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钢琴曲《夕阳箫鼓》的创新风格
2017-07-10颜佳玥
颜佳玥
【摘要】钢琴独奏曲《夕阳箫鼓》是根据民族管弦乐曲《春江花月夜》改编而来,乐曲中运用钢琴特有的演奏技巧,成功地模仿了扬琴、古筝、箫等民乐的声音,是作曲家进行第二创作的成功典范,使熟悉的旋律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享受。
【关键词】钢琴曲;夕阳萧鼓;诗情画意;创新风格
【中图分类号】J624 【文献标识码】A
一、钢琴曲《夕阳箫鼓》的历史沿革
《夕阳箫鼓》原是一首琵琶曲的曲谱,最初见于鞠士林(约1736—1820)所传《闲叙幽音》琵琶谱,在流传过程中不断完善了原谱的演奏法,并多次更换曲名,比如:《浔阳夜月》、《浔阳琵琶》、《浔阳曲》等等。民族管弦乐曲《春江花月夜》的最终得名是柳尧章在改编乐曲的过程中,经过反复推敲而来的。该曲由引子、主题、主题的多次变奏以及尾声组成,风格素雅,具有典型的民族韵味。
19世纪上半叶,随着西方的钢琴传入中国,作曲家們尝试将中国传统曲调与西方技法进行结合来创作作品。创作出了民族风情相对浓郁的音乐作品。《夕阳箫鼓》是作曲家黎英海的作品,是一部钢琴曲,是在琵琶原谱与多种改编版本基础上创造出来的,创造性地将具有民族特色的古曲,写成独立乐章的钢琴作品,其旋律清晰流畅,和声丰富,民族色彩鲜明,音乐表现富有意境和内涵。黎先生的改编堪称完美,为中国钢琴艺术树立了榜样。
钢琴独奏曲《夕阳箫鼓》,大胆地运用中国民族乐曲独有的自由变奏曲式结构,这也是该曲的一大亮点,鲜明地反映出作曲家中西合璧的创作思想。这首作品的成功备受关注,是多年来音乐会大家们的必演曲目,受到专家推崇和听众赞赏。
二、钢琴曲《夕阳箫鼓》传统美和创新美的结合
(一)结构的传统与创新
从某种程度上讲,《夕阳箫鼓》是一部钢琴作品,是由我国音乐艺术家黎英海创作而成的。从具体的创作手段角度出发,其手段类似于西方的变奏创作手法,也就是说,黎英海的创作手法是多段展衍实现一气呵成的,就整个作品的演奏速度而言,更倾向于传统器乐演奏速度。
具体来说,《夕阳箫鼓》当中本来是有十段的,包括十个小标题。主要是借助专业化的“逐级模进,咬尾循环,扩充简化、自由变奏”手法来完成。其实,采用这种形式的曲式结构,完全是为能够实现变奏前段自由变奏以及自由展开的,也可以逐渐引出相应的新材料,但是,需要保持结尾部分始终不变,最终构成叠句。经过黎英海对钢琴曲进行的改编,全曲包括引子、主题、变奏以及尾声等十段,基本保留了琵琶古曲实际结构样式,也就是变奏曲式的样式,并且可以保持原曲神韵,然而却删除了原曲的小标题,借助我国传统化的作曲循环原则、手法变奏原则以及展衍原则等,运用特有的自由变奏曲式构成整体结构,从根本上实现全曲情绪的日益变化以及扩展,并促进了力度以及速度间对比的不断增强。
在钢琴作品当中,已经省略了原来全部的分段标题,并且完全凭借音乐来演奏,不会借助之前的文学渲染,充分体现出了改编人员自身的艺术思维方式,同时为演奏者的二度创作留下了更多的想象空间,挖掘出音乐中如诗如画的内在美?。
(二)音色上的传统与创新结合
从某种程度上讲,黎英海先生就钢琴进行了比较大胆的尝试,他在钢琴曲当中合理运用装饰音以及同音换指等对笛、箫、琴、筝等乐器进行模仿,通常情况下,主要是对器乐的音色实施模仿。在钢琴演奏过程中,黎英海钢琴作品借助对琵琶以及古筝等器乐音色模仿,可以展现出非常唯美的画面,画面中包含了轻柔的暮鼓、美丽的夕阳、一弯新月伴着萧声。在柔风的吹拂之下,水波荡漾,山影叠翠。在整个钢琴作品当中我们可以感受到黄昏景色,从而将欣赏者们带入到乐声悠扬的情境当中去。实质上《夕阳箫鼓》这个钢琴曲的标题也是由此得出的。黎英海先生对钢琴曲创作方面的大胆尝试,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钢琴音色丰富化,而且还可以在兼顾古曲特点基础上,对钢琴音色以及相关的演奏技法进行大力丰富,从根本上扩展演奏者在情感上的表现能力。
(三)和声、旋律、节奏的创新
民族化和声的另一个名称是和弦,通常情况下,会利用“琶音”进行展现,织体演奏的时候,有的时候会在和弦内部添加自然音,然后采用分解式、流动音形式表现出来,做到和声的旋律化。但是,这并不是说改编之后的钢琴曲会变得单调以及乏味,这种做法会让织体层次更为清晰,增强音响效果。变奏VII (桡鸣远漱),开始时左手模仿琵琶弹奏的琶音,右手模仿箫的颤音,同时还原C 音形成本曲调中的变微音,从而强调了音乐的调式与情感特征。
作曲家们一般会采用有着传统音乐节奏的方式来演奏,也就是富有较强弹性的节奏,以及具有独特韵味的民族音乐来塑造形象,而且在速度上更为自由。乐曲当中的散板将会由慢到快,实现段落的良好衔接与速度的及时转换,在弹奏或欣赏音乐的过程中,感受到的张驰、起伏、抑扬顿挫等,都是作曲家别具一格的音乐语言和表达方式。
三、作品演奏上的思考
《夕阳箫鼓》这首精致的中国钢琴曲,体现了传统与革新音乐思想的碰撞、民族音乐与西洋音乐的充分融合,它要求演奏者在演奏前必须提前做好功课,首先,充分理解音乐的内涵、分析作品的结构,清楚各种乐器模仿出现的部位,并用娴熟的演奏技巧自然而巧妙地完成过渡与衔接,每个呼吸气口须表现的恰到好处;其次,既然作曲家在乐曲中模仿了民族乐器的音色,演奏中是否能够把握是至关重要的,通过控制好指尖触键的速度、力度、技法的变化,使音乐表现的形象生动。再次,从音乐审美上讲,黎先生的《夕阳箫鼓》集中体现了中国儒家思想“和”的美学价值核心,追求“天人合一”的艺术境界,演奏者的二次创作不仅展现音乐形式与内容之美,更应将其升华,让听众充分领略它的音乐神韵。
参考文献
[1]孙继南,周柱铨.中国音乐通史简编[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3.
[2]赵晓生.中国钢琴语境[J].钢琴艺术,2003.
[3]周世斌.中外经典音乐欣赏[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3.
[4]汪黎明,王晖.解析钢琴曲夕阳萧鼓的诗意[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5(04).
[5]何俐.古曲艺术留芬芳洋为中用添新彩—谈黎英海先生改编的钢琴曲阳关三盈、夕阳箫鼓[J].钢琴艺术,2004.