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特质与建设路径
2017-07-11罗超
罗超
[摘 要] 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和鲜明的理论特质,是党性与人民性、价值性与真理性、辩证性与创新性和谐统一的思想理论体系。它植根于中国社会发展的实际,同时也经受着全球化、网络化、信息化快速发展的影响以及文化断裂与文化发展滞后、复杂的社会思潮、社会公共伦理道德缺失等因素的考验,呈现出具有中国特色一元化主导、多样态存在的复杂化发展态势和传承性被撕裂、主导性被破坏、先进性被影响等问题。科学、理性认知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积极从强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引领作用、协调功能和话语体系等维度进行理论建构和实践探索,从而实现对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认同、价值认同、情感认同,是当前意识形态的重要建设路径。
[关键词]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主流价值文化;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
[中图分类号] D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8129(2017)07-0119-07
一、 审视与概括:科学把握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特质
意识形态起源于希腊语,是关于思想意识观念的学说。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思想、文化价值观念以及教育、伦理、艺术、哲学等观念、观点、概念的总和,它广泛渗透于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的各个方面。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作为思想理论体系,不仅体现着社会主义性质与发展方向,而且还拥有认识世界的解释范式和改造世界的实践方式,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和鲜明的理论特质。
(一)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认为,意识形态从本质上看来源于社会现实矛盾,它体现着统治阶级的思想,维护着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具有明显的阶级性。党性和人民性本质上是阶级属性,党性和人民性问题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事关意识形态的性质和方向。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是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最显著的理论特质。在社会主义中国,人民既是创造历史的主人,也是中国共产党的服务对象。党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的伟大实践,所实施的改革开放,所开展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就是为了把人民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把国家和人民从贫穷落后引向富裕文明,最终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近百年的历史实践和现实表明,党性集中地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党和人民结成了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高度凝聚和集中反映着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思想理论及其实践智慧,服务着社会的發展和人民的利益。在这个意义上,党性和人民性就不仅成为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所需要始终坚持的根本性质和发展方向,并且统一于党所领导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习近平总书记在“8.19讲话”中指出:“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 也就是说,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根本利益的内在统一性决定了中国共产党党性和人民性的一致性和统一性。坚持党性和人民性,其核心就是要坚持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方向,站稳中国社会主义政治立场,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既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所遵循的根本原则,也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二)真理性与价值性兼具
马克思主义是真理性与价值性统一的理论。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体系,同时也是价值信仰体系。列宁说: “认识只有在它反映不以人为转移的客观真理时,才能成为生物学上有用的认识,成为对人的实践、生命的保存、种的保存有用的认识。”[1]在列宁看来,真理性认识既包括科学性的认识,也包含价值性认识。作为马克思主义真理性的认识,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思想理论体系,它科学把握着中国社会主义的社会本质,始终从真理与价值统一的维度有机把握着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客观反映着中国社会历史运动发展的一般规律,客观揭示着中国社会发展方向和发展趋势;作为一种实践性、价值性强的思想理论体系,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和唯物史观,把人民作为价值主体和评价主体,以人民利益为客观价值标准,以谋求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幸福,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根本价值取向和最高价值理想,并使之成为中国社会主义道路、路线、方针、政策确定的历史真理性依据,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得失成败,特别是为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与发展提供着指导思想和根本标准,并指导着社会实践。因此,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兼具真理性与价值性的,二者统一于社会主义建设发展实践中,是获得社会认同的重要基础,也是服务社会和谐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前提。
