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卵管疏通器械的设计与临床应用
2017-07-12胡姣姣曾小丽陈光斌
胡姣姣 曾小丽 陈光斌
·借鉴与小经验·
输卵管疏通器械的设计与临床应用
胡姣姣 曾小丽 陈光斌
输卵管堵塞的诊治一直是妇产科领域的热点和难点,输卵管堵塞的诊断方法主要有输卵管通液术、子宫输卵管造影术、选择性输卵管造影术、输卵管超声造影术,其中选择性输卵管造影被认为是最准确的检查方法。介入治疗已成为治疗输卵管堵塞的重要方法,并且成为近段输卵管堵塞首选方法。选择性输卵管造影和输卵管疏通术的关键在于输卵管选择性插管。目前多数医疗单位采用的输卵管疏通器械为自制同轴导管,不同医疗单位采用不同的介入器械进行介入治疗,导致插管成功率、术后妊娠率差异很大。笔者根据临床使用及治疗经验,设计出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符合子宫输卵管解剖结构、插管成功率高且损伤小的输卵管疏通器械,现介绍如下。
1 设 计
1.1 器械组成及制作材料 本专利设计的输卵管疏通器械由导管、导丝、外套管构成,制作材料与血管介入的导管、导丝材料相同。导管、导丝为选择性输卵管造影、通液及疏通的关键器械,其中导管制作材料为聚乙烯,导丝为不锈钢丝制作的超滑泥鳅导丝,它们具备血管介入导管导丝的硬度适中、良好的弹性记忆、扭控力强、摩擦系数小、耐高温耐高压抗腐蚀、生物相容性好、透视下可见性好、跟从性好等特点。外套管由普通塑料构成,其作用为外套疏通导管后可使导管头侧段变为无弯曲的直头,便于导管头自宫颈外口通过宫颈管并顺利进入宫腔。
1.2 疏通导管设计 导管根据患者子宫的形态设为两型,I型为正常的轻度前倾前屈位的子宫(呈倒立的三角型)设计见图1;II型为重度的子宫前后屈曲的子宫(呈正三角形)设计,见图2。导管的设计方案如下:(1)导管由把手、导管体、导管头构成,其内可穿过导丝。(2)I型导管头相对于导管体部向外30°单向弯曲,II型导管头相对于导管体部反向30°弯曲。(3)导管体部长度设为45 cm,管径设为8F(1F=1/3mm)。(4)导管头的长度设为3 cm,直径设为7F,导管头的末端部分逐渐变细呈锥状,直径宜由7F逐渐变细为4F,长度为0.5 cm。(5)导管内可通过0.063 cm超滑导丝。
1.3 疏通导丝设计 该导丝为进行血管性介入治疗的超滑J型导丝,呈“J”型单弯状,导丝的头端为软头,导丝从头端到尾端逐渐变硬,进行疏通时导丝头端自导管把手进入,依次穿过导管体部及导管头侧段进入输卵管内进行机械疏通;其中,该导丝的长度设为80 cm,直径设为0.063 cm。
1.4 外套管设计 外套管的作用类似于血管介入的导管鞘,其作用在于引导导管进入宫颈管,外套管的长度设为20 cm,直径设为10F。
2 优 点
(1)结构简单,主要由导管、导丝、外套管构成。(2)导管头侧段的形态是依据子宫的形态设计,一种为正常子宫形态,另一种为严重子宫前后屈曲的形态,这两种形态的导管头侧段能满足大多数子宫的插管,便于导管头侧段进入子宫角部。(3)导管头侧段及末端按照子宫-输卵管走行设计,利于导管头侧段进入子宫角部和导管末端选择性进入输卵管起始部,提高了输卵管选择性插管的成功率并减少了子宫输卵管的损伤,此为后续进行输卵管疏通的关键环节。(4)导丝选用直径为0.063 cm超滑J形导丝,既克服了0.096 cm导丝较粗有时难以进入输卵管狭部的缺点,又克服了0.018 inch导丝过细支撑力相对较差的缺点。(5)导丝、导管、外套管三者配合便于导管顺利进入宫腔。(6)克服了既往一些专用输卵管器械设计复杂、操作繁琐、价格昂贵的缺点。
3 临床应用
自2009~2014年按照本实用新型专利设计思路,将血管介入使用的猎人头导管或单弯导管进行塑形、改造为简易输卵管疏通器械进入选择性输卵管通液及导丝疏通治疗,共进行375例操作,成功361例(96.27%),操作失败的原因在于子宫角部闭塞及宫腔严重粘连导致疏通导管未能选择性进入输卵管间质部。术后未发生子宫出血、感染、输卵管穿孔等并发症。
4 体 会
输卵管介入治疗的器械很多,早期国内外发明的一些专用器械存在器械复杂、操作繁琐、价格昂贵的缺点,故大多数医疗单位根据自己的经验采用简易同轴导管来完成介入治疗,但由于采用器械和操作方法不同,导致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及妊娠率差异较大,客观上要求根据子宫输卵管走行特点设计一种输卵管选择性插管容易、损伤小、使用便捷的专用输卵管疏通器械。通过临床应用认为,本实用新型专利设计简单、操作简便、选择性插管成功率高、损伤小,提高了治疗效果及患者满意度。
1.导管把手 2.导管体 3.导管头 4.出导管末端的导丝
1.导管把手 2.导管体 3.导管头 4.出导管末端的导丝
(本文编辑 陈景景)
十堰市 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中西医结合科
胡姣姣:女,本科,护师
曾小丽
10.3969/j.issn.1672-9676.2017.08.067
2016-12-07)
本设计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ZL 201420769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