过:“语言文字的训练,我认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语文文字敏锐的感觉。”吕叔湘对语感也有论述:“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语言的完美需要朗读的训练,朗读的训练促进语言的完美。正如叶圣陶所说“熟读名文,就是在不知不觉中追求语言的完美,诵读的功夫,无论对语体、文言都很重要,仅仅讨究,只是知识方面的事物,诵读却可以养成习惯,使语言不期而然近于完美。”[4]
注释:
[1]孙绍振、钱理群:《对话语文》,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15页。
[2]张志公:《漫谈语文教学》,福建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45页。
[3]张志公:《漫谈语文教学》,福建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54页。
[4]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605页。
(马春侠 安徽芜湖 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 24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