(三)辩证性与创新性的交融
马克思认为,意识形态理论是属于意识形态批判理论的,从根本上是属于辩证发展与创新发展交融的理论。马克思说:“意识的一切形式和产物不是通过精神的批判来消灭的,不是可以通过把它们消融在‘自我意识中或者化为‘幽灵‘怪影‘怪想等来消灭的,而只有通过实际地推翻这一切唯心主义谬论所产生的现实的社会关系,才能把它们消灭”。[2]马克思在这里实际表达了意识形态所具有的批判性、辩护性和发展性。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将这种批判性、辩护性和发展性熔铸为辩证性和创新性,这种辩证性和创新性就体现在对中国优秀文化传统以及革命传统基础上形成的思想文化意识进行转化、发掘、传承和创新,体现在对西方资本主义思想文化及其社会思潮进行比较鉴别、包容借鉴、批判扬弃和超越创新,体现在对社会以及人的现实生活世界进行观察、反思、批判进而积极地建构和生成。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作为辩证性和创新性的思想理论它不仅仅是建立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知识基础之上科学揭示着中国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并必然为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党的建设思想作辩护和服务,而且它永远也不会故步自封且勇于自我批判和创新发展。辩证性和创新性既是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理论特质,更是其保持生命力的源泉所在。
二、解构与反思:理性认知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问题
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植根于中国社会发展的实际,同时也经受着全球化、网络化、信息化快速发展的影响和考验,呈现出具有中国特色一元化主导、多样态存在的复杂化发展态势。
(一)文化断裂与文化发展滞后撕裂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延续性
文化是历史的勾沉,是意识形态存在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意识形态存在于各种文化现象的本质中,并通过各种文化形式表现出来。文化的观念形态与意识形态的观念特质使得文化與意识形态在很大程度上密不可分,但文化发展与意识形态发展往往并不是完全同步,社会变迁中的文化断裂和经济快速发展中文化发展相对滞后,都会对意识形态产生冲击、消解或者背离的作用和影响。在中国社会的历史进程,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思想启蒙和救国救亡为主导,高举科学和民主两面大气,高扬人的理性和主体性,极力引进和倡导西方自由、民主、平等等文化价值观念,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因此受到极大冲击和颠覆,人们对民族历史文化的怀疑导致了思想意识形态观念的迷茫。特别是后来的文化大革命以破除旧思想旧文化的名义,人为否定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和盲目抵制反对西方文化,导致了创新转化中国传统文化的断层和借鉴吸纳西方先进思想文化的断裂。在当今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中国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其带来的不仅是人们物质生活的富裕,也带来了深刻的社会变化和多元多样态文化的并存,这种变化内在地需要用先进的思想意识形态文化去整合人们的利益冲突、协调社会关系、建构价值认同,从而形成社会前进合力。“文化成了一种舞台,上面有多种多样的政治和意识形态势力彼此交锋。文化绝非什么心平气和、彬彬有礼、息事宁人的所在;毋宁把文化看作战场,里面有多种力量崭露头角,针锋相对”。[3]中国文化发展的相对滞后性使得中国成为了中西方文明与文化的交锋场,在各种思想、价值、观念等文化形态相互冲突、碰撞、交融时,我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还没有能够真正传承、创新、转化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要义和博采众长、兼容并蓄西方文明与文化中的精髓,使之成为一种强势的、先进的主流价值文化并发挥引领主导作用。中国的、民族的、传统的、特色的文化经受着外来的、西方的、异质的文化的侵蚀和消解,撕裂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承延续性,导致实现建设文化强国战略任务任重而道远。
(二)复杂的社会思潮削弱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流价值思想的主导性
社会思潮是指在一个时期内反映一定群体的利益诉求、在部分群体中得到广泛传播并产生较大社会影响的思想观念所形成的思想潮流。社会思潮越活跃则代表这个社会的文化精英们在文化价值取向上越多元化。改革开放近40年来,中国社会最为显著的变化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并由此带来的经济利益、社会生活方式、社会组织形式等的多样化。由于地位不同、利益得失、环境差异,人们在看待社会问题时就产生了多样态的价值观念和价值标准,致使社会思想意识形态领域呈现出“古今交汇、中外碰撞、异同争鸣、演变加速、纷繁复杂的多样化格局和发展态势”,[4]虽然社会思潮的多样化一方面开阔了人们视野,促进了思维方式的变换更新,也间接促进了党的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但我们还应该看到新自由主义、民族主义、民粹主义、普世价值观、宪政思潮、民主社会主义、新左派、新儒家、历史虚无主义等思潮空前活跃,围绕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各类改革思想交锋异常激烈,极端思想有所抬头,不同思潮之间也不断交融呈现,特别是西方敌对势力和分化势力不断传播和散布攻击中国主流意识形态的思潮和言论;同时改革开放以来现代市场经济使得自由主义、个人主义对我国传统的集体主义进行消解,功利主义、消费主义、拜金主义对传统价值观念的冲击,大众文化的商品化、快餐化、低俗化对主流价值话语精神性、超越性、理想性的遮蔽,这些都削弱了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流价值思想的主导性和引领性。
