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环境污染灾后公众心理危机干预研究
2017-07-13王燕
王燕
摘要:从2011年”渤海湾”漏油事件导致海产品大量死亡、海水严重污染、渔民损失惨重,到2015年8.12天津爆炸事件中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是近年来影响较大的两起突发环境污染事件。每一次的事故都会给社会和公众心理造成难以修复的伤痛,但是关于突发环境污染事故问题的研究多集中在我们对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视和完善,对于事故受灾公众的心理研究却少之又少。对受灾公众进行适时的危机干预是促进公众恢复心理健康和社会功能的必要手段,本文针对受灾公众的心理危机干预进行分析。
关键词:突发环境污染 公众心理 危机干预
从2011年“渤海湾”漏油事件导致海产品大量死亡、海水严重污染,渔民损失惨重到2015年8.12天津爆炸事件中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是近年来影响较大的两起突发环境污染事件。每一次突发环境污染事故都会给社会和公众心理造成难以修复的伤痛,但是关于突发环境污染事故问题的研究多集中在我们对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视和完善,对于事故受灾公众的心理研究却少之又少。突发环境污染受灾公众的进行适时的危机干预是促进公众恢复心理健康和社会功能的必要手段。
1、突发环境污染受灾公众心理危机干预的目的
突发环境污染受灾公众危机干预的目的主要有三个:(1)稳定情绪。也就是尽力阻止灾后悲痛情绪的进一步扩大和蔓延。(2)缓解急性应激症状。主要针对出现灾后应激问题的个人和群体进行心理方面的支持与治疗。(3)重建个体的各项心理和社会功能以及恢复对生活的适应。这是灾难心理危机干预最终的目标。为了达到这三个目标。心理危机干预人员的支持是必不可少的-要提供方便的途径,让受灾人员能够容易地获得自己所需要的各种支持。
2.突发环境污染受灾公众心理危机干预的原则
突发环境污染受灾公众的心理危机干预要注意以下5个原则:(1)快速干预。灾难后的心理危机会造成情绪上的危险状态。危机干预最关键的一点就是灾难心理危机干预人员要在第一时间到达现场。(2)稳定化。最大程度动员物资、人员等参与救灾工作,建立物质上和心理上的支持网络尽快恢复生活秩序和规则以稳定受灾人员和受灾群体的心态。促进稳定是灾后心理重建的第一步,有利于尽快恢复受灾人员的各项心理功能。(3)理解灾难。受灾人员通过回顾灾难发生后的一切,理解灾难发生的过程,了解灾难发生后的各种影响,增加对灾难的控制感。心理危机干预人员要倾听受灾人员描述事件经过,鼓励他们表达各种情绪,帮助他们理解灾难的影响。(4)注重问题解决。对危机干预人员而言,积极帮助受灾人员使用各种资源来获得控制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心理危机干预人员要通过解决灾后出现的众多问题来重新恢复信心,重新获得控制感。进而恢复各项心理和社会功能。(5)鼓励自力更生。危机干预人员要激发受灾人员的主动性,鼓励他们调动自身能力,积极寻找有效的方法解决灾后的各种问题。
3、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灾后公众危机干预可借鉴的模式
3.1、ARC模式
