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伤合并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不同固定方式在急诊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2017-07-10邓娟
邓娟
[摘要]目的:分析研讨多发伤合并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不同固定方式在急诊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从本院2014年9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多发伤合并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患者中,抽取80例纳入到讨论中,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加压钢板固定,研究组接受交锁髓内钉治疗,观察治疗状况,如并发症、骨折愈合时间等,并对比分析。结果:对比治疗总疗效,研究组95.00%高于对照组的75.00%,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并发症、愈合时间,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多发伤合并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可考虑给予交锁髓内钉固定方式治疗,疗效突出,促进骨折愈合,且并发症发生率得到降低。
[关键词]急诊;固定方式;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多发伤;加压钢板固定
临床治疗多发伤合并胫腓骨开放性骨折较为常见的一种方式为交锁髓内钉固定。本研究用分组方式讨论,意在分析多发伤合并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不同固定方式在急诊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从本院2014年9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多发伤合并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患者中,抽取80例纳入到讨论中,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男性2l例,女性19例,年龄为13~65岁,平均为(33.2±5.1)岁,22例胫骨骨折,18例腓骨骨折;研究组: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为13.2~65.4岁,平均为(33.4±5.2)岁,23例胫骨骨折,17例腓骨骨折。两组研讨对象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排除标准:1)精神疾病患者;2)陈旧性骨折患者;3)肝肾等系统异常者;4)哺乳期或孕妇。
入选标准:1)小腿存在创伤史,均为新鲜性骨折;2)接受X线和CT方式检查,排除病理性骨折;3)合并骨摩擦音、功能障碍、压痛、肿胀等症状;4)合并泌尿系损伤、腹部损伤、胸部损伤、颅脑损伤。
1.2方法
入院后接受必要性检查,评估伤情,优先处理心脏破裂、腹创伤破裂、血气胸、脑疝等危及到生命安全的患者,再给予骨折固定方式。快速建立静脉通路,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创面彻底清理后,保护断端血运,在硬膜外或腰麻下实施急诊手术。研究组接受交锁髓内钉治疗,从骨折端鼓膜破裂部位入路,把骨折端暴露出后,牵引状况下给予手法复位,用未进入到髓腔的拉力螺钉或钢丝捆扎。将组织切开后,在其胫骨结节之上1.0~1.5cm位置,顺着髌韧带内缘,骨皮质用柳叶锥进行打开,髓腔用开髓器打开。骨折端断对位、对线良好后,相应部位锁定螺钉后,再把近端螺钉锁定。对照组接受加压钢板固定方式治疗,中心为骨折端,做外侧、前侧弧形切口,把骨折端充分暴露后,降低骨膜剥离,在骨折端外侧、前侧位置加压钢板,钻孔并固定后,将切口关闭。
1.3指标判定
将其骨折治疗状况分为优、良、差。优:骨折愈合良好,无血管损伤、感染等症状,步态正常,无疼痛,生活可自理;良:骨折愈合,无感染,偶尔存在疼痛感,但可忍受,神经血管存在轻微性损伤,步态正常;差:治疗后,存在感染和骨折不愈合等症状,重度性神经血管损伤,合并重度性疼痛,生活无法自理。
同时需记录并发症和骨折愈合时间,并对比。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所得的计量资料(t)和计数资料(x2)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3.0版本)分析,表示方式为(x±s)、[n(%)],若P<0.05,则判定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疗效
对比治疗总疗效,研究组95.00%高于对照组的75.0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下表1。
2.2并发症、愈合时间
对比并发症、愈合时间,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近几年来,交通事故和意外伤害发生频率越来越高,多发伤发生率也在不断攀升,而多发伤合并骨折中,较为常见的则为胫腓骨骨折。此疾病病情危重,存在高病死率,给予手术治疗风险性较大,且多并发症等,急诊手术在稳定病情,以及挽救患者生命上均有重要价值。此研究结果从治疗优良率和并发症总发生率、骨折愈合时间上均证实了交锁髓内钉固定方式的可行性。究其原因可能为:1)和钢板方式对比,在控制骨折轴线力线上更为容易;2)髓内钉可用微创或闭合技术进行复位固定,降低感染可能性;3)髓内钉对外骨膜无损伤性,血供受影响的可能性小,对骨折愈合存在有利作用;4)髓内钉方式可避免应力遮挡,和生理状况更为接近;5)可牢固固定髓内钉,患者可早期进行负重和功能锻炼。所以,给予髓内钉方式进行固定则疗效突出,对骨折愈合有加速作用,能降低并发症。综上,临床治疗多发伤合并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疾病,可考虑给予交锁髓内钉固定方式治疗,疗效突出,促進骨折愈合,且并发症发生率得到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