(三)社会公共伦理道德的缺失影响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先进性
社会公共伦理是以社会公共利益为核心诉求,以社会公平正义为价值标准,以实现利益协调、个人与社会和谐发展为目的的。社会公共伦理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道德价值范畴,其发展状况关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先进性作用的发挥。当今时代,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不仅展示了人类社会生活的公共世界的图景,而且为人类世界带来了全新的生活和思维方式,中国社会无论是在政治、经济还是在思想、文化等领域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社会权力由高度集中到不断分散,民众需求日益多样,政府部门公共事务管理的治理模式由单一单向度变化为多元互动,政府的职能也开始由控制管理向服务转型。中国社会这种转型一方面导致了人们交际的范围不断扩大,理性意识和主体性意识逐渐增强,传统的价值观念和集体主义理念不断弱化,使得人们公共精神缺乏;另一方面自近代以来引入的西方价值观系统在中国又存在水土不服,甚至南橘北枳的难题,这就造成传统与现代、理想与现实的割裂,多元价值纷繁复杂,在社会各个领域中普遍存在价值冲突,将人们引向深刻的伦理道德价值困境,政治的市场化、市场的贪婪化、交往的工具化直接导致社会权力失范、财富失范、道德失范,诱发了政治领域思潮多样、社会生活领域公共责任缺失、经济领域贪腐严重,社会集体和个人罔顾社会公共伦理责任的现象大量存在,这从根本上动摇着人们对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严重影响和遮蔽了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先进性作用发挥。
三、建构与超越:积极探索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发展路径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与时俱进、创新发展的思想理论体系,其未来发展走向是由国家和社会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需要所决定的,是由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态和社会发展状况所决定的,是由中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及其指导下的实践活动所决定的。直面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的现实问题,把握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特质,厘清和处理好马克思主义理论主导性与社会思想意识多样性关系、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借鉴世界文化资源的关系、发展社会公共伦理与发展经济的关系、思想政治教育与情感话语体系,从强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引领作用、协调功能和话语体系着手,从政治理论、价值体系、利益关系、思想情感认同维度进行理论建构和实践探索,实现对历史和现实发展的超越,是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一)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主导地位,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认同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旗帜和灵魂。在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以及应对全球化挑战过程中,我国社会意识形态建设所积累的最重要经验之一就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这既是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科学性和价值性所决定的,是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被历史实践证明了的正确选择。“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基本理论,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体系形成和发展所必须遵循的基本规律”[5],把这个规律转化为政治上、理论上和实践上的认识认同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我国意识形态建设中发挥主导作用的关键。因此,从意识形态理论建构上,坚持和巩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根本指导思想地位不动摇,创新转化中国历史上所形成的思想精华,借鉴吸纳世界文化思想资源中的先进要素,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时代精神和昂扬向上的、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以与时俱进的状态向现实生活敞开,不断关注、吸纳和提升现实生活中出现的新鲜经验,从而不断丰富意识形态理论的现实生活内涵,让理论贴近生活,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让理论增强生命力,占据时代精神的制高点。在认知和实践上,要意识到人类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特点所导致的革命与反动、进步与落后、科学与谬误、积极与消极、高尚与庸俗等社会思想意识多样化存在必然性,以及由思想意识活跃所带来的自由自立、公平正义、民主法治、创新竞争、和谐发展等积极思想意识不断增强的可能性,努力做到不因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而排斥思想意识的多样化,更不能以思想意识的多样化而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而是将二者统一起来,科学揭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开放性、包容性和先进性,不断探索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有效引领和整合多样化社会思想意识的机制和手段,从而实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理论和政治上的真正认同,从而使之更好地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