美国红十字会危机干预模式(American Red Cross,ARC)是早期在灾难背景下产生的干预模式,也是后期许多干预模式的雏形(张黎黎,钱铭怡,2004)。ARC提出了心理危机干预的三种常用方法:减压、个体危机干预和分享报告。其中,减压通常由1-2名接受过专门训练的心理卫生专业人员开展,以个体或小组形式,鼓励被干预对象在相互支持的良好氛围中讨论其情感及有关事件。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方法仅局限于缓解个体痛苦的情绪,而不是一种个体治疗,不宜用来对个体进行过于强烈或过深的探索。个体危机干预是一种为减轻灾难给受害者或救援工作者带来极度痛苦的情绪而采用的一对一的干预方法。它关注“此时此地”、问题解决及建设性的应对方式,而不涉及深层次的心理分析以及人格探究。分享报告是一个系统的教育、情绪表达和认知重构的过程,较前两种干预方法更为正式和结构化,并能在灾难发生现场使用。它是一种预先设置的、以讨论为主要形式的干预方法。在这一过程中,领导者让小组成员们分享共同的经历,从而达到彼此的心理支持。该方式多用于灾难救援工作者,以帮助他们将灾难有关的经历从“感受”、“经验”上升到更深一层的“理解”、“认知”,从而给这种经历画上句号。分享报告也能起到教育的作用,告知灾难救援工作者正常和异常的应激反应以及可运用的应对策略。
3.2、CISD模式
以ARC模式中的分享报告为基础,Mitchell于1983年结合军事应激干预的经验,提出了危机事件应激报告模式(critical incident stress debriefmg,CISD)。这种干预模式主要用来减轻心理危机和创伤带来的急性身心症状,是针对危机或创伤性事件有结构的指导性小组讨论。这种干预模式强调在“认知-情绪-认知”的框架下,小组成员一起讨论灾难时的经历。这种模式通过灾后早期的情绪宣泄、对创伤经验的描述以及小组和同伴获得的支持,促使参加者从创伤性经历中逐渐恢复。标准的CISD包括六个阶段:①介绍期,由领导者进行自我介绍,并对成员讲述会谈活动开展的程序;②事实期,领导者请每位成员依次描述事件发生时的所见所闻,帮助每个人从其自身的角度来描述事件;③感受期,每个成员描述其对事件的认知反应,进一步接近情感的表达;④症状期,领导者询问参加者是否有身体或心理症状,确定個体的痛苦症状;⑤辅导期,介绍危机后正常的反应及应激反应模式;⑥恢复期,也叫再进入期,目标是关闭创伤事件,总结会谈中涵盖的内容,回答可能的问题,评估需要进一步随访或转介的人群。CISD最初用于灾难救援工作者,而后经多次修改完善,开始用来干预遭受各种创伤的个人,成为危机干预的基本模式之一。
3.3、CCI模式
教室危机干预(classroom EIlSlS mterventaon,CCI)就是CISD在学校系统下的应用。该模式主要是为了帮助大量因经历共同危机而受创伤的学生,对其进行心理急救(Brock,1998)。CCI的步骤和使用方法与CISD非常相似,也是由六个步骤组成,包括介绍领导者以及CCI的规则;提供事实并驱散谣言,保证学生了解创伤的事实;分享事件始末,让学生自愿分享共同的经历,感受彼此的联结;分享危机反应,让这些反应正常化;赋能,让学生重新获得控制感;结束时需要让学生有一种“危机已经结束”的感觉。该模式一般在课堂上进行,比较强调教师在干预过程中的作用,需要教师积极主动地参与干预计划的制定与实施,起到“促进者”的作用。但是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危机中受到创伤的教师除外,因为他们自身也是受害者,需要接受心理干预后才能进入“促进者”的团队。CCI是为数不多的专门针对学校系统的危机干预技术,该技术秉承了CISD的优势:时间短,容纳人数多,效果也相对较好。师生相互分享自己的经历,有助于加强团结,驱除孤独感,共同找出可能的应对策略;而且也可以给彼此灌注乐观和希望;同时借助这种形式,告知参与者身边可得的资源,如有必要,他们可以进一步寻求一对一的帮助。该模式对我国学校心理危机干预的具体实施,有很强的借鉴意义。危机干预的技术很多,而创伤事件及其后果的异质性使得人们难以评定哪种技术更为有效。Hobfoll等聚集了世界范围内这一领域的专家,总结了五个受到实证支持的干预原则——安全感、平静感、个体和群体效能感、联结感以及希望。这些原则值得在具体干预时进行借鉴,把握好干预的灵活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