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真菌性角膜炎的药物治疗对比分析

2017-07-12王丽茹冯朝辉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14期
关键词:真菌性角膜炎氟康唑

王丽茹 冯朝辉

(辽阳市中心医院眼科,辽宁 辽阳 111000)

真菌性角膜炎的药物治疗对比分析

王丽茹 冯朝辉

(辽阳市中心医院眼科,辽宁 辽阳 111000)

目的 观察那他霉素、氟康唑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诊治的真菌性角膜炎患者90例,随机分为A、B、C三组,分别采用那他霉素、氟康唑联合用药治疗及那他霉素、氟康唑单独用药治疗,观察三组患者角膜溃疡、疼痛的改善情况,评比其疗效。结果 ABC三组患者总有效率分别为91.4%、70%、60%,A组较B组、C组有效率明显提高,B组有效率高于C组。结论 那他霉素联合氟康唑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疗效比单独用药疗效更为显著,单独应用那他霉素治疗效果优于氟康唑。

那他霉素;氟康唑;真菌性角膜炎

真菌性角膜炎是一种致盲率极高的感染性角膜病,起病缓慢、病程长,治疗棘手。大多数患者因治疗不当而失明,给患者的工作、生活带来巨大痛苦。我院采用那他霉素及氟康唑治疗真菌性角膜炎患者90例(90只眼),并对治疗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选取2013年4月至2015年10月在我院诊治的真菌性角膜炎患者90例(90只眼),其中男性48例,女性42例,年龄18~65岁,病程7~30 d,其中50例有植物外伤史,如树枝、稻草、玉米叶等,11例金属异物、煤渣等,其他不明原因29例。所有患者均行角膜溃疡病灶取材直接用10%氢氧化钾湿片检查,符合真菌性角膜炎的诊断标准[1]。

1.2 治疗方法:90例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分别为35、30、25例,A组采用那他霉素联合氟康唑治疗,B组采用那他霉素治疗,C组采用氟康唑治疗。A组前3 d那他霉素滴眼液1次/1 h,氟康唑滴眼液1次/1 h,2组药物间隔10 min以上,3 d后均改为1次/2 h点眼。B组那他霉素滴眼液1次/0.5 h,3 d后改为1次/1 h,C组氟康唑滴眼液1次/0.5 h,3 d后改为1次/1 h。三组患者均给予阿托品眼膏散瞳。根据恢复情况调整用药剂量,疗程为6周。

1.3 疗效评价标准:角膜溃疡消失,荧光素染色呈阴性,基质炎症浸润消失,前房积脓吸收,房水Tyndall's征呈阴性者为治愈,角膜溃疡缩小,前房积脓有所减少为有效,角膜炎症无任何变化甚至加重,前房积脓无任何变化甚至加重,角膜溃疡无任何改善甚至加重为无效[2]。总有效率=治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治疗结束后对疗效进行评价,三组患者的各项症状与体征均得到显著改善(表1)。那他霉素联合氟康唑治疗效果较单纯应用那他霉素及氟康唑效果明显,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那他霉素比氟康唑组有效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有3例患者出现异物感不适,3例出现结膜充血,有5例行角膜移植。

表1 A、B、C三组患者有效率对比

3 讨 论

真菌性角膜炎是一种由致病真菌引发的致盲率极高的感染性角膜病。由于新型广谱抗生素、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应用,真菌性角膜炎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3]。大量医学研究发现,常见的致病菌是曲霉菌,其次是白色念珠菌、镰刀菌、链丝菌、头芽孢菌等[4]。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首选方法是行眼部局部给药治疗,要求药物高效且低毒。那他霉素和氟康唑是近年来临床医师公认的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首选药物。

氟康唑主要通过干扰细胞色素P-450的活性,从而抑制真菌细胞膜麦角固醇的生物合成,损伤真菌细胞膜和改变其通透性,以致重要的细胞内物质外漏。对白色念珠菌则可抑制其自芽孢变为具有侵袭性的菌丝过程。对念珠菌、隐球菌、球孢子菌等敏感。具有价格低廉,购买方便等优点,可在临床广泛应用。

那他霉素是一种从NATALENSⅠS链霉菌中提取的四烯多烯类抗生素,在体外具有抗多种酵母菌和丝状真菌,包括念珠菌、曲霉菌、头孢子菌、镰刀霉菌和青霉菌的作用。其作用机制是通过分子与真菌细胞膜中的固醇部分分子结合,形成多烯固醇复合物,改变细胞膜的渗透性,使真菌细胞内的基本细胞成分衰竭。由于其独特地混悬制剂,点药后易附着在角膜溃疡表面,局部药物浓度高,保留时间长,药物逐渐渗透到角膜实质层,有利于药物作用的发挥。

本研究发现那他霉素联合氟康唑疗效明显高于单独用药组,单独应用那他霉素比氟康唑疗效好,但统计学未见明显差异。那他霉素联合氟康唑治疗真菌性角膜炎,利用了那他霉素对丝状真菌(曲霉菌和镰刀菌)的敏感度,以及氟康唑对多种念珠菌的敏感度,强大的角膜穿透力,达到角膜深层及前房等优点,两种药物相加,能够有效的提高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效果[5]。那他霉素和氟康唑各有其独特的作用,在临床上我们可以根据患者病变的不同选择不同治疗方式,对严重的患者可以联合用药。

[1] 庄传洲.真菌性角膜炎的临床治疗[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 (6):676-678.

[2] 仇雪艳,袁瑛,联合用药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疗效观察[J].中外医疗,2012,31(18):97.

[3] 李淼,张林.真菌性角膜炎的研究进展[J].国际眼科杂志,2008, 8(2):384-387.

[4] 张利华,黄玉萍.19例真菌性角膜炎的早期诊断与治疗[J].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11,23(6):700-702.

[5] 罗亨明.5%那他霉素联合0.2%氟康唑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疗效观察[J].临床眼科杂志,2014,22(4):352-354.

R772.21

B

1671-8194(2017)14-0120-01

猜你喜欢

真菌性角膜炎氟康唑
HPLC法测定福司氟康唑含量及有关物质
氟康唑联合克霉唑栓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细菌性角膜炎的临床体会
全方位护理干预应用于真菌性外耳道炎患者中的分析
关于角膜炎的一些知识
乳酸菌阴道胶囊联合氟康唑对阴道炎患者阴道分泌物IL-6、TNF-α、IL-8的影响
全方位护理干预在真菌性外耳道炎患者耳道冲洗与硼酸滴耳液治疗过程中的应用观察
羊传染性角膜炎诊断及治疗要点
鼻子里也会有真菌吗?
福司氟康唑合成新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