(二)构建主流价值文化,凝聚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价值认同。
“意识形态与文化的关系密切,一定的文化总是受一定的意识形态制约与规范、指导与支配,二者在很大程度上是同心圆的关系,只是文化的外延更为宽泛。所以意识形态是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而推进文化建设又有助于一定意识形态的巩固”。[6]意识形态是构建主流价值文化的核心要素,而主流价值文化无论是文化目的还是文化发展都反映着统治阶级或者执政党的执政目标、执政理念和根本利益,不同的意识形态都有其相应的主流价值文化作为支撑。社会主义主流价值文化滋养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价值。当今的中国社会意识形态领域,出现了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严肃文化与消费文化、主流文化与边缘文化等多元文化并存的复杂态势,而文化的不同最根本的是价值观的不同。因此,在构建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价值认同路径上,就必须强化主流价值文化的引领作用,实现意识形态的主流价值文化。建构主流价值文化,在路径的选择上,要正视我国民众价值观中存在的各种问题,高度重视和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强化公共管理服务、公共责任伦理道德建设,把提高中国文化实力、竞争力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凝聚力、引领力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途径和内容;在方式上要运用大众传媒、学校教育、民间活动等方式,增强人民对文化发展规律性的把握能力和水平,引导人民主动承担发展和传播本民族文化的历史责任,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内容更加贴近人民的生活,将民生幸福上升为主流价值文化建设的重要内涵,体现广大民众的价值诉求。
(三)构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促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情感认同
巴赫金说:“话语永远充满着意识形态或生活的内容和意义”。[7]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是一定社会主流价值观的载体和意识形态的外化形式,也是一定的意识形态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控制来影响教育对象的思想类型和行为方式。长期以来,我们虽然重视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但由于忽视了话语体系的内涵丰富性建设,一味强调和运用以政策性话语、文件话语和官方话语为主体、以改造话语为主要特征、以话语灌输为手段方式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造成了意识形态话语的封闭、失真和空心化、教条化,从而导致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陷入干瘪、冷漠无情和失去话语权的境地。因此,积极建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既是推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情感认同的需要,也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多元对话中牢牢掌握话语权的需要。在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涵性建设上,要实现从显性话语向隐性话语的转换,也就是实现从以政治话语为核心的制度话语和以专业知识为核心的知识话语向个体话语、审美话语、生活话语的转向,将那些抽象的、逻辑化的、概念化的文件制度话语变换为人民大众能够接受和理解的并与个体体验、认识产生生命的碰撞和激情的话语,使语言更富有审美性、生活性和情感味。在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方式构建上,要实现从依靠真理、强调权威的说理话语向依靠文字和視听等为表现手法的叙事话语转换,实现从话语灌输走向平等的、开放性的话语对话转换,努力做到从理性话语中打捞感性话语,从真理话语中拯救和回归常识话语,让意识形态话语从过去僵化的、封闭的一元化话语体系中解放出来,使之真正回到多元的日常生活世界中,并真正尊重个体生命的尊严,建构起平等、真诚、民主的对话样式,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时代性转换,从而加深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情感认同。
[参考文献]
[1]列宁.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萨伊德.文化与帝国主义[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9,(4).
[4]王永芹.当代中国多样化社会思潮发展态势与引领机制探析[J].河北学刊.2008,(6).
[5]郑永廷.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6]王永贵.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主要经验[J].江汉论坛,2007,(8).
[7]巴赫金.巴赫金全集:第2卷[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
[责任编辑:谭